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有多开放,光看在唐朝盛行的宗教就知道了
...的。很多人都知道唐朝对外开放,兼收并蓄。不过唐朝有多开放很少有人知道。我们今天从一个方面看一下唐朝的开放程度,就是宗教方面。看一下那些在唐朝盛行的宗教。首先是儒家文化。儒家虽然不是宗教,但从西汉开始成...……更多
聊聊南北朝十六国君主对儒释道选择
...元化意识形态倾向。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结合本地原始宗教,巫术、神仙方术等思想,逐渐演变为派别众多、仪式繁杂、信徒广泛的本土宗教;与此同时,佛教经过盛唐时期高度繁荣后,逐步中国化,发展成为遍及皇亲贵胄,...……更多
唐武宗灭佛事件:一次改变历史走向的宗教冲突
...宗在会昌五年却突然下命令灭佛。众所周知,佛教是外来宗教,在汉朝时期传入我国。佛教传入我国后,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能力,虽然也遭到本土宗教和本土文化的排斥打击,但是经过数百年的不断融合吸收本地文化,...……更多
聊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因为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唐代尊封...……更多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兴,为何其它宗教做不到
宗教是一个民族一个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古代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宗教,其中道教和佛教最为昌盛,也延续至今,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与佛教都有长足的发展,他们两者也成为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宗教,不过道...……更多
聊聊元朝统治者对宗教的态度变化
...、佛教、儒道、伊斯兰教、摩尼教乃至西方基督教。这些宗教大多由于版图扩张而被吸纳。同样由于地域之广,民族之众,中原、西域或是原本游牧民族的宗教文化在同一时期融汇发展、交糅盛大,这是任何其他朝代所没有的。...……更多
...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华夏曾经流行过的三大主流宗教,分别是儒、释、道。儒家因为和大一统的皇权结合的比较好,所以自汉武帝时期,儒家成了汉朝的“国教”。因为儒家对于封建统治下的皇权,有很好的维护作用,...……更多
...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三教指三大传统宗教:儒教、佛教(释教)、道教。儒教儒教又称孔教、圣教(儒教不等于儒学)。以“仁”为最高信仰,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多
佛教与道教:何以佛教在中华大地更胜一筹?
...索,神秘事物的崇拜、以及寻求心灵上的慰藉由此诞生了宗教,大约从两晋南北朝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儒、释、道为首的三足鼎立基本格局。不过作为舶来品的佛教为何历经了“三武一宗”的灭佛打击,却依旧比本土的道教...……更多
鸿钧老祖到底是不是道教神灵?
...帝”。祭祖属于祖先崇拜的范畴,而五方天帝其实也并非宗教神灵,而是当时的一种华夏传统。此外,汉文帝等君王,也信任方士——所谓方士,大体声称掌握了长寿之道,甚至还声称见过上古时代的神仙。一般认为,西汉后期...……更多
...两千年。从一开始的默默无闻,到现如今全国信徒最多的宗教,佛教也算是历经坎坷。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曾经有过四次毁佛事件,每一次都让佛教元气大伤。唐朝时期就发生过一次,那时候的皇帝是唐武宗李炎。道统之争唐武...……更多
老子有几个徒弟?老子著名的弟子都有谁
...徒弟呢?分别都是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从宗教上来说,老子创道教,化胡传人创佛教,佛教传人造希腊北欧等神话,所以所有宗教的人都算老子的弟子。老子的弟子是关令尹喜道教,孔子儒家也跟老子学道,老子...……更多
武则天统治时期佛教地位的提升
...虽然到了武则天时期,这两大家族都已经光辉不再,但是宗教信仰却一直遗传了下来。陈寅恪认为李世民常会偶然对佛教进行褒奖,似乎是佛教的崇奉者。在贞观三年,他为战死士兵建立寺刹,还优待玄奘就是最好的例子。总之...……更多
概述魏晋南北朝的佛教
...并不很广,从东汉末年开始,随着社会动荡程度的加剧,宗教作为人们精神的庇护所,为广大民众带来了一丝生存的希望和寄托,在统治阶层的有意识提倡下,佛教获得了迅速成长的机遇,而关中、洛阳地区的一些贵族,为了避...……更多
道教与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之争
...。道教是东汉时期在神仙方术以及道家思想中成长的一种宗教,佛教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为什么土生土长的道教,却敌不过外来的佛教呢?最重要的恐怕是两者的理论差别,特别是对待所有人都重视的生死观问题上。佛教讲究...……更多
了解济公李修缘在佛门中的传说和排行
...道家正是借鉴了佛教的组织形式才从一家学派变成了一门宗教信仰,济公这个佛教形象也不可避免的在融合的过程中道家化,后人给济公的尊称为“神通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带有浓厚的道家色彩。道教中,我们熟知的八仙...……更多
中国古代四次灭佛运动:统治者对佛教的矛盾与利用
...次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按理说,佛教是一种引人向善的宗教学说,为什么会被当朝统治者这本忌惮和针对呢?于帝王而言,佛教为何如此可怕?北魏武宗,因恨灭佛第一位主张灭佛的是北魏王朝的太武帝拓跋焘。北魏的再建之...……更多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明清两朝没有封禅呢
...的统治者都深知历史的教训,因此不再进行封禅仪式。4. 宗教改革: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宗教改革。道教、佛教等传统宗教的地位逐渐下降,而儒教、民间信仰等新的宗教观念逐渐兴起。这些新的宗教观念更加...……更多
唐代汉传佛教音乐的兴盛为何兴盛
...国特有的民族情怀。佛教音乐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站在宗教信仰的角度,佛教音乐本为“礼佛”、“赞佛”之用。同时兼顾宣传法理,感化信徒,在赞佛与礼佛中,佛乐展现出来的“肃穆”与“平和”具有净化心灵、引导人们...……更多
...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南北朝时期,皇帝如流水,这一些人把宗教也当作自己能够稳定统治的力量,为了扩大自己的力量,从北魏开始,佛道二教都形成完整的宗教门派,二者之争往往随着皇帝的改变而攻守易势。在北魏统一北方之...……更多
介绍白虎观会议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教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义体系和实践方法,成为中国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提高道教地位白虎观会议的成功召开,使得道教在社会上的地位得到了提高。皇帝刘秀亲自参与并支持会议,使得道教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支...……更多
历史上的明教是什么样子呢?摩尼教进入中国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创立摩尼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宗教,在其创立后的1000多年里,曾广泛地流传于亚洲、欧洲和北非洲。摩尼教进入中国之后,有一个我们更熟悉的名字——明教。在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中,明教不仅...……更多
探讨古代中国在礼制这方面的实践与智慧
...题。古代智者通过一系列精细的制度设计、文化教育以及宗教影响,有效地构建了一个相对和谐稳定的社会。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古代中国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智慧。一、礼制的作用礼制是古代中国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从西...……更多
佛教开会,为何如来邀请了道教的镇元子
...乃是道教众人,大家都知道,佛教和道教乃是两个不同的宗教,所管辖和接触的职务都是不同的,那么疑惑的是既然是两个毫无关系的人,那么专属于佛教的“兰盆会”为什么会邀请镇元子来参加呢?镇元子乃是地仙之祖,掌管...……更多
23岁女道士王熹贞,宣告自己即将羽化,近10万人围观,结局怎
...泱泱中华大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本土信仰文化与外来宗教文化相互融合发展才形成了现今存世的五大宗教,即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这其中,道教又是我国这五大宗教之中唯一一个发源于中国本土且由...……更多
聊聊唐朝的辉煌成就
...成了多元而包容的文化特色。三、社会开放:国际交流与宗教的多样性唐朝社会的开放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长安城内有专门的市场供外国商人居住和交易,称为“蕃市”。同时,唐朝对外交往频繁,与日本、朝鲜、波斯...……更多
宋徽宗为何如此痴迷道教
...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会对道教异常宽容。作为一名虔诚的宗教徒,势必要致力于支持宗教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致力于不断扩大宗教的影响,致力于不断弘扬宗教教义。宋徽宗就是这样的宗教徒。二、北宋皇室的崇道传统北宋时...……更多
南陈宣宗陈顼篡位登基,但却是乱世中的一代雄主
...个十分尖锐的质疑:如果说佛教危害朝廷,那么道教也是宗教,既然要收拾佛教,那就得把道教一起给收拾了。佛教徒们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横竖都是死,那我临死之前,也得把同行拉下水。(北周武帝宇文邕)武帝宇文邕皇帝...……更多
佛教为三大“世界宗教”之一,于东汉或其稍前由西域传入中原,此后逐渐形成以汉传佛教为主,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并存的格局。清代沿袭元明两代尊崇、利用佛教的基本政策,对佛教寺庙多加保护,并创建了许多恢弘壮丽...……更多
唐朝上朝时坐着,到清朝却跪着,这是文化的进步还是倒退?
...是皇帝坐着,大臣跪着了。在唐朝,盛行这各种教派,有道教、佛教,还有就是唐朝极为看重军事,对于文化上的繁文缛节倒是不怎么注重。唐朝时期真正流行的教派是道教以及佛教。由于李唐皇帝的出身(拥有鲜卑族的血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