•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小时候是勤学的模范,长大后却因贪欲而遗臭万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03 15:18:00 来源:戏说三国

小学课本中有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做匡衡的苦孩子。他家境贫寒,白天要做工赚钱,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学习。但是因为匡衡实在是太穷了,根本买不起灯油。所以他只能偷偷的在墙壁上凿开一个小缝。借着小缝透出来的光来看书学习。

这篇课文中的匡衡一直被老师们标榜为勤学模范,用以激励学生。但很少有人知道匡衡长大之后的情况。他小时候那么用功读书,长大后做出什么成绩了吗?匡衡的确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匡衡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到了匡衡这一辈,才出了他这么一个读书人。

他小时候是勤学的模范,长大后却因贪欲而遗臭万年

匡衡虽然读书很用功,但是一直考了9次考试,才考中了丙科。当时汉朝考试成绩分为甲乙丙三等,根据成绩的不同,有机会获封不同的官职。匡衡的考中的丙科是最低级的一等,成绩不算是理想。但是他有一个长处,那就是对《诗经》十分擅长。汉元帝当时还是太子,他也非常喜欢《诗经》,经常跟匡衡一起谈论一二。在汉元帝登基之后,他就立刻升了匡衡的官。

匡衡就这样成为了汉元帝的爱臣,他在汉元帝手下屡屡升官,最终从一个小小的郎中青云直上,最终当上了宰相。汉元帝当时最宠信一个叫做石显的宦官,石显靠着汉元帝在背后撑腰,在朝中耀武扬威,很是风光。匡衡就开始巴结上了石显,成为了石显一党。但是在汉元帝过世之后,汉成帝上位。

他小时候是勤学的模范,长大后却因贪欲而遗臭万年

他十分讨厌石显,匡衡就立刻见风使舵,马上调转枪头对准石显。他亲自写了一封奏折呈给皇帝,历数了石显的诸般劣迹,公开弹劾石显。汉成帝本来就想要收拾石显,于是他立刻对石显开刀,将石显赶出了宫。而石显出宫后不久,就病逝了。后来匡衡又出面指认石显曾经的党羽,汉成帝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而匡衡却得以明哲保身,反而因此受到了汉成帝的奖赏。匡衡一点也不低调,除掉了匡衡之后,他又弹劾了朝中另外一个大将军陈汤。汉元帝在世的时候,陈汤率军出征得了大胜。他将自己获得的战利品全部分给了手下的将士。陈汤分战利品给手下,这件事并没有经过汉元帝的同意,但是汉元帝却没有追究。

他小时候是勤学的模范,长大后却因贪欲而遗臭万年

匡衡本想拉拢陈汤,但是陈汤看不上他,觉得他是个欺世盗名之辈,从不跟他来往。于是匡衡就将此事旧事重提,说陈汤对上不恭私自行事,最终汉成帝将陈汤贬了官。

可是匡衡也没能风光多久,过了几年就被汉成帝的宠臣弹劾,无奈只能告老还乡。他本来有很多的封地,养老绝对是没问题。但是匡衡却仗着自己从前丞相的名头,私自侵占平民的良田,将自己的封地面积扩大了数倍。这件事被曝光了出来,匡衡因为贪欲最终被贬为庶民,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4 13:46: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匡衡:从凿壁借光励志求学到身败名裂,贪欲断送了他的前程
...钟打脸,知道真相的朋友们表示接受不了。历史上的匡衡小时候的确是别人家的孩子,他的求知欲望已经超出了现有家庭能够给他提供的条件。白天要帮父母干活,晚上还有精力读书,不仅如此,他
2024-04-07 14:14:00
小时候凿壁偷光的匡衡,结局为何让人不齿
...,却不知道如此刻苦的他是怎样的结局。匡衡是西汉人,小时候家里十分贫穷,家里连一盏灯都没有。可是他却十分好学,晚上黑乎乎的却不能看到书上的东西,他渴望凭着自己的努力,为朝廷贡献
2024-04-16 19:17:00
小时候,我们常常会听大人们讲那些古代的故事,其中就肯定包括了“凿壁偷光”,这个激励我们好好学习的名人事迹。“凿壁偷光”故事的主人叫作‍匡衡‍,此人小时候家里十分贫穷,而古代是没有
2023-08-21 13:49:00
匡衡在职时都有哪些作为
...告?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不过匡衡小时候,家里确实没什么钱,匡衡的家里世代务农,到了匡衡这一代,匡衡也是真的热爱读书,所以千方百计打工赚钱,支持自己读书,匡
2023-05-31 11:18:00
匡衡的成长与堕落,从刻苦学习到贪污受贿
...著名的‘凿壁偷光’的故事开始说起。据史书记载,匡衡小时候家里特别穷,但是他特别上进,特别喜欢读书。所以后来,匡衡就去求一个亲戚,从亲戚家里借书来学习。同时,因为当时书很贵,匡
2023-09-12 18:59:00
汉代匡衡 “凿壁借光”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匡衡小时候家境贫苦,上不起学,可他特别渴望读书求知。怎么办呢?匡衡白天要帮助父母干活,只有晚上能读书,聪明的匡衡想出了在墙壁上凿孔引邻家
2023-09-01 17:15:00
匡衡:从凿壁偷光苦读到贪污失势的人生
...的了解也仅限于此,很少有人知道匡衡的结局。事实上,小时候偷光学习的匡衡在长大后深受汉元帝的器重,一路高升直至宰相。但他晚年却还是败在了“偷”上,一时失足就身败名裂,这又是怎么
2024-01-29 15:04:00
匡衡:从凿壁偷光刻苦学习到贪赃枉法的转变
...果得志,便很容易忘形,匡衡也不例外,或许是他想到了小时候所受的苦觉得一阵后怕,他开始将主意打到了自己的封地上。 他利用自己的职权和郡图上的失误,将自己的封地非法扩大到了四万
2023-11-01 15:22:00
匡衡、蔡伦、孔融与李绅,历史名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族的传统文化,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但是世人可能不知道小时候很多被吹捧的历史人物,原来都变成了坏人。诸如凿壁偷光的匡衡、改进造纸术的蔡伦、让梨于兄长的孔融以及写出传世佳作《悯农》
2024-01-04 05: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