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了北宋时期江南建筑基础做法的最高水平。”5月14日,在嘉兴东塔寺遗址考古成果论证会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杭侃代表专家组作总结报告时说。穿越千年风雨,东塔寺遗址中的塔基(东塔塔基)袒露在了...……更多
嘉兴考古发现特殊文字符号,比甲骨文还早1400多年,惊动考古
...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浙江庄桥坟遗址是位于嘉兴平湖市林埭镇东南约2公里处的群丰村6组。当时,相关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处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面积约数万平方米。通过夜以继日的勘探,考古学家认为这...……更多
考古者郑嘉励:我们要让历史中的劳动者“开口说话” ■记者 许金艳 通讯员 杜锦智 摄影 冯玉坤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好书有约考古者郑嘉励:我们要让历史中的劳动者“开口说话” ■记者 许金艳 通讯员 杜锦智 摄影 冯玉坤“考古人是和这片土地最亲密的人。”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嘉兴市图书馆一楼秀州书局,“...……更多
龙门香山寺遗址重现千年辉煌,揭开“香山首焉”神秘面纱
...窟研究院历史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路伟向记者介绍道,寺院遗址位于龙门东山南端山麓,呈阶梯状分布于多级台地上,坐北面南,遗址现存面积4万余平方米。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龙门香山寺遗址再次向世人展现了其深厚的...……更多
“繁花”世界里,藏着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一站
...复原瓷器6000余件,它们与韩国马岛沉船、日本福冈博多遗址出土的瓷器组合非常相似。可以说,当时来自浙江、江苏、福建等产地的瓷器、茶叶等大宗商品,就是顺着水路来到“上海第一港”青龙镇,再由河海运往世界各地。...……更多
游学马家浜 一路好“丰”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昨天,嘉兴禾新实验学校万历校区组织学生开展觅秋游学之旅,在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寻找深秋的印迹。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师生们漫步于田埂之上,欣赏好“丰”景;在博物馆各个展厅之间参观,感受...……更多
...日在山西博物院主馆四层南厅开展,太原龙泉寺唐代地宫遗址发掘保护学术研讨会同时举办,省城文博界、文化界专家学者共话文物保护,喜迎龙年新春。展览由山西博物院、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太原市...……更多
...遗址博物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嘉兴博物馆(嘉兴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绍兴博物馆、丽水市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上榜。至此,我省国家一级博物馆增至20家,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此外,由水利部和浙...……更多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画好最大同心圆嘉城集团积极助推 嘉兴起义史料陈列馆建设■记者 蔡舒安 通讯员 马敏燕本报讯 当你走过市区子城遗址公园中轴线上的甬道,一抬头,城墙上“嘉兴府”3个字充满历史的厚重感。人人都知...……更多
“我在马家浜种的水稻收获啦!”
...址有7000多年历史,是最早培育水稻的人类文明之一。”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处副处长盛杰辉说,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市民走进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在体验历史文化的同时收获快乐,让生生不息的江南稻作文化继...……更多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汇聚“一米关爱” 共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街道儿童观察团发出“好声音”■记者 张佳丽通讯员 邹雨宸 朱吉虹本报讯 “小朋友肯定喜欢走这里!但是石子容易滑,要提醒他们小心走路。”“这里栏杆太低了...……更多
为何史记第一篇是五帝本纪
...三应是“五”,甲骨文上也有相关字形。2003年,在浙江嘉兴平湖林埭镇群丰村,考古专家发现庄桥坟遗址,距今超过5000年,其中在两件残破石钺上,刻有神秘字符,与上述一样,都是排成一条线,其中有3个是相同的。因此,有...……更多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运河“长歌行”,这站到南湖书写大运河活态保护活化传承“南湖答卷”■记者 周明丽 通讯员 许颖佳运河“长歌行”,这站到南湖。今天,2023世界运河古城古镇合作机制会议在南湖启幕。世界,第一次如...……更多
在嘉兴,这样过端午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在嘉兴,这样过端午2024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开幕 锣声一响,好戏开场。6月2日,以“嘉兴端午·中国味道”为主题的2024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在南湖区子城广场开幕,以有着1790余年历史的子城为中心向城市...……更多
推窗即江南
本文转自:九江日报推窗即江南——全国百家媒体聚焦嘉兴新闻摄影采访活动掠影百家媒体代表共聚南湖之畔。授旗仪式。 在桐乡濮院,时尚秀演与千年古镇交相辉映。在嘉兴植物园,一群着汉服的女子仿佛从古代穿越而来。...……更多
中法文化遗产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法将联合开展巴黎圣母院与秦始皇帝陵木质遗存和土遗址保护研究。中法文化遗产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按照协议约定,中法双方将依托秦始皇帝陵、巴黎圣母院等中法文化遗产,围绕“木质遗存与土遗址保护科学研究”,...……更多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记者 蔡舒安 通讯员 徐芳芳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嘉城集团获悉,近日,《关于公布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第三批)的通知》发布,南湖旅游区成功上榜。研学实践的内涵与“读万卷书,行...……更多
宁夏十大考古发现,你知道几个?
今年以来,宁夏以水洞沟遗址发现10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宁夏十大考古发现”遴选活动,在近百项考古调查发掘项目中遴选出“宁夏十大考古发现”。11月10日,“宁夏十大考古发现”新闻通气会在银川召开,宁夏文化和...……更多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抢救性发掘后,认定这是一处佛塔遗址。塔基上部已损毁,仅残留长方形塔基。塔基中部为砂石筑砌的地宫,面积约1平方米,地宫石门两侧各有一尊浮雕力士像。当六边形的地宫慢慢打开后,一件石函赫...……更多
红船起航地 聚焦新发展
...南日报红船起航地 聚焦新发展——全国百家媒体赴浙江嘉兴采访活动剪影4月26日,全国百家媒体聚焦嘉兴新闻摄影采访活动在南湖景区启动。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稻”路。图为居民为游客制...……更多
带你领略美丽乡村新气象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嘉兴市美丽乡村推介会暨共富共享集市昨天举行带你领略美丽乡村新气象N晚报记者 范 宇 通讯员 宋正卿本报讯 昨天晚上,“大美嘉乡·卓越人保”嘉兴市美丽乡村推介会暨共富共享集市在子城遗址公园广场...……更多
...报开播不到一小时,超50万人次观看“文韬武略英雄荟”嘉兴子城论剑之“以文会友”带你走进金庸武侠世界N晚报记者 范 宇 通讯员 陈体益本报讯 “老师们讲得真好!”“很有意义!”“点赞!”3月3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更多
让人流重新回归老城区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市中心将新增一处咖啡主题街区让人流重新回归老城区■记者 张佳丽通讯员 倪云钰 朱吉虹本报讯 漫步于青石板砖之上,两侧法国梧桐树影婆娑,枝叶交织成一片清凉的绿荫,在街边点上一杯香醇的咖啡,...……更多
全国百家媒体聚焦嘉兴|从红船起航地出发 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4月26日至29日,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主办,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承办的全国百家媒体聚焦嘉兴新闻摄影采访活动暨《奋力笃行,开创新时代新闻摄影的新局面》研讨会在嘉兴举行。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更多
浅析赤城地名来历与蚩尤的关系
...之处。山石多赤,故名。”赤城山,即北山松树梁。明朝嘉兴人陆应旸撰《广舆记》中记载曰:“赤城堡,即蚩尤所居。考赤城古在北山,后移平地。”清朝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八中,也记载曰:“古赤城,相传蚩尤...……更多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用好资源 建好生态 高标推进嘉兴公安激活人才强警“一池春水”N记者 何蓉娜 通讯员 钱立斌本报讯 如何提升新质战斗力,拔尖人才及其团队是关键因子。近日,省厅和市局领导为全省公安机关优秀人才工...……更多
盛极一时又突然消失,被称为“中华文明前夜”的它经历了什么?
...的学术热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系列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促使中国的考古学者去思考、追溯中华文明的起点到底在哪里。聚落考古在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标志性、概括性意义。缘起于世纪之交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先...……更多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古四记》边上
...出击,八方救火——在丽水、温州、金华、衢州、湖州、嘉兴的乡下野外,少则待数月,多则半年以上,租住老乡民房,像极了道地的庄稼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农民工同进共出,生活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和遥远渺茫的古代...……更多
故宫博物院2024开年三大展览午门展出,看看吧
...陶瓷、织物、家具、雕塑等门类。其中,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出土仰韶文化牙雕家蚕、广东南越王墓出土西汉银盒、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刻花蓝色玻璃盘、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唐代骑士纹锦、故宫博物院藏商代青铜...……更多
业余赛事迎林丹等奥运冠军助阵,国羽的强大源于金字塔塔基
...做出自己的贡献。”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在家乡嘉兴,也是有在做一些场馆的运营工作,希望能够越做越好。”交流之中,王懿律提到自己要向林丹这样的前辈学习——作为中国羽毛球传奇人物,林丹退役后也开启了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建成手下的哪4大心腹,若都在长安的话,李世民未必能赢
前言:每当说起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唐朝一定是不得不提,因为在我国各个朝代中,唐朝不仅在国力方面十分的强盛,各方面的发展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十分先进的地步
2024-06-08 19:24:00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叶青翠,天淡纸鸢舞”。6月7日,山西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副教授、民俗学者闫春介绍说,端午节既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2024-06-08 19:57:00
萧淑妃死后,其子李素节为何一贬再贬后被杀
李素节是萧淑妃与唐高宗李治的儿子,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很受唐高宗喜爱,李素节六岁时,被唐高宗封为雍王,王皇后没有子嗣
2024-06-08 19:23:00
李渊被迫退位,提了什么特殊要求
如果说对外交流最为昌盛的古代王朝,那就要说唐朝了,在唐朝中,中国的国力空前昌盛,并出现了许多的中国发明,可谓是一段十分亮眼的时代
2024-06-08 19:26:00
李渊退位后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逍遥自在地只顾生孩子吗
李渊下台以后,虽然不完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但确确实实是在逍遥自在地生孩子玩,不然,他想善终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中国历史上
2024-06-08 19:27:00
杨广杀32个姓李的,李渊用哪四个字逃过一劫
隋唐,其实是两个年代,为什么要合在一起呢?其实就是因为隋朝存在的时间太短了,两个皇帝之后,就被唐朝给取代了。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广
2024-06-08 19:39:00
重生吧 文物丨海南历史上这位有名的才子,字也太好看了→
你知道吗?海南历史上有位读书很厉害的人名叫张岳崧是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本期《重生吧,文物》带你认识这位海南才子的书法真迹“清代张岳崧行书轴”重生自述大家好
2024-06-08 21:00:00
秦朝花了五百多年建朝,隋朝、唐朝为何只花了一年
我们知道我国的古代历史,王朝交替非常频繁,对于这些王朝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唐宋元明清之类的。当然,这些王朝虽然更替频繁
2024-06-08 20:09:0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啥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一句话,终一语成谶。在尘封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权力和亲情交织的故事
2024-06-08 19:42:00
安禄山和杨贵妃有何关系
安禄山和杨贵妃两人的关系很微妙,杨贵妃比安禄山小16岁,杨贵妃却是安禄山的干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档子事情呢?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2024-06-08 19:39:00
为何说太宗背后的女人撑起了半个贞观之治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在立政殿驾崩,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
2024-06-08 20:02:00
杨广修运河,开科举,为何被表哥抢了江山
他,生于公元569年,通过残酷的夺嫡之争,从同父同母的亲哥哥手中,夺得皇位,成了某个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他,生于566年
2024-06-08 20:08:00
李世民输了玄武门之变的话,大唐后来会如何
自古以来,先皇驾崩太子即位是天经地义的权力交接秩序,但有些皇储并不甘心屈于一隅,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书写历史。本文的主角之一
2024-06-08 20:52:00
若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和杜牧有朋友圈会如何
这几个人都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写诗大咖。但是,他们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在所有的这些人中,成就最高的人当属是李白和杜甫,正是他们两个让世人了解到了唐诗的魅力
2024-06-08 20:50:00
为何说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北魏时期,孝文帝进行了全面的汉化改革,让鲜卑族和进入中原的主要少数民族都融入了汉族之中。这场改革不仅改变了北方的民族成分
2024-06-08 2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