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浅析宋真宗时期,崇文抑武与士大夫政治
...面。为了规范荫补制度,减轻“冗官”带来的负面影响,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八年出台了宋代第一部官员荫补法,规定“享有荫补权的官员不分文武,荫补所授官均为武官”。这一规定直接将通过荫补渠道得以提拔的武将和通过科...……更多
宋朝从重文轻武到士大夫全面治国的思想转变历程
...定公共服务优先于军事服务的政策。重文轻武的政策是在宋真宗时期最终确定下来的,宋真宗在登基令中写道:"必须遵循前朝的共同政策,朕不敢偏离"。宋真宗明确表示,他将继承宋太宗的遗志,继续履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从...……更多
谈谈宋真宗时代政治权力的激烈博弈
...响了无数人。而大名鼎鼎的的传说——狸猫换太子则与北宋真宗与宋仁宗两位帝王息息相关。传说无人可判断真假,然而绝非空穴来风,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传说当中窥视出宋代政治权力的博弈。接下来我们就来通过分析狸猫换...……更多
王德用是如何成为北宋时期的武将的?
...任上,王氏家族发展的重担就完全过渡到了王德用身上。宋真宗得知王超的死讯之后,即命王德用回京师护丧,不久后又恢复王德用原职。到大中祥符七年时,王德用又迁散虞候、散都头次年,迁散员、内殿直都虞候天禧四年,...……更多
宋真宗崩逝,刘氏成为北宋首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
仁宗时出现了北宋第一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朝廷各项制度不断成熟的同时,冗兵、冗官、冗费等弊端所带来的危害也不断加深。同时西夏崛起叛宋,北辽虎视眈眈,仁宗朝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宋仁宗赵祯,宋朝第四位皇...……更多
由于这个牛人的全力阻止,宋朝由始至终,没有出现女皇帝
...下,虽然宋朝皇帝性格不同,但谁也不敢破坏这个规则。宋真宗继位以后,他希望把爱妃刘娥提升为贵妃,但遭到了宋朝宰相集团的反对。宋真宗虽然贵为皇帝,但拿几位宰相一旦办法也没有。宋真宗赵恒这个人喜欢道教,而且...……更多
...,赵恒的第二任妻子,此时潘氏已经过世多时)去世后,宋真宗赵恒又开始运作,想把刘娥立为皇后,宋真宗此举招到了寇准、李迪、向敏中、王旦等重臣的严厉反对,他们以刘娥“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为由,明确反对宋真...……更多
权力的游戏:寇丁之争与北宋的政治变迁
...澜壮阔。1004年,北宋与辽国经过长达25年的战争,终于在宋真宗的主导下达成了停战协议,缔结了澶渊之盟。然而,这场看似和平的背后,却掩藏着一场更为复杂的权力斗争,正是寇准与丁谓之间的对立,开启了北宋朝廷内部派...……更多
刘娥临朝听政11年掌握大权,为何不学武则天称帝
...儿子平稳度过主少国疑的阶段,又以稳重的执政风格消除宋真宗末年的种种弊政,为北宋此后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就是这么一位对大宋社稷立下大功的皇太后,在去世后却被大臣们非议颇多。名相富弼就这样对宋仁宗这样...……更多
王朝该与谁共治天下?士大夫还是百姓
...纪》后让人直觉那简直就是王朝末世啊!宋太宗他的儿子宋真宗为了收拾老爹留下的这个烂摊子,最后不得已选择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真宗把权力下放给圣相李沆、王旦、吕端、寇准这些贤臣,让他们放开手脚去治理天下,最...……更多
阅武田猎:宋代皇帝出行的军事与娱乐双重意义
...攻、随时预备巡幸的做法,让大臣宗泽非常担忧。宗泽以宋真宗时期契丹来犯,寇准力谏真宗亲征最终退敌为实例来上奏。希望高宗能够效仿先朝,亲自率领军队与金人交战,而不是听从身边扈从大臣的建议,作名为巡幸实为逃...……更多
宋仁宗出生时,床底下长出一株灵芝,到底是真是假
...宗之所以会在位42年,有一些巧合因素在里面。宋仁宗是宋真宗的第六子,因为前五位兄长都夭折了,所以,宋仁宗出生时,他的父亲宋真宗喜不自胜。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是日,后宫李氏生子,知开封府周起方奏事,...……更多
她是宋朝最厉害的美女,罢黜宰相寇准,独揽大权11年,还差点称帝
...时的皇帝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继承大统,这便是史上的宋真宗。即位后,宋真宗将刘娥接入宫中。公元1012年,宋真宗不顾群臣的反对,依然将刘娥册封为皇后。成为皇后之后,刘娥不仅处理后宫事务,与此同时还积极参与朝...……更多
宋朝打了胜仗,签订的条约却非常不利,这是怎么回事
...两种呼声。时为宰相的寇准,力压朝中的怯懦之声,建议宋真宗亲征鼓舞大宋士气。最终,在两大宰相的劝说之下,宋真宗不情愿地赴往澶州。宋真宗刚到澶州,就收到了一个振奋全军的好消息。辽军统将萧挞凛被宋军射杀,辽...……更多
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四大太后中,为什么慈禧的名声最差
...。”这种评价是很高的。北宋刘太后刘太后叫刘娥,她是宋真宗的皇后、宋仁宗的母亲。她天生丽质,聪明伶俐,与宋真宗年貌差不多,两人关系很好,堪称如胶似漆。宋真宗晚年时,经常生病。刘娥便得到了处理朝政的机会。...……更多
宋真宗的皇后刘娥,你知道她的故事吗
丁谓被贬出京之后,刘娥采纳了王曾的建议,开始和仁宗赵桢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九月,真宗灵柩入葬永定陵。——在下葬之时,刘娥再一次采纳了王曾、吕夷简的正确主张,将“天书”作为随葬品一起埋入永定陵,总...……更多
宋朝成也台谏,败也台谏,为何宋朝的台谏制度“变了味”?
...感慨。“台谏”在宋代以前分别指御史台官及谏官,经过宋真宗时的整顿和建设,台谏合流,至仁宗时进一步完善,台谏制度进入良好的运转期。然而北宋中后期的台谏制度逐渐崩坏,台谏官的地位随之下滑。宋代台谏制度异化...……更多
科举制度对北宋政治造成了哪些影响
...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1015年,北宋的皇帝宋真宗设置誊录院,便是派专人抄录殿试的卷子,以防止阅卷官识别出考生的字迹。众所周知,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对读书人是非常尊敬的,并且定下了“不杀士大夫”...……更多
宋朝时期的“榜下捉婿”,一种独特的婚配现象
...比比皆是,北宋宰相王旦、寇准都干过“捉婿”之事。在宋真宗时期,有一个河北人叫范令孙,在他荣登甲科时,当时的宰相王旦就把他“捉”为了女婿,能当宰相之婿也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还有一位新科进士叫做高清,才华...……更多
探究北宋“重文轻武”国策:从太祖到太宗的治国理念与实践
...为明确的国家治理方略。度过了开创时期的北宋王朝,到宋真宗时,便进入了守成时期。宋真宗与太祖、太宗不同,他没有过参军打仗的经验,从小便学习传统的儒家文化,因此他本身具有较多的文人气质,在国家统治上没有太...……更多
丁谓:从能臣到奸臣的转变,权力迷失导致人生悲剧
...然也是文人士大夫乐于载入笔记中的。只是丁谓,他虽是宋真宗、仁宗时期著名的大臣,但在当时和后世却被视为是“奸臣”之首这是为何呢?丁谓这个人虽然非常的有能力,干了很多实事,但是在逐渐掌握权力之后,就迷失了...……更多
原创在茶叶地位与米、盐等同宋朝,宋真宗如何保证茶业的健康发展
...茶异常活跃的原因之一。 茶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宋真宗对其的应对措施既然茶叶是官买官卖制度,如果要出现问题,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管理人员贪污腐败的问题,例如景德年间,朝廷派遣三位官员下场检查,规定每三...……更多
聊聊古代反贪高手宋真宗
...是宋朝历史上的第三位皇帝,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的宋真宗。对于宋真宗,历史票友们对他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的历史票友认为,宋真宗是北宋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皇帝,他让宋朝成功实现了从“创业期”向“...……更多
刘娥垂帘11年,大臣求她称帝她却不敢是为何?
...成为武则天第二的人,她“性警悟,晓书史”,而且手持宋真宗遗诏:“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的遗诏。而且她垂帘听政11年,宋仁宗赵祯从一个13岁的小孩子,长成24岁的成熟皇帝,刘娥没有一点放权的意思。作为皇太后的...……更多
宋朝的祖训:不杀文人士大夫的真相与历史背景
...假钱之事被弃市;侍御史赵承嗣也因贪污丢了脑袋。到了宋真宗时代,皇帝杀士大夫的速度才慢下来,但也有,例如真宗时期的荣州知州褚德臻因盗取官银被皇帝弃市。 这些被杀的人可都是典型的士大夫,而且是正宗的进士出...……更多
朱元璋说要恢复宋代开明统治,为何还要40个妃子陪葬?
...说,赵匡胤曾立下誓碑,“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宋真宗有一次想封个妃子,就亲笔写了诏书,派人去找宰相李沆。 结果李沆觉得这个命令不合理,当着太监的面,直接把诏书给烧了,说:你就跟皇上说,我不同意。皇...……更多
原创宋朝垂帘听政为什么非但不会威胁到皇权统治,反而还被称誉呢?
...朝时期最初创造"垂帘听政"先例的是著名的刘太后,早在宋真宗缠绵于病榻的时候就开始处理国家事务,这一点在历史文献《宋史》中也有相关记载,"事多决于后"。刘太后虽然出身不算太好,但好在统治能力和管理能力比较强...……更多
宋朝的簪花现象:文化、经济与社会的交融
...时节便有一大批人头戴牡丹,形成了一片繁荣的景象。在宋真宗时期,为了加强皇室权威和维护社会稳定,宋朝统治者在此时订立了大量礼仪制度,各种与簪花有关的规矩也相继产生。每当举行大型宴会或者活动时,皇帝都会赏...……更多
...刘娥卖掉,再嫁他人。宋太宗第三子韩王赵恒(即日后的宋真宗‬)的亲信张耆将刘娥推荐给韩王,赵恒对刘娥一见钟情,从此挚爱一生。刘娥是幸运的,由一个街头卖唱的歌女变成王爷的心头肉,麻雀变凤凰,是那时多少女性梦...……更多
刘娥把持朝政11年,为何最终并没能称帝
...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宋太宗的第三子赵恒,也就是日后的宋真宗,他的王府指挥使张耆偶然间得知了刘娥的事情。张耆对刘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将她推荐给赵恒。当刘娥被带到赵恒面前时,她的美丽和聪慧深深打动了这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