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投降淮军的太平军八王和两万将士为何全部被杀
...耸、坚固,防守设施完备,城中驻有4万守军,还有两万太平军精锐驻防无锡,一旦有事,可以随时驰援苏州。同治二年(1863)年6月,清廷遣江苏巡抚李鸿章率淮军进攻苏州。淮军兵分三路:中路由太平军叛将、总兵程学启统领...……更多
凌迟处死:太平军四大将领的悲壮结局
4位被凌迟的太平军将领:父子遇害,家人不保,英雄陨落。凌迟,就是所谓的“割千刀”,没有人性;对太平军将领,清朝一般都采取此种方式。四、英王陈玉成:26岁被凌迟,无法保护家人14岁参加太平军,充当“童子军”首...……更多
陈坤书为什么没有投降清朝?
...想”,因为李鸿章不讲武德,郜永宽等8大将领,以及4万太平军被杀,这便是“苏州杀降”事件。从《李秀成自述书》中可知,守卫苏南一带的护王陈坤书、潮王黄子隆等人打算投降清朝,获取一官半职。但是,因为巡抚李鸿章...……更多
太平天国荆王牛宏升:与刘铭传血战而亡,儿子被斩首
...”军队呢?“捻军”独立性强,却奉太平天国正朔,打着太平军旗号作战,并接受太平天国封号。如此,学者研究太平军历史时,将“捻军”也列入其中,自有其道理。“捻军”阵营悍将众多,意志也坚定,多数都是血战而亡,...……更多
李秀成的崛起与太平天国的复燃
...丰四、五年之间,是清军最萎靡不振的时期,也是江南之太平军,最衰弱的时期。双方都像进入了暮年的老人。李秀成的横空出世,又使形势变得复杂起来。李秀成原本是一个小兵,最不起眼的那种,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他也...……更多
李秀成东征时,谭绍光为什么会死?
...打算与城池共存亡”,结果被郜永宽等八大将处死,4万太平军将士被杀害,着实可惜。太平天国名将众多,慕王谭绍光无疑是最有骨气,明知城池守不住,也不会轻易妥协,即便付出生命代价,是一个非常值得敬佩的将领。1851...……更多
历史上的谭绍光:太平天国中的英勇将领与忠诚之士
...洪秀全不得不再三下诏让李秀成率军向西救援天京。随着太平军主力的西走,东面战场上的太平军再也无力抵挡淮军和洋枪队的猛攻,常熟、太仓、昆山等地先后失陷,谭绍光等人被迫困守在苏州城里。、眼看敌人越来越接近大...……更多
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曾国藩为何不顺势登上帝位
...多是纨绔,无奈只好重用汉人大臣。为镇,压日渐势大的太平军,曾国藩奉诏回乡招募湘军并组建长江水师。擅长笼络结交各方面的人才,用人不疑,冷酷果决是曾国藩能够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更多
太平军悍将廖发寿击毙淮军第一猛将程学启,曾国藩不想东征苏南
1863年7月,李秀成“进北攻南”作战失败,太平军渡江返回时,遭遇湘军水师截杀,十余万精兵几乎损失殆尽,太平天国大势已去。此时,湘军、淮军分三面围攻太平天国:曾国荃围攻天京、李鸿章攻打江苏、左宗棠攻打浙江;...……更多
太平天国里血战到底,宁死不降的悍将有谁?
太平军悲歌悍将:心存希望,就血战到底,拒不投降,受凌迟而死。弹尽粮绝,无路可退,也能从容赴死,自尽而亡,可歌可泣。一、林凤祥、李开芳:心存希望,血战到底对待太平军俘虏,清朝几乎都是凌迟,割千刀,很残...……更多
程学启、蔡元隆投降,为湘军分一杯羹
...大多属洪承畴、吴三桂、孔有德之流;投降清朝后,很多太平军叛将为讨好朝廷,为拿到丰厚赏银,经常充当开路先锋,悍不畏死。1863年7月,嘉兴之战爆发,李鸿章淮军、左宗棠湘军“联合”作战,而太平军叛将则充当绝对主...……更多
淮军第一悍将刘铭传,为什么被曾国藩划归淮军?
...血战将。其实,刘铭传成名不是在中法战争,而是在剿灭太平军。作为后起之秀,刘铭传加入淮军以来,屡次率军与太平军打硬仗、血仗、恶仗,还曾一度陷入重围,差点被活捉。但是,刘铭传并不因此而畏惧对手,而是继续率...……更多
太平天国悍将鲁王击毙淮军4千余人,却被叛徒开枪打死
...步兵比重,以增强部队之机动性。改编后的军队称为“新太平军”,或“新捻军”。当然,有些学者不承认“新太平军”一说,因为赖文光所带来之股份不多,后首王范汝增召集1000残兵加入,太平军余部也就4000人左右。不过,...……更多
李公为何敢在苏州设局诛杀天国八王和上万降兵
...何违背承诺屠杀了太平天国“八降王”。1863年,苏州的太平军守军由英国“常胜军”将领戈登作保,因此向李鸿章的淮军投降。李鸿章不但要确保他们个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更要让他们进入满清官僚体系。但开门献城投降...……更多
太平天国第一悍将程学启
...的军旅生涯占其生命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在这之中,八年太平军,一年湘军,两年淮军,军事能力得到太平军、曾国藩和李鸿章的三方认可,安庆、苏州、嘉兴三地构成其军事生涯的起承转合的完整轨迹。(太平天国运动)1851...……更多
安庆之战,李秀成为何会被“轻易诛杀”?
...军表现非糟糕,统帅叶志超狂奔五百里就是典型,但剿灭太平军,淮军还是非常彪悍,战斗力没得说。李鸿章组建淮军,目标是江苏,夺取省会苏州是终极目标,否则他这江苏巡抚连办公地点都没有。安庆陷落后,苏州就是大后...……更多
郭松林的“四大金刚”
...“东征大业”,且刘铭传等人军事经验不够丰富,没有跟太平军劲旅交手之经历。如此,曾国藩决定从湘军中调拨兵马,归李鸿章调遣,增加淮军东征兵力。从湘军转隶淮军的悍将,最著名的就是号称淮军第一猛将的程学启:一...……更多
安庆城北之战,程学启勇猛无敌,
1861年9月,叶芸来很想与湘军厮杀,将其赶出安庆,但太平军已经饿得无法拿起武器进行战斗,16000将士被湘军杀害。安庆之战,前后持续近两年,双方都是精锐云集,名将尽出,但战场主要集中在城北,其余地方很少发生战斗...……更多
“苏州杀降”,陈坤书无路可退,投降也是死
...是,李鸿章进行“苏州杀降”,断绝了他们的退路,苏南太平军只能血战到底,陈坤书也是如此。陈坤书,忠王李秀成麾下首席猛将,地位比谭绍光、陆顺德、陈炳文高,能力也最强悍,但桀骜不驯,且做事雷厉风行,得罪了不...……更多
太平军23位名将,苏州八大将,
太平军23位名将,选择降清:1、陈炳文,李秀成麾下悍将,东征江浙的第三号人物。1864年,陈炳文率8万太平军投降鲍超,被授予副将,参与攻杀李世贤、汪海洋。后辞职回家,得以善终。2、苏州八大将:郜永宽、汪安钧、周...……更多
太平军悍将袁宏谟见太平天国大势已去,潜回老家出家为僧不问世事
1864年,清军攻陷天京之后,太平军悍将袁宏谟见太平天国大势已去,便孤身一人潜回老家肥西县,在紫蓬山西庐寺出家为僧,不问世事,与佛相伴余生!袁宏谟,太平军名将,安徽省肥西县人,袁宏谟出身于一个农户家中,家...……更多
石达开亲信将领朱衣点,随石达开离京出走,后因何率部千里回朝?
...年父亲被仇家杀害,朱衣点为避祸逃往外地。咸丰初年,太平军由广西杀入湖南,沿途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朱衣点在湘潭加入太平军,隶属翼王石达开部。投军之初为饲喂战马的马夫。据说他从小习武,武艺过人,作战勇猛,...……更多
...器”。三、儒臣从戎,早膺疆寄咸丰三年〔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安庆,杀死安徽巡抚蒋文庆。李鸿,章怂恿工部右侍郎吕贤基上奏,并代他写出奏章。咸丰闻奏,命吕贤基任安徽团练大臣。吕贤基对李鸿,章说:“你促我上...……更多
李秀成的儿子李容发是如何当上太平天国的皇帝的?
...妻生子,不问世事,生活幸福,堪称人生赢家。1853年,太平军西征,湖北、湖南的贫民纷纷参加,一起抗清。李容发就是这个时候参加太平军,隶属李秀成麾下,成为重点栽培对象。李容发,湖北江夏人,为何是李秀成的儿子...……更多
太平天国拒不投降的15位太平天国名将
血战到底,拒不投降的15位太平军悍将:15、林凤祥,太平天国“五虎上将”之首,骁勇善战,长途奔袭作战的高手。林凤祥北伐,6个月杀到天津,因粮草补给跟不上,退守连镇。僧格林沁派人劝降,林凤祥拒绝,继续搏杀,因...……更多
为何甲午战争参战的只有北洋水师和淮军
...直指上海,此时上海达官贵人和那些洋人们慌了,要知道太平军来了,可不惯着这些家伙。于是在洋人的强烈要求下,由上海当地的士绅筹粮筹款,准备组建保卫上海的军队。当时清军与太平军作战的总指挥曾国藩的主力湘军被...……更多
太平天国后期唯一顶梁柱——黄子隆
...破永安(梧州蒙山县),黄子隆迫于生存压力,前来投奔太平军,隶属翼王石达开部。1857年5月,石达开带兵外出创业,黄子隆没有追随,转隶李秀成麾下。李秀成阵营中,黄子隆地位非常显赫,他是忠王铁杆亲信。1860年初,李...……更多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被清朝重用,要感谢一个人
当初,丁汝昌之所以会参加太平军,并不是说他对清廷有什么深仇大恨,实际上当时的他,仅仅是为了讨口饭吃。丁汝昌出生于一个贫苦之家,父亲也只是个靠着在土里刨食儿的农民。这样的家庭,生存是第一要务,因此,丁...……更多
太平天国后期,李秀成的艰难处境是什么?
...,四面受敌 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包括家属在内,太平军才2万人。人数不多,但清军腐朽没落,八旗、绿营战斗力低下,太平军几乎是横扫清军,很快就攻克南京,与清朝隔江对峙。但是,曾国藩湘军、左宗棠楚军、李鸿...……更多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徐邦道改隶左宗棠成为一颗耀眼将星
...,从曾氏分出去的李鸿章淮军、左宗棠楚军;他们在镇压太平军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一支劲旅。对内作战是高手,反击外来侵略呢,湘军还那么厉害吗?这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曾国藩湘军系列被裁撤,表示机会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黄帝被称为中华“人文始祖”,5000年前在今天的河南郑州新郑出生、建都。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里都会举办拜祖大典,纪念黄帝
2024-06-14 12:34:00
仰韶时期的彩陶、青铜时代的王鼎、精致华丽的云肩还有媲美“维纳斯”的菩萨雕像……在本集中,美国小哥Jason走进郑州博物馆,透过郑州本地的文物,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古都郑州的辉煌历
2024-06-14 12:27:00
泼墨酣足画天成
宋米芾《春山瑞松》轴如果画家是异想天开的群落,那么水墨便是他们在纸上的宣示。积墨破墨好似娓娓道来,泼墨如一腔冲动的啸傲
2024-06-14 13:02:00
汉文帝进京只有八人,为什么他没被架空
提及汉文帝,大多数人都感觉他的继位之路风平浪静。但实则不然——其实汉文帝刘恒坐上象征权力、地位的宝座的过程,同样是凶险万分
2024-06-14 13:54:00
食人将军是谁,为何被后人供奉1300年
前言在中国历史中,有一位将军因其骁勇善战而被后人供奉了1300年。然而,这位将军却因在最惨烈的守城战中以血肉之躯捍卫大唐江山
2024-06-14 13:54:00
李白与王维同在一个圈子,为啥老死不相往来
若能穿越回古代,应该有不少人想回到唐朝吧!大唐盛世的繁荣属实令人向往,想到万国来朝的场景,心中就不免涌上一股自豪。唐朝不只在经济
2024-06-14 13:55:00
何谓文物中的“工”与“巧”
本文以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灯具为例,讨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工”“巧”观念。作者通过梳理文献中的“工”“巧”概念,揭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三个传统
2024-06-14 13:55:00
聊聊晚清重臣彭玉麟
晚清时期是封建社会势力最后的疯狂,由于国力逐渐地衰退,清政府面临着很严重的内忧外患。不少的官员为了自己安逸的生活而弃国家的利益于不顾
2024-06-14 13:56:00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它与上一集我们讲的清福陵和位于新宾的清永陵,合称关外三陵。昭陵是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
2024-06-14 13:58:00
年少翻阅《三国演义》,那些生僻字总是让人头疼不已。尤其是那些人名,若是夹杂在句子中,还能勉强猜出个大概,但一旦独立出现
2024-06-14 13:58:00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消息传到开封,后周的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准备调集兵马,进行抵抗。可是,他却在半路上遭到一位武将的截杀
2024-06-14 13:59:00
聊聊我国最神秘的著作之一 《周易》
《周易》,是周文王姬昌所作,是我国最神秘的著作之一,堪称世界第一书。姬昌是周朝的奠基人,在他儿子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尊他为文王
2024-06-14 14:00:00
侯景跪请溧阳公主,王思政兵败降高澄
宋子仙受了侯景之命南略钱塘,新城戍将戴僧遏战败出降,宋子仙引兵渡浙江,进攻会稽,邵陵王萧纶奔往鄱阳。东扬州刺史南郡王萧大连
2024-06-14 14:00:00
东汉时期,朝廷管理各州的官员,一般叫太守,太守的人选,原则上都是当地地头蛇们的代言人。但是朝廷并不想让各地不受控制的发展
2024-06-14 14:01:00
晚清改革的礼仪之争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跪与不跪:晚清改革的礼仪之争▌洪宇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清朝大小京官目睹了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城。在一些清代杂谈笔记中人们能看到亲历者对这一天的各种记录
2024-06-14 14: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