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东汉和西汉在政权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0 22:54: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朝作为秦朝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疆域以及各方的建设上可以与盛世唐朝相媲美。但作为我国历史上发展最为繁荣昌盛的时代之一,汉朝其实分属于两个不同时期,这分别是西汉与东汉,历史上也将他们两者称为前汉与后汉。

东汉和西汉在政权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虽然皆以汉作为国号,但学术界对它们两个到底能不能划属一个朝代这一问题仍存在着较大争议。两者虽然都是刘氏宗亲所统治,但却有着全然不同的都城,规章制度,甚至在朝政结构上也有着明显转变。

一、西汉与东汉,相同又不同

1.推翻秦朝统治的西汉王朝

《史记》当中记载:公元前209年,由于秦二世的荒淫无道,只顾自己享乐大量的搜刮民间群众的民脂民膏,导致举国上下爆发了全面性的农民起义,而刘邦就是其中一员。秦朝时期刘邦其实是沛郡的一个亭长,看似是一个官职,但身份地位在民间都不是很大,也就和现在的街道办事处的干部差不多,服务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看着四处起义的局势,刘邦也在他所在的沛县进行了响应,召集了一帮人马加入到了楚怀王的起兵的队伍当中,凭借着聪颖的头脑与能负众望的品质,刘邦很快的就得到了楚怀王的青睐。207年刘邦带兵攻入关中,秦二世自知大势已去在宫中自尽而死,而刘邦则占领了秦国的大部分都城,被项羽赐予“汉王”的称呼。

东汉和西汉在政权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随着权利逐渐变大,刘邦自然不再愿意归于项羽的管控,随即自立为王并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最终以项羽自刎江边结尾。202年刘邦于长安登基,有趣的是他仍用项羽所赐封的“汉”作为国号,西汉王朝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2.以复兴皇室为核心的东汉王朝

经历了上百年的开朝盛世后,西汉王朝在汉元帝时期迎来了没落,这也和他的性格特点有关,自小学习儒家经典的他,性格比较软弱,而且有着很强的怜悯心,又容易相信他人。所以对于他而言其实并不是一个适合做帝王的料。

于是乎在他上位的几年后,皇权就逐渐被宫内的权臣宦官所掌握,这也让宫中的王氏集团逐渐掌握了宫内的大权。《后汉书》当中记载:等到刘衎继位时,皇帝已经基本上成为了王氏一家的傀儡,再加上刘衎自幼身体就患有重疾,上位没有两年就因病去世了。

而王猛则抓住这个机会将原本的太子废除,同时自立为王建立起新的政权,就此西汉王朝灭亡。但王莽所建立的新莽政权并没有存在太长的时间,十五年后就覆灭于绿林、赤眉等农民军的起义之下。

在结束了新莽的统治之后,这两只农民起义军却在立谁为王上起了分歧,绿林想要拥立刘玄为帝而赤眉则想要立刘盆子为帝,于是不久之后双方就因为意见上的不和爆发了战争,在这期间,同为汉室宗亲的刘秀将刘玄诛杀,随后上位定都洛阳,随后的几年里刘秀逐渐平定了赤眉等地方割据势力,国内又迎来了大一统,而历史上则将刘秀登基后的时代称为东汉时期。

二、以功臣阶级为辅皇权为核心的西汉

1.皇权为核心,地方豪强遭虐杀

就后世而言对于西汉与东汉到底属不属于一个朝代这个问题有着很大的分歧,虽然他们两者都是刘氏宗族所统治的时代,但两者之间又在政治结构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西汉时期的政治结构与秦朝时期有着一定的关联。

东汉和西汉在政权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秦朝时期的政治结构上有两大部分组成,一个是位于统治集团中心的军功统治阶层,另一个位于地方的贵族统治阶层。

而地方的贵族统治阶层大部分是由战国时期其他各国的残余所组成的,在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起到了带头的作用,也就是以项羽为核心的统治阶层,在楚汉之争时站在刘邦的对立面。

随着楚汉之争的结束,项羽的落败,这些人大部分都被刘邦赶尽杀绝,就此秦朝时期的地方贵族势力就此告别了历史的舞台。如此一来等到刘邦建立汉朝时,从地方到中央统治结构迎来了一次重新的大洗牌。

本身刘邦就是社会底层出身,宗族结构就比较简单,所以在上位之时并没有采用任用宗亲的做法,而是论功行赏,将大量的功臣任用到了统治阶层内部。再加上刘邦社会底层出身,对于民间豪强的存在也是很有抵触,到了汉武帝时期民间的大部分豪强也都被诛灭了。

2.统治者治国观念均以加强自身统治为核心

所以从政治结构上来看,西汉时期是以统治者本身作为核心,以功臣阶级为辅,来对自己的皇权进行巩固。除此以外每当宫中有着较为强势群体出现时,统治阶级一般都会采用打压的方式来对自己的权利进行维护,这也是汉武帝时期诛清地方豪强的一个原因。

见证了秦国时期的历史,对于西汉初期的统治阶级而言一切较为强大集团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基本上都是一个潜在威胁。

就以处于西汉后期的汉宣帝为例,《两汉纪》当中记载:在他继位的时期,霍光做为前三代皇帝的辅臣已经掌握了宫中绝大部分的权利,在当时基本上他说一宫内的百官没有人会说二,但好在汉宣帝上位不久,霍光久因年事已高患病去世了,摆脱了霍光控制的汉宣帝很快就实权收回,然后对当时的霍氏集团进行了打压,确立了自己皇权的地位。

东汉和西汉在政权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在西汉时期,不论是哪一个时期的统治者基本上都会让自己的权利最大化,同时对外部的豪强势力进行打压,从而确定以及统治的核心地位。

三、东汉:士族势力崛起,皇权逐渐没落

1.地方豪强实力壮大

但是等到西汉末年由于历代皇帝的昏庸无能,皇权逐渐发生了转移。再加上民间土地大规模的被地主阶级所兼并,让很多处于社会底层的老百姓逐渐失去了养家糊口的根源,一步步的沦为奴隶,这也让热衷于土地兼并的商人地主阶级迅速崛起,逐渐占领的社会当中的核心地位,但对于西汉末期的统治者而言早就自顾不暇,对于这些豪强的出现也就无能为力了。

东汉初年刘秀的上位就是通过地方势力的起义达到最终目的的,如此一来地方的豪强势力就占据到了统治阶层的核心地位。

所以等到东汉时期,随着时间的更迭这些地方豪强的势力也在不断的增大,《东观汉记》当中记载:东汉初期这样的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随着地方改革的展开,一部分土地归还给了普通的老百姓,各方豪强的势力也被削弱了不少。但等到东汉的中后期随着统治者的不作为,这一局势又出现了反弹。这些地方豪强通过联姻的方式进入到统治阶级的内部,逐渐形成了外戚集团。

东汉和西汉在政权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东汉时期外戚一般都来自于当时的六大家族,他们在进入到统治阶层核心后,迅速地对兵权进行掌控,让这些地方豪强不仅拥有了地方经济的命脉还有了兵权进行保驾护航,一步步的挖空皇帝的实权。

2.选官制度日益腐败致使士族阀门出现

再加上上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以察举制与征辟制为主,这也让不少地方豪强钻了空子,地方所推荐做官的人才大部分都出自于这些地方豪强的家中,随着时间的更迭以及选官制度的日益腐败,东汉时期形成了一种累世公卿的现象,一些地方豪强成为了世家一边掌握着民间的经济走势一边控制着的政权。

在汉和帝以后,由皇后的宗亲以及士族世家所构成的政治集团的权利基本上已经凌驾在了皇权之上,统治者的地位逐渐被放空。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当时的统治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和宦官相互联合对士族势力进行打压,到如此一来士族的势力确实是在不断的缩小,但宦官阶级又逐渐的发展壮大。

所以在东汉时期除了早期的四帝以外,其他的历代皇帝基本上难逃傀儡的命运,而且东汉时期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以短命著称,很多皇帝在继位时,年龄可能只有四五岁,甚至有的连字都认不全,如此一来皇权也在不断的转移,最后基本上都落到了士族的手中。

东汉和西汉在政权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结语:

由前文可得,刘邦与刘秀不同的阶级立场决定了西汉与东汉之间政治结构的不同。刘邦开创西汉时身份较为低微,算是一个小小厅长,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他本身就没有过于复杂的宗族结构,这也让他在建立西汉王朝后能够很好的以自我为核心加强对皇权的把控。

而刘秀在建立东汉时,是在地方豪强起义的帮助下才顺利登上王位,他作为被扶持者是要和这些扶持他走向王位的豪强们平分天下的,所以才会出现东汉时期各地豪强割据,皇权也在不断的向外转移的现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1 05: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开国皇帝刘秀的存在感为何远低于刘邦、朱元璋?
...传承西汉正统,在当时固然能够聚拢人心,同时宣扬自己政权与皇位的合法性。但是,从历史学角度,刘秀此举就意味着他甘愿居于刘邦之下,毕竟刘邦毫无疑问是西汉的开国皇帝,而刘秀尽管事实
2023-09-30 08:12:00
东汉小皇帝频出为何却能维持190年
...小皇帝就大权旁落了?其实曹魏这种只拿到了半壁江山的政权就不要和大汉王朝相比了,从合法性,宗室力量,到民间的认可,曹魏至少比汉朝差一个数量级。首先,不能把东汉和西汉分开来看待。
2023-11-08 15:59:00
为什么会有人说刘秀是历史的罪人
...,否则万事皆休。有人形容东汉王朝,是成千上万个村镇政权组成的,他们有人口、经济、农业、土地、政治特权等等。一个小豪强就是一个小皇帝,一个小地方就是一个王国。胡人内迁两汉时期北
2022-12-10 19:41:00
为何说东汉王朝是豪强地主的政权?
...繁荣的时期。然而,东汉王朝也被认为是一个豪强地主的政权,这是因为在东汉王朝的统治下,豪强地主集团逐渐垄断了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成为东汉社会的主导力量。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文
2023-05-15 21:01:00
汉代刺史制度的设立与职能演变
...通过探究东汉时期刺史职能演变,我们可以探究刺史伴随政权的改变并对政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汉代刺史的起源以及职能作用1.汉代刺史制度的渊源以及设立的背景上文提到,刺史制度的雏形可
2023-09-24 14:38:00
刘秀和刘邦有没有血缘关系
中国历史上,出皇帝最多的无疑是刘姓,他们缔造了N个政权,东汉只是其一。借着这个话题,我把所有刘姓王朝都给大家罗列出来,供大家收藏参考,也领略一下刘氏王朝的宏大。光武帝刘秀与刘邦的
2023-07-02 22:22:00
东汉政权的统一与落败
东汉政权虽然是在下层人民起义的浪潮中诞生的,但是它的主体却是地方豪强势力和军功贵族。这使它从一开始就面对着严峻的皇权、政治新贵和下层人民之间的权利平衡问题。它的总体政治体制精神是
2024-02-23 05:21:00
三国时期的刘邦为什么被称为开国皇帝?
...情况又非常复杂,因此王莽的篡位造成了天下大乱,各地豪强为了自己的利益,拥立了一些刘邦的后人和王莽打擂台,最后胜出的那个刘邦后人叫刘秀,史称东汉光武帝。刘秀当年打天下的时候,曾
2023-08-01 10:03:00
十六国以来,河北东部地区是坞堡豪强的重要聚集地
北魏政权在河北地区的政区规划经历了由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逐渐向东推进至滨海地带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北朝时期河北东部地区地缘格局以及社会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北魏统治者在政权建立初期对于
2023-08-06 19: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