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东汉时期的寒门子弟想出头,有多难
...戏剧性的申请入常的道路,让我想起了科举制未兴起前,寒门子弟想出头的难度。门阀制度下,东汉时期的寒门子弟想出头,有多难?比印度入常还难。1.门阀制度的祖先——察举制的开始自汉代秦后,西汉的诸多政策和法律都...……更多
黄巢虽然残暴,却为我国拔掉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姓寄于厚望的“科举”这条上升通道,但这个大门依旧对寒门子弟紧紧关闭着,敲开的机会少得可怜。那到底是哪些人在占用着政治资源,又是哪些人创造了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官场圈子?答案是门阀士族,以及古代朝...……更多
从唐到宋:士族瓦解与寒门崛起
...恐怕也只是自作多情罢了。因为天下英才之中,有不少是寒门之士,而寒门之士的真正崛起,直到宋朝才真正出现。整个唐代士族出身的登科者占进士科的比例在七成以上,特别是百官魁首——宰相之中,寒门所占的比例,甚至...……更多
中国封建时期的门阀世家与科举制度的兴起
...得更多的利益。在未推行科举考试之前,有才华有能力的寒门子弟是根本无法在朝廷之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门阀世家就是朝廷的掌权者。诚然,在先秦之前,当时的社会就出现了门阀世家的雏形,也就是公卿...……更多
士族在东晋与南朝时期的权力斗争中的重要角色
...个人的品行和能力来举贤才。察举制在初期确实为让不少寒门子弟入朝为官。任何一个制度在建立之初都有其优越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渐渐和利益集团绑定。在察举制的后期,其事实上已经被士族门阀所垄断了。这...……更多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做官的世家大族所把持,他们品评人物时,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完全转化成为世家大族垄断选官途径的工具。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使世家大族的势力急剧膨胀,从而产生了士族门阀。士族门...……更多
西晋王朝的兴衰:士族势力与文人的影响
...品中正制早就成为了门阀士族阶级扩大自己势力的手段。寒门子弟即便是满腹经纶也无法进入朝中做官,而士族门阀中的子弟不学无术却可以因为朝中有人而被推荐做官。所有才会出现《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中记载的那样:...……更多
宋朝科举改革: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之路
...员的任选,可以说也属于是世袭了,因此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大家试想,皇帝是世袭制,下面的朝廷大员也是世袭制,这还得了,分明就是臣权与君权分庭抗礼甚至臣权压制君权的情况,所以隋朝开始出...……更多
浅析刘宋政权联姻的影响与利弊
...制度最为兴盛的时代,朝中选举官吏,甚至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权力被各个世家大族垄断,寒门子弟几乎没有向上走的机会。规矩只是限制了能力不够强的一般人,刘裕这种非凡之人,最终还是通过不懈努...……更多
...情况已经较为严重,与之相应的是新兴地主阶层的出现。寒门士子在文化领域的崛起,受益于唐代的官学体系。除京城设置官学外,州县也设学,地方官学的生源主要是文武八、九品的官员子弟与庶人子弟。唐代的官学体系始自...……更多
士族与皇权的对抗: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与门阀统治的形成
...分忠心,不容易搞小团体,这也是皇帝喜闻乐见的事情,寒门与士族分庭抗礼。当然了士族也不是什么能力也没有,官僚机构对皇权还可以产生制约,并且这个制约,可以延续到皇权的结束,不过唐朝时期,士族的社会地位还是...……更多
谁为我国拔除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刮民脂民膏,为祸一方,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反观寒门子弟,哪怕是万里挑一的贤才也难以获得提拔。从三国时期一直到唐朝,可谓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士族”。皇帝和王朝一直在更换,但是世家大族却牢牢地把控住...……更多
《大唐狄公案》12集过后,读懂这三个反派,便读懂了半个大唐
...时间的朝廷选拔官员的制度,也是为门阀士族们制定的,寒门是没有上升仕途的空间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唐朝初年。大唐开局,也是“关陇集团”和“山东集团”的扶持,才能出现李渊、李世民等等的称王称霸。门阀士...……更多
武则天的传奇人生:从尼姑到女皇,她是如何一步步造就辉煌的?
...、崔义玄、袁公瑜等新贵则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 有了寒门官员的支持,李治就开始了他大刀阔斧的整顿,永徽六年十月,李治颁下诏书将王皇后和萧淑妃贬为庶民而后囚禁起来,其家族之人也被削官流放,自此以后武则天成...……更多
五姓七望:中国古代名门望族的兴起与衰落
...科举制度,规定任何人都要科举选拔等等措施,让更多的寒门子弟、下层人士进入了官场,进而实现分散权力的目的。上面削弱五姓七望势力的办法,都是小打小闹,真正的“杀招”还要看“菊花诗人”黄巢。黄巢灭族黄巢对门...……更多
平民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他也不敢用门第出身在社交场合显摆。相反,有机会遇到寒门士子,只要对方的才识与自己基本处于一条水平线上,他就以“道义相知”,能拔擢推荐就提携一把。而他这种做法,“时人以此称重”,说明至少在意识层面,人们...……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体系演变:从官学到私教的兴起
...切都得益于私教的兴盛,士族集团垄断了教育资源,不给寒门子弟机会接受教育。因此,士族家庭教育成为南朝的主要教育方式。五、北朝私教更盛,士族集团留在北方。北朝时期,由于士族集团留在北方,私教的兴盛程度超过...……更多
聊聊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
...当时的社会,知识还是掌握在这些贵族手中,只不过贵族子弟再想当官,就需要参加科举取士,“学而优则仕”并没有关闭旧贵族从政的大门,而是设置了一个门槛。在古代很多朝代为了稳定这些贵族,朝廷依然会有举荐和其他...……更多
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晚年为何要亲自废除
...的时候,他突然下诏废除了太学和州县学,只保留了贵族子弟的国子学。这样一个百般倡导、积极落实的教育体系,被他亲手废除,实在令人无法理解。有文臣建议杨坚,不要贸然废除学校体系,这会对国家的人才培养造成损害...……更多
元嘉北伐的失败:南朝军事弱势的体现与元嘉之治的终结
...暗混乱,底层平民则倍受欺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身寒门的刘裕以自身极强的才能开创了建立了不世功勋,使自己在军队当中树立了绝对的威信,并最终以此为资本成功将东晋王朝代替,刘宋王朝正式建立。刘裕确立自身的...……更多
晋宋之交士族的衰弱失势是怎么发生的呢
...的打压和猜忌,其家族权势便立刻急转直下,沦为新的“寒门”。文史君说刘宋时期,陈郡谢氏渐衰,即使其家族文化为应对变局而发生了改变,也无法挽救历史大潮中逐渐衰弱的世家门阀。谢氏家族的衰弱是刘宋以降士族失势...……更多
...后帝王,直到宣武朝以后有所改变,执政的胡太后因出身寒门,在为皇帝元选备后宫时有意“抑屈人流”,崔、卢、李氏之女等仅被册封为“世妇”,而不入地位更高的左右昭仪、三夫人或九嫔,各家族忿忿不平,纷纷申述。 ...……更多
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为何会有吃人肉的残暴行径
...考试上张贴的落第榜单就像宣判他的判词,让他意识到,寒门在这个社会很难通过读书翻身,根本没有所谓的公平可言。一心想当官的黄巢,在绝望中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不第后赋菊》,表达心中的憋屈与野心。他渴望有朝一日...……更多
唐高宗李治:被低估的腹黑霸主
...要掌权,只能依靠其他力量。随后,李治的目光便投向了寒门子弟,但大家已经习惯了门阀晋升的规则,即便皇帝嘴上说一体视之,关键,谁信?怎么才能让人信服呢?取信寒门,正好有一个好机会,那就是重新立后,废黜出自...……更多
科举制度:古代寒门子弟的崛起之路,考试流程详解
...作答,又怎能得高分呢?我们不得不承认科举考试为我国寒门子弟提供了一种出人头地的方法,在那个封建王朝里,科举还算是比较公平。给了广大农民改变命运的机会,也让一些有才能但是出身不好的人,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更多
...不说说他的出身。梁武帝萧衍出身于“兰陵萧氏”,世家子弟、贵族血统。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祖宗,就是大汉名相——萧何!电视剧《琅琊榜》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历史上门阀制度最盛行的南北朝时期,但估计不会对“门阀社...……更多
中国史上这个朝代因过于强大而灭亡
...门阀垄断朝政的政治局势,开启了科举制的雏形,给予了寒门子弟阶级上升的机会,强化了对地方、村镇地区的统治。同时他非常注重民生,崇尚节俭,减免了老百姓大量的苛捐杂税,给百姓得以修生养息的机会。 隋文帝在位...……更多
科举制度的演变:从周朝到宋朝的选拔之路
...的规定,建立五经馆,然后参加考试,及格做官。这也让寒门士子有了一丝生机。在隋朝,因为大统一,所以有了明确的科举制度,任何人都有权利通过考试获取当官的机会。可是因为隋朝建立延续的时间太短了,所以科举制度...……更多
刘娥垂帘11年,大臣求她称帝她却不敢是为何?
...不合,而发展到个人之争。再加上科举考试制度,即使是寒门学子也一样可以登堂入仕。在这种背景条件下,第一无法形成官僚集团,第二刘娥也没法再笼络寒门学子,在这种事态下,刘娥只能成为个人代表。所以综上两点,刘...……更多
晋朝贵族王谢家族的兴衰与门阀士族的演变
...,但是不像东晋那样受到门阀士族控制了。他称帝后重用寒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门阀世族左右朝政的局面。当时士族在经济上依然有雄厚实力,但是军权已经不能够掌握了。 这些家族什么时候衰落的呢?这就与一个人有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金门战役惨败,叶飞上将自责,后勤部长透露隐情:船都给厦门了
1992年11月7日,金门岛解除长达36年的戒严,结束了“战地政务”,实行地方自治、军民分治,还政于民。金门岛离中国大陆虽然遥远
2025-02-06 18:07:00
民工捡到估值3亿的古董金镯,选择上交考古队长,却被私吞送女友
1988年11月,两个陕西农民受托帮考古队干些体力活,并在古墓里捡到了价值不可估量的金手镯。他们选择主动上交给考古队长
2025-02-06 18:08:00
狄仁杰劝武则天戒色,武则天却让狄仁杰上前:你看这是什么?
作为历史上唯一敢称帝的女性,武则天的实力毋庸置疑,虽然历史上女性因为种种手段独揽大权的不在少数,可是真正敢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称帝统御天下男人的却也只有武则天敢了
2025-02-06 18:33:00
让杨素成了隋朝第一“绿帽侠”的三个爱情典故
在中国数千年的岁月长河里,曾流传过很多凄美的爱情故事,虽然多系文学作品或神话传说,且往往以悲剧收场,但也不乏有真人真事
2025-02-06 18:44:00
秦的来历,两个版本哪个比较可信?
秦是嬴姓民族。春秋战国一番争斗后,秦最终统一了中国。秦国最早连诸侯都算不上,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上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
2025-02-06 18:45:00
英国爱德华八世:为娶3婚女放弃王位,换来的却是妻子的冷漠刻薄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女人不坏,男人不爱。”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似乎并不乏验证,因为许多行为浪荡的女人却能轻松地俘获一众优质男人的心
2025-02-06 18:45:00
老汉无意中捡到一堆破布,被儿子20元卖掉买酒喝,如今价值超4亿
故宫,宛如时间的宝库,聚藏着无数的奇珍异宝,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座古老的宫殿,见证了中国几百年的兴衰荣辱
2025-02-06 18:50:00
聊聊吴用和晁盖的关系
在吴用眼中,晁盖是个傻大个。两人一狐一虎,上山之前,各得其所,亲密无间。然而他两关系能够稳固,主要是在上山之前,晁盖是一村之霸
2025-02-06 18:50:00
雍正年间地方改革的多样性和基本原则
雍正年间的奏折制度和火耗归公财政改革,带来了非常直观的后果。奏折所传递的信息率先提醒雍正注意地方财政真实的不稳定状况。正是在皇帝对奏折的答复里
2025-02-06 19:01:00
清末中国西部的“盗墓者”,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古代乃至原始社会时,陪葬习俗的兴盛标志着对死者的一种特殊仪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陪葬品变得日益奢华丰富,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5-02-06 19:12:00
诗丽吉背叛丈夫,“刮宫”后跪地为国王献鲜花,姿态卑微另有所图
泰国前国王普密蓬和妻子诗丽吉的爱情故事堪称传世佳话。二人初识于普密蓬在欧洲求学时,当时他已经是泰国的新国王。在家国重任压力下
2025-02-06 19:25:00
沉睡2000年关羽陵墓终于出土,除了青龙偃月刀还多了一具神秘女尸
关云长是三国蜀国最著名的将领。他的正义、勇气和忠诚受到全世界的钦佩。甚至黑白两道都崇拜他。中国考古学家不久前表示,关羽墓已被发掘
2025-02-06 19:25:00
此强国有大军300万,却只抵抗38天就投降,还为敌军生20万私生子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以失败告终,并且德国在巴黎和会上被迫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在条约中,德国不仅仅是大量赔款,就连属于自己海外殖民地也被瓜分了
2025-02-06 19:40:00
金庸笔下有一漏洞,萧峰实战无败绩,却被金庸归类为最三流的武者
武侠作品中,角色的实力往往通过剧情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金庸先生的作品中,武林高手的排名和实力定位常常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2025-02-06 19:51:00
尹石/散文詩《立春——躲春》
尹石/散文詩《立春——躲春》就在乙巳初八亥辰——立春;就在晚上九至十一點——“躲春”。當春風拂檻露華濃時,當春雨何日回家洗客袍時
2025-02-06 1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