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寇准屡遭被贬最终惨死,究竟是为何?
在历代士人眼中,寇准是一个比较正面的人物,寇准本人有着很独特的仕宦经历,他十九岁即中进士,并很快得到宋太宗的重用,在太宗、真宗两朝多次入职两府。他本人除与丁谓争斗外,还牵涉入与其他大臣的争斗,最典型...……更多
寇准19岁中进士,2次当宰相,为何晚年穷得买不起棺材?
寇准19岁中进士,两次当宰相,帮宋朝保住半壁江山,晚年却接连被贬,穷得连个买棺材的钱都没有。位及人臣的他,后半生为何如此凄惨?寇准是宋朝十大名相之一,他出生于公元961年,家境不凡,父亲寇湘官至尚书令。他年...……更多
北宋名相寇准为什么被贬雷州,客死他乡?
北宋一代名相寇准,曾得到了宋太宗、宋真宗两代君主的信任,可谓是位极人臣,权倾朝野。特别是在辽国南侵,北宋危机之时,寇准力劝想迁都逃跑的宋真宗御驾亲征,迫使辽国在澶州城外定立了“澶渊之盟”,挽救了危机...……更多
2022-12-18 20:50雷州,寇准
聊聊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自欺欺人闹剧——宋真宗的封禅大典
...举南下入侵,爆发了澶州之战。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宰相寇准的疾言厉色敦促赵恒,皇帝不得不硬起头皮到前线\"御驾亲征\"。其实,刚走到黄河边上赵恒的腿肚子就吓软了,说什么都不往前走。宋史记载\"众议毕惧,准力争之,...……更多
...此时,王钦若等人怂恿真宗南逃金陵,真宗数番动摇,在寇准等人的强烈坚持下,真宗才决定继续北上。经过激烈的战争,双方损兵折将,辽军虽气势盛大,宋军在真宗亲征的鼓舞下,也是士气大振,并终于扼住了辽军的势头,...……更多
赵恒有哪些轶事典故,一起来看看
...事,促成“咸平之治”。景德元年(1004年),在主战派宰相寇准的劝说下,御驾亲征,挫败辽军于澶渊,最后达成“澶渊之盟”,实现宋辽百年间和平。在位后期,任用王钦若、丁谓为相,刘皇后也逐渐干政。此外,他沉溺于封禅...……更多
宋真宗反思城下之盟,贤相寇准蒙冤遭贬
...称“咸平之治”。武功:1004年辽军南下,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建议下,御驾亲征澶州城,重挫辽军,随后宋辽达成“澶渊之盟”,宋辽两国此后百年无战事。而宋真宗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泰山封禅的皇帝。后世皇帝之所以...……更多
介绍宋真宗赵恒的妃嫔:沈贵妃
...而不举,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宋战胜辽国,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更多
宋真宗神降天书造假,连自己都骗得深信不疑
...钦若的支持。但却遭到另一个重要大臣的反对,此人就是寇准。 由于寇准在檀渊之盟中有功,所以真宗皇帝也不敢过于违背寇准之意。由于大家各执一词,立后之事暂时作罢。真宗皇帝为自己的提议执行不下去而闷闷不乐。不...……更多
...仔细品味的历史人物。他少年时期就才华出众,后来又与寇准展开激烈的政治斗争,他的经历充满了戏剧性的故事情节。王钦若在18岁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他的《平晋赋论》让当时的宋太宗极为赞赏。其中诸如“龙...……更多
宋真宗封禅大典背后的权力游戏
...时宋真宗竟然提出迁都南京躲避兵锋。幸亏操纵主政达成寇准力谏,并建议宋真宗御驾亲征以鼓励士气。前线战事紧急,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宋真宗勉强来到澶渊城中,召集前敌将领,宋军看到黄龙旗,士气果然大振,多次打...……更多
从澶渊退辽到客死雷州,北宋宰相寇准的晚景为何凄凉无比?
寇准是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1004年,宋真宗赵恒时期担任宰相,在拜相当年,契丹人大举入侵,兵锋直抵澶州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准临危不乱,阻止宋真宗南迁,并力谏其御驾亲征,战争中北宋大败辽国,取得檀渊谈判...……更多
寇准做对了最重要的两件事,从而可以得到善终
...大臣,还真没有多少。若是曾经做过对于朝政非常特别的事,也会产生两个结果。...……更多
2022-12-15 20:59寇准
聊聊北宋时期宰相——王钦若
...、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主张迁都金陵,受到宰相寇准弹劾,出判天雄军。景德三年,寇准罢相后,知枢密院事。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促成封禅泰山。深得宋真宗信任。宋仁宗时...……更多
哪位著名的宰相,力挽狂澜挽救了北宋王朝
...此人晚年凄凉,写就一篇文章令人落泪。此人就是北宋的寇准,今天我们就从他的两首诗《六悔铭》和《病中诗》来说说寇准的一生。寇准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出身书香门第,19岁就中了进士,获得宋太宗的赏识。宋太...……更多
后世对王钦若的评价如何
...、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主张迁都金陵,受到宰相寇准弹劾,出判天雄军。景德三年,寇准罢相后,知枢密院事。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促成封禅泰山。深得宋真宗信任。宋仁宗时...……更多
寇准为什么最后下场那么惨
...是这样,而为相者也不能完全避免这样的结局,宋朝名相寇准就是如此。他督促皇帝与契丹和谈,达成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澶渊之盟\"。自此宋辽休战,寇准可以说功在社稷。然而宋朝掌权者在签订\"澶渊之盟\"后就把寇准的...……更多
2022-12-12 14:41寇准
聊聊北宋初年名臣——王旦
...知政事(即副相)。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南侵,真宗听从寇准建议,御驾亲征澶州,王旦随行。而担任东京留守的雍王赵元份患重病,王旦受命秘密从军前回京接任留守之职。王旦临行前说:“希望陛下宣召寇准,臣有所陈述。...……更多
聊聊北宋名相、渭南三贤之一的寇准的一生
...很多,还送他一个绰号叫寇老西儿,没错他就是北宋名相寇准,他老家是太原太谷昌平乡,后移居冯诩,最后迁至华州下邦。他年轻的时候正是宋太宗当政的时期,当时宋太宗喜欢任用上了点年纪的人,可能感觉嘴上无毛办事不...……更多
毕士安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即位后,累迁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大力推荐寇准。澶渊之战时,支持寇准决策,力主宋真宗亲征。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又挑选良将守边,量时制法,依次施行。景德二年(1005年11月14日),去世,时年六十八,追赠...……更多
聊聊北宋时期宰相、诗人——寇准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准善诗能文,有《寇忠愍诗集》传世。他为人刚直,为官时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真宗时,契丹南下犯宋,朝...……更多
宋真宗在位期间有两件事值得一提,其一就是屈辱的澶渊之盟
...去直接告诉官家,就说我李沆不同意。”上一次写到宰相寇准被贬官后,在自己的寿宴上穿龙袍。有读者说那是因为寇准是赵匡胤的连襟,宋真宗才会如此惯着他。在任何一个朝代,皇亲国戚多了去了,妄自穿龙袍的人,有几个...……更多
一代名相寇准,为何结局那么惨?与寇准的三个性格缺陷相关
寇准死后,灵柩从广东启程,运往故乡山西安葬。没想到走到半路洛阳时,寇准妻子竟然下令:“就地埋了!”原因实在难以启齿。寇准61岁时,从宰相被一再贬职,含冤负屈地赴广东雷州任司户参军。到了雷州后...……更多
从一代名相到客死他乡,为何寇准的结局那么凄惨?
寇准是北宋初期的名相,历经宋太宗赵光义与宋真宗赵恒两朝;他19岁中进士,两度位极人臣,而且还力荐真宗前往前线退敌,最终促成“澶渊之盟”,换来了北宋与辽国之间100多年的和平。可就是这样一位贤相,却一贬再贬,...……更多
宋朝是从何时种下恐辽症这“可恨可叹的根苗”的
...是一个可恨可叹的过程。那是公元1105年,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逼迫下,终于御驾亲征来到了澶州。这个消息立刻让前线的宋朝将士欢呼雀跃起来,“万岁”之声响彻云霄。以至于对面的辽兵听闻此消息后,都丧气不已。果然,...……更多
宋真宗为了封禅大典,竟然向大臣行贿,荒唐事还不止一件
...他能知人善任,又能虚心纳谏,比如说,宋朝出名的大臣寇准、吕端、吕蒙正等一批贤臣都是出在真宗一朝。他在发展经济方面也是做了不少工作,所以经过多年经营,宋朝的经济发展成就惊人,年财政收入比称盛世的唐朝还增...……更多
...代代杰出宰相的辉煌业绩。从早期的赵普,到中期的吕端寇准范仲淹,各个政绩彪炳,光辉形象青史留名,流传的诗词篇章甚至名言警句无数,时至今日依然令后人们无比仰慕。北宋的宰相群体,论整体素质,堪称是整个中国历...……更多
大好形势下的澶渊之盟是怎么达成的
...之策:预设战场本在定州辽军刚开始入侵之时,宋朝宰相寇准制定了一个作战方针,这个作战方针如下:一、万一敌骑已营贝州以南,即自定州发三万余人,俾将桑赞等结阵南趋镇州,再令河东雷有终所部兵由土门会定州。审量...……更多
从宰相到村长,寇凖七次遭贬,只因他违背了官场潜规则
...有官居鼎鼎,无宅起楼台”。此两句诗,赞的是北宋宰相寇准。据史料载,寇准,应为寇凖,字平仲,民间别称寇老西儿;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准,出生于关中道渭河边一个贫农家中,17...……更多
...,却表现得很犹豫。朝中大臣主张迁都南京,只有少数以寇准为首的大臣主张与辽军决战。最后关头,宋真宗听取了寇准的建议,御驾亲征,准备与辽军决一死战。但是到了澶州城,宋真宗一度变现的非常害怕,最后在寇准的鼓...……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他仍在旷野里行进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他仍在旷野里行进——柳青佚作《在旷野里》读后有感石 英《在旷野里》:柳青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读作家柳青的佚作《在旷野里》
2025-02-21 06:09:00
漫步克里特岛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西  川希腊克里特岛哈尼亚港口。罗伯托·莫伊拉摄(影像中国)西川在海边阅读。 图为张弋提供中外作家在克里特岛橄榄庄园畅谈
2025-02-21 06:09:00
在成都,遇见杜甫(书里书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阿 来《阿来讲杜甫成都诗》:阿来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图为邱佳铭《草堂胜概图》(局部),选自《阿来讲杜甫成都诗》一书插图
2025-02-21 06:10:00
杭州日报讯 《绍兴米帖》,又名《宋高宗刻米元章帖》《御府米帖》。绍兴十一年(1141),高宗赵构命用内府所藏米芾墨迹摹勒上石
2025-02-21 06:55:00
杭州日报讯 越窑青瓷的美为世人所瞩目,这件唐越窑青釉横把壶更是其中的珍品,也是反映当时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壶高10
2025-02-21 06:55:00
读书丨白娅玲:《红楼梦》人物探析之李纨
《红楼梦》人物探析之李纨(文学评论)文/白娅玲李纨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人物之一,身份显赫尊贵,系贾府荣国府嫡长子贾珠之妻
2025-02-21 07:02:00
才女在门上贴绝对征婚,王安石过门两次才对上,还诞生个可爱的字
与其它传统文化形式相比,对联的生命力是极强的,直到现在我们仍有贴各种对联的习惯。春节我们要贴春联,办喜事我们要贴喜联,办丧事要贴挽联
2025-02-20 22:34:00
原来这才是十常侍之乱的真相
公元189年,洛阳城中,一场声势浩大的劫难正在拉开序幕,全副武装的士兵高呼着诛灭宦官的口号,在袁绍的带领下冲进皇宫,杀掉了宫中所有的宦官
2025-02-20 23:21:00
出土文物证实:“牧野之战”并不正义,周灭商用了“下三滥”手段
“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的大国,在中国古代也发生了无数奇人异事,而在一场场颠覆战争中也曾创下过无数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2025-02-20 23:38:00
北京已经守不住,崇祯如果南迁能实现东山再起吗?结果只会是一个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朱由检带着无尽的遗憾,自缢于北京煤山老歪脖子树,真正上演了“君王死社稷”的悲壮一幕
2025-02-20 23:41:00
台儿庄战役中,无名女护士为救连长牺牲,埋乱葬岗66年才魂归故里
台儿庄战役,在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历史上,是无法磨灭的一笔。1938年3月16日,日军轰炸了几天的战机还没有撤走,炮火也已经准备好了
2025-02-20 23:43:00
原创《三国演义》刘表麾下武力最强八人,其中四人都是当世名将
三国时期荆州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它北控宛洛,西连巴蜀,向东虎视江东(扬州),南接交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在当时北方诸侯纷争还无力顾及南方的时候
2025-02-20 23:45:00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⑤:寻找跨越600年的戏剧符号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0 21:21:00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⑥:屯堡民俗里的江南密码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0 21:22:00
张金星:为寻野人深入深山27年,三次离婚坚称不后悔,后来怎样了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yòu)夜鸣”。早在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就已经写下也野人的踪迹,风雨交加的夜里,传来野人阵阵幽鸣
2025-02-20 15: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