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宗族为何会形成“南盛北衰”这一现状?
关于宗族形成这一问题,大概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时期。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更好的捕获猎物,就形成了部落联盟,这种部落联盟是最早意义上的宗族,最早的宗族也是一直以心中形式。持续两千多年后,到了周朝,周武王...……更多
东晋衣冠南渡,为何北方士族不愿南下
...到刘裕实际控制东晋并镇压桓玄之乱的近百年间,南迁的宗族、士族、文武官员多达72个,作为官方史料记载在《晋书》中。自然,这些人的家属、族人、仆人、弟子等,也有不少跟随在后。因此,与其说至少有72名北方政治流...……更多
东汉宫廷秘辛:刘秀子孙的权力斗争,“七王之乱的祸根
...是那个渔翁,东汉的没落源于此刘邦开国,建立了以刘氏宗族势力为政治保障的结构;而刘秀则截然相反,他的儿子们,在他和刘庄的接连打压下,势力荡然无存!这就带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未来的汉帝国,谁才是为皇权保驾...……更多
司马懿夺权时,为什么没人反对?
...最后死的张郃也早在伐蜀时被司马懿设计害死;而与曹氏宗族唇齿相依的夏侯氏族,也在与蜀国连年战争中几乎消耗殆尽,比较著名的就是被黄忠杀死的夏侯渊和后来战败的夏侯楙,夏侯氏族少有的人丁也几乎被派往边境军事重...……更多
春秋时期,斗氏在楚国有很高的地位,那么他们是怎样兴起的?
...吴国一带。而此时在吴国一带有许多由楚王室宗亲建立的宗族组织。而斗氏家族正是这些宗族组织中的一个。 而在春秋时期楚国国内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在楚国王室宗亲中有着一些有才能的贵族也会到吴国一带发展。因此在...……更多
...了门阀大族的支持。曹操时期,他一直重用曹氏、夏侯氏宗族,对门阀士族一直采取防范的态度。而曹丕为了获取士族的支持,他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为称帝奠定了基础。这时,曹魏实际上是曹氏家族与门阀士族...……更多
聊聊东晋时期将领——周札
...顺利攻取建康,掌控朝政。他虽被任命为会稽内史,但因宗族强盛,引起王敦的忌惮。太宁二年(324年),王敦遣军攻会稽。周札战死,宗族子侄尽皆被杀。王敦之乱平定后,追赠卫尉。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周札出身于义兴周氏。周...……更多
...正亟以名闻,勿有所遗。”力图调解这个矛盾,以期打破宗族界限,为国家选拔人才。在临终遗言中,他要诸臣为自己治丧时“务从简约”,不得奢侈。他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未能继承父祖辈的遗业,廓清中原,以雪愍、怀二帝...……更多
刘裕篡位之后为什么要杀上任皇帝
...矛盾。俯瞰整个曹魏,总共有两股势:,一股是曹魏皇室宗族,主要垄断军权;一股是士族豪门大家,主要垄断政权。但无论是曹家还是司马家,他们都是士族,整个曹魏就是中原士族的曹魏。曹操不承认,他非要重视平民,要...……更多
...室就为了争夺帝位而不断发动叛乱,最终引发了全国性的宗族内战,民谣有“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最终,萧道成掌权,杀尽刘氏宗族,唯一活下的来一支逃到了北魏的一支。而萧氏在内斗上比...……更多
隋朝一统四个步骤,一举消灭南方地方势力
隋灭陈遏止了南方宗族土豪于中央政治上崛起的趋势。但宗族土豪在地方社会依然保有强大势力。隋平陈仅用时一月多,在地方拥有强大实力的宗族土豪在此过程中基本没有反抗,其原因即在于陈政权未能整合地方社会。但隋...……更多
...制,恰恰就是八王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二,前后20年的宗族内乱司马氏宗族的内乱,还得从司马师说起。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执政。但是司马师无子,于是以司马昭次子司马攸为子。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继兄执政。司马昭...……更多
为什么十个川渝男人做饭,九个钟爱粉色围裙?
...量,滋养了这片土地上的男男女女?02移民大省,破碎的宗族力量这些年,关于某某省份男性怕老婆的江湖传闻,我们听过太多了。形成这种模糊印象的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历史因素。比如,“东北硬汉”怕老婆...……更多
西晋的统一与崩溃:士族权力与分封制的矛盾
...朝皇帝采用了郡县与分封制度相结合的\"郡国制\",大封宗族子弟,扩充刘姓势力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这一举措导致了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一直致力削藩,才没有使得封国再次成为汉朝的巨大政治威胁。七国...……更多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从盛世明君沦为最失败的君主
...他的祖父、父亲为了让司马氏家族夺权铺平道路,对曹氏宗族进行残酷的屠杀,从曹爽集团被夷灭三族,到魏帝曹髦被当街刺死。这一系列事件让司马家族名声败坏,一度被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为了挽回破碎一地的政治声...……更多
刘裕的分封制,引发史上规模最大的皇族互杀
...导致了秦帝国的崩溃。项羽进入了关中之后,又杀尽秦朝宗族。秦二世和项羽都开创了一个不好的先例,一个是皇族自相残杀,另一个对前朝皇族赶尽杀绝。不过之后的曹魏、西晋没有延续这样的“优良传统”,反而对前朝宗室...……更多
闻鸡起舞的祖逖,以收复中原为志向,却壮志未酬身先死
...性豁荡、慷慨有志节,轻财重义、常周济贫困,深受乡党宗族敬重。成年后发奋读书,被称有赞世之才。西晋太康十年(289),被举为孝廉、秀才,但祖逖都未应命。后与刘琨一同出任司州主簿,两人怀抱报国之志,半夜里听见鸡...……更多
曾国藩手握重兵为何不反清自立
...秦岭淮河以南的疆域多山多河,形成了众多半隔离状态的宗族,阻碍着太平军的步伐,并且也使得太平天国在山区的战果有限且难以稳固。为了对抗太平军,根深蒂固的宗族势力纷纷加入曾国藩组建的地方团练,因此从一开始宗...……更多
司马家族的荣耀与罪恶:从崛起至灭亡的历程
...他人之手。凭借实力上位的司马懿,与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族,两者之间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抗。两股势力对抗的结果就是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以绝对优势胜出,曹爽被杀,夷三族。此外,司马懿还大搞株连,曹氏宗族约有七...……更多
晋朝的权力斗争:皇帝与士族的较量
...开国皇帝,他认为“魏国之所以这么快倒台,是因为没有宗族庇护”,于是登基之初,就封了不少同姓王,给他们人口和武装。想法很美妙,来个宗族与士族之间的制衡战。而现实是,皇帝没有坐收鱼温之利,反倒成了被人忽视...……更多
揭秘匈奴的收婚制度
...因此匈奴虽然混战不断,却能够让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宗族,不会像中原一样,出现家族散乱到各地,甚至改姓的状况,亲人无法相认。这固然是收婚制度形成和流传的原因之一,却并非唯一的因素,他们之所以会坚持这样类...……更多
隋唐皇室都混有鲜卑血统,为什么有鲜卑血统就不正统
...中国普通话和基本上延续着东方的习俗,这不能成为那些宗族意识很强的家族论的证据。宗族论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狭隘,愚弄人类的行为。宗族意识,宗族传承,宗族纯性,除非你们始终子女、父母交配,近亲生育,或者克隆...……更多
推翻王莽后,刘玄为什么没坐稳江山?
...。绿林军中的舂陵军,就是一支士族武装力量,它由刘氏宗族子弟,和南阳李氏家族两部分构成,刘縯、刘秀兄弟就是这支队伍的主要领导人。绿林军之所以在短短一年内蜕变,就是因为舂陵军对这支队伍的改造!士族武装力量...……更多
哪个家族后世出了2个皇帝,11个宰相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主人公就是“弘农杨氏”宗族的祖先杨喜,说到这个“弘农杨氏”你可能觉得有点陌生,像杨修、包括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杨贵妃都出自这个大宗族。可以说中国历史的“第一家族”毫无疑问就是弘农杨...……更多
曹操刘备孙权谁最会用人?用人标准是什么?
...的成功建立均有着自己独特的原因。曹操用人的原则是:宗族为主、异姓为辅、忠心为上。曹操的用人原则从来就不是什么唯才是举,那只是曹操招揽人才的幌子,曹操政权其实就是一帮由宗族联盟组成的集团,曹操手下所有军...……更多
...灭亡和天下大乱刘渊去世后,太子刘和即位。很快,刘氏宗族就自相残杀,最终是掌握10万兵马的刘聪胜利,他自立为帝。刘聪立即派遣刘粲、刘曜、王弥进攻洛阳,八王之乱的胜利者司马越号召天下援兵京师,但是天下各地对...……更多
...葛瑾、诸葛亮、诸葛诞(堂兄弟)分仕于三家,便因乱世而宗族子弟流离。还有一例,颍川荀氏避乱冀州,仕于袁绍。荀彧、孔融这样的名士投靠一方诸侯时,从不是形单影只,而是携家带口,与宗族、部曲相伴而行。像李典、许...……更多
宗族制度,为何能主导中国基层社会二千多年
自周秦到清末,即使到现在,我们都可以看到宗族势力的存在,他们总是以血缘基础为纽带,形成一个以血缘为中心的辐射网,这时的宗族其实也具有地缘上的亲密关系,因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宗族往往能凝聚成一股...……更多
客家人与普通的汉人有何不同
...人一向是看重读书人的,从古至今,客家人往往会集中全宗族力量来培养子孙后代,让他们学习知识考取功名,以达到发展宗族的目的。据说客家人祠堂前面立着的石旗杆数量,就是这个客家宗族有多少人考取功名的标志。为了...……更多
...名与地名出现了分离。这意味着,在以血缘为基础凝聚的宗族社会之外,还存在着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乡党社会。《逸周书·大聚》描绘了这一社会的面貌:“以乡为闾,祸灾相恤,资丧比服。五户为伍,以首为长,十夫为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起欣赏宋朝最经典10首诗
提到宋朝的文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词,然后再是散文。的确,宋朝的词冠绝古今,堪称“一代之文学”;而宋朝的散文也可以位居历代之冠
2024-06-12 16:17:00
三大神探,狄仁杰、包拯和宋慈,谁断案能力最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众多的断案高手,有名有姓的就多达几十位,而后来在各种戏剧、小说、影视作品当中描写最多的恐怕就要数狄仁杰
2024-06-12 16:14:00
王婆说潘金莲“新年恰好九十三岁”,是什么意思
在那个人均年龄不足五十岁的时代,王婆口中的“潘金莲新年恰好九十三岁”,未免有些太过于玄乎,如果真按九十三岁来论潘金莲当时年龄的话
2024-06-12 16:18:00
同是皇太孙,都被“清君侧”,朱瞻基为何能碾压堂叔朱允炆
大明王朝大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建国,到明宣宗朱瞻基,就像是一个轮回。因为不停的有相似的事情发生,仿佛是在上天特殊的安排,也像是心狠手辣的朱元璋和儿子朱棣之间没完没了的斗争
2024-06-12 16:16:00
聊聊明朝的奇葩皇帝之——朱元璋
明朝作为中原的最后一个王朝,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开国皇帝朱元璋则是中国历史上草根皇帝之一,朱元璋笼络人心,凭借高筑墙,广积粮
2024-06-12 16:35:00
聊聊宋朝第一位临朝听政的皇太后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关于章献皇后刘娥的影视剧太多太多,前几年的《少年包青天》《新包青天》《开封府传奇》《大宋惊世传奇》等
2024-06-12 16:23:00
蔡京和岳飞同一天被宋孝宗平 反,为何仍然遭到人们的唾骂
岳飞雕塑上篇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了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刚刚被册立的太子赵昚
2024-06-12 16:24:00
李自成广纳人才,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相继投奔李自成
李自成到了河南之后,一路攻城略地,兵力大增。因为他一面要部署军事战略,一面又要整肃军纪,十分繁忙,真希望能再多一些得力的帮手
2024-06-12 16:33:00
宋朝在战争有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
前言:条约的签订与战争的走向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是战争中的劣势方付出较大的代价换来和平或政治的稳定。但是在宋朝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2024-06-12 16:35:00
为什么朱元璋会杀戮功臣,赵匡胤未杀一个功臣呢
纵观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会有大肆杀戮功臣的现象。而并非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如东汉光武帝刘秀
2024-06-12 16:27:00
宋高宗和宋太宗何其相似
今天,我给大家聊两个人,两个特别能忍的人,忍到你都想抽他,他们就是宋太宗赵光义和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说这二人特别能忍呢?先看看他们的“战绩”
2024-06-12 16:25:00
建文帝为何会在明英宗时期出现
朱棣称帝后,史称明成祖,永乐皇帝。《明史》记载: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永乐帝派遣郑和下西洋远航,表面上是宣扬大明威德
2024-06-12 16:18:00
若朱标没死,由他削藩,朱棣会造反吗
最溺爱的儿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给自己的江山立继承人时,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嫡长子朱标,在他为吴王的时候就被立为世子,请了最好的老师教授他知识
2024-06-12 16:42:00
马皇后如果能够活着能够为孙子朱允炆抵挡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吗
历史虽然没有如果,但是可以根据历史中的碎片知识,知道就算是马皇后活着,朱棣还是该造反造反,不会改变朱棣成功地登上皇位的
2024-06-12 16:37:00
盘点历史上废物之辈——南宋赵构
舞罢庭前月,歌尽扇底风!北宋被灭后,南宋建都杭州,史称临安。临安,临安,临时安定之所。金人肆虐北疆,开封成为猎场。故国三千里江山不复存在
2024-06-12 1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