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崇祯换了19任首辅,为大明灭亡埋下祸根
导言崇祯元年(1628)正月丙戌,戮魏忠贤及其党崔呈秀尸。六月,削魏忠贤党冯铨、魏广微籍。崇祯二年(1629)正月丁丑,定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这一系列的举措,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巩固了自己...……更多
朱瞻基:为大明王朝埋下亡国祸根的英主
谈到大明王朝的覆灭,很多人都绕不过一道坎,那就是崇祯葬送了大明江山,实际崇祯只是一个接盘侠,崇祯之前的几任皇帝,都行为怪异,不务正业。大明灭亡的真凶,不能说是崇祯,而另有其人。在崇祯之前的几任皇帝中...……更多
大明首辅魏藻德:才华横溢却无气节,终因墙头草行为付出代价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大明王朝覆灭。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魏藻德的人,他并没有因为旧朝的灭亡而伤心,反而还想在新朝谋一份官职。此人就是大明朝曾经的首辅大臣,可惜的是,李自成...……更多
...,大明王朝风雨交加,大厦将倾。作为明朝的掌舵人——崇祯皇帝还在做最后的努力。当年3月,当崇祯皇帝先后赶走内阁首辅陈演、蒋德璟后,急需寻找新的内阁首辅,来为他力挽狂澜,创造奇迹。他把目光投向礼部右侍郎、...……更多
为何说魏忠贤一死,大明王朝就垮了呢
...“忠贤若在,时事何以至此?”面对如热锅上蚂蚁一般的崇祯皇帝,心腹太监曹化淳脱口而出。崇祯点了点头,当即下令重修魏忠贤墓碑。五天之后,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歪脖子树上上吊而亡。自1368年朱元璋...……更多
明朝最后三位首辅,陈演、蒋德璟和魏藻德的故事
...祖和成祖,使得国家不可避免地走入了下行通道。 到了崇祯皇帝时,明朝已经积重难返,越来越接近了灭亡的边缘。受此影响,明朝的内阁制度也一同步入了尾声,相继出现了陈演、蒋德璟和魏藻德这最后的三位内阁首辅。为...……更多
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政权,大明王朝究竟是为何灭亡的呢
...和张献忠所领导的军,队,李自成更是一路冲锋陷阵,把崇祯给赶出了京城,逼得明朝末代皇帝在煤山上吊自缢。可是这时的农民阶级虽然打赢了不少战争,但是土地仍然掌握在贵族阶级的手上,因此想要在乱世中生存,农民们...……更多
崇祯是如何利用17年将大明带上煤山的
明朝276年,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位17年,来盘点一下,崇祯是如何利用17年将大明带上煤山的?1、清除阉党扩大化,导致朝政失衡,东林党做大后把持朝政,朝政每况愈下。崇祯在清除阉党时,给予了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更多
天启期间大明江山为何很乱套
...月,二十四日。大雪千里茫茫,冬季悄然而至。这一年,崇祯出生了。他爷爷是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他父亲是泰昌皇帝明光宗朱常洛。不过很显然,万历喜欢离线挂机,主打的就是一个藏起来让你们找不到我,他连儿子都不...……更多
陈演:从首辅到阶下囚的短暂人生
...间考中的进士,一开始起点不低,授予翰林院编修。到了崇祯年间,他的职位开始逐步上升,渐渐爬到了礼部右侍郎。此时明朝已经风雨飘摇,崇祯一方面很勤政,一方面又性急猜疑,一口气换了十几个首辅,平均一年一个,其...……更多
大明王朝的覆灭和崇祯皇帝有关吗
...了各类官员的空缺,明朝政府的运转已经很困难;而到了崇祯时期,则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首先是流民的叛乱规模越来越大;再者是财政是在苦难;同时,国内天灾人祸不断,外部的皇太极已经在辽东稳定立足,并且多次通过...……更多
晚明时期的士大夫:忠诚与背叛的交织
...养士”三百年的大明!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城,而曾经在崇祯皇帝面前哭穷,不肯捐出自己财产的大臣们,却一个个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期望在大顺朝这个新政...……更多
从魏忠贤到黄立极:明朝内阁的权力更迭与斗争
...,他是太监。最终,明熹宗的弟弟信王朱由检登基,史称崇祯皇帝。据《明史·阉党传·魏忠贤》记载:七年秋八月,熹宗崩,信王立。史料中虽然寥寥数语,但其中的过程却是暗流涌动,甚至是惊心动魄的。熹宗驾崩后,魏忠贤...……更多
大明党争揭秘:东林党与阉党的较量
...下马扶持自己的人上台。明末的党政绵延了数十年,直到崇祯亡国都没有停止,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官僚们没心思管理民间疾苦,一心为自己和本派系的人争上游夺取权力,也许东林党更懂得包装自己,他们善于讲大道理,动...……更多
大明王朝的覆灭:李自成攻占北京与崇祯皇帝的无奈
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带兵攻破了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知道自己一切都要完了,于是便下令让他的这些妃子们都自杀。他自己更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女儿,然后跑到皇宫后面的煤山,在一颗歪脖树底下上吊自杀了...……更多
李自成“追赃助饷”,导致明朝首辅魏藻德受刑后脑裂而死
...号“永昌”,随后一路北上,不久就攻克了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于是以发覆面,自缢于紫禁城后面的煤山之上。只求李自成不要伤害北京城的百姓,但是李自成却不管不顾,他到了北京之后,立马进行了...……更多
大明王朝最后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公元1644年,春节已经来到,紫禁城里却没有半点欢乐。崇祯皇帝接到一封封来自前线的奏报,心里充满着悲凉和恐慌。说来也不凑巧,那年的春节显得格外的悲凉。北风呼啸,起瓦震屋,沙石横飞,人们咫尺之间都看不清楚。...……更多
崇祯时期的内阁斗争:温体仁与钱谦益的权力之争
崇祯上位时仅十八岁,清除阉党行动证明了少年皇帝的才能,最开始崇祯帝并不相信宦官,对东林党信赖有加。但他又很矛盾,他十分痛恨官员结党结派,对官员好坏评价也以是否结党为主要标准,因此崇祯帝对东林党抱有戒...……更多
大明覆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可以让后来的皇帝即便不上朝也能治国安邦,但是直到崇祯皇帝亲政后,刚愎自用的崇祯却没有效法先祖,而是弃之不用,随后不久,大明基业便毁于他的手中,不知道崇祯皇帝是否曾感到些许的后悔。有人曾说:“崖山之后...……更多
明朝的武将开国,最后文官却占据朝政的主导力量
...一个文盲魏忠贤掀桌子,当然恨得牙痒痒。)天启一死,崇祯上台,文官马上反攻倒算,趁着崇祯还没熟悉政治干掉宦官集团,不过等到崇祯熟悉政务之后,发现还是需要宦官集团进行制衡,只是没当年魏忠贤那么严重罢了。不...……更多
崇祯的哪几大败笔断送大明王朝
看崇祯朝初期,根本看不出来明朝会在十几年后就灭亡。农民军方向,几股大的势力剿的剿降的降,农民起义陷入低潮。后金方向,皇太极初上位,内部派系错综复杂,四贝勒南面而坐,作为领导的皇太极根本没有绝对权威,...……更多
魏忠贤的倒台与明朝末年的政治格局
...别是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和以文官为首的东林党,当崇祯皇帝即位后,这两大势力集团已经发展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而年纪轻轻且毫无政治经验的崇祯,根本就没有能力驾驭和平衡这两大势力集团。既然没办法驾驭他们,...……更多
握有大量军队的左良玉为何没有前来救驾
...说有骨气的皇帝,从秦始皇到溥仪两千多年的帝王史上,崇祯算是为数不多的一个。这里的问题是,这样一个,有骨气,有担当的皇帝,为何会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而手下的握有大量军队的左良玉却没有前来救驾?面对国破家...……更多
崇祯那么勤奋,为何大明非在崇祯年间灭亡不可
...,宠信宦官。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上进有为,朴素勤奋的崇祯皇帝,但大明却亡在了他的手中。其实崇祯继位之后还是有一定抱负和理想的,上任之时即勤于政事,厉行节俭,且十分勤奋,说到朴素,崇祯皇帝在位17年来从来没...……更多
大明末年,一场因争斗导致的悲剧
...跑、投降,眼看着大顺军越来越近,大明江山摇摇欲坠。崇祯皇帝也开始心神不宁,打算迁都,然而,朝廷大臣强烈反对,崇祯皇帝拗不过大臣,迁都一事只能作罢。等到李自成真的兵临城下时,再想南迁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儿了...……更多
亡国之君崇祯,为何会赢得好名声?
前言亡国之君崇祯,他的名字在历史的篇章中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含义。然而,这位明朝末代皇帝究竟是历史的受害者,还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名声究竟是如何被铭刻在后人心中的?少年登基恢复朝堂风纪1627年,明熹...……更多
崇祯帝至少有2次活命的机会,可他为什么都没抓住呢
1644年3月,李自成大军攻入京城,崇祯帝绝望之下自缢身亡。大明这最后一位皇帝,在位17年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甚至让皇后亲自织布下厨,就为了给国家省点银子;临死之前,还不忘留下遗书,“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更多
他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保垒,却冤死在崇祯刀下
...被众人叫好,可想而知,这跟变质后的国民党没啥区别。崇祯帝总体来说,在大明皇帝算是最勤政最清廉的一位,颇有中兴的味道。但他的狼顾狐疑、刚愎自用的性格决定了不可能成为大明王朝的救命稻草。书归正传。袁崇焕就...……更多
明朝直接灭亡的原因:崇祯皇帝多疑而无能
...什么小冰期,就算风调雨顺李自成们也要起义。其次,从崇祯在廷推阁臣的事件中,公开偏袒他所欣赏的周延儒,温体仁开始,他其实已经不自觉的陷入了党争的漩涡,而被他认同的周延儒和温体仁,先后进入内阁,依仗着崇祯...……更多
从状元到奸臣:周延儒的跌宕人生与明朝末年的政治风云
...当上首辅,站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崇祯上台之后,清理了魏忠贤及其同党,因此也提拔了一大批人才,这其中就包括了周延儒。崇祯二年,周延儒便入阁,第二年拜为首辅。 不过周延儒遇到了他一生的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起欣赏宋朝最经典10首诗
提到宋朝的文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词,然后再是散文。的确,宋朝的词冠绝古今,堪称“一代之文学”;而宋朝的散文也可以位居历代之冠
2024-06-12 16:17:00
三大神探,狄仁杰、包拯和宋慈,谁断案能力最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众多的断案高手,有名有姓的就多达几十位,而后来在各种戏剧、小说、影视作品当中描写最多的恐怕就要数狄仁杰
2024-06-12 16:14:00
王婆说潘金莲“新年恰好九十三岁”,是什么意思
在那个人均年龄不足五十岁的时代,王婆口中的“潘金莲新年恰好九十三岁”,未免有些太过于玄乎,如果真按九十三岁来论潘金莲当时年龄的话
2024-06-12 16:18:00
同是皇太孙,都被“清君侧”,朱瞻基为何能碾压堂叔朱允炆
大明王朝大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建国,到明宣宗朱瞻基,就像是一个轮回。因为不停的有相似的事情发生,仿佛是在上天特殊的安排,也像是心狠手辣的朱元璋和儿子朱棣之间没完没了的斗争
2024-06-12 16:16:00
聊聊明朝的奇葩皇帝之——朱元璋
明朝作为中原的最后一个王朝,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开国皇帝朱元璋则是中国历史上草根皇帝之一,朱元璋笼络人心,凭借高筑墙,广积粮
2024-06-12 16:35:00
聊聊宋朝第一位临朝听政的皇太后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关于章献皇后刘娥的影视剧太多太多,前几年的《少年包青天》《新包青天》《开封府传奇》《大宋惊世传奇》等
2024-06-12 16:23:00
蔡京和岳飞同一天被宋孝宗平 反,为何仍然遭到人们的唾骂
岳飞雕塑上篇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了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刚刚被册立的太子赵昚
2024-06-12 16:24:00
李自成广纳人才,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相继投奔李自成
李自成到了河南之后,一路攻城略地,兵力大增。因为他一面要部署军事战略,一面又要整肃军纪,十分繁忙,真希望能再多一些得力的帮手
2024-06-12 16:33:00
宋朝在战争有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
前言:条约的签订与战争的走向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是战争中的劣势方付出较大的代价换来和平或政治的稳定。但是在宋朝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2024-06-12 16:35:00
为什么朱元璋会杀戮功臣,赵匡胤未杀一个功臣呢
纵观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会有大肆杀戮功臣的现象。而并非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如东汉光武帝刘秀
2024-06-12 16:27:00
宋高宗和宋太宗何其相似
今天,我给大家聊两个人,两个特别能忍的人,忍到你都想抽他,他们就是宋太宗赵光义和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说这二人特别能忍呢?先看看他们的“战绩”
2024-06-12 16:25:00
建文帝为何会在明英宗时期出现
朱棣称帝后,史称明成祖,永乐皇帝。《明史》记载: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永乐帝派遣郑和下西洋远航,表面上是宣扬大明威德
2024-06-12 16:18:00
若朱标没死,由他削藩,朱棣会造反吗
最溺爱的儿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给自己的江山立继承人时,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嫡长子朱标,在他为吴王的时候就被立为世子,请了最好的老师教授他知识
2024-06-12 16:42:00
马皇后如果能够活着能够为孙子朱允炆抵挡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吗
历史虽然没有如果,但是可以根据历史中的碎片知识,知道就算是马皇后活着,朱棣还是该造反造反,不会改变朱棣成功地登上皇位的
2024-06-12 16:37:00
盘点历史上废物之辈——南宋赵构
舞罢庭前月,歌尽扇底风!北宋被灭后,南宋建都杭州,史称临安。临安,临安,临时安定之所。金人肆虐北疆,开封成为猎场。故国三千里江山不复存在
2024-06-12 1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