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光弼有再造唐朝之功,为何忧郁而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0 14: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763年正月,史朝义自杀,至此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在这个过程中,唐朝一度到了灭亡的边缘,正是几位名将的浴血奋战,才影响了整个战局,其中以郭子仪、李光弼的功劳最大,特别是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然而,仅仅过了一年,李光弼就因与朝廷发生矛盾,最后忧郁而死,这到底为什么呢?

一、功高遭嫉

763年四月,唐代宗下诏褒奖李光弼,“增实封户二千,与一子三品阶,赐铁券,名藏太庙,图形凌烟阁”。此时李光弼还担任着太尉、侍中、河南副元帅、临淮王等官爵,手中握有重兵,坐镇徐州。按理说,李光弼这些武将都有再造大唐江山的功劳,可是唐代宗对他们其实并不放心,担心这些人还会成为安禄山、史思明。

唐代宗不好亲自出面,来对付这些功臣,于是他利用了宦官。在与安史叛军交战的过程中,唐肃宗、唐代宗就有意让宦官担任军职,监视前线的将领,李光弼也不例外,他与监军宦官的关系很差,得罪了两个朝中的权贵,即鱼朝恩、程元振。763年,吐蕃大军在仆固怀恩的引诱下,攻破了长安。李光弼因与程元振交恶,所以迁延不至。

二、拒绝来京

当时,朝廷正依靠着李光弼,没敢派人责问,还多次派遣使者慰问李光弼的母亲。吐蕃军队撤退后,唐代宗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想试探一下李光弼的态度,看他是否会前往洛阳任职。李光弼得知这件事后,以诏书长期不至为由,率军回到了徐州,还想“收江淮租赋以自给”。为了稳住李光弼,唐代宗将李母接到长安,同时任用李光弼的弟弟。

那么李光弼为何公然违背圣旨,不愿来洛阳任职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他怕被杀!原来在此之前,唐代宗已经诛杀过一位功臣将领了。这个人名叫来瑱,在安史之乱中屡建战功,官至节度使、颖国公。可是在程元振的诬陷下,唐代宗将来瑱贬为县尉,之后又将其赐死。来瑱之所以被杀,就是因为他离开了自己的驻地,来到长安朝见。

三、忧郁而死

有了“前车之鉴”,李光弼就更不敢离开徐州了,他担心被鱼朝恩、程元振陷害。当然李光弼也明白,其实这背后还是皇帝的主意。此后,李光弼一直拒绝前往长安朝见,引发了军中将领的不满。原来的时候,李光弼“治军严整,指顾号令,诸将莫敢仰视”,可是由于他拥兵不朝,“诸将田神功等不复禀畏”,李光弼“愧恨成疾”。

与此同时,李光弼还想念着一个人,那就是身在长安的母亲。李光弼是个孝子,由于无法前往长安,所以一直见不到母亲,内心的挣扎十分激烈。久而久之,李光弼忧郁成疾,最终于764年8月病死,终年五十七岁。临终前,诸将询问后事,李光弼说道:“吾淹军中,不得就养,为不孝子,尚何言哉!”李光弼死了,唐代宗也松了一口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0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城。唐玄宗瞎指挥二、长安第二次被攻陷:吐蕃入侵,唐代宗出逃 公元763年2月,史朝义手下的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先后投降唐朝,众叛亲离之下,史朝义自杀而死,持续8年
2024-07-18 21:49:00
唐代宗下诏“勤王”,李光弼为何拒绝奉诏
763年,安史之乱结束,唐代宗对李光弼说:“中兴大唐,你是第一功臣”。李光弼却闷闷不乐,忧愤成疾,郁郁而终,享年57岁。李光弼,契丹人,智勇双全。早年,李光弼追随王忠嗣,征讨西域
2024-07-11 17:06:00
李光弼:被誉为“中兴第一功臣”,最后却忧愤而亡
...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局呢?首先,功高遭嫉。763年四月,唐代宗下诏对李光弼进行褒奖,并赐予他二千户的实封,提拔其子为三品官员,赐铁券,将其名字镌刻于太庙凌烟阁。此时,李光弼还担
2024-01-19 05:27:00
宦官误国:程元振与唐朝的灾难
...入了长安城。大唐帝国的这座都城首次被周边政权攻破,唐代宗早在数天前就已经逃离了这里,路上十分狼狈。那么,作为唐朝的都城,长安为何会被吐蕃军队轻而易举地攻破呢?一、唐朝衰落75
2023-10-14 08:27:00
仆固怀恩从大唐忠魂到第一叛逆,这是怎么回事?
...南下,兵峰直指关中。关中为大唐核心,那个时候的帝王唐代宗又刚刚登基。大军在外打压叛军,帝王初登大宝威望尚浅,关中兵力空虚,朝堂人心惶惶,俨然空城一样的长安,真要大势必一触即溃
2023-04-16 11:40:00
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六大将领都是谁,结局如何?
...,最终卑鄙反叛。永泰元年(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声称唐代宗去世,再度引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等部总共数十万人来犯,郭子仪率兵抵御,不久仆固怀恩暴死于鸣沙军中,部下被
2023-02-03 20:28:00
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727-779年),汉族,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成王,马嵬之变后,他随肃宗北上,任为“兵马大元帅”,统帅诸将收复两京,公元758
2023-10-21 16:11:00
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是如何瓦解,并且再也无法恢复
...降吐蕃,并引导吐蕃军劫掠奉天、武功等地,逼近长安。唐代宗李豫得知时长安兵力空虚,已来不及组织足够的兵力防御,只能逃离京城,到陕州避难。幸得郭子仪巧妙与吐蕃人周旋,迫使吐蕃在十
2023-10-25 18:17:00
浅析唐朝神策军崛起和消亡的的背景以及原因
...辛云京和骆奉先向朝廷诬告自己与回纥密约造反,引起了唐代宗的猜忌。在进退维谷中,仆固怀恩被迫反叛朝廷,率领所部朔方军造反。764年,在吐蕃、回纥等部的支持下,仆固怀恩统领朔方军
2023-06-28 22: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