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唐朝唯一一个被异族拥立的皇帝
人们印象中的大唐王朝,一向是海纳百川、文华璀璨、四夷宾服的盛世景象:是贞观开元的繁华治世、是名将开边的雄武豪迈、是李杜王孟的锦绣华章、是秦王破阵和霓裳羽衣的浓墨重彩,这一切的确曾经存在,不过在李唐立...……更多
为防重蹈“安史之乱”覆辙,神策军得到空前发展
...迅速成长为直属中央管辖的军事力量,更是因为其能够在皇帝的意志下,对关中诸多军阀派系,甚至对关东军政进行管辖的重要资本和基础。如此一来,在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恢复元气和恢复中央统治力的阶段中,神策军可以...……更多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为什么再也没有能力恢复从前的国力?
...治上,他是行政、军事、财政一把抓,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安史之乱是藩镇的统帅叛乱,吊诡的是唐政府要平定叛乱,仍要用没有叛乱的各镇军队。唐政府在平叛的时候,在内地设置了许多节度使。他们手里有土地有军队...……更多
长安沦陷:唐朝历史的荣光与耻辱
...沦陷15天后重新回归唐廷,但这无疑是一大耻辱,国都为异族部队所占领。泾原兵变,长安沦陷公元783年,唐德宗在位。十月,泾原兵变发生,泾原五千士兵拥立太尉朱泚为主,泾原兵进入长安皇宫府库,大肆掠夺金银。朱泚进...……更多
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727-779年),汉族,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成王,马嵬之变后,他随肃宗北上,任为“兵马大元帅”,统帅诸将收复两京,公元758年被立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更多
聊聊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
...渠。郭子仪聚集余部,退守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到皇帝处请罪,请求降职,于是被降为左仆射,仍兼同平章事,其余职务不变。(郭子仪像见右图)闰八月,郭子仪升任天下兵马副元帅,以兵部尚书、平章事兼朔方、陇右...……更多
唐代宗下诏“勤王”,李光弼为何拒绝奉诏
...接奔袭灵武。此时,唐玄宗在四川、唐肃宗在灵武,两位皇帝并立的局面,一旦史思明杀来灵武,后果不堪设想。得知消息,李光弼亲率5千兵前往太原防守,但人心不稳。太原兵力不多,城池也没有加固,如何防御得了史思明...……更多
自唐朝之后就没有朝代定都长安,这是为什么呢
...一同收复长安,两次战争让长安遭受到破坏。广德元年,吐蕃攻入长安,这时的天子正是先前的李俶,已经改名为李豫,也就是为唐代宗,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代宗逃奔陕州,吐蕃军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长安中萧然一空...……更多
...而,唐代宗根本不信任仆固怀恩,他宁可逃离长安当流亡皇帝,也不肯招仆固怀恩,错过了一次绝佳的机会。唐代宗此时惨到什么程度呢?满天下竟然没有一位将领肯来勤王。后来郭子仪出山,凭一己之力打败吐蕃,夺回了长安...……更多
为什么说唐代宗李豫是一个生不逢时的皇帝?
...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等人拥立下继承皇位,成为李唐王朝皇帝中第一个由宦官拥立的帝王。李豫初登大宝,安史之乱的叛军余孽仍然占领河南与河北地区,叛乱尚未彻底平息,然而李豫却警觉的注视着一个宦官的一举一动,这究...……更多
唐朝凭借这支军队,再嚣张的藩镇也能压得服服帖帖
...,神策军为唐代宗所看重。唐代宗是安史之乱后的第二位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率领大军镇压过安史之乱,对军队极为看重,即位后对神策军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扩编,先后收编了平卢节度使、朔方节度使等部的军队,这些军...……更多
...乱后的唐朝,四分五裂,一方面河北藩镇形成,另一方面皇帝猜忌领兵将领,毕竟安禄山开了个坏头,再加上兵部尚书来瑱被宦官陷害致死,朝廷负责军事的官员都没有,各地手握兵权的唐将在没有得到皇帝的命令时,都不敢率...……更多
郭子仪为何被称为最完美的将军
...,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事情。有这样一员大将在,哪个皇帝能睡得安稳了?也就是郭子仪没有异心,要不然的话,唐朝说不定马上就又要改朝换代了。此后的三年当中,郭子仪开始负责抵御外敌。再加上当时唐朝另一位大将仆...……更多
从谣言开始到长安被毁,唐朝经历的五个癸卯年
...643年,唐太宗贞观17年这年七月,京城传出一个谣言说,皇帝要派遣一种叫枨枨(chéng)的怪兽掏人心肝来祭祀天狗。这种怪兽穿着狗皮,长着铁爪,在大街上把人的心肝掏去就跑,一时间人心惶惶。唐太宗李世民得知后立刻派人...……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盛世难再
...,唐朝总是与一个“盛”字相连。自李渊建国后,第二代皇帝李世民就开创了为大唐打下坚实基础并使大唐快速发展的“贞观之治”,随后又有唐高宗的“永徽之治”以及武则天的“贞观遗风”,乃至唐玄宗时出现了“开元盛世...……更多
仆固怀恩从大唐忠魂到第一叛逆,这是怎么回事?
...仆固怀恩不听话,唐代宗准备动手了,但恰在这个时候,吐蕃人的大军过来进攻了。公元763年7月,吐蕃军来袭,手握大权的宦官程元振面对敌人进攻无所作为,任由吐蕃军打。短短三个月后,长安又一次失守,唐代宗逃亡陕州...……更多
“唐朝柱石”郭子仪功高盖主,他为何能善终
...下场。因为当功臣的势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威胁到皇帝。郭子仪作为四朝元老,又多次在危急关头挽救唐朝,他的势力与名声恐怕早已超过了皇帝。那么郭子仪为何能够如此成功?而且在成功之后,还能功成身退?出身贵...……更多
唐代宗为何要赏七十岁的郭子仪绝色美人
...无所出,遽诏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公元763年,吐蕃大军来犯,唐代宗逃出长安。郭子仪临危受命,再次挂帅出征。这个将尽七旬的老将,屡受排挤的老帅,又一次扛起了卫国的重任。及是承诏,部下唯二十骑。自相州...……更多
盘点十大中唐名将、四大中兴之君
...、唐宣宗李忱李忱,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朝第十六位皇帝。李忱喜读《贞观政要》,即位后勤于政事,孜孜求治。他对内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抑制宦官势力,打击不法权贵、外戚。他对外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又安...……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临终之前,为何把徐茂公贬任边疆
...李治的皇权。唐太宗通过让名将李勣巡视边境,打消当地异族的野心关于唐太宗贬任李勣为叠州都督,通常的观点是唐太宗为了帮助李治施恩于李勣。这个确实是主要目的,然而唐太宗还有另一层用意,可能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更多
...位本就是通过改朝换代得来的,因此等天下平定后,许多皇帝开始忌惮那些跟自己同谋大事之人。皇帝一旦认为这些功臣集团有可能会对自己构成威胁,那么便会毫不犹豫地将其铲除。想要获得善终,功臣们必须夹起尾巴做人,...……更多
...况下。而当时在河北战场前线冲锋陷阵的郭子仪在接到新皇帝的飞鸽传书后,二话没说带着兄弟们回到朔方甘肃基地。但当时另一大将李光弼不愿意回撤,因为战事吃紧。不过郭子仪对李光弼说将帅不能只考虑一城一池的得失,...……更多
《读史方舆纪要》:长安的“王气”在唐朝时就已经断绝了?
...之后因用洛阳来顶替,才使长安幸免于难;唐代宗之时,吐蕃攻入长安,掠府库、焚市里,都中萧然一空,百姓皆逃入山谷;据《新唐书》记载,黄巢兵败退出长安之后,“方镇兵互入虏掠,火大内,惟含元殿独存”;到了朱温...……更多
唐德宗狼狈出逃:一场由抠门引发的大逃亡
...将郭子仪的儿子,正带几十个人在禁苑中打猎,于是追随皇帝出逃。右龙武军使令孤建正在军中教练士兵射箭,闻讯也率领麾下四百人追上来护卫。德宗总算身边有了一支小小的队伍,一行人出逃到咸阳的时候,已是夜幕降临,...……更多
郭暧和升平公主争吵,唐代宗对郭子仪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话并非危言耸听,其实认真说起来,唐代宗还能安稳坐在皇帝的位子上,真是靠了郭子仪,而当初安史之乱之所以能被平定,郭子仪的功劳也是相当大的。 当然,李豫对郭子仪一开始也并非那么信任和看重,尽管郭子仪在安史...……更多
...朝恩、程元振陷害。当然李光弼也明白,其实这背后还是皇帝的主意。此后,李光弼一直拒绝前往长安朝见,引发了军中将领的不满。原来的时候,李光弼“治军严整,指顾号令,诸将莫敢仰视”,可是由于他拥兵不朝,“诸将...……更多
唐朝为什么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的首要问题,就是统一全国。但此时的李渊,已经称帝,皇帝和太子都不适合轻易外出领兵。所以接下来,身为李渊次子的李世民,就开始承担领兵作战的任务。此后数年时间内,李世民带兵扫平天下,逐渐统一了全国。尤其是...……更多
段秀实反对修筑原州城堡,为何会被解除兵权?
...喉,关陇要地”之称,所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历任皇帝和朝廷宰相都非常看重这个藩镇。守卫这里的将领一般都是皇帝非常器重和信任的人,在唐朝军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李豫在位时唐朝面对吐蕃入侵,他按照马璘给这...……更多
宦官误国:程元振与唐朝的灾难
...763年十月初九,这大概是唐朝对外历史上最耻辱的一天,吐蕃“以吐谷浑、党项羌之众二十余万”以兵不血刃的方式进入了长安城。大唐帝国的这座都城首次被周边政权攻破,唐代宗早在数天前就已经逃离了这里,路上十分狼狈...……更多
唐朝历经8年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能“苦苦支撑”150年
...朝就灭亡了。实际上,在安史之乱后,唐朝还历经十四位皇帝,国祚延续长达144年之久,几乎占据唐朝历史长度的一半。至此,不禁要问,唐朝历经安史之乱后,为什么还能够“苦苦支撑”将近150年?首先,王朝兴衰的关键在皇...……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7月12日,“这是英雄的祖国”诗歌诵读会在石家庄举行
2025-07-14 08:39:00
【有理有句】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托举中国梦
主创:王舒娴 詹蔷 李砚青统筹:程华东 陈俊旺 伍佳佳【责任编辑:王舒娴】
2025-07-14 10:29:00
悬崖上的史诗——遵义海龙屯
在遵义高坪镇的龙岩山巅,屹立着一座见证了历史风云变幻的古老城堡——海龙屯。海龙屯作为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
2025-07-14 10:47:00
大众网记者 侯畅 济宁报道7月13日,济宁市兖州区举行篮球运动与发展顾问聘任仪式。顾问团首先来到豫州路小学,参观指导学校篮球运动教学开展情况并观摩学生训练课程
2025-07-13 1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