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秀成东征时,谭绍光为什么会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0 16:16:00 来源:戏说三国

1863年,李秀成想撤离苏州,谭绍光:“忠王,我打算与城池共存亡”,结果被郜永宽等八大将处死,4万太平军将士被杀害,着实可惜。

李秀成东征时,谭绍光为什么会死?

太平天国名将众多,慕王谭绍光无疑是最有骨气,明知城池守不住,也不会轻易妥协,即便付出生命代价,是一个非常值得敬佩的将领。

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15岁的象州人谭绍光跟着族人参加起义。15岁,还达不到战斗年龄,故而编入“童子军”序列,负责侦查、后勤,就这么一路到了南京。

广西“老兄弟”加上“童子军”身份,谭绍光有一个显著特点:对建功立业有着强烈的渴望,作战意志坚定,不轻易服输,还疾恶如仇。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首义五王”时代成为过去,李秀成崛起。谭绍光隶属忠王李秀成,得以崭露头角,并成为忠王麾下首席名将,镇守苏州。

1858年,谭绍光追随李秀成攻打浦口,开始走向前线。1860年,谭绍光第一个杀入杭州外城,斩杀千余人,李秀成的“围魏救赵”计划得以顺利实施,谭绍光也名声显赫。

摧毁“江南大营”后,李秀成西征武昌,谭绍光在江西生擒清军悍将李金旸,在格斗中俘虏敌军将领,让清军闻风丧胆。

李秀成第二次东征时,谭绍光就是前锋大将,攻克湖州,并三次主持“上海之战”,多次击败英法联军、洋枪队,让列强十分忌惮。

谭绍光负责上海战役,尤其是第三次交战时,已经打到距离上海城只有十里的地方,还俘虏美籍将领法尔思德,打伤了“常胜军”首领戈登。但是,湘军围攻南京,李秀成被迫撤兵,谭绍光也返回苏州,稳定后方。

苏州之战,谭绍光遇到了劲敌,就是李鸿章的淮军,以及“常胜军”,他们联合起来围剿太平军。此时,李秀成的20万大军在雨花台之战、进北攻南作战中损失惨重,江浙地区大多沦陷,局势不乐观。

谭绍光严防死守,在苏州城外修筑一百多座营垒,营垒外面则修筑围墙,并开凿弹孔,用于射杀清军。城墙内侧,挖掘壕沟,铺上木板,填上泥土,用来防御炮火,苏州如同一座堡垒。

李秀成东征时,谭绍光为什么会死?

淮军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程学启、刘铭传、潘鼎新等悍将,对谭绍光十分畏惧。他们要求李鸿章出面,让戈登的“常胜军”打头阵,以开花大炮摧毁太平军防御工事,掩护淮军进攻。

戈登的“常胜军”装备精良,饷银丰厚,作战非常卖力。戈登以数十门开花大炮狂轰半天,将太平军的营垒砸烂,旋即发起猛攻。此时,埋伏在壕沟内的太平军杀出来,以密集枪弹齐射,戈登受伤,“常胜军”铩羽而归。

谭绍光奋勇杀敌,无奈苏州粮草耗尽,太平军没有水师,无法将粮食、弹药等运到城内,局势不容乐观。“封地制”下,江浙诸侯王各自为政,陈坤书、黄子隆等人,也不服从命令,对李秀成阳奉阴违,坐视苏州败亡而不顾。

处境艰难,未必就能轻易破城,李鸿章决定“诱降”郜永宽等八大将,让戈登、程学启、郑国魁去阳登湖与他们会面。双方约定:郜永宽杀谭绍光,献出苏州城池;李鸿章保举为总兵、副将等官职;戈登、郑国魁做担保人。

郜永宽等八大将,是两湖籍将领,都是忠王李秀成一手栽培起来。但是,封地制之下,他们都有自己的直属武装力量,李秀成也未必能调动。此时,苏州城内的军队,郜永宽占据四分之三,苏州六座城门,他们控制四座。

八大将准备叛变,李秀成也知道,却无法阻止,便开门见山,直言:“你们都是两湖之人,如今天国遇到困难,你们投降也行,希望我们不要相互伤害”,安抚他们情绪,为撤离苏州争取时间。

李秀成待人不薄,郜永宽等八人大哭,说自己绝无二心。接着,李秀成去找来谭绍光,让他跟着自己离开,不要留在苏州,保存有生力量。但是,谭绍光不愿意放弃,决心坚守,与城池共存亡。

李秀成无奈,便以去无锡搬救兵为由,跟着谭绍光告别。李秀成离开后,谭绍光召开军事会议,八大将也前来,却发生了不愉快。谭绍光年轻气盛,肯定两广老兄弟的战功,对两湖籍将士颇有怨言,说他们意志不坚定。

李秀成东征时,谭绍光为什么会死?

康王汪安钧大怒,当即抽出匕首,刺向谭绍光,其他七人跟着上,割下谭绍光首级,送去给李鸿章当“投名状”。谭绍光亲兵一千余人,也全部被处死,苏州落入叛徒手中。

郜永宽等八人本以为能享受荣华,却上了淮军的当。庆功宴上,酒过三巡,程学启将他们一网打尽,全部杀死。接着,淮军背信弃义,苏州城内4万太平军,无一幸免,着实可悲。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1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投降淮军的太平军八王和两万将士为何全部被杀
...耸、坚固,防守设施完备,城中驻有4万守军,还有两万太平军精锐驻防无锡,一旦有事,可以随时驰援苏州。同治二年(1863)年6月,清廷遣江苏巡抚李鸿章率淮军进攻苏州。淮军兵分三路
2024-05-09 19:28:00
陈坤书为什么没有投降清朝?
...想”,因为李鸿章不讲武德,郜永宽等8大将领,以及4万太平军被杀,这便是“苏州杀降”事件。从《李秀成自述书》中可知,守卫苏南一带的护王陈坤书、潮王黄子隆等人打算投降清朝,获取一
2023-08-23 06:47:00
李公为何敢在苏州设局诛杀天国八王和上万降兵
...何违背承诺屠杀了太平天国“八降王”。1863年,苏州的太平军守军由英国“常胜军”将领戈登作保,因此向李鸿章的淮军投降。李鸿章不但要确保他们个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更要让他们进
2024-05-21 20:13:00
太平军悍将廖发寿击毙淮军第一猛将程学启,曾国藩不想东征苏南
1863年7月,李秀成“进北攻南”作战失败,太平军渡江返回时,遭遇湘军水师截杀,十余万精兵几乎损失殆尽,太平天国大势已去。此时,湘军、淮军分三面围攻太平天国:曾国荃围攻天京、李鸿
2023-08-22 15:37:00
...章“不讲武德”,将苏州城内屠戮一遍,4万放下武器的太平军将士被杀害,是为“苏州杀降”事件。吴习玖成功突围而出,他率2000多广西“老兄弟”奋力拼杀,回到天京,是苏州守军的幸存
2024-07-15 16:12:00
李秀成的崛起与太平天国的复燃
...丰四、五年之间,是清军最萎靡不振的时期,也是江南之太平军,最衰弱的时期。双方都像进入了暮年的老人。李秀成的横空出世,又使形势变得复杂起来。李秀成原本是一个小兵,最不起眼的那种
2024-01-12 05:24:00
郜永宽投降清朝后,李秀成为何拒绝?
...最强,2顿饭局就坑杀了5位亲王、4位主将,苏州城内4万太平军精锐成了陪葬品。郜永宽本人呢?第二场饭局时,高高兴兴去赴宴,酒过三巡时,被刺杀身亡。在此,笔者就来说说纳王郜永宽:
2023-08-22 21:28:00
太平天国灭亡时,李秀成为何不留在苏州?
...回天京;适逢大雨倾盆,中途又遭湘军彭玉麟水师截杀,太平军损失殆尽,只有一万余人回到天京。祸不单行,李秀成回到天京没多久,苏州大本营传来急报,淮军逼近城池,合围苏州,郜永宽等八
2023-08-24 06:06:00
“苏州杀降”,陈坤书无路可退,投降也是死
...是,李鸿章进行“苏州杀降”,断绝了他们的退路,苏南太平军只能血战到底,陈坤书也是如此。陈坤书,忠王李秀成麾下首席猛将,地位比谭绍光、陆顺德、陈炳文高,能力也最强悍,但桀骜不驯
2023-08-21 06: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