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北朝七大谋士:权力背后的智谋与诡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4 19:10: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有人问,当世之难,究竟是谋定还是真难定?总有些人,能在乱世中屹立不倒,甚至乘乱而兴。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无他,在于有不世之谋士相助。

那么这些谋士们又会使出什么样的神机妙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南北朝时期的七大谋士如何施展政治手腕,为自己的主公出谋划策。

南北朝七大谋士:权力背后的智谋与诡计

王猛:千古第一阳谋

在350年,当北方群雄角逐、天下大乱之时,有一个叫王猛的小贩,正在以贩卖箕子为生。这个满腹经纶的草根小贩,正是日后前秦丞相、千古第一阳谋的王猛。

王猛本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布衣,却涵养广博,饱读诸子百家之书。当东晋大将军桓温北伐至此,王猛前去谒见,想跟随效力。但被王猛一番议论驳倒后,桓温也只得叹服,赞其“非豪杰”。这番谈话,让王猛一鸣惊人,声名大振。

不久,王猛被后来建立前秦的苻坚相中,任为心腹谋臣。在王猛一系列精明的谋略下,苻坚击败了一个个强敌,最终统一了北方。王猛功不可没,有“功盖诸葛第一人”的美誉。

南北朝七大谋士:权力背后的智谋与诡计

崔浩:料事如神

相比王猛的阳谋,420年步入中年的崔浩,则更擅长判断局势,几乎事事预测准确。他辅助北魏三代君主,参与朝政数十年,对北魏王朝的興衰有着重要影响。

崔浩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的判断从未出错。无论刘裕北伐,还是拓跋嗣伐宋之战,崔浩都曾一语道破局势,提出正确建议。但奈何君主纷纷不听,以至屡战屡败。事后拓跋嗣也只得叹服崔浩的远见卓识。

正因如此,拓跋焘在位时,崔浩已是北魏实际上的第一谋臣。拓跋焘讨伐柔然一役,群臣都劝阻,唯有崔浩主张出兵。终于,拓跋焘从其计谋,大败柔然,功德戴天。自此之后,拓跋焘军国大事,无不先咨询崔浩。可见崔浩在北魏的地位已无可替代。

南北朝七大谋士:权力背后的智谋与诡计

郗超:恩断义绝

相比起来,生活在350年的郗超,则是另类的性格。他是东晋权臣桓温麾下的心腹谋主,助桓温几乎称帝。表面上郗超忠心耿耿,暗地里却是城府极深,连亲父也能狠下毒手。

369年,桓温讨伐前燕之时,为防郗超的父亲郗愔掌控军队,郗超便伪造父亲的信件,让桓温调离郗愔的兵权。如此孝子,让人叹为观止。

但更可怕的是,377年郗超重病不起之时,他担心父亲会过度悲伤,于是留下“父切勿悲伤”的遗书。郗超一死,郗愔果然哀痛欲绝。下属遂呈上郗超的遗书,郗愔一看,里面竟都是郗超生前的谋逆内容。郗愔见状大怒,对郗超之死也就不再难过。

如此算计自己的骨肉,郗超残忍程度可见一斑。但他对桓温却忠心耿耿,甚至在枋头大败后,提出北归保存实力的正确建议。奈何桓温终究没有听从,才导致最终的失败。

南北朝七大谋士:权力背后的智谋与诡计

刘穆之:死而后已

相比郗超的阴险,400年的刘穆之则更加直率忠诚。他是宋武帝刘裕麾下的心腹谋臣,对刘裕建功立业贡献颇多。

刘穆之出身北方世族,涵养广博,年少时便精通兵法。当刘裕起兵响应讨伐桓玄之时,刘穆之便前来相助,刘裕也万分倚重。“喜得卿也,不喜得兵百万。”刘裕如是赞叹。

在刘穆之的数次推荐下,刘裕逐步掌握实权,并最终取而代之,建立宋朝。刘穆之对此功不可没。

南北朝七大谋士:权力背后的智谋与诡计

而416年,刘裕北伐后秦之时,本已商定归期。但有关加印九锡的讯息,却是刘穆之在朝中的安排,此举未告知刘穆之,导致他倍感失意。

最终刘穆之忧郁成疾,刘裕北还时,刘穆之已死。刘裕对此也深感悔恨。由此可见,刘穆之对刘裕而言,已如同命脉一般,与其同生共死。而这份至死不渝的忠诚,也是刘穆之一生的写照。

南北朝七大谋士:权力背后的智谋与诡计

张宾:机不虚发

张宾与刘穆之不同的是,他更像是个只手遮天的政客。310年,张宾已在中原称霸一方的中山王麾下为都督。但张宾自诩“异日当扶汉室”,视中山王为草莽小人,早有的雄心。

于是张宾投奔了当时还很弱小的后赵天王石勒,成为其麾下心腹。正是在张宾一系列的谋略下,石勒最终击败王浚等劲敌,统一北方,建立后赵政权。

“机不虚发,算无遗策”,张宾所有的谋略都奏效非凡。永嘉五年,张宾建议石勒暂时联合王弥,获得信任后再将其诛杀。这场诈术终使石勒一举吞并并州兵马。

永嘉七年,张宾又设计撺掇刘琨,最终使王浚中计前往,被石勒活捉。张宾的一句“此乃天赐良机”,让石勒此后更加信任他的谋略。无数事实证明,张宾的每一个谋略,都正中下怀,机不虚发。

南北朝七大谋士:权力背后的智谋与诡计

张衮:济世安民

相比张宾多谋善断,北魏的张衮则更像个儒雅知识分子。380年,张衮已是代王拓跋珪手下心腹谋臣。他的谋略,更多体现的是治世安民的思想。

面对强敌慕容宝,张衮并没有主张单挑硬拼。而是运用政治手段离间后燕内部,最终兵不血刃地获得中山之地。这充分体现了张衮“惟民之义”的治国理念。

后来拓跋珪想效仿慕容垂,屠戮百姓来树威信。张衮再次以民之疾苦为己任,力陈屠城不是王道。拓跋珪这才罢手,避免了惨剧发生。

甚至在思想文化上,张衮也推行儒术教化,倡导仁政。他在北魏奠定了君主仁政的基础,为魏朝百年基业积累了民心。这也成就了他在北魏政权中的举足轻重地位。

南北朝七大谋士:权力背后的智谋与诡计

苏绰:罪恶巨子

相比之下,540年的苏绰似乎更像个黑暗权谋家。他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谋士,制定了一系列新法,使西魏国力日益昌盛。但同时,这些政策也颇具争议。

最典型的,就是他提出的“苏绰定律”。此定律主张容忍官员贪腐,以权力为饵使其甘心效忠。一旦民怨上升,再反过来杀戮贪官以平息怨气。此定律使用权力和金钱来收买人心,可谓极不检点。

但同时不可否认,正是这样黑暗的手段,让西魏宇文泰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苏绰也因辅佐有功,获得“十恶充国功臣”的荣誉。如此矛盾的身份,似乎也正合乱世用人之道。

南北朝七大谋士:权力背后的智谋与诡计

结语

综上所述,这七位谋士各有所长。王猛勇于进取,崔浩判断准确,郗超残忍果决,刘穆之忠诚果敢,张宾算无遗策,张衮济世安民,苏绰用权谋黑。他们各领头衔,也成就各自主公,可谓谋定多难定,终是人定胜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4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许攸在官渡之战叛变,是因为中了荀彧的计
许攸和沮授、田丰一起被列为袁绍账下三大谋士,足见其确实是才华过人。然而为何会在官渡之战的紧要关头弃袁投曹呢?其实许攸的叛变,是中了曹操账下谋士的计策了!当时曹操的兵力满打满算只有
2023-01-26 20:39:00
三国中被低估的谋士,因性格缺陷投靠了昏主
三国时期,天下动荡,涌现出无数英雄谋士。说起这些谋士,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诸葛亮、庞统、周瑜等人。他们都是各自阵营的领军巫师,为君主出谋划策,建设国家。有一个人,实力不逊于他们,只
2023-02-14 15:56:00
曹操为何对司马懿如此疑忌
...心。曹操为何对司马懿如此疑忌?一、勃勃野心的司马懿谋士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人。这是一位擅长用兵的谋士,有着超凡的智慧和远大的抱负。他自小便展示出过人的聪慧,十几岁就已博览
2024-02-06 16:36:00
史书上记载的徐庶是怎样一个人呢
...,颍川人(治今河南禹州)。他是三国时最有智术韬略的谋士之一。因为《三国演义》对徐庶有精彩的描写,使徐庶成了与诸葛亮、庞统并列的最著名的谋士,他的智谋故事传播得很广。第一,史书
2023-05-03 11:08:00
贾诩究竟是“谋臣”还是“毒士”?,东汉末年的智谋与权力斗争
...利于自己的选择,因此有人说,贾诩是一个足智多谋的“谋士”,也有人说,他并非谋士,而是“毒士”。用现在的话来说,两者之间的差别,恐怕就在于谋士谋国,毒士谋身。贾诩到底属于哪一种
2024-01-09 16:19:00
揭秘南北朝七大谋士的传奇人生与智慧
...年,虽然没有三国时期那般神仙打架,但也是能臣辈出,谋士风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南北朝时期的七大谋士,看一看谁最厉害?一、王猛前秦丞相,苻坚的第一谋臣,助其统一北方,有“功盖诸
2024-03-13 12:38:00
萧何计诛韩信:权力斗争背后的智谋
...的背后也都离不开萧何的影子,萧何作为刘邦身边重要的谋士,没有他的辅佐,刘邦心知没有他的辅佐或许自己无法成就这样一番大事业,因此刘邦对于萧何十分信任。当刘邦准备对韩信动手时,第
2023-10-12 15:54:00
为何司马懿会对贾诩有所畏惧呢
...静而精明的战略家。而贾诩,字文和,同样是一位杰出的谋士,他曾为多位君主效力,以其独到的见解和不择手段的策略闻名于世。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司马懿为何会怕贾诩。1.智谋上的敬畏贾诩
2024-10-24 20:36:00
智谋与权力的交锋:司马懿的传奇人生
...伏。司马懿的初露锋芒是在曹操的麾下。作为曹魏的重要谋士,他不仅在军事上屡次献计献策,更在政治斗争中游刃有余。正是凭借着他的智谋,曹魏的政权得以稳固。然而,权力的游戏从来都是残
2024-08-30 13: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