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的武将开国,最后文官却占据朝政的主导力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1 22:53:00 来源:戏说三国

现在有个说法,就是大明朝末年文官集团占据了主导力量,尤其东林党人占据了舆论舞台,掏空了大明朝。这个东林党的问题不去说他,大明朝文官在中后期占据了主导力量这点倒是真的,不过这一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纵观大明朝权力变迁,大明文官们可是经过了殊死斗争才取得了后来的地位,其中不乏悲喜交加的情况。

话说大明朝建立,洪武朝时期,那时开国元勋一堆,不管文臣武将实际上都是功勋贵族,科举上来的文官集团根本没有地位,要不是明太祖朱元璋杀了一批元老,文官们只怕要迟几十年才能登上历史舞台。朱元璋清洗了许多功勋贵族,其腾出来的空间大多数由科举上来的文官填补了,之后建文帝依赖的齐泰、黄子澄都是科举上来的文官,这是文官集团的第一次登上权力巅峰。

明朝的武将开国,最后文官却占据朝政的主导力量

可是好景不长,文官集团力主的削藩遭遇了极大的失败,靖难之役,地方藩王身份的朱棣攻入南京城,建文帝自焚,靖难之役建文帝之所以失败,除了用人不当之外,实际上和过于重用文官有关,许多其他势力都不满意,比如日后在大明朝政治舞台占据重要角色的宦官集团,和朱元璋时期打击的功勋贵族,都不满文官在权力上占据上风,明成祖朱棣打入南京时就是这两个集团首先开门投降,之后在明成祖登上帝位后,文官集团遭遇极大的打击,靖难功臣勋贵开始占据主要权力舞台。

不过在明成祖后期,朱棣也认识到不能完全依赖功勋贵族,即便是自己提拔上来的靖难功臣,所以对于科举上来的文官集团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另外加上宦官集团,明朝早年的三大权力组织整体出现。

明朝的武将开国,最后文官却占据朝政的主导力量

在明成祖死后,明仁宗和明宣宗时代,因为用兵大幅度减少,功勋贵族的地位开始下降,而宦官集团还没有完全成型,所以文官集团开始重新复苏,尤其是洪武时期就成立的内阁,在永乐后期就渐渐成为皇帝的主要幕僚机构,在明宣宗时期得到了大大加强。

正统初年,因为皇帝年幼,三杨辅政,文官尤其是内阁的权威大大提高,可以算文官集团的第二个高峰。

明朝的武将开国,最后文官却占据朝政的主导力量

可是好景不长,明英宗年长之后,重用宦官王振,打压文官集团,另外功勋贵族们也试图再次回到历史舞台,直到土木堡之变,功勋贵族在战役中损失殆尽,武将们更是在北京保卫战中被文臣指挥作战,在此之后,出征以文臣统领,武将只能打下首就成为惯例。

宦官们自然也没有底气与文官们对抗,明代宗时期内阁的地位进一步高涨,已经超越六部,成为主要的文官代表。

明朝的武将开国,最后文官却占据朝政的主导力量

虽然在夺门之变后,勋贵和宦官一度卷土重来,可是已经无法压制文官集团,实际上在明英宗的天顺朝后期,文官集团已经再度占据主流,到了成化年间,勋贵们已经彻底沦为看板,为了权力制衡,明宪宗不得不提高宦官权力,开设西厂,以便制衡文官。当然,这自然让宪宗没有什么好评,而孝宗时期实际上把权力交给内阁文官们,所以得到极大的好评。

这里要注意一点,史书因为是文官们编写,比如翰林院就是编撰史书和皇帝实录的地方,他们对于历史的评价和一般人并不完全一致,比如仁宣之治,仁宗明明只有半年皇帝,为何也被加进去,因为他改变了明成祖重用武臣屡屡北伐的做法,是符合文官胃口的。

再比如明宪宗其实在位年间帮老爸明英宗擦屁股,收拾了不少烂摊子,为于谦和叔父明代宗平反,政治还算可以,结果因为搞了一个西厂,被文臣恨得要命,结果评价不但低于儿子孝宗,比昏庸的老爸英宗还低。

上面提到孝宗,孝宗在位时期依赖文官治国,但是在后期实际上也渐渐开始重用宦官,因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需要权力制衡,单纯依靠文官是很危险的,这点甚至文官们自己也明白,比如东厂自明成祖设立后就一直存在,这说明文官们也明白要有宦官制衡皇帝才放心。

明朝的武将开国,最后文官却占据朝政的主导力量

所以等到正德也就是明武宗在位后,又开始变化,明武宗一开始是重用宦官,甚至重开西厂,制衡文官集团,发现刘瑾谋反后,又试图提拔武将制衡文臣,结果是暴毙而亡。

按理说,这个整天和文官作对,或者说想制衡文官权力的皇帝一死,文官该迎来好日子了,可是不然,因为正德没有亲生儿子,辅政的大臣选来选去正德的堂弟也就是日后的嘉靖帝做皇帝,本来以为一个小孩子(嘉靖继位才14岁)好对付,结果没想到遇到了文官集团的大洗牌。

嘉靖帝对文官集团的打击和之前皇帝都不一样,之前几位打击文官,要么用宦官,要么用勋贵,要么用武将,嘉靖不是,嘉靖帝实际上文官的地位是大大提升的,内阁首辅实际上等同于宰相。但是嘉靖帝呢,上来就因为大礼议事件把原来的一些老臣清洗干净,或者赶回家或者流放,提拔了一批新人。

明朝的武将开国,最后文官却占据朝政的主导力量

也就是说,嘉靖帝在文官内部玩换血游戏,搞内部的权力制衡,(当然,嘉靖帝估计也就是生怕那些孝宗武宗的老臣打压自己。)这点也别说很有效,之后文官内部就开始了长期的派系斗争。

到了嘉靖帝死,儿子隆庆皇帝和之后孙子万历皇帝,实际上文官集团已经获得了完胜,勋贵们完蛋了,宦官们基本上也满足于只负责内廷事务,甚至主动配合文官,比如张居正时期,内阁首辅实际上就是等于丞相。

明朝的武将开国,最后文官却占据朝政的主导力量

文官虽然对外胜利,可是内部的斗争开始激烈起来,从嘉靖时代开始,文官内部竞争就极其惨烈,严嵩对政敌置于死地,张居正的对手也是死了也要追究,这实际上让皇帝极其不满,到了光宗之后的明熹宗,也就是天启皇帝上台,重新启用宦官打压文官尤其是东林党人,这导致了极大的不满。(这点从天启的庙号就可以看出,毕竟这么多年了,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已经达成平衡,结果天启搞了一个文盲魏忠贤掀桌子,当然恨得牙痒痒。)

天启一死,崇祯上台,文官马上反攻倒算,趁着崇祯还没熟悉政治干掉宦官集团,不过等到崇祯熟悉政务之后,发现还是需要宦官集团进行制衡,只是没当年魏忠贤那么严重罢了。

不过此时也到了终结的时候,因为大明朝也迎来了末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0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铮铮铁骨到文官皆可杀,明朝文官是如何堕落的?
明朝中国历史上最一个特别的朝代,就是明朝,明朝的文官主导着朝堂内外从政治到军事各个领域,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曾多次为大明朝力挽狂澜。而且大明朝的文官经常直言进谏,怼得
2023-02-04 18:23:00
朱见深为何会信任汪直,赐给他兵权?
汪直作为史书上记载的明朝四大权宦之一,在当时的朝廷中是有着极大权势的。他的权势不但表现在提督西厂迫害文官集团的官员方面,也体现在赢得了明宪宗朱见深的信任,被赋予了讨伐四方的兵权。
2023-05-15 21:54:00
文官集团同样强势,明朝皇帝为何比宋朝皇帝过得舒坦?
我国历史上的宋朝和明朝,都是文官势力强大,足以与皇权平衡的存在。当然,两个朝代的文官集团兴起方式略有不同。宋朝的建立是由武将赵匡胤领导的一次叛乱和篡位开始的。由于在五代时期,武将
2024-11-10 10:06:00
说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家相信这就一个神话,毕竟中国历史上起步最低的两个开国者,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教员,而朱元璋的学问还不如教员,毕竟教员还在北京求过学,接受过外国的思想,那么
2024-06-01 09:00:00
明朝中期为什么出现随意封赏和停止封赏
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时期,为了集中自己手里的权力,预防大权旁落,不想让权贵干涉朝政,曾停止册封爵位,造成了爵位封赏停滞的局面。后来这一做法不断被后来即位的君主抄袭,他们也都渴望大权在
2023-06-04 14:31:00
他是百姓心中的好皇帝,武将心中的明主,文官的眼中钉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为了防止汉朝和唐宋时时期外戚干政、阉党祸乱朝纲正统的事件重演,严格规定后宫和宦官不能干预政务。然而朱元璋虽然如此规定,并在称帝后不久废除了宰相制度,想方
2023-05-06 10:00:00
朱见深时期的传奉官制度背后原因探究
...,但也只是正七品,朝廷中没有话语权。成化七年之后,明朝的政治格局发生大变,朱见深任命传奉官的原因和目的又有所不同。当时他在文官内阁的辅佐下稳定了朝廷局势,平定了内部叛乱,逐渐
2023-10-02 09:24:00
于谦忠心耿耿,为什么明朝皇帝一定要除掉他?
...灰吟脍炙人口,他的最终结局也印证了这首诗,于谦作为明朝的大忠臣,却在1457年被下令处死。历史上对于谦的评价一直很高,那明朝皇帝为什么一定要干掉于谦呢?其实,这跟当时明朝的朝
2023-08-28 14:30:00
为什么相对于唐朝和明朝,北宋宦官最没存在感
历史是上很多王朝都是因为宦官乱政而亡的政权并不在少数,比如强盛的秦汉赵高和十常侍之乱,都是从内部瓦解了帝国,到了唐朝末年宦官势力更加庞大和专权,甚至可以随意更换皇帝,唐末的宦官专
2024-06-20 15: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