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崔浩历仕三朝辅政北魏,窥探天机却不得善终
崔浩,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全才的他在内政、外战、天文、历法、等方面多有建树,对北魏能够一统北方有着杰出贡献。从皇帝宠臣沦为阶下囚,手握重权却最终...……更多
聊聊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官员,军事谋略家崔浩
崔浩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官员,军事谋略家,崔浩出身北方士族清河崔氏,他是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孙、北魏司空崔宏长子,历任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朝,辅佐太武帝灭亡胡夏、北凉等国,统一北...……更多
崔浩:南北朝的军事谋略家和他的家族背景
...。当然了,自然也有号称“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的崔浩了!崔浩的姓氏很惹人眼球,那个年代姓崔,本身就不平凡。因为不管是清河崔氏,还是博陵崔氏,都是名门望族,而崔浩恰好就是清河崔氏的代表人物。一、崔浩的...……更多
寒食散是什么?竟然能让两代帝王无比痴迷
...为自己的身后之事早做打算。明元帝的办法是找长孙嵩、崔浩等大臣商议对策,希望能找到一个稳妥的办法解决接班人的难题。长孙嵩前面已经露过脸了,这个崔浩是当时北魏的第一汉臣,他的父亲就是前面出场的白马公崔宏。...……更多
北魏太武帝长子拓跋晃之死的原因
...央集权的过程。在拓跋焘南征北战的时刻他其实是很乐见崔浩等人做一些他不好出手做的脏事。比如他默许了崔浩拔高门阀打压拓跋的武人集团,这一方面集中了拓跋焘的权利。二来拓跋焘是强势君主,在军中威望极高他不担心...……更多
...艺人工匠将祭文刻于花岗岩石之上。拓跋焘诛杀汉臣史官崔浩是北魏历史上一个重大悲剧性事件。崔浩先后辅佐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参与军机大事,立下汗马功劳。还向太武帝力荐道士寇谦之,使道教处于国教地位。...……更多
太子拓跋晃为何冒险抗旨灭佛行动
...和尚被杀,血淋淋的事实令寇谦之触目惊心,他多次找到崔浩表示反对灭佛,认为不该和佛教闹到鱼死网破的地步。崔浩此时正在兴头上,根本就听不进去任何忠告。寇谦之无奈地说你不听我言,只怕你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身...……更多
北魏大臣崔浩公开揭露鲜卑皇室的丑闻,被拓跋焘斩首
...看到囚车中押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说:“这不是司徒崔浩大人吗?”是的,这个死囚正是已经七十岁的崔浩,太武帝拓跋焘亲自下达了对他的死刑令。年迈的崔浩显然被眼前可怕的场景吓坏了,惊恐得不发一言。他狼狈地被...……更多
司马氏家族姻亲关系的缔结,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基础
...反映的其实是北魏汉化过程中的一次逆流。太武帝时,在崔浩的主持之下,北魏进行汉化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北迁士人出力甚多,例如:王慧龙、袁式、毛修之等;但因其改革措施触及了北魏鲜卑贵族的利益,而导致崔浩以及...……更多
聊聊南北朝十六国君主对儒释道选择
...居的儒学便联合起来反对日益兴盛的佛教。太武帝在大臣崔浩和寇谦之影响下,逐渐弃佛、尊儒敬道,这时,北魏的宗教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再后来,太武帝对佛教日益疏远和冷淡,最后变得冷酷起来,直至实施了灭佛政策。...……更多
崔浩:从三国智囊到北魏重臣的传奇人生
...自己精彩绚烂的一笔,但最终也因为各种原因而离开。但崔浩却不一样,他在北魏的地位完全不亚于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个集胆量和智慧于一身的重要人物,但他最终为何被北魏拓跋焘灭族呢?崔浩的能力崔浩的祖...……更多
历史上有哪些尊师重教的例子
...挺身而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司徒崔浩和中书侍郎高允等撰写的北魏国史,引起朝廷鲜卑贵族的不满,便联合起来到太武帝处告状,上纲上线,指责其恶意丑化魏国。太武帝大怒,下令处斩崔浩和高允,以...……更多
北魏国史之狱揭秘:崔浩之死背后的政治风云
...之狱,这场大案牵连了无数的人,被誉为北朝第一名臣的崔浩,也是因为这场大案被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北魏是由拓跋鲜卑创立的政权,最早也只是北方的一个小国,在拓跋焘继位之后,北魏最终统一北方,而协助拓跋焘...……更多
北魏统一北方之战是如何爆发的
...武帝拓跋焘显示出雄才大略之外,北魏大臣、军事谋略家崔浩,深为魏道武帝、明元帝和太武帝所器重。作为谋主,他参与北魏王朝三代帝王重大军事决策,多谋善断,屡建功勋,在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一系列战争中起了重要作...……更多
探索北魏统一北方之战的具体过程
...有的主张先伐蠕蠕,有的主张先伐北燕,北方士族出身的崔浩则认为“赫连氏(夏主)土地不过千里,政刑残虐,人神所弃,宜先伐之”。时拓跋焘举棋不定。同年九月,拓跋焘闻夏主赫连勃勃己死,子赫连昌嗣位,内部不稳,遂...……更多
崔浩与五胡贵族的冲突是社会的进步,标志着儒家士族门阀的终结
...于五胡建立的政权,也同一有土著贵族爆发的生死冲突。崔浩,只是其中一个代表性较强的案例。 这种冲突,放在中国历史的长河当中来判断的话,其实有它的先进性,为什么?无论冲突的结果如何,儒家士族门阀这个腐朽的...……更多
南北朝七大谋士:权力背后的智谋与诡计
...了北方。王猛功不可没,有“功盖诸葛第一人”的美誉。崔浩:料事如神相比王猛的阳谋,420年步入中年的崔浩,则更擅长判断局势,几乎事事预测准确。他辅助北魏三代君主,参与朝政数十年,对北魏王朝的興衰有着重要影响...……更多
揭秘南北朝七大谋士的传奇人生与智慧
...果再给王猛二十年时间,前秦统一天下将毫无压力。二、崔浩一代雄主拓跋焘最重要的谋臣,几乎参与了北魏王朝三代帝王(道武、明元、太武)所有重大的军事决策。崔浩最厉害的一点就是料事如神,对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有独...……更多
...,刘裕病死,消息传到北方,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不顾谋臣崔浩的反对,立即做出了南征的计划。与此同时,刘宋内部问题丛生,继承皇位的刘义符顽劣成性,与几位辅政大臣的关系非常紧张。二、北魏出兵同年九月,明元帝拓跋...……更多
...捅刀子。“今乘其放牧无备出击,可一举灭之”,在大臣崔浩的力荐下,拓跋焘从始光元年(424)至太平真君十年(449)的二十五年间,对柔然进行了十三次军事打击,使柔然“怖成北窜,不敢复南”。此外,拓跋焘还积极对北...……更多
宗爱暗杀拓跋焘,北魏内乱的导火索
...跋焘,诬蔑太子造反。拓跋焘听信了宗爱的一面之辞。▲崔浩(381年—450年)二、拓跋焘做了一个梦拓跋焘之所以相信宗爱的话,是因为此前拓跋焘做了一个梦。梦见爷爷与父亲数落他听信谗言,梦醒之后,拓跋焘向宰相崔浩与...……更多
太监与皇后的爱情:北魏时期的禁忌之恋
...前,北魏发生了一件大案,素有北魏第一谋士之称的司徒崔浩因小人陷害,以叛国罪被杀。冯朗与张成,是世交好友,二人都因崔浩案牵连太武帝拓跋焘下令斩首。崔浩被诛灭九族,其他官宦之后,选其姿色较优的男女童子,全...……更多
冯太后与拓跋弘有什么仇恨,为何非要致他于死地?
...的贵族女性。到了明元帝拓跋嗣和太武帝拓跋焘时代,以崔浩和高允为代表的汉族门阀官员逐渐崛起。 在拓跋焘时代,胡人和汉人的势力基本上是处于平衡态势,两边都有各自的代言人。胡人贵族的代言人是皇太子拓跋晃,而...……更多
两国国君互相娶对方的妹妹,结秦晋之好也难逃悲剧收场
...有人告发沮渠牧健和旧臣往来,企图谋反,拓跋焘乃“遣崔浩就第赐牧健死,谥曰哀王。”又据《北史·沮渠牧健传》所载,《资治通鉴》所言“崔浩就第赐牧健死”是“就公主第赐牧健死。”当时情景十分凄惨,沮渠牧健与武...……更多
北魏攻柔然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公卿大臣及保太后担心宋军进攻,均竭力劝阻。太常卿崔浩认为:宋闻陛下克统万,内心深怀恐惧,必不敢动;柔然自恃遥远,谓我力不能制,防备松懈已久,故夏则散众放牧,秋则聚众南掠,今乘其放牧无备出击,可一举灭...……更多
北魏皇帝拓跋嗣发展国家势力,堪称承上启下的一代明君
...落后地区,派遣军队震慑边疆,修订法律完善律法,重用崔浩等有才能的大臣,加速了北魏政权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实在是北魏发展的大功臣啊。而通过他的一系列治理,北魏得到了一次大发展时期,也为他的儿子拓跋...……更多
北魏是如何消灭北凉的
...,不能复振。知其称藩怀有二心,经朝议,决定依从谋主崔浩之言,出其不意,乘虚攻凉。六月,魏太武帝率兵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出发,使侍中、宜都王穆寿辅助太子拓跋晃监国,又令大将军、长乐王嵇敬,辅国太将军...……更多
北魏太武帝为人很大度,却为何容不下佛教?
...定灭佛。那么这个让北魏太武帝灭佛的人是谁呢?他就是崔浩。崔浩是太武帝的亲信,他信道教,而此时北魏大部分人都信佛教,所以很多人与他观念不同。因此崔浩就向太武帝说佛教的不当之处,太武帝听信了崔浩之说,于是...……更多
...来稳定社会。武帝后来对佛教态度的转变,关键在于宰相崔浩。崔浩出身于清河崔氏,家族势力庞大,个人能力也很出众,因此得到北魏皇室的重用,是皇室的三朝元老,并代表汉人的势力。崔浩在太武帝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多...……更多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十八岁就做了太上皇
...北魏在越发强大的同时,胡汉矛盾已经越发尖锐,虽然有崔浩、高允这样的汉族官员崛起,但军权还是掌握在鲜卑贵族手中,所以他们的话语权依旧很重,自然更希望是鲜卑人的拓跋弘出来执政。可当拓跋弘亲政后,新的矛盾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一直吹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让大家忘了其实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董卓,紧接着就是李傕郭汜二人,而这三个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2024-06-28 17:05:00
马超身为西凉难得的青年才俊,自然有数不清的女子想要嫁给马超。而马超也是在年轻时,便娶了自己的正妻,杨氏。而杨氏婚后,便与马超生育一子
2024-06-28 17:05:00
而在三个儿子之中,长子与庶子皆是死于敌人之手,唯有幼子马承平安长大。而马超的后人却不仅仅是指这三个儿子,还有他的女儿——马氏
2024-06-28 17:06:00
李渊把一个太子之位扔给了李建成,但是你没有明确说明这个太子之位给她,他就是你的法定继承人,或者说你以后的继承就是它了。你应该把这个东西当面锣对面鼓的跟自己的儿子跟所有人都讲清楚
2024-06-28 17:06:00
所以对于自己的孩子可以寄打又骂,哪怕自己的孩子出去以上饭钱,这种事情很正常,你就是替我干这种事儿的,要是自己的孩子犯了错
2024-06-28 17:07:00
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因此他在定鼎天下后采取了分封制,即将国家的边远地区分封给刘氏诸侯王(消灭异姓王之后)
2024-06-28 17:07:00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明代初期,大明第二任天子建文帝也面临着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可是建文帝没有学习汉武帝的成功经验,而是采用了汉景帝用拳头说话的方式
2024-06-28 17:08:00
当年刘备带着几十万的百姓一起逃亡。可是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却被冲散了。赵子龙作为刘备的贴身保镖,却跑过去救他的儿子。这就是不称职啊
2024-06-28 17:09:00
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国故事。我们先来看看刘备摔阿斗的前因后果:首先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他被称为三国第一儒将,可见无论是在武力方面还是头脑方面
2024-06-28 17:10:00
后来刘备有了阿斗,不但开始疏远刘封,还防备刘封对阿斗不利,这也是后来有人认为关羽失荆州之前刘封不肯出兵救助的理由:关羽明显是阿斗刘禅的最大支持者
2024-06-28 17:11:00
正史互相冲突,导致建文帝的下落之谜,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各地甚至是不是便会冒出一些建文帝曾出没的“痕迹”,不过正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太多
2024-06-28 17:12:00
至于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寻访朱允炆,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胡濙却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担负寻访朱允炆下落的官员。而正是由于朱棣的命令
2024-06-28 17:13:00
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忧国忧民,心系家国,他感慨生民,为无数普通人留下历史的注脚。就如BBC关于杜甫的纪录片中诠释的那样
2024-06-28 17:13:00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名门之后,官宦世家。他恪守着积代相传的“奉儒守宦”的信念,他文采飞扬,雄心壮志,一心希冀“致君尧舜上
2024-06-28 17:14:00
由此,我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昔盛今衰,读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隐隐忧伤,读到“日长唯鸟雀
2024-06-28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