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防重蹈“安史之乱”覆辙,神策军得到空前发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4 15:45:00 来源:戏说三国

承担备御吐蕃的重要使命

神策军建立之初,就肩负着备御吐蕃的重要军事任务,这也是大将哥舒翰,对于这支军队的期望,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其在玄宗时期所起到的军事防御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神策军建立之初,吐蕃在与唐军交锋之时长期处于劣势,这使得吐蕃一时间也不敢轻举妄动,因此在天宝中后期,唐蕃之间的关系还算是稳定。

好巧不巧的是神策军刚刚成立不久,唐朝内部就爆发了延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而随着唐朝官军的节节败退,最后连都城长安也面临失陷的危机之时,神策军也应唐朝中央勤王诏令,赶赴中原地区对抗安史叛军。

这也是神策军自建立以来,所面临的的第一个发展机遇,在与安史叛军的战斗中,神策军表现英雄,受到了肃宗的极大关注,并将其作为日后唐朝中央亲军的培养对象。

为防重蹈“安史之乱”覆辙,神策军得到空前发展

神策军于代宗时期,归为宦官鱼朝恩管辖,这是神策军走向禁中,走向中央的重要标志。而当西北边防地区,长期由于兵力空虚遭遇吐蕃军队进攻之时,这支神策军便被给予厚望,承担备御吐蕃的重要任务。

不过由于神策军于代宗时期的兵力有限,因此其大部分被安置在京畿重镇,担负着备御吐蕃深入腹地的防御,以及保卫长安的重要任务。

此后在德宗时期,神策军再度迎来新一轮的扩张,这时候的扩张已经成为当时整个关中地区的军事老大。

至此,神策军已经由安史之乱时临危受命,远赴中原勤王的千人军队,一下子发展成为十多万的中央禁军。

此时神策军遍布整个京西北地区,成为了巩固唐朝西北边防,备御吐蕃进攻的重要军事力量。神策军作为一颗新星,在帮助唐朝保卫边境的同时,也维护了此后一个世纪的唐朝尊严。

为防重蹈“安史之乱”覆辙,神策军得到空前发展

关中制衡的关键性力量

神策军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在安史之乱结束初期之时,整个关中地区坐稳军事力量第一宝座的,当为郭子仪领导下的朔方军。

这只军队可以说是唐朝的功勋军队,其虽然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并没有很强的战斗力,也并没有受到中央的关注,因为当时备受关注的大致为河西、陇右、卢龙、幽州等几支边军。

不过当安史之乱爆发之后,之前备受关注的几支军队,全部让中央大失所望,仅仅剩下朔方军能够与安史叛军一战,但是兵力之间的悬殊,使得朔方军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所作为,只能够保卫住自己的势力范围。

但是朔方军在整个平定安史叛军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这使得战后郭子仪封功晋爵,整个关中的将领,基本上都是出自郭子仪派系,朔方军也成为中央得以依靠的唯一军事力量。

为防重蹈“安史之乱”覆辙,神策军得到空前发展

正是因为朔方军实力过于强大,这使得肃宗和代宗对其都产生了忌惮,他们担心安史之乱的局面,再度出现在朔方军上,因此便开始积极扶持神策军成为中央直属军队。

经过肃宗、代宗以及德宗三代的规划,神策军迅速成长为了关中第一大军事力量,而此前风光无限的朔方军,在德宗即位之初便被一分为三,不复当年之勇了。

崛起之后的神策军,在关中地区担任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监控西北诸军,这是唐朝中央权力不断扩张的直接体现。

当中央有了足够且值得信任的军队之后,其必然要对关中的军事力量进行管控,一是防止安史之乱的悲剧再度出现,二是要监控西北诸军,将其牢牢掌控在中央手中,以防不测。

为防重蹈“安史之乱”覆辙,神策军得到空前发展

东征西讨,再造李唐

神策军对于中晚唐的意义非凡,这不仅仅是因为在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其迅速成长为直属中央管辖的军事力量,更是因为其能够在皇帝的意志下,对关中诸多军阀派系,甚至对关东军政进行管辖的重要资本和基础。

如此一来,在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恢复元气和恢复中央统治力的阶段中,神策军可以说发挥出了绝对的支撑作用,甚至可以说再造李唐。

所谓东征西讨,就是指神策军在中晚唐时期,所发挥出的御外和制内的双重作用。御外就是说在备御吐蕃,加强关中以及西北边防力量上,神策军可以说起到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德宗以后神策军得到了空前发展,整个西北以及关中地区,几乎都在神策军及其军将的统治之下,这也就变相地说明了关中作为唐朝的龙兴之地和统治中心,再次得到了中央的有效掌控。

为防重蹈“安史之乱”覆辙,神策军得到空前发展

东征则指的是神策军,成为了皇权不断向关东扩张的保障,河朔三镇的割据倾向愈发严重,这也成为历代皇帝的重要心病。

在德宗和宪宗时期,神策军成为了中央政府,讨伐关东藩镇的中坚力量,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两个时期讨伐关东藩镇所取得部分胜利,充分说明神策军成为当时中央笃信的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4 1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朝的最后辉煌:神策军在安史之乱后的战争与和平
...历史的年轮所淘汰,而让我们最为骄傲的唐朝也不例外。安史之乱的爆发,则是使唐朝变为一蹶不振的根源。但令我们匪夷所思的是唐朝并没有因此而灭亡,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唐朝为何还能延续1
2023-11-01 05:39:00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李光弼、郭子仪与神策军的崛起
在安史之乱前,大唐北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一,以范阳为中心的东北军事集团,安禄山赖以发动了持续长达八年的叛乱;其二,以河西、朔方为中心的西北军事集团,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安史之乱爆
2023-09-13 19:19:00
唐朝历经8年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能“苦苦支撑”150年
...高潮的“开元盛世”。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已经七十岁高龄的唐玄宗没能安逸度过晚年,唐朝积累的矛盾瞬间爆发,国富民强的大唐王朝一落千丈,再也没有昔日的辉
2024-04-25 21:24:00
浅析唐朝神策军崛起和消亡的的背景以及原因
763年2月,面对唐军的节节胜利,安史之乱的叛军内部四分五裂。田承嗣在莫州扣押了史朝义的母亲和妻子后,向唐军将领仆固怀恩投降。史朝义在走投无路之下,只得亲率五千残兵逃往范阳,准备
2023-06-28 22:11:00
唐朝凭借这支军队,再嚣张的藩镇也能压得服服帖帖
...末藩镇林立,最终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而这一切有缘于安史之乱,这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但是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中央并不是不堪一击的,它对地方藩镇依然有着巨大的统治权威,这依
2023-05-14 05:26:00
唐朝没被安史之乱打趴,却间接亡于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没有直接毁掉唐朝的统治,之后唐朝又维持了一百多年,但最终也迎来了灭亡。唐朝可以说是亡在黄巢的手中,黄巢所领导的这场起义,给唐政府带来致命的打击,虽然他的起义最终失败了,但
2023-01-05 15:31:00
唐朝后期最精锐的军队,保住李唐江山的同时,沦为了宦官专权工具
唐玄宗统治后期,由于府兵制的崩溃以及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原有的禁军已经无法保障朝廷的安危。在这种情况下,一支来自边地的军队被调入京师,成为唐朝后期最精锐的军队。他们在保住了李唐江
2022-12-29 14:04:00
一、长安第一次被攻陷:安史之乱,唐玄宗出逃唐朝都城长安第一次被攻陷是在安史之乱期间,时间是在公元756年6月,距离安禄山起兵已经过去半年多了,当唐玄宗得知潼关被攻破时,第二天天还
2024-07-18 21:49:00
古代另类宦官鱼朝恩,宦官弄权的代表性人物
...期的天宝元年净身入宫。755年,由安禄山和史思明策划的安史之乱爆发。因为唐玄宗多次听信小人谗言而战事不利,最后只能与众人西逃避难。其中就包括太子李亨和鱼朝恩。逃难途中,禁卫军
2023-06-30 14: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
武当武术名家陆国柱向武当山特区档案馆捐赠珍贵档案资料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 通讯员 王婷婷)8月5日上午,当代著名武当武术名家、书画家陆国柱先生珍贵档案捐赠仪式在武当山旅游发展中心隆重举行
2025-08-06 16:24:00
【图说政务】上周看点:荔波县今年新增5种病种实现“跨省通办”
编辑:骆文文一审:王曼二审:徐红三审:袁小娟
2025-08-06 18:49:00
“看·见殷商”展览新增四件国博珍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陈玺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8月5日,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引入的四件殷商时期珍贵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正式亮相
2025-08-06 20:05:00
《南京照相馆》六安家书让人泪目 金寨最新揭开三封“哑谜”家书背后真相
大皖新闻讯 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头,一对夫妇拦住邮差苏柳昌问:“阿昌,有信吗?六安寄来的。”在拿到信后老两口兴奋不已:“是我女儿的字
2025-08-06 20:18: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制作 孙上修
2025-08-06 21:5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烽火岁月里的课本 见证不屈民族脊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记者在武当山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
2025-08-06 19:58: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