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年羹尧与岳钟琪,这二人在雍正时期先后担任负责西北边境军事事务的大将军之职,他们也都担任过川陕总督,并且都被赐予公爵之位。他们二人皆为汉族将领,要晓得在清朝早期和中期,汉族将领极少能得到如此器重。并且他们最后都触怒了雍正,然而二人的结局却有所差异。
同样惹得雍正大发雷霆,年羹尧可是被雍正定下了多达九十二条的大罪,最后雍正还给他留了个全尸,恩赐他自我了断。岳钟琪就幸运得多了,岳钟琪最终被兵部判定为斩立决之刑,不过雍正否决了兵部的这个提议,亲自将岳钟琪的刑罚改为斩监候。
到了乾隆时期,岳钟琪被释放,并且官复原职,还被乾隆赞为“三朝武臣巨擘”。那么同样在雍正那儿获罪,为何年羹尧被赐死,而岳钟琪却能安然无恙,还被乾隆视作三朝功臣呢?下面就来聊聊这件事。
二人的性格和官场成长轨迹也注定了结局不同
年羹尧与岳钟琪确切地说都属于典型的官二代。年羹尧的家族隶属于汉八旗,他的父亲年遐龄在康熙年间担任湖广巡抚(也就是湖北省的巡抚)。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乃是康熙时期的著名将领,岳升龙曾经参与平定三藩之乱,还追随康熙皇帝御驾亲征蒙古准噶尔部,凭借战功被授予四川提督以及议政大臣的职位。
虽然这两人皆为“官二代”,可在当时他们的身份却存在差异。年羹尧的家族为镶白旗汉军身份(年羹尧家族曾因他的妹妹是雍正最为宠爱的年妃而被抬籍到镶黄旗),是拥有旗籍身份的旗人。
岳钟琪却有所不同,他为岳飞第三子岳霖的第21世孙。岳氏家族世代皆是明朝凉州庄浪卫军籍家族。明朝覆灭后,岳升龙才归降清朝。然而,鉴于岳家是岳飞后人这一身份,在清朝初期,满人不愿将岳飞的后人编入八旗之内,所以岳家始终为汉族百姓,并无旗籍身份。
所以,岳钟琪这样不具备旗籍身份之人,在清朝官场中的晋升速度要比年羹尧之类有旗籍身份者慢许多。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年羹尧年仅21岁便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任职。彼时,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已然官至湖广巡抚,乃地方上的高官,于是康熙看在年遐龄的份上对年羹尧极为赏识。况且年羹尧自身确实颇具才能,所以在30岁时就被康熙越级擢升为四川巡抚。
巡抚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在清朝的时候,这已然是地方上的高官了。这个职位或许是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然而年羹尧年仅30岁就担任了这一职位。他是清朝历史上最为年轻的巡抚,由此可知年羹尧的仕途是何等顺遂。
年羹尧担任四川巡抚之际,彼时四川提督为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年羹尧到任之后,四川彝族聚居之处发生了叛乱,康熙下旨让年羹尧协助岳升龙去平定叛乱。就这样,年羹尧和岳升龙有了这样一段关联,这也为日后年羹尧与岳钟琪成为组合搭档创造了机会。
岳钟琪的仕途可不像年羹尧那般顺遂。他打小就对读书缺乏兴趣,反倒钟情于耍刀弄棒,钻研兵法,如此一来,参加科举对他而言是毫无希望的。在年羹尧晋升为四川巡抚之际,岳升龙耗费钱财为岳钟琪谋得了一个候补知府的资格。将岳钟琪安置到官场后,岳升龙于次年便提出了退休的请求。
倘若彼时清朝处于太平之世,岳钟琪便无用武之处,或许终其一生都只能等待担任一个有实际职权的知府职位补缺,接着做一辈子地方官便罢了。然而康熙年间清朝的天下并非十分安定,没过多久西北就战事频起,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策妄阿拉布坦不断侵扰清朝的西北边境,这成为清朝的边疆祸患,于是岳钟琪施展自身才能的机会便来临了。
岳钟琪积极主动地请求从文官候补知府的职位改任为武官。岳升龙心里清楚儿子渴望从军而非担任文官,所以他就向康熙举荐岳钟琪转任武官。与此同时,岳升龙还与当时负责调度四川军务以对抗准噶尔部的年羹尧取得联系。在康熙应允之后,年羹尧迅速将岳钟琪转成了有实际职位的武官,使其统领军队参与抵御准噶尔部的事务。
于是岳钟琪由文官转变为武官,踏上了积累战功的征程,没过多久岳钟琪便擢升为从三品的游击。而这个时候的年羹尧,因其妹妹年氏与当时身为雍亲王的胤禛(也就是日后的雍正皇帝)成婚,成为了皇家的外戚,所以也被康熙提拔为川陕总督。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之际,策妄阿拉布坦对西藏发动突然袭击,进而攻入拉萨,还将清朝所册封的拉藏汗杀害。康熙极为恼怒,便派遣十四子胤禵担任抚远大将军,统领十万大军前往西北去平定策妄阿拉布坦。
同在四川任职的年羹尧与岳钟琪亦参与了这场大战。年羹尧以川陕总督之职,辅佐胤禵为前线军队筹备粮草、提供后勤保障;岳钟琪则凭借游击的身份,随着胤禵的军队深入西藏征讨策妄阿拉布坦。
在与策妄阿拉布坦作战并将其平定的过程里,岳钟琪多次向胤禵给出合理的战略提议,因而颇得胤禵的看重,胤禵还举荐他担任副将。就在这个时候,岳钟琪与年羹尧两人都可算作是西北军中的高级将领了。
凭借平定策妄阿拉布坦的功绩,岳钟琪在康熙晚年得到胤禵的举荐而晋升为四川提督。胤禵极为欣赏、器重岳钟琪,对他有知遇之恩,可岳钟琪始终忠于国家,没有因胤禵的提拔而与他形成政治利益同盟,也未曾卷入胤禵和老八胤禩组建的争夺皇位的八爷党之中。
康熙驾崩之际,恰是胤禵征讨策妄阿拉布坦的紧要关头,彼时胤禵已令军队严阵以待,做好了随时进击准噶尔部老巢伊犁的准备。然而,随着康熙辞世、雍正登基,鉴于胤禵和胤禩组建的八爷党不愿向雍正称臣,所以雍正对胤禵在西北手握军权一事极为忌惮。雍正以给康熙吊唁为由,将胤禵从西北召回京城,紧接着胤禵就被雍正幽禁起来。
策妄阿拉布坦也看准时机,教唆青海蒙古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背叛清朝,这让西北的战局再度陷入复杂的状况,雍正刚继位的时候确实难以应对。一开始,雍正让自己的堂兄贝勒延信取代胤禵担任代理抚远大将军,可延信跟胤禩、胤禵的关系也极为亲近,雍正对他缺乏信任。最后,雍正任命自己的大舅哥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还让年羹尧率先带兵前往青海去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叛乱。
在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被平定之际,雍正帝任命时任四川提督的岳钟琪为征西副将军,并且赐予奋威将军的名号,让其在西北军中作为第二号人物,与年羹尧一同平叛。当平叛罗卜藏丹津之乱时,年羹尧采纳了岳钟琪闪电突袭战的战略,他们二人分兵对罗卜藏丹津位于青海的各个势力据点展开奇袭,这使得罗卜藏丹津的主力不得不与清军进行决战。
之后岳钟琪径直击垮了罗卜藏丹津的主力军队,夺回了西宁,在这之后年羹尧在西宁进行坐镇,而岳钟琪则统领军队继续追击罗卜藏丹津。
之后岳钟琪将罗卜藏丹津的叛军彻底剿灭,罗卜藏丹津独自逃至准噶尔部,如此一来,青海的叛乱便彻底被平定了。
雍正帝喜出望外,对年羹尧与岳钟琪二人都极为赞赏。雍正帝封年羹尧为一等公爵,且将其视为恩人。此外,雍正帝给予年羹尧极大的权力,其能够直接任免西北各省巡抚以下级别的官员,并且可以参与到国家大事的决策之中。
岳钟琪颇得雍正的赏识,被册封为三等威信公,并且调任为甘肃巡抚兼提督,如此一来,甘肃一省的军政大权尽皆交付于他。雍正还亲自为岳钟琪撰写了两首五言律诗,之后仍觉意犹未尽,又将自己的折扇赏赐给岳钟琪,还在扇面上亲题一首七言律诗,这些都是对岳钟琪功绩的盛赞。
在罗卜藏丹津叛乱被平定之后,雍正对年羹尧与岳钟琪二人毫不吝啬地予以赞赏,然而年羹尧和岳钟琪二人的表现却大相径庭。
年羹尧变得洋洋自得起来,他真的将自己视作雍正的恩人了。他在西北任职期间,架子摆得极大,他手下的官员若接受他赠予的物品,就必须朝着北面下跪谢恩。就连康熙的女婿、雍正的妹夫——蒙古札萨克郡王阿宝去见年羹尧的时候,都得向他行跪拜之礼。
并且年羹尧和胤禩一党的老九胤禟往来密切。在雍正登基之后,雍正将胤禟派往西宁参与军务方面的辅佐之事,其真实意图是让年羹尧将胤禟监视起来,形同软禁。然而年羹尧全然没有听从雍正的旨意,胤禟在西宁行动自如,极为随性。除了对胤禟加以照应之外,年羹尧还极为抗拒雍正的新政,不愿意在西北地区施行新政,这些情况都慢慢致使雍正心生不满,最后雍正再也无法忍受,以九十条大罪赐死了年羹尧。
相较而言,岳钟琪要比年羹尧聪慧、通达许多。岳钟琪曾经得到胤禵和年羹尧的举荐,可他一直和这二人仅仅维持着上下级的关系,并未太过亲近,也没有跟胤禵和年羹尧形成利益同盟,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年羹尧被雍正帝赐死之后,雍正便打算让岳钟琪来接任年羹尧,担任川陕总督。然而,满洲贵族都不同意雍正起用一个不具备旗籍身份的汉人担当陕甘总督这类戍守边境的重要职位。当时,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子怡亲王胤祥挺身而出,不顾众人的反对意见,用自己的身家性命为岳钟琪作担保,这才让岳钟琪得以出任川陕总督这一职位,在那之后,岳钟琪在胤祥面前一直保持着谦逊恭顺的态度。
年羹尧的情况有所不同。雍正刚刚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之际,朝廷之中众多人对他存在诸多非议,还提议让雍正派遣自己的心腹大臣前往西北前线对年羹尧进行监督和牵制。就在这个时候,胤祥挺身而出支持年羹尧,他秉持用人就不应怀疑、怀疑就不要用人的理念,觉得不应当派人到军队里去监视和牵制年羹尧。
胤祥也算是对年羹尧有过一次帮助,之后胤祥负责户部事务,在西北军费的支出方面和年羹尧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年羹尧对胤祥满怀愤懑与怨恨,他凭借着雍正对自己的器重以及所立战功,在这之后于胤祥面前极为无礼。在看重年羹尧的时候,雍正还专门调和过年羹尧和胤祥之间的关系。
由此,仅从对待胤祥(胤祥对年羹尧和岳钟琪皆有恩)这件事上进行考量,便能发觉年羹尧是个骄横自满之人,而岳钟琪却谦逊恭谨。
实际上,这二人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仕途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年羹尧年少时就平步青云,仕途毫无阻碍,并且深受康熙与雍正这两代帝王的赏识与偏爱,在这种情况下,他极难坚守自己的初心和本真。
岳钟琪却并非如此,他的官职皆是其身为基层武官之时,于战场上真枪实弹拼搏得来的。他一直都极为清醒,能够明确自身的定位,故而能够秉持谦恭内敛的态度。他们二人性格方面形成的强烈反差,也是致使二人结局存在差异的一个因素。
岳钟琪行事谨慎没有留下治罪的借口,而且雍正还需要把他留给乾隆用
实际上,岳钟琪在接任年羹尧成为川陕总督后,他所拥有的实际权力与年羹尧相比要小上许多。雍正帝曾经授予年羹尧参与朝政、商议国事,并且能够直接任免西北各省巡抚官职以下官员的权力,然而岳钟琪并不具备这些权力。如此一来,岳钟琪犯下错误的可能性相较于年羹尧而言就少了许多。
年羹尧在位之时,凭借这些职权拉帮结派以谋求私利,售卖官职爵位,将西北的官场搅得一片混乱。然而岳钟琪在职期间唯才是举,既不搞党派勾结,也不谋求私利,行事小心谨慎,完全让人寻不到能给他判定罪名的理由。
岳钟琪不参与结党营私之事,这一点格外受雍正的喜爱。他曾经先后和胤禵、年羹尧、延信三人一同共事,彼此之间有着战友般的情谊。然而,这三个人都被雍正狠狠地整治了。在雍正惩治他们三人的时候,都会对与他们关系亲近的党羽进行清查。雍正发现,虽然岳钟琪与这三个人都共事过,但是他和这三个人的关系仅仅局限于公务方面,在私下里从不有过于亲近的往来,也就是说岳钟琪未曾参与这三人结党营私之举,这便是雍正想要重用岳钟琪的缘由。
在众人之中,年羹尧跟岳钟琪的关系最为密切。要知道,年羹尧曾经和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是并肩作战的伙伴呢。不过,在年羹尧被雍正调往别处任职之后,他恳请岳钟琪念在多年共事所结下的战友之情,关照一下自己在西北的党羽。岳钟琪对年羹尧的这些请求,一概予以拒绝,而且还把这件事奏报给了雍正,这就令雍正愈发看重岳钟琪了。
岳钟琪唯一能被人找到攻击借口之处就在于他乃岳飞嫡系子孙这一身份。在岳钟琪担任川陕总督之后,满洲的王公贵族极为不满,他们觉得让岳飞的后裔来为女真人守卫边境,这把满人的颜面置于何种境地呢?
雍正欲平息满洲贵族对岳钟琪的猜疑,曾打算借胤祥来转达,让岳钟琪主动请求加入八旗以获取旗籍身份,如此一来,岳钟琪有了旗籍身份就能让满洲贵族不再猜疑他了。
然而岳钟琪一直秉持岳飞所传下的祖训,忠诚于国家,捍卫家园,而非效力于某个王朝或者某位君主。于是,岳钟琪委婉地向胤祥推辞了加入八旗汉军之事。岳钟琪不愿加入八旗,雍正也只好放弃这个念头。并且,雍正颇为看重岳钟琪,他觉得这是岳钟琪忠心卫国以及不结党营私的极佳体现。
岳钟琪为官清正廉洁,关怀士兵,深受士卒的拥戴,在这方面和贪婪无度的年羹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所以,岳钟琪除了身为岳飞后人这一身份略显棘手之外,几乎找不到能给他定罪的依据。
之后兵部欲诛杀岳钟琪,所依据的并非其他罪名,仅仅是其战败之责。策妄阿拉布坦亡故后,其子噶尔丹策零承继汗位,在噶尔丹策零的统率下,准噶尔部仍然不时侵扰清朝的边境地带。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准噶尔部的反叛麻烦,雍正帝征集了满蒙汉八旗的兵力去征讨准噶尔部。岳钟琪受命担任宁远大将军,统率八旗汉军从西路对准噶尔部发起征讨;黑龙江将军傅尔丹被雍正帝封作靖边大将军,率领满蒙八旗的军队由北路去征讨准噶尔部。
在通泊之战中,傅尔丹由于轻敌冒进,致使所率军队全军覆没。岳钟琪一人难以支撑局面,最终也遭遇战败。这一结果让雍正大为震怒,于是岳钟琪和傅尔丹都被解除职务,押送回京并拘押起来,雍正还责令兵部给这二人判定罪名。兵部为二人判定的是斩立决这样的死罪,不过雍正否决了兵部的这一提议,将岳钟琪的刑罚改为斩监候。
雍正不杀岳钟琪是有缘由的。岳钟琪自身为官清正廉洁,而且极为谦逊谨慎,除了战败这一罪责外,没有其他可被罗织的罪名。雍正派人查抄岳钟琪的家,都未能搜出很多家产。在此之前,雍正诛杀年羹尧,在民间已被视作屠戮功臣。年羹尧这人骄纵自满,且贪婪无度,杀他也算是事出有因。
岳钟琪使得雍正找不到用以诛杀的罪名与借口。岳钟琪可是岳飞的后裔,要晓得岳飞在民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岳飞的后人不但为官清正廉洁,并且在雍正朝是战功位列第二的大功臣。要是雍正把他给杀了,那雍正岂不是要被老百姓的口水给淹死,必定会在民间落得个恶名。
除此之外,雍正不处死岳钟琪,是因为要给儿子乾隆留存人才。在康熙盛世繁荣之后,八旗军队的战斗力急剧下滑,满洲贵族当中能征善战的名将也所剩无几了,而准噶尔部对清朝的威胁尚未消除,岳钟琪终归是有大将才能之人,说不定日后还能发挥作用,所以雍正饶了岳钟琪一命。
事实表明雍正的决定是正确的。雍正驾崩之后,乾隆登基,乾隆颁布旨意,赦免了岳钟琪,把他释放出来,削去官职使其成为平民,在这之后岳钟琪有一段时间在家中无所事事。后来在乾隆执政初期,爆发了首次大小金川的叛乱。乾隆对这小小的大小金川用兵达一年多,却毫无成果,这时乾隆就想到了经验丰富的岳钟琪,于是委任岳钟琪为四川提督,让他负责平定叛乱。
岳钟琪抵达前线之后,仅仅花费三个月的时间就将大小金川的叛乱平定下来。如此一来,乾隆帝极为器重岳钟琪,不但让他恢复原来的官职,而且还作诗对其予以称赞。随后,岳钟琪又协助乾隆帝平定了西藏珠尔墨特的叛乱以及重庆的农民起义。直至乾隆十九年(1754),岳钟琪才离世,享年68岁。
岳钟琪于乾隆前期在武功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在他离世之后,被乾隆列入十全武功中的五大功臣的行列。岳钟琪去世后,乾隆还作诗赞誉他是“三朝师武臣,钟琪为巨擘”。可以这样讲,好在雍正未曾将岳钟琪杀害,这才给乾隆这位儿子留存了武将人才,此亦是雍正不杀岳钟琪的一个因素。
年羹尧在年少时便春风得意,其官场之路一帆风顺,这使得他日后养成了居功自傲的性情。岳钟琪却与之有别,他不但为官清正廉洁,做人谦虚谨慎,还十分内敛,让人难以找到可指责之处。并且岳钟琪身处清朝武将人才匮乏、新旧交替的时期,雍正帝爱才,还想留着他日后任用,所以不能将其诛杀,故而岳钟琪的结局要比年羹尧好上许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9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