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龙门香山寺遗址重现千年辉煌,揭开“香山首焉”神秘面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1 15:57: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2月29日,2023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在郑州举行,2023年河南共完成考古发掘项目298项,考古发掘面积28万余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标本2万余件套,取得一批考古成果。

“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获得白居易盛赞的龙门香山寺是唐宋时期著名的“龙门十寺”之一,会上,龙门石窟研究院历史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路伟向记者介绍道,寺院遗址位于龙门东山南端山麓,呈阶梯状分布于多级台地上,坐北面南,遗址现存面积4万余平方米。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龙门香山寺遗址再次向世人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龙门香山寺遗址重现千年辉煌,揭开“香山首焉”神秘面纱

龙门石窟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香山寺遗址考古队总体是按照中长期、分阶段、按单元来进行发掘和编写考古发掘报告。考古队自2016年到2021年对香山寺遗址进行了第一阶段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达到了3000平方米。在这一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发现了两处方形建筑遗迹,均为塔基。其中,2016年发现的建筑基址编号为1号,而2017年以来发现的建筑基址则编号为2号。尤其是2号基址,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结构复杂,显示出唐代香山寺的重要地位。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1号建筑基址位于最高台地东南部的小台地上,是一座佛教僧人瘗葬塔基,塔基平面呈方形,回字形,中心为僧人墓塔地宫。地宫居塔基正中,为半地穴式,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为利用地面山岩向下凿出凹槽。这一发现为我们了解唐代佛教僧人的葬俗提供了重要线索。

龙门香山寺遗址重现千年辉煌,揭开“香山首焉”神秘面纱

而2号建筑基址则位于第三级最高台地上,台地东西长100余米、南北进深约40米,总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考古队在此发现了方形夯土台基建筑基址、东西南三面踏道基础及一圈散水等遗迹,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发掘区北部的方形夯土台基建筑基址。这一台基呈“回”字形,边长27米,填土紧实且纯净,在台基上还清理出了内外两重、对称的数个磉墩遗迹,个别由碎石块组成。

龙门香山寺遗址重现千年辉煌,揭开“香山首焉”神秘面纱

此外,台基正中还有一方形大坑,边长9.0米、深1.3米。坑内地面及壁面残存铺砖、砌砖迹象,显示出唐代建筑工艺的高超水平。在大方坑中心,还发现了一石棺、两带孔石板和佛教造像等遗物。据推断,这一中心方坑应为塔基地宫。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队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遗物,包括石刻、建筑构件、陶瓷器、铜铁器等。其中,建筑构件为大宗,包括砖、板瓦、简瓦、瓦当、鸱尾等。另外,出土的鎏金铜器残片、铜造像等也为我们了解唐代佛教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同时,关于香山寺遗址2022年到2025年的第二阶段考古发掘工作,路伟介绍道,此次发掘工作主要集中在香山寺遗址的第三级台地,这片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区域曾是寺庙的核心地带。

龙门香山寺遗址重现千年辉煌,揭开“香山首焉”神秘面纱

据介绍,此次发掘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2023年至2024年发掘并整理资料,2025年编写第二阶段考古发掘报告。自2023年3月起,考古人员便开始对第三级台地上建筑基址的考古发掘,同时对2017年以来发掘的塔基周边进行深入调查。2024年,发掘工作进一步扩展到大殿区及其周围遗迹,全面揭露了大殿基址,并对院落、僧房区进行了细致的发掘。

在这一阶段的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发现了石护坡、宋代的瓦砾、石条以及晚唐时期的石踏道和砖瓦堆积等重要遗迹。同时,出土了包括碎石、残瓦、莲花纹瓦当、唐代铜钱和现代瓷片等在内的丰富遗物。这些发现为研究香山寺的历史沿革、空间布局、洞窟组合、建筑结构以及文化内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总的来说,龙门石窟唐代香山寺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为我们揭示了唐代香山寺的丰富内涵和重要地位。这些出土遗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信息,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唐代佛教文化、建筑艺术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线索。(莫韶华 李东宝 实习生 金潇潇)

相关推荐

·河南汉魏洛阳城宫城内发现大型仓窖遗迹

·郑州发布2023年度考古成果 继续推动“在郑州寻找中国”

编辑:任昱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南汉魏洛阳城宫城内发现大型仓窖遗迹
...内涵。(莫韶华 李东宝 实习生 金潇潇)相关推荐·龙门香山寺遗址重现千年辉煌,揭开“香山首焉”神秘面纱·郑州发布2023年度考古成果 继续推动“在郑州寻找中国”编辑:任昱炎
2024-03-01 15:56:00
郑州发布2023年度考古成果 继续推动“在郑州寻找中国”
...关推荐·河南汉魏洛阳城宫城内发现大型仓窖遗迹·龙门香山寺遗址重现千年辉煌,揭开“香山首焉”神秘面纱编辑:任昱炎
2024-03-01 15:56:00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 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入选
...江苏溧阳古县遗址24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25 河南洛阳龙门香山寺遗址26 浙江台州沙埠竹家岭窑址27 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28 湖南怀化桐林墓群
2024-01-19 22:18:00
龙门石窟上新:加固维修时墙壁内发现佛头等80余件精美文物
...像来源,可能为石窟中塌落的残块和该区域在唐宋时期为香山寺别院并存留、散落有部分圆雕造像。而出土的完整佛头,填埋较深,上部有山石料礓等堆积,非夹墙内出土,推断为晚唐-宋时期即已
2024-04-12 14:36:00
陈昀新作出炉!刻画石窟寺之型 铭心文物之美
...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该石窟窟龛造像规模宏大、数量众多、雕刻精湛、蕴涵丰厚,以魏唐两代石刻艺术的“中原风格”、“大唐风范”,凝聚着古
2023-08-24 17:35:00
香山公园推出5条“赏秋专线”沿途观赏香山红叶美景
...章,沿途观赏香山红叶。“古建专线”——选择南山区域香山寺、雨香馆、晞阳阿、云巢亭等登山路线,沿途身处红叶林区,可到一处处古建中品味古典园林的山居意境。“登高专线”——选择中路
2023-10-20 13:10:00
“五一”香山公园首次推出“无痕山林”行动
...尽展雍容华贵之美。眼下也是楸树开花的时节,知松园、香山寺等景区栽植了大量楸树,一朵朵、一簇簇粉红、粉白的花朵竞相绽放,层层叠叠、粉黛如霞的满树繁花极具观赏性。此外,香山红叶的
2024-05-02 00:13:00
香山公园邀游客春节登高祈福,游客打卡景点盖章可获精美纪念品
...领取手册后,在园内勤政殿、致远斋、眼镜湖、见心斋、香山寺等5处景点,找到穿着代表“福、禄、寿、喜、财”的5位“送福人”,打卡加盖“福寿双全”“福星高照”“洪福齐天”“福寿康宁
2024-02-09 16:59:00
...园是秋天赏红叶的好时节,其实冬天的腊梅也不容错过。香山寺和碧云寺附近的腊梅树龄长,树形蜿蜒曲折,姿态古朴苍劲。花朵小巧玲珑,香气馥郁醇厚。传说曹雪芹曾在香山附近居住,冬日里,
2025-02-11 09: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