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跨越千年 在天地之中探寻崂山“文化密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1-21 15:15:00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

大道崂山,华彩启岁。

新年伊始,由山东广播电视台、青岛市崂山区委、区政府、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联合出品的五集电视纪录片《大道崂山》,一经播出备受好评,它以独特的视角、精湛的制作和深远的意蕴,全方位、多层次地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关于崂山自然与人文的精彩画卷。

跨越千年 在天地之中探寻崂山“文化密码”

崂山,犹如镶嵌在山东半岛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大陆海岸线上的第一高峰,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美誉。这不仅是一座自然风光秀丽的山脉,更是一个承载着千年文化传承、见证着历史变迁的精神家园。

沧海变化、日月轮转,一窥数千载岁月积累的文化瑰宝,见证亿万年沧海变迁留下的“鬼斧之作”。如今,当游人们徜徉在这方山水之间,每一次回眸、每一次远眺,都是与崂山文化的一次次不期而遇。

跨越千年 在天地之中探寻崂山“文化密码”

一方圣土滋养璀璨文明

风从海上来,拂过崂山的峰峦叠嶂,带着海洋的宽广与深邃,也为这座名山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神秘。

自古以来,崂山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名人墨客纷至沓来,为其披上了浓重的历史文化色彩。这里流传着神秘莫测的传说;诗人的足迹遍布山间;朝臣、文人、商贾,在崂山脚下上岸、离岸……当我们与千年时光对望看到:

秦统六国后的始皇帝三次东巡,亲临琅琊;徐福东渡,海上求仙,汉武帝也曾来此,渴望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寻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中国历史上首位西天取经归来的高僧法显,十余年跋涉4万余里,用脚步丈量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路,山高海阔,九死一生,也终于在崂山上岸……

跨越千年 在天地之中探寻崂山“文化密码”

大唐天宝二年,名叫孙昙的道士登上崂山东麓,奉朝廷之命采仙药,如今,故事仍清晰印记在棋盘石上过千年,其中一块竟然刻上了精确的日期;成吉思汗命邱处机掌管天下道教的金虎符敕旨仍镶嵌在三皇殿的石墙,他描写称赞崂山的四十余首诗词至今在仰口白龙洞、上清宫、太清宫的巨石上清晰可辨……

跨越千年 在天地之中探寻崂山“文化密码”

32岁,行走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蒲松龄来到崂山寻求慰藉,遇见了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他提笔写下《劳山观海市歌》;太清宫的耐冬花也在他笔下得以永生,在《聊斋志异》中,幻化成一位孤傲清高的花神绛雪;诗仙李白在崂山写下“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的不朽诗篇,当时的大唐,崂山已成为自由飞扬、摆脱世俗和名利束缚的象征……

八仙墩上八仙去,张三丰在此羽化成仙的传说,被世人代代流传;白云洞、明霞洞、觅天洞……自然之力造就了崂山上下数不清的天然石洞,它们在千百年的时光里,接纳了无数高人隐士在这里修行……

我们看到,这里的一石一木皆故事,一步一阶尽显文化精髓。崂山之美,不仅仅在于自然,更在于其深厚的人文底蕴。

千年岁月孕育宗教圣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部《崂山道士》动画片成为一代中国人的童年回忆。崂山,是中国道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大道崂山里所呈现的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正是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动实践。可以说,步入崂山,便踏入一场自我与天地和谐共处的问道之旅。

跨越千年 在天地之中探寻崂山“文化密码”

太清宫,作为崂山最著名的道家文化宫观之一,见证了道家文化在崂山的深厚底蕴。宫中的古树名木、古老石刻,以及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而经过历代道人的精心选址,如今,数量众多的宫观、石刻、园林安详地栖息于自然景观中,加之山、海、岛、日月、云雾等地势及天气现象的烘托,最终,给人以置身仙境之感。

跨越千年 在天地之中探寻崂山“文化密码”

在崂山的幽静之中,传承一千多年的道乐丝竹悠扬,于尘世喧嚣中独守一份空灵。崂山道教音乐是崂山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韵味和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和音乐爱好者前来探寻。

如今,崂山道乐历经数千年的积淀、锤炼,形成非常独特的道教音乐体系,在全国道教界具有重大影响。

在崂山的云雾缭绕中,求索之人不绝如缕。崂山道士,不仅是修行者,更安抚着问道之人,吸收古老智慧,打开“众妙之门”。

跨越千年 在天地之中探寻崂山“文化密码”

除了道家文化,崂山还承载着佛教、儒教等多种宗教文化,是我国罕有的儒释道三教共生的文化名山,形成传统文化多元互补的特性。

山中古刹林立,香火鼎盛,每一座庙宇、每一尊佛像都承载着信徒们的虔诚与祈愿,诉说着宗教的辉煌与智慧,这些宗教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更是崂山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绝美胜地传承民俗瑰宝

崂山,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更是民俗风情传承的沃土。其壮丽的山海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交相辉映,在这里,古老的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和谐共生,展现着崂山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跨越千年 在天地之中探寻崂山“文化密码”

作为中国纬度最高的海岸山地茶,崂山茶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两万亩。在周至元所著的《崂山志》中就有记载:“茶树深山时有之,味淡而清。”作为中国最北方的绿茶,崂山茶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叶肥味厚,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北茶之尊”的美誉。

“崂山茶艺礼俗”是崂山地区茶农庆祝茶叶开采、丰收、感恩自然的民俗礼仪形式,以崂山道教茶艺为载体,以茶艺礼俗表演为表现形式,传承并吸纳了崂山道教文化、崂山民俗文化和宫廷茶道文化。这种习俗在崂山乃至青岛地区延续了700多年,2024年,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茶文化之外,崂山的渔文化同样璀璨,这里世世代代的渔民们凭借着对大海的敬畏与热爱,以海为生,靠海吃海,在长期的劳作中形成了独特的渔家习俗。

跨越千年 在天地之中探寻崂山“文化密码”

“鲅鱼跳,丈人笑”,春天给岳父岳母送鲅鱼是青岛地区传承了上百年的习俗。鲅鱼因此拥有了文化的“基因”,成为“孝”道的载体和弘扬媒介,作为孝亲敬老最高礼仪的使者,崂山的渔文化融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如今,持续打造了近20年的沙子口鲅鱼节,在这里链接百业,拉动经济发展。

据统计,崂山脚下的渔家风情与民俗文化,每年都会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崂山的民俗文化,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有的更是跨越重洋,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其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作为崂山民俗文化的瑰宝,更是以其独特的武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赞誉。

跨越千年 在天地之中探寻崂山“文化密码”

明末清初,朝代更迭。一位江湖中人来到了崂山华严。有人叫他于七,也有人叫他王朗。在绵延的群山中,这位武师从对螳螂的细微观察中参悟到了拳法的精妙。此后,历经数百年薪火相传,螳螂拳有了生生不息的发展。

如今,青岛市螳螂拳第九代传人陈乐平,让这门东方拳法漂洋过海来到欧洲,其拳法刚柔并济、灵活多变,深受武术爱好者的喜爱。在海外,许多武术馆校都开设了螳螂拳课程,吸引了众多外国学员前来学习,他们不仅被螳螂拳的精湛技艺所吸引,更被其背后蕴含的崂山民俗文化所深深打动……

跨越千年 在天地之中探寻崂山“文化密码”

同时,崂山的非遗文化丰富多彩,崂山民间故事、贝壳雕刻技艺、黄山口小豆腐制作技艺、锔瓷手艺、崂山甜晒海鲜技艺等,这些非遗项目都体现了崂山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崂山积极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举办非遗展览、表演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非遗的魅力。2025年,迎来首个“非遗春节”,崂山也为游客和市民带来了别样的文化盛宴……

崂山的文化当然远不止于此,它既是历史长河的慷慨馈赠,也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歌颂,它们深深融入崂山的每一寸土地,幻化成了一种内在的隽永。这种文化伟力如同潺潺溪流,润入一座城市的每一寸肌理,以其深邃的智慧之光,引领着一座城跨越一个又一个的时间洪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斋:兰若寺》热映 探秘崂山背后 \\\
...银幕上毛毡质感的画面徐徐展开,《聊斋:兰若寺》中《崂山道士》的故事,带着魏晋的古朴与童趣,将观众引入一个奇幻的世界。7 月 12 日上映的这部动画巨制,让《聊斋志异》里的故事
2025-07-18 11:37:00
青春答卷:茶香里的乡村振兴密码 ——鲁东大学商学院“茶拾捌”团队三地实践纪实
...实践团队以茶为媒,步履不停,先后走进烟台海阳、青岛崂山、日照岚山三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深入茶园、对话非遗传承人、探索茶文化创新传播,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
2025-08-15 02:03:00
山海之间的狂欢密码:崂山脚下永不落幕的啤酒盛宴
...人海滩的潮声与啤酒碰杯声交织成韵……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会场正进行着第35次狂欢盛宴。从1991年首届啤酒节的星星之火,到如今享誉全球的城市IP,这场持续30余年的夏日之约,早
2025-08-14 17:38:00
郑州马拉松活力开赛 4万名跑友畅跑天地之中
...,大家在激烈的角逐中挥洒激情、全力奔跑,用脚步丈量千年商都的风采。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而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因此在赛道的设计上,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马拉松赛事,“郑
2024-11-03 15:18:00
“上崂山 遇美好”共赴春日山海之约,2024“春色崂山”文旅休闲季盛大启幕
鲁网4月20日讯春风有信,花开有期,春天的崂山充满了诗情画意。4月19日,“春游青岛•上崂山”青岛市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崂山风景区巨峰天地淳和广场隆重举行,为期43天的“春
2024-04-20 11:47:00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1周年。对于这条润泽百姓的千年水脉、文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早在2006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考察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
2025-06-16 07:43:00
寻梦香巴拉!民族歌舞剧《千年回响》上演“世界的香格里拉”
...主办,由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演出的民族歌舞剧《千年回响》在香格里拉市上演,歌声激昂,舞蹈绚烂,以一场视听盛宴带观众走进心灵的“净土”,拥抱由一滴水、一颗心、一片绿构成的人
2025-09-27 13:03:00
2025 年山东省“四季村晚”暨石湾颐和社区春季 “村晚” 文艺汇演活动圆满举行
...奏响春日序曲,歌舞翩跹绘就文化盛景。5月25日,青岛市崂山区省级“四季村晚”示范展演首场活动在石湾颐和社区热闹启幕。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气氛欢乐祥和。石湾颐和社区锣鼓队带来的《
2025-05-25 20:12: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王军:时间是空间的“规划师”,塑造了中华文化
...知识与思想体系的集中呈现,与北京明清紫禁城虽相隔五千年,仍分享同一个时空体系,在今天贵州民间民族风俗名物中仍有鸿泥,诚为令人浩叹的文化现象。” 王军结合凌家滩遗址的规模、规
2025-09-24 22: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