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东汉时期的寒门子弟想出头,有多难
...戏剧性的申请入常的道路,让我想起了科举制未兴起前,寒门子弟想出头的难度。门阀制度下,东汉时期的寒门子弟想出头,有多难?比印度入常还难。1.门阀制度的祖先——察举制的开始自汉代秦后,西汉的诸多政策和法律都...……更多
黄巢虽然残暴,却为我国拔掉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姓寄于厚望的“科举”这条上升通道,但这个大门依旧对寒门子弟紧紧关闭着,敲开的机会少得可怜。那到底是哪些人在占用着政治资源,又是哪些人创造了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官场圈子?答案是门阀士族,以及古代朝...……更多
从唐到宋:士族瓦解与寒门崛起
...恐怕也只是自作多情罢了。因为天下英才之中,有不少是寒门之士,而寒门之士的真正崛起,直到宋朝才真正出现。整个唐代士族出身的登科者占进士科的比例在七成以上,特别是百官魁首——宰相之中,寒门所占的比例,甚至...……更多
隋朝灭亡的真相,杨广背了个什么锅
...杨广时期正式建立科举制度,虽然不太完善,也是想利用寒门子弟入朝为官来削弱门阀势力,与此对抗。在古代,选拨人才都是从贵族中直接选取,不看才学,不看品性,只看门第。门第越高的人晋升越快,所居之位也越重要。...……更多
中国封建时期的门阀世家与科举制度的兴起
...得更多的利益。在未推行科举考试之前,有才华有能力的寒门子弟是根本无法在朝廷之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门阀世家就是朝廷的掌权者。诚然,在先秦之前,当时的社会就出现了门阀世家的雏形,也就是公卿...……更多
士族在东晋与南朝时期的权力斗争中的重要角色
...个人的品行和能力来举贤才。察举制在初期确实为让不少寒门子弟入朝为官。任何一个制度在建立之初都有其优越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渐渐和利益集团绑定。在察举制的后期,其事实上已经被士族门阀所垄断了。这...……更多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做官的世家大族所把持,他们品评人物时,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完全转化成为世家大族垄断选官途径的工具。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使世家大族的势力急剧膨胀,从而产生了士族门阀。士族门...……更多
西晋王朝的兴衰:士族势力与文人的影响
...品中正制早就成为了门阀士族阶级扩大自己势力的手段。寒门子弟即便是满腹经纶也无法进入朝中做官,而士族门阀中的子弟不学无术却可以因为朝中有人而被推荐做官。所有才会出现《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中记载的那样:...……更多
揭秘门阀制度:曾与皇权共天下,为何在唐朝衰亡?
...的矛盾和问题。唐朝后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和推广,寒门子弟有了更多的机会进入官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门阀家族的势力。科举制度的兴起,不仅仅是选拔人才的方式的改变,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打破了门阀...……更多
宋朝科举改革: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之路
...员的任选,可以说也属于是世袭了,因此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大家试想,皇帝是世袭制,下面的朝廷大员也是世袭制,这还得了,分明就是臣权与君权分庭抗礼甚至臣权压制君权的情况,所以隋朝开始出...……更多
为何汉代察举制成为皇帝的毒药,门阀的蜜糖?
...黎民百姓都有机会参与其中,扩宽了官吏的来源,为许多寒门的子弟提供了一个出路。并且察举制度背后赋予的考试,在汉朝前期也有了一定的公正性。而在汉武帝时期达到了汉王朝的顶峰。也正是因为汉武帝求贤若渴遵循了董...……更多
浅析刘宋政权联姻的影响与利弊
...制度最为兴盛的时代,朝中选举官吏,甚至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权力被各个世家大族垄断,寒门子弟几乎没有向上走的机会。规矩只是限制了能力不够强的一般人,刘裕这种非凡之人,最终还是通过不懈努...……更多
《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太平公主大战唐玄宗,她为何输得一败涂地
...力量。彼时的大唐,世家门阀把持着朝堂的要职,堵死了寒门子弟的上升通道。官场的仕途晋升、日常的自我介绍,都是以家族出身来开场。卢凌风是范阳卢氏,崔县令是清河崔氏,王元通是太原王氏,杜铭是京兆杜氏,这些人...……更多
张敬儿从位高权重变成阶下囚,为何南朝宋齐汉人的武将那么难?
...以张敬儿为例,来看看出现这一个现象的原因何在。一:寒门将星、战功赫赫的南齐大臣——张敬儿1.出生寒门,年少成名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张敬儿本人,南朝齐政权的大将张敬儿,原名张狗儿,后来宋明帝感觉此名粗鄙,便...……更多
为何说魏晋南北朝,荒唐且美好
...,如同如今的高考一般,虽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弊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是一条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而在魏晋南北朝,你普通人要想有出路,两条路:种地赌天,阵前赌命。什么意思呢?前一条就是普普通通当一个农民,安...……更多
...情况已经较为严重,与之相应的是新兴地主阶层的出现。寒门士子在文化领域的崛起,受益于唐代的官学体系。除京城设置官学外,州县也设学,地方官学的生源主要是文武八、九品的官员子弟与庶人子弟。唐代的官学体系始自...……更多
士族与皇权的对抗: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与门阀统治的形成
...分忠心,不容易搞小团体,这也是皇帝喜闻乐见的事情,寒门与士族分庭抗礼。当然了士族也不是什么能力也没有,官僚机构对皇权还可以产生制约,并且这个制约,可以延续到皇权的结束,不过唐朝时期,士族的社会地位还是...……更多
谁为我国拔除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刮民脂民膏,为祸一方,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反观寒门子弟,哪怕是万里挑一的贤才也难以获得提拔。从三国时期一直到唐朝,可谓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士族”。皇帝和王朝一直在更换,但是世家大族却牢牢地把控住...……更多
《大唐狄公案》12集过后,读懂这三个反派,便读懂了半个大唐
...时间的朝廷选拔官员的制度,也是为门阀士族们制定的,寒门是没有上升仕途的空间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唐朝初年。大唐开局,也是“关陇集团”和“山东集团”的扶持,才能出现李渊、李世民等等的称王称霸。门阀士...……更多
武则天的传奇人生:从尼姑到女皇,她是如何一步步造就辉煌的?
...、崔义玄、袁公瑜等新贵则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 有了寒门官员的支持,李治就开始了他大刀阔斧的整顿,永徽六年十月,李治颁下诏书将王皇后和萧淑妃贬为庶民而后囚禁起来,其家族之人也被削官流放,自此以后武则天成...……更多
五姓七望:中国古代名门望族的兴起与衰落
...科举制度,规定任何人都要科举选拔等等措施,让更多的寒门子弟、下层人士进入了官场,进而实现分散权力的目的。上面削弱五姓七望势力的办法,都是小打小闹,真正的“杀招”还要看“菊花诗人”黄巢。黄巢灭族黄巢对门...……更多
平民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他也不敢用门第出身在社交场合显摆。相反,有机会遇到寒门士子,只要对方的才识与自己基本处于一条水平线上,他就以“道义相知”,能拔擢推荐就提携一把。而他这种做法,“时人以此称重”,说明至少在意识层面,人们...……更多
历史上的“举孝廉”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的“中正官”来考核、察举,以至于造成了后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的现象。九品中正制的选拔首先看的就是被选拔人员的家世背景,家庭背景显贵者才能够符合“品”的标准,其次才是看他的德行是否符合为官的资格...……更多
五姓七望的衰落,标志着古代门阀朝廷走向的结局
...相八人,初唐四杰卢照邻、边塞诗人卢纶都是卢氏一族的子弟。荥阳郑氏家族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郑国,东汉末年家族崛起,成为高门望族,唐代时出宰相十二位。太原王氏,应该是这几个士族之中名望最高的了,在两汉...……更多
透过“咏絮才女”谢道韫的婚姻斑窥东晋门阀浮沉
...教育的百年。与当时上流社会的文采风流相对应的,却是寒门再无读书生,诗书只绕金粉梁。谢道韫可以由家中长辈来传授知识、教化启蒙,平民百姓却根本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这是由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造成的。自公...……更多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除掉了一个,危害我国600年的毒瘤
...社会。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势,将通道紧紧握在手中,使得寒门和底层的人难以突破限制,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公平,使得许多有志之士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寻求...……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体系演变:从官学到私教的兴起
...切都得益于私教的兴盛,士族集团垄断了教育资源,不给寒门子弟机会接受教育。因此,士族家庭教育成为南朝的主要教育方式。五、北朝私教更盛,士族集团留在北方。北朝时期,由于士族集团留在北方,私教的兴盛程度超过...……更多
宋代科举“抑势家,拔寒士”是为什么?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久远,科举制的出现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是改变命运的存在。在隋朝以前寒门子弟根本没有跨越阶级的机会,直到隋朝建立以后,出现了科举制度才有了平民子弟改变命运的机会。至少不像西周时期,...……更多
为何说唐朝的科举是“豪门贵族”内部的科举
...派间磋商和谈判之后确定了录取士子的名单。别说真正的寒门子弟了,就是除了京城之外的大地主家庭也很难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穷人家的孩子一出生就竞争不过豪门子弟唐朝当时的形势可以用句现代的话来调侃:人家出身比...……更多
聊聊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
...当时的社会,知识还是掌握在这些贵族手中,只不过贵族子弟再想当官,就需要参加科举取士,“学而优则仕”并没有关闭旧贵族从政的大门,而是设置了一个门槛。在古代很多朝代为了稳定这些贵族,朝廷依然会有举荐和其他...……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红楼梦》:胡君荣见了尤二姐,为何会魂魄如飞上九天?
尤二姐之死,是《红楼梦》中描写的最详细的一场悲剧,仅仅半年多的时间,那样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便在精神、物质双层折磨之下走向了绝路
2024-12-19 12:10:00
何鸿燊对发妻不理不睬,发妻去世后,为何何鸿燊称她为“最爱”
何鸿燊对发妻不理不睬,发妻去世后,为何何鸿燊称她为“最爱”澳门赌王何鸿燊一生拥有一妻三妾。在这几位妻妾中,又数原配妻子黎婉华的身世相貌最出众
2024-12-19 12:24:00
《红楼梦》:贾赦讨要鸳鸯,揭露了贾母最凄凉的晚景!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写到,年过半百的贾赦,心血来潮,突然看上了贾母身边的丫鬟鸳鸯。而一向“三从四德”的邢夫人,自然成为了替他撮合此事的红娘
2024-12-19 12:24:00
一名女孩儿担任飞行员,许世友知道极其自豪:“那是我闺女啊!”
前言:“这丫头居然当上飞行员了,挺不错。”许世友将军十分欣慰的说道。许世友将军作为我国一名重要军事要领,不仅对自己和军队要求极其严格
2024-12-19 12:35:00
唐与南诏的良好外交关系是怎么被一群坏官僚破坏的?
南诏是位于今天中国西南部的古代国家,主要由乌蛮和白蛮组成。南诏的建立与唐朝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唐初,洱海地区分布着六个较大的部落
2024-12-19 12:48:00
《红楼梦》:若袭人没有“姨娘之梦”,她的结局将会如何?
袭人原名珍珠,是贾母身边的八大丫鬟之一,因为心地纯良、会服侍人,她深得贾母的信任。因此,宝玉长大独自生活后,她成为了宝玉的贴身丫鬟
2024-12-19 13:00:00
为何狙击手就算少带子弹,也要带口香糖?它的作用不容小觑
引言: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史记·高祖本纪》根据《史记》记载
2024-12-19 13:14:00
熊廷弼简介,初任经略的尴尬和狼狈
万历四十七年三月,萨尔浒惨败的消息震动朝野内外。二十三日明廷发出旨意,急召已在江夏赋闲七年的熊廷弼还朝,任命其为大理寺左寺丞兼河南道监察御史并宣慰辽东
2024-12-19 13:26:00
1974年彭德怀大病,去世前交侄女一件遗物,让她务必转交给黄克诚
1974年11月29日,开国十大元帅之一彭德怀的心脏在北京停止了跳动。噩耗传出,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连忙赶到医院送他最后一程
2024-12-19 13:31:00
在这里,我们竟然找到了宋代彩塑的作者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法兴寺内宋代彩塑。记者钱龙摄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作者:冯宗本。这是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普通匠人的名字
2024-12-19 16:07:00
战斗英雄王高银:吃完饼干炸死15名越军,如今60岁依然健步如飞
1986年,在对越反击战老山前线的54号阵地上,一个名叫王高银的哨位长正吃着手中的压缩饼干,他的嘴角还残留着饼干碎屑。可任谁也不会想到
2024-12-19 16:58:00
李世民看人真准:爱才惜才,却早早把全才单雄信杀了,还没杀错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那时候天下英雄汇聚,就好像星光闪烁,显得格外耀眼。如果要把那些英雄分个三六九等,瓦岗寨的英雄们绝对排在第一等
2024-12-19 17:11:00
作为贾府奴才的赖嬷嬷,为何能活成老封君?这三点最难得
在贾府之中,有一群服务于主子的下人,她们人员众多,资历也参差不齐。她们各管其职,分工明确,为贾府的主子们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环境
2024-12-19 17:44:00
大将军年羹尧:力助雍正夺位,却因得罪铁帽子王被赐死
控扼西北,制衡十四爷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崩逝于畅春园内的溪园书屋,九门提督隆科多临危受命,当着众多皇子的面宣读遗诏
2024-12-19 09:39:00
年羹尧和岳钟琪都手握重兵,雍正为什么只杀年羹尧不杀岳钟琪?
年羹尧与岳钟琪,这二人在雍正时期先后担任负责西北边境军事事务的大将军之职,他们也都担任过川陕总督,并且都被赐予公爵之位
2024-12-19 0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