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汉人张养浩为何获元朝皇帝青睐
汉人张养浩,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可能不如范仲淹、欧阳修等名臣响亮,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传奇色彩。张养浩生于北宋,但他的成就和影响在元朝时期达到巅峰。他以勤奋刻苦、清廉高风闻名,被元世祖忽必烈视为当世能...……更多
张养浩与钱谦益:两位汉人在新朝的命运转差异
...积极融入到战后安抚民众的活动中,但并没有得到重用!张养浩9岁时,蒙元灭了南宋!但是由于元朝不重视科举制度,且有民族岐视政策,汉人想在朝任职,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蒙古人认为通过科举而入仕的人,缺乏实际经验...……更多
元朝的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从元朝监察法规的完善看官场风气
...何健全监察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张养浩就编撰了《风宪忠告》这一本书。在书中,张养浩对监察制度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养浩认为检查官员必须要严格自律,一言一行都必须要恪守理法,...……更多
济南文化名人的“高考”往事:辛弃疾两次参加金朝科考,李清照告发科考舞弊
...丈夫张汝舟“科考舞弊”,辛弃疾参加过两次金朝科考,张养浩曾经推动元朝科考改革等等。范仲淹在齐州醴泉寺苦读备考北宋名臣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不过当年他却在齐州境内的醴泉寺苦读备考。这也是范仲淹...……更多
山东农银人寿开展“爱党爱国爱司”廉政教育活动
...展了“爱党爱国爱司”廉政教育活动,机关全体党员前往张养浩纪念馆参观学习。张养浩纪念馆展厅主要分为一代名臣、为政忠告、散曲大家、水月松风4个篇章,系统展示张养浩生平事迹及文学作品,并通过多媒体沉浸空间、...……更多
云锦湖畔建张养浩纪念馆仿古建筑群已现雏形
...水屯路与小清河南路交叉路口西南角的云锦湖西岸看到,张养浩纪念馆地下部分浇筑完成,目前已进入地上仿古建筑群的建设阶段。施工人员已经搭建起纪念馆的主体,四合院式的建筑群和主入口呈现雏形。张养浩纪念馆规划用...……更多
纪录片《中国官箴》今日开播,走入修身立心的历史之旅
...身立心哲学的旅程。第一站《修身》来到元代堂邑县,以张养浩的故事为开篇,缓缓启程。在贫瘠的堂邑县,张养浩以一腔正气,荡涤了当地的歪风邪气。他面对迷信横行,移除滥设的神祠三十余所,以“四知堂”为鉴,明示清...……更多
...南名士,“二安”CP可谓无人不晓,还有像苏辙、曾巩、张养浩等与济南颇有“故事”的历史名人。活动现场,青少年和专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将济南名士故事进行了呈现。“一抹情愫,绘就大宋;一曲清词,绽放词坛。”山...……更多
黄河文化 | 群山尾岱东走海,追溯鹊华山水之美
...山水,引得李白、杜甫、曾巩、于钦、赵孟頫、元好问、张养浩,及明清一众历史名人为其赋诗、绘画,赞美鹊华山水,和鹊华有关的古代诗文更是有上百首之多,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名气之大,国内辨识度几乎少有人不知。...……更多
他大破陈友谅60万大军,却被朱元璋幽禁到死
...城近三十座,大肆虐杀汉家儿郎,最后坐拥天下三百年。张养浩曾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知是叹前世的宋,还是在预示着后世的明! ……更多
...誓词,传承红色基因,保持清廉本色。深度挖掘济南名士张养浩清廉事迹,编制《三事忠告》系列纪法案例,以案说法、说纪、说责、说理。拓展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廉洁文化长廊、开展“丹青传廉韵 翰墨颂清风”主题书法美...……更多
为何说魏晋南北朝,荒唐且美好
...普通百姓,那么你就无时无刻不是处于战乱之中,就如同张养浩所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魏晋南北朝,世家门阀做大,百姓何处栖身?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最不公平的时代,在隋唐以后,普通人可以通...……更多
...时,也巧妙地融入了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思考。元代名臣张养浩深谙“善自修者,则能保其荣”之道,在堂邑县的施政实践中修身正心、培养浩然正气,使得民风为之一变。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所作“在官……须讲学立大本”是对...……更多
...并提出“凡事宜自察其实,自执其权,不可徇吏”;元朝张养浩的《牧民忠告》中的“御下”篇也专门谈了这个问题,并指出:“诸吏曹勿使纵游民间,纳交富室,以泄官事,以来讼端,以启幸门也。”二是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更多
朱元璋的儿子们有多劣迹斑斑
...后代被责罚后仍然能够继续镇守一方为祸百姓,也就难怪张养浩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更多
展讯 | 刘从明书历代咏济南诗文书法展将于8月24日开幕
...员半千、房玄龄、曾巩、苏辙、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赵孟頫、元好问、边华泉、李攀龙、王士禛、翁方纲、阮元、蒲松龄、何绍基、周永年……,大家如云、不胜枚举,无论客居游历仕宦还是本土孕育产生,这些文...……更多
...错误,有自戒自胜的主动性、自觉性、坚定性。元朝名臣张养浩有言:“室已焚而徒薪,舟已溺而市壶,疾已成而求艾,虽殚力为之,无及矣。”对“履霜常思坚冰至”,有些人不在乎、不重视,认为这是小事一桩,不必大惊小...……更多
“书香济南”再添新注脚
...古是诗城。”李白、杜甫、曾巩、苏轼、苏辙、赵孟頫、张养浩、老舍、季羡林等名士皆在济南生活游历,留下许多名篇佳作。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下,济南率先探索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城市软实力研...……更多
范制葫芦长出“致富模样”
...始建于公元1161年的文庙以及明代城墙、穆孔辉阁老墓、张养浩“四知堂”遗址、许家祠堂、放马场等名胜古迹,也流传有白雀城、冰不砸堂等历史传说。依托这些丰富资源,当地打造了一个“旅游圈”。如今,范制葫芦种植基...……更多
大秦帝国的覆灭:揭秘陈胜吴广起义与骊山囚徒军团背后的故事
...可从史书中细细品出,其实秦朝的危机早已酝酿至深。 张养浩写:“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秦始皇嬴政虽力克六国,横扫华夏,但他只是一位扩张之君,而非一名守成之君。所谓打天下易,坐天下难。称帝后,他大兴土...……更多
黄河文化|古代诗文大家笔下的鹊华山水
...山水,引得李白、杜甫、曾巩、于钦、赵孟頫、元好问、张养浩,及明清一众历史名人为其赋诗、绘画,赞美鹊华山水。和鹊华有关的古代诗文更是有上百首之多,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名气之大,国内辨识度几乎少有人不知。...……更多
藏在课本里的济南元素,又上新了
...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贵资料。元、明、清时期,散曲大家张养浩、文坛领袖李攀龙、戏曲奇才李开先、辑佚名家马国翰等,亦是群星璀璨。还有李白、杜甫、曾巩、苏轼、苏辙、元好问、赵孟頫、王士祯、蒲松龄……多少名流雅...……更多
这场国家级盛会,书香传万家
...艳的秋——《鹊华秋色图》……还有曾巩、苏轼、苏辙、张养浩、老舍、季羡林等名家皆在济南生活游历,留下诸多名篇佳作。是诗城,更是名副其实的书城。秦汉时期,济南经学大师伏生冒死壁藏《尚书》,教之齐鲁、传之后...……更多
...下,建立了我国古代史上版土最辽阔的大元帝国,虽然在张养浩和诗人等一批志士仁人的积极推动下,蒙元统治集团正在被汉化、儒化,民族大融合趋势日渐显豁,但是,整个帝国的民族压迫局势仍是很严峻的,不容疏忽。而诗...……更多
青年,是什么让你留在济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张养浩“以六合为家,寄傲林泉,纵情诗酒”,沉淀千万年的悠悠时光,让济南的生命力与诗意同在。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济南的美食江湖也十分广阔:“济南二怪...……更多
“浅山散曲社”会员作品选刊(一)
...------------------张存寿【中吕•山坡羊】在散曲之乡潼关酬张养浩峰峦如故,波涛歇怒,山河万里康庄路。上京都,下西都,都都念这潼关户,可知道当今谁做主!兴,百姓福;亡,百姓哭。-----------------------------徐耿华【双调·...……更多
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为何不反抗
...清,中原地区很快便落入了满人手中。在清朝建立之前,汉人曾经历过被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不管是南北朝时期的各族胡人乱华,还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统治下,汉人都处于低位,受尽了外族的欺负,因此各种反抗斗争不断。...……更多
道光前,为何陕甘总督汉人不得染指
...,这奇怪的地方在哪呢?因为在道光之前,他们几乎没有汉人来担任。有些人可能就要问了,年羹尧、岳钟琪不是担任过吗?是,他们确实担任过陕甘总督,可是他们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旗人”,因此所谓的旗人在当时不单单...……更多
何以“书香”最致远
...藉书园”……李白、杜甫、曾巩、苏轼、苏辙、赵孟頫、张养浩、老舍、季羡林等名家皆在济南生活游历,留下诸多名篇佳作。再说城市实力。一座书香氤氲的城市,自然也彰显出与众不同的文化魅力。济南不断探索城市文化软...……更多
他是汉人的荣耀,大明虽灭,可他仍在为国尽忠
...回天,在煤山自缢,至此,明朝灭亡。明朝灭亡的时候,汉人将领李定国依旧在战斗,可以说,他是汉人王朝最后的荣耀,可惜近年来因为一些无脑的电视剧他被严重抹黑。李定国出生于1621年陕西延安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630...……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龙腾盛世 舟行滏阳——九州龙舟大赛”在衡水市桃城区滏阳河开赛。鼓声激荡中,各队健儿挥桨竞渡,献上一场精彩的龙舟盛宴。摄制丨李东宇
2025-05-06 18:00:00
中国历史必知100事(三八)行省制度:集权与分权的完美平衡
行省制度:集权与分权的完美平衡元朝留给后世最重要的政治遗产之一。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在1260年到1294年30余年里(中统年间到至元年间)
2025-05-06 19:19:00
永州文昌阁寺:儒释道三栖共生的文化秘境
在湘江之畔的永州冷水滩区,一座悬于临江峭壁之上的古建筑——文昌阁寺,以其独特的儒释道三栖魅力,已然成为湘江沿岸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标
2025-05-06 15:36:00
鲁网5月6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曲阜尼山。尼山建筑群前为庙宇,后为书院,各自独立成区。尼山书院位于孔庙以北,是曲阜四大书院之一
2025-05-06 15:38:00
九名战士对抗二百多个敌人,这支队伍个个是精兵强将!
在胶东革命圣地天福山区,至今传颂着抗日英雄王进职的传奇故事。1943年3月,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从各部队抽调精明强悍的干部战士
2025-05-06 13:54:00
魏忠贤重修三大殿省下两千万多万两白银?这只是加戏罢了
说起魏忠贤的功绩,不少人会提及天启朝的一桩大事 – 重建三大殿。据说当时朝廷为这项工程索银三千万两、工期二十年。而魏公公接手后
2025-05-06 12:30:00
心相近|“永远不会忘记”——中俄友谊故事世代流传
三峡库区万州,长江水流湍急。风景秀丽的西山公园内,坐落着一处静谧墓园。苍松翠柏掩映下,汉白玉墓碑上,雕刻着展翅欲飞的白色和平鸽
2025-05-06 12:52:00
一百多年前的惊天阴谋?真正的泰坦尼克并未沉没?
1912年4月14日夜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这艘被誉为“梦幻客轮”的巨型船只,在冰冷且漆黑的北大西洋遭遇冰山撞击
2025-05-06 12:58:00
中国最牛老人:多次和爱因斯坦交流,发明了汉语拼音,活到112岁
中国最牛老人:多次和爱因斯坦交流,发明了汉语拼音,活到112岁“大概是上帝把我忘记了。”这是一位百岁老人常常说的一句话
2025-05-06 12:59:00
匈牙利是不是匈奴的后裔?基因完全不同,但却认同祖先来自东方
在2012年4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接待中国访问团时提到,匈牙利与中国一样,姓在前名在后,这种独特的命名方式使得匈牙利在整个欧洲国家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2025-05-06 13:00:00
三国时期魏国文昭甄皇后的死亡之谜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是三国时期魏国开国皇帝魏文帝曹丕的结发妻子‘文昭甄皇后’,文昭甄皇后在史书中一般以‘甄氏’代称,她的名字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只是在民间流传为“甄宓”
2025-05-06 13:01:00
抗日女英雄,被鬼子用汽艇撕成两半,40年后才知道是阿庆嫂原型
1941年7月,朱凡,复旦大学的一名毕业生,在执行掩护群众转移的任务时被叛徒袁海根出卖,遭到敌军的捕获。凶狠的日军为了逼迫她透露八路军伤员和药品的藏匿地点
2025-05-06 13:06:00
从晋爵亲王例不袭封,到再度复封,辽藩长阳王家族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明朝藩王继承制度中,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现象,尤其是在大宗绝嗣后,身为小宗的旁支郡王通常会按照支系伦序继承藩王之位。然而
2025-05-06 13:14:00
唐山大地震为什么我国拒绝国际援助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发生了一场震撼人心的7.8级大地震,这场自然灾害将整个唐山市变为了一片废墟,数十万人在瞬间被埋在了地下
2025-05-06 13:35:00
不要家产带走四个女儿,丈夫笑她活不了,多年她成为上海商业大佬
民国时期,女性思想就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解放,但是整个社会的潮流还是倾向于男尊女卑。我们都知道民国时期才女很受人追捧,然而才女之所以那么受人追捧
2025-05-06 13: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