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古代科举考试的奇特现象
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状元、榜眼、探花是最高荣誉的象征。然而,有趣的是,有时候中了探花的人比中了状元还高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探寻这其中的原因。一、科举考试的选拔制度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更多
探花是什么?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要兴奋?原来是有这个活动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自诞生之后,就成了古代朝廷选拔人才官员最主要的方式。科举制度在等级森严年代,是一种唯才是举的考试制度,相对比较公平,因此成了天下读书人最重要的上进通道。有无数人底层寒门子弟,通过读...……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官场,使得社会阶层更加固化。为此从隋朝开始,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一直到清末结束,科举制度一直延续了近1300多年。据统计,在这段时期内,中国一共产生了800多名状元,其中...……更多
古代中“探花”真的比中“状元”还高兴吗
“高考”和“科举”在本质上是相似的,因为它们都是经过考试来选拔人才,但是实际上它们两者又是有着巨大差别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的“状元”和古时的“状元”可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现在的“状元”和在高考...……更多
在古代,探花比状元还备受关注
提到古代可以让贫寒学子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科举考试,就必须要提最后的殿试。能参加到殿试这一环节的读书人可都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最后的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和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作为成绩最为出色的人,状...……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古代的科举考试备受瞩目,这是唯一通过学问以考试的形式来改变自己以及家族命运的机会。高中状元是每个莘莘学子的期望,可每一个人的学习水平不同,聪明的人一举高中,而大多...……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封建时期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虽然有诸多弊端,但是科举制的推行仍然为当时的统治者选拔出了大量的人才。从隋炀帝建立科举制到光绪三十一年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持续了一千两百多年的科举制真正...……更多
清代科举探秘:状元头衔背后的荣耀与仕途起点
...衔。以清代为例,状元分文状元、武状元。文状元就是文科举殿试中位列一甲第一名的进士。清代的文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童试;第二级是乡试;第三级是会试;第四级是殿试。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考生需要通...……更多
颜值在古代科举中的隐藏重要性
...此之后能飞黄腾达了。所以说,能够考上状元,对于参加科举制的考生来说,是最高兴的一件事。但其实,如果有考生中的是探花,他们反而会比中状元还高兴,这是为何呢?探花,是殿试中的第三名,第一名是状元,殿试三甲...……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有女状元出现吗
科举制度科举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因为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于隋代,到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次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自从唐朝武则天时期开始,开创了殿试...……更多
细谈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隋朝,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始设“秀才科”,令各州每年荐举三人,经考核优异者,便赐予“秀才”之名;隋炀帝时,又增设“进士科”,这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开端。唐朝时期,科举考试...……更多
盘一盘扬州古代『高考』那些事
...。它们背后有什么故事?记者昨天进行了探访。清代扬州科举上榜多少人?361名进士和1469名举人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实行长达1300多年之久。距离我们最近的,是清朝科举。清朝初期的江南省经济上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一到二...……更多
历史上哪个省出的状元最多
“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有产物,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现象之一。据有关文献显示,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至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其间1282年,历代封建王朝约举行科...……更多
宋仁宗的哪届科举考试,看到榜单能够“闪”瞎你的双眼
科举制从隋朝时期出现,到了唐朝武周时期,科举制得以正式应用。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科举制的出现,才让寒门子弟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因此科举制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是通过科举...……更多
古代科举之路:状元背后的辛酸与机遇
...什么好激动地,还疯了,这也太没有出息了。但真正进入科举的读书人才知道,所谓状元,三年才有一个,而且,不要说得状元,就是考这个状元,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的。这就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进入科举,才知道...……更多
字如其人:史大成的书法成就与状元之路
...天要说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因为写得一手好字,参加科举时从第三名的探花,变成了第一名的状元。而这个人就是清朝时期浙江出的第一个状元,史大成。清军入关后,清朝统治者学习了汉人治国的很多方法,包括用科举选...……更多
陈安之死:朱元璋时代的科举冤案
...是全国唯一能通过考试的人。他什么都差,但学习不好。科举考试是穷书生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方法,为了拥护读书人,有的人吃了麸皮厚的蔬菜,倾家荡产,有的人甚至参加科举考试考取了状元!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进士”,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所能获得“功名”的最高等级。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更多
古代状元能做多大的官职
...位肯定不成问题。公元622年,唐代武德五年,随着这一年科举考试的落幕,历史上第一位科举状元,也由此诞生。科举虽然起始于隋朝,但隋朝的时候,科举制度并不完善,史书上也没有记载,隋朝科举考试的状元是谁。就连隋...……更多
他是史上第一位状元,为人正直,李渊李世民都被他教训过
...师爷,中国最早的状元——孙伏伽。孙伏伽鲤鱼跃龙门的科举制学过历史的都知道,中国在隋朝之前选官看的是家族门第,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一个人的出生基本决定了命运。而到了隋朝这种情况开始发生改...……更多
赵楷以皇太子身份参加科举,成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这金榜题名就排在了第一位。说起来,自从隋唐开始使用科举制度。这个制度就变成了大多寒门子通向仕途的唯一通道。如果谁参加科举,考中状元,那真的是光宗耀祖的一件事。在《范进中举》中范进,仅仅是在他50多岁考中...……更多
在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做官吗?科举考试的利与弊是什么?
科举考试对于出身于寻常百姓家庭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是他们实现人生跨越的一次机会,同时也是走进官场的唯一正途渠道。他们在科举考试之路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寒窗苦读数十载,因此古代还有“一榜定终身”的说...……更多
到底是怎样的“要事”,值得左宗棠舍弃大义,非要完成
...,在慈禧太后的主持下,左宗棠获赐进士出身,成为千年科举史上的一个特例。“要事”已办妥,左宗棠尽情释放出优异的军事才能,剿灭阿古柏势力,一举收复新疆,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作出了彪炳千秋的卓越贡献。 左宗棠...……更多
细数中国历史上科举状元中的奇人异事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脸...……更多
古代科举第一榜,一场考试诞生了8位文坛大家,9位宰相
科举取士自隋朝设立以来,历代以来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最直接方法,也是寒门读书人进阶的唯一途径。虽然到清朝经历过“八股取士”的框架,比较死板,但仍不失为最好的办法。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佑二年,北宋初中期建国...……更多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状元的历史变迁与影响
科举制度自创建以来,各个朝代状元及第的前景如何?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隋朝,完备于唐朝,终于清末。从建立至清朝灭亡,历经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六朝,而其中又以唐朝为最...……更多
古代状元奇闻:不为人知的故事与背后的故事
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大多数读书人为官的唯一途径,科举考试中状元,则是众多读书人中的成功者。那么自隋朝创立科考制度以来,历代的状元都是有迹可循的,自唐至清,共有592名状元,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说几个很奇葩的状...……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时间持续九天九夜,吃喝拉撒都在小屋子解决
...断的跳级,不断的在这些领域中获得成功。中国的科举制度传承已久,直到近代的时候才正式的被废除,虽然被废除之后,但是又诞生了新的考试制度。一说到科举制度,大家肯定会想到封建王朝他们的皇权专制科举制度...……更多
起个好名字对科举考试有多重要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这场看似公平的较量中,却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起个好名字,竟然也能成为逆袭成状元的“法宝”。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因名字...……更多
乾隆朝最尴尬的一次科举,官员多说了一句话,第11名成了状元
科举在古代是选拔人才的常用方式,从隋朝开创科举考试以来,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读书人通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虽然科举制度在今天看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庆作家长篇非虚构作品《仰天长啸》付梓出版
两岸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用七十多年的骨肉分离来丈量,看似很远,远到如于右任先生的嗟叹:“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2025-01-22 10:46:00
二十三糖瓜粘 迎祥纳福游津城 扫码阅读手机版
2025新春走基层小年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前奏,标志着除夕即将到来。南北各地风俗有较大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2025-01-22 11:18:00
清代丁忧制度:灵活多变,又加以独特的创新
在我国各个大一统王朝当中,清朝是极为特殊的一个。这不仅因为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还在于它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025-01-22 11:39:00
汉律“七宗罪”:巩固皇权的顶层设计,却为何成了皇权羁绊?
引言了解历史的人,都听过古代有个罪名叫“大逆无道”,常被处以“夷灭三族”之刑。实际上,“大逆”是一项单独罪名,而且很少结合“无道”共论
2025-01-22 11:55:00
对越反击战:我军撤军后,越南领导人视察谅山,对着废墟说不出话
40多年前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军队一直打到了河内北部的谅山。这也是双方的最后一次大战,持续时间并不是很长,当谅山战役结束之后
2025-01-22 11:57:00
田纪云:12岁参加八路,58岁担任副总理,现今93岁子女无一人从政
为人父母,都希望将最好的都留给子女,有些人甚至还会提前为子女铺路搭桥,只为给他们谋个好前程。然而,田纪云层身居高位多年
2025-01-22 12:36:00
实不相瞒,现在的情侣真秀不来恩爱:来看看古人秀恩爱的正确姿势
网上有这样一种说法!说现代成年人的发泄方式是:换头像、改签名、删胖圈。不二以前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发个胖圈宣泄一下
2025-01-22 12:3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马慧娟《人民日报》(2025年01月22日第 20 版)一转眼,2024年悄然离去,有收获,有感悟,也有很多温暖的瞬间
2025-01-22 06:54:00
旬阳“四普”发现与朱砂矿开采相关遗址 或为秦始皇陵地宫水银来源提供线索
安康市代管的省辖县级旬阳市,在“四普”中发现了与朱砂矿开采的相关遗址,这有可能为秦始皇陵地宫水银的来源提供了线索。石庙沟遗址紧邻旬阳青铜沟朱砂矿区其他两个遗址则位于矿区外围交通节点位置据旬阳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陈世斌介绍
2025-01-21 22:21:00
徐锡麟:连发七枪当场射杀恩人,被砸烂睾-丸挖出心肝炒-食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次日徐锡麟被清廷于安庆抚院门前残忍杀害
2025-01-21 22:08:00
在路上——李岩中国画作品展
展览作品选登《在路上》系列之一 33×66cm 2024年《在路上》系列之二 33×66cm 2024年 《在路上》系列之三 33×66cm 2024年《在路上》系列之四 33
2025-01-21 17:33:00
清廉家风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也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是迷茫时的坚定信念、是困顿时的温暖慰藉,是坚守时的初心力量
2025-01-21 17:38:00
13年前,清华博士张清光不顾父母反对遁入空门,如今过得怎样?
13年前,清华博士张清光不顾父母反对,执意要遁入空门出家为僧,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如今过得怎样呢?张清光之所以遁入空门,跟他的早年经历
2025-01-21 15:05:00
跨越千年 在天地之中探寻崂山“文化密码”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大道崂山,华彩启岁。新年伊始,由山东广播电视台、青岛市崂山区委、区政府、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联合出品的五集电视纪录片《大道崂山》
2025-01-21 15:15:00
《人世间》周家一溜吃包子的情景是阶级差距最深刻的体现
《人世间》中,周志刚一家为了迎接省长夫妇的到来,不生火做饭,一家一溜吃包子的情景让人难受、心酸,还有一丝无法接受的震惊
2025-01-21 15: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