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隋朝一统四个步骤,一举消灭南方地方势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3 15:37:00 来源:戏说三国

隋灭陈遏止了南方宗族土豪于中央政治上崛起的趋势。但宗族土豪在地方社会依然保有强大势力。

隋平陈仅用时一月多,在地方拥有强大实力的宗族土豪在此过程中基本没有反抗,其原因即在于陈政权未能整合地方社会。但隋的快速平陈,仅灭中央政权而已,南方地方社会仍为宗族土豪所掌握,他们和汉魏六朝以来士人政治下形成的地方世家大族一起成了隋政权整合南方地方时所要面临的问题。

隋朝一统四个步骤,一举消灭南方地方势力

隋灭陈后的南方统治措施,史书记载:

苏威持节巡抚江南,得以便宜从事。平陈之后,牧人者尽改变之,无长幼悉使诵五教。威加以烦鄙之辞,百姓嗟怨。上以江表初平,召户部尚书张婴,责以政急。时江南州县又讹言欲徙之入关,远近惊骇。

隋朝一统四个步骤,一举消灭南方地方势力

隋灭陈后在南方采取的统治措施对南方宗族土豪造成了极大影响:

首先,在南方大量裁撤州县并撤免陈的地方官吏而代以北方精官。南朝之际宗族土豪于政治上崛起后成为地方权的实际掌控者,陈政权大多直接以宗族土豪任地方官,形成了“南州守宰多乡里酋豪”的局面。隋明显是要将宗族土豪排除出地方政权。

其次,整顿乡村,推行更为严密的乡里及户籍制度。在陈国故地原有乡里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北方地区已经设置的乡正、里长,并借此推行隋式的伦理和法律制度,以实现对南方乡村的控制。

第三,推行儒家教化。汉魏六朝政府不重视任用地方长官开发教化,以此造成南方土著人群与王朝国家的文化心理悬隔。隋王朝于南方社会推行儒家教化应是试图借此消弭南方土著人群与王朝国家的文化心理悬隔,重构地方文化秩序。

第四,实行离散宗族政策。隋平陈后在南方地区推行离散宗族政策,将众多陈朝贵族及江南士族迁往关中,使原来在地方上颇具势力的士族失去了赖以维系的乡里根基。地方宗族土豪以乡里为根基,隋对其实施徙关政策,离散其宗族,无异金底抽薪,因此引发宗族土豪“远近惊骇”。

隋朝一统四个步骤,一举消灭南方地方势力

隋平陈后于南方实行的各项措施实则是力图在制度、文化等层面把南方地方社会纳入王朝国家秩序中,实现南北整合的同时也实现地方与国家的整合。这一过程同样是隋试图消弭南方的地方势力特别是宗族土豪控制乡里的社会基础的过程,这对地方宗族土豪而言是无法接受的。

同时隋在此过程中更多的只是把北方经验简单搬移到南方,没有充分考虑到南方地方宗族土豪的普遍和强势,因而并没有因时因地提出一个宗族土豪所能接受的良性整合方案,相关措施实施得过于简单激进。

最终在开皇十年(590年),江南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反隋叛乱,隋文帝随即派出杨素对叛乱进行军事镇压,经过长达一年半以上的艰苦战斗方才大致平息此次叛乱。

隋朝一统四个步骤,一举消灭南方地方势力

在此次反隋叛乱被镇压后,宗族土豪的势力走向了消亡。自宗族土豪在南朝之际于政治上崛起后,便接连遭到王朝国家的军事打击。陈政权虽在建立之初对宗族土豪采取羁縻政策,但在政权相对稳定后便更多采取打、拉并用的策略。

相比陈政权的打、拉并用政策,隋政权在应对江南宗族土豪的反叛时采取了更为坚决的军事打击政策,这自然是因缘于隋政权比陈政权强大得多的军事实力。

在大将杨素出征前,隋文帝给出的对叛乱者的处置政策是:“男子悉斩,女妇赏征人,在阵免者从贱。”再加以杨素本人便是以残暴著称的将领,因此隋政权此次平叛的基调一开始便是残酷的肉体消灭政策。

隋朝一统四个步骤,一举消灭南方地方势力

江南的地方势力在此役中也确实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据史料记载:时元帅杨素整阵南驱,俘虏诛剪三十余万。隋平陈时所收户口总计为五十万,两百万人,而此次平叛就俘虏诛灭多达三十余万,可见一斑。

在缺乏相应的文化积累和宗族文化建设的情况下,江南地方宗族土豪和其宗族很难在陈隋政权的高压政策下再保持其凝聚力。

除对抗外,也有部分南方宗族土豪采取与隋政权合作的态度。在隋政权任职的南方将领如著名的来护儿、周法尚等人,大多出身土豪阶层。

来护儿父祖皆至县侯、县令,其父亲曾为“宗族数百家”的乡人陶武子所害,来护儿则结客数人斩陶武子报仇。由于其在地方的强大实力而为南征大将贺若弼所笼络,其势恰若六朝以来南北政权对边隅土豪的争取。

再如周法尚,父祖三代皆仕梁陈为州刺史。周氏家族拥有部曲,是世代相袭的宗族土豪。因此当陈宣帝将发兵取周法尚时,周法尚果断率领部曲北附北周,其后更于隋政权得到重用,

来护儿、周法尚等南方土豪因各种原因而投附北方政权并在后来成为隋的重要将领,而其部曲应当也是化家为国,融入了国家体系之中。

隋朝一统四个步骤,一举消灭南方地方势力

无论是肉体消灭、宗族离散还是与王朝国家结合,自汉魏六朝以来逐渐崛起的宗族土豪在隋唐间都已走向衰微。

对宗族土豪来说,他们大部分是由汉魏六朝以来的土著族群在与王朝国家的互动中华夏化而来,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方,由所谓的蛮族转化为在地方上拥有强大势力的宗族土豪,其生成机制并非如富民土豪般是依靠财富的积累和土地的占有,由此决定了这个群体消亡后的不可再生性。

隋朝一统四个步骤,一举消灭南方地方势力

隋时江南土著族群的华夏化已经基本完成,使得在汉魏六朝以来的宗族土豪群体消亡后,江南地区很难再如汉魏六朝一样因土著族群的华夏化而产生一个分布广泛、势力强大的宗族土豪群体,类似的群体在此后更多的是以华夏化过程中的蛮族土豪面貌零星分布于个别华夏化程度较低的边缘地区。

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由土著族群华夏化而产生的宗族土豪在隋唐间走向了消亡。在隋末的江南割据群雄中已很难见到大的宗族土豪甚或蛮族土豪的影子,留给史书的只有“盗、贼”。

隋政权的统治者很明白一点:土生土长的地方大族对中央王朝的威胁远远大于“盗、贼”,因为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无非就是此消彼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16: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晋重宗室政策的利弊
...朝的血脉延续和王室的纯正性。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各方势力都在争夺政权,而拥有宗室成员的支持,可以增加政权的合法性和认可度。通过重宗室政策,西晋统治者可以展示出王室的威严和血脉的
2023-12-13 05:46:00
中国宗族为何会形成“南盛北衰”这一现状?
...经没有太大意义了。孙权、曹操等人,本是一州州牧,后势力过大,不将天子放在眼中,这个时期宗族彻底无意义。直到东晋,才渐渐形成门阀士族掌握政权的局面,这个时期宗族以四大家族为主,
2023-02-17 16:05:00
东汉和西汉在政权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定都洛阳,随后的几年里刘秀逐渐平定了赤眉等地方割据势力,国内又迎来了大一统,而历史上则将刘秀登基后的时代称为东汉时期。二、以功臣阶级为辅皇权为核心的西汉1.皇权为核心,地方豪
2023-01-20 22:54:00
明朝官吏都有哪些任务?对约宗族的影响有哪些?
...一定影响力,因此,明朝廷积极鼓励官员与地方乡绅宗族势力建立联系,尤其是州县官吏。通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制度如里甲制度、宗族制度等,将统治阶级与乡约宗族联系起来,达到控制地方社
2023-02-18 21:52:00
东晋衣冠南渡,为何北方士族不愿南下
...多年的地方。北。然而,虽然世家往往拥有影响某些政治势力的能力,但却不足以抵御一切负面因素,永远维持土地的和平与繁荣。就像西晋末年一样,混乱的西晋王朝和逼近的北方异族突破了世家
2024-05-04 14:23:00
...日发布《关于在全市开展依法打击治理农村家族宗族黑恶势力专项行动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提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
2023-08-07 16:43:00
曾国藩手握重兵为何不反清自立
...态和性格,曾国藩的野心并不大。然而即便如此,当湘军势力愈发庞大,一跃成为清朝最大军事势力之后,难免不会有人唆使曾国藩割据称王。然而湘军先天的运转逻辑同样制约了曾国藩可能存在的
2023-01-02 15:00:00
...室发布“关于在全区开展依法打击治理农村家族宗族黑恶势力专项行动的公告”。公告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依法惩治农村家族宗
2023-08-02 19:38:00
...为非作恶、欺压残害基层群众,逐渐发展演变为农村黑恶势力,严重危害农村地区政治生态、法治生态、社会生态,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成为影响农村发展的毒瘤。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人
2025-01-09 10: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