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陈昀新作出炉!刻画石窟寺之型 铭心文物之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4 17:35:00 来源:中国网

陈昀是一名文物工作者和文物学者,也是一位画家。2023年5、6月间,陈昀创作了石窟寺系列绘画,作品以形求神、笔墨苍润,深得名家好评。

陈昀新作出炉!刻画石窟寺之型 铭心文物之美

莫高远望45 x 97 CM纸本水墨设色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岩上。该窟是建筑、彩塑、壁画组成的综合艺术体,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中国,尤其是河西及敦煌地区古代有关思想观念、民族关系、中外往来、社会生活、民情风俗、生产技术、建筑服饰、刀兵甲胄、典章文物等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

陈昀新作出炉!刻画石窟寺之型 铭心文物之美

云冈远望45 x 97 CM纸本水墨设色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该窟是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以壮丽的典型皇家造像而异于其他早期石窟,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历史、建筑、音乐等多方面内容。它是东方石雕艺术的精粹,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

陈昀新作出炉!刻画石窟寺之型 铭心文物之美

龙门远望45 x 97 CM纸本水墨设色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该石窟窟龛造像规模宏大、数量众多、雕刻精湛、蕴涵丰厚,以魏唐两代石刻艺术的“中原风格”、“大唐风范”,凝聚着古代匠师的奇思巧智,创制了华夏民族审美楷式。

陈昀新作出炉!刻画石窟寺之型 铭心文物之美

麦积远望45 x 97 CM纸本水墨设色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石窟凿刻在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因山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该石窟以明显的中国式窟体建筑形式、早期的经变画、以及汉族化形象的塑像等。

陈昀新作出炉!刻画石窟寺之型 铭心文物之美

乐山大佛45 x 97 CM纸本水墨设色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不仅是一处拥有千年悠久历史和深刻佛教思想内涵的遗迹,也是自然和佛教文化相结合的景观,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以“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气势。

陈昀新作出炉!刻画石窟寺之型 铭心文物之美

响堂佛首97 x 45CM纸本水墨设色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是北齐石窟中代表性的石窟,同时也是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山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陈昀新作出炉!刻画石窟寺之型 铭心文物之美

克孜尔石窟之金刚力士壁画97 x 45CM纸本水墨设色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境内,是古龟兹地区最大的一处石窟遗存。

陈昀新作出炉!刻画石窟寺之型 铭心文物之美

安岳石窟之茗山寺石刻造像97 x 45CM纸本水墨设色

安岳石窟位于四川省安岳县,该石窟上承龙门,下启大足石刻,尤以唐代造像的宏伟和两宋造像的精美著称于世。其中茗山寺石刻造像主要开凿于宋代,石质为砂岩,经过千年来的风吹日晒和雨水冲刷,仅留下抽象的线条形态,展现出别样的美感。

陈昀新作出炉!刻画石窟寺之型 铭心文物之美

陈昀著 《中国石窟寺遗产特征研究》

2022年8月陈昀著的《中国石窟寺遗产特征研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全书对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概述了石窟寺文物资源的规模与数量关系,研究了石窟寺在价值、时代和分布等方面的关联性、规律性,分析了石窟类文物病害及成因,总结了石窟寺保护方法和措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化中国行|中国优秀文物主题游上新!到资阳大足去感受石窟石刻之美
...条跨区域石窟石刻文物主题游径,是国家重点打造的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的核心游径。据介绍,这一游径以“石中三界,石外桃源”为主题,深度挖掘石窟石刻艺术价值,将川渝两地最具优势的
2025-04-19 15:29:00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回国,收藏于研究院内。我们联合浙江大学等单位,利用石窟寺数字化技术,对佛首进行高精度扫描及数字拼合,实现数字复原。”高俊苹说。在龙门石窟研究院数字展厅,排列着一尊尊古朴的造像
2025-05-22 16:51:00
国博新展“华彩万象”——文物遗产“活化”利用的创新与探索
...尼在古印度创立了佛教,僧人们开始在山崖间开凿寺院,石窟寺就此诞生。后于公元1世纪,石窟造像在贵霜帝国(位于现今巴基斯坦、阿富汗地区)诞生,被称为犍陀罗艺术。随着丝绸之路的打通
2024-01-19 07:53:00
数字绘就乡村新画卷|文化遗产走上“云端”,数字化让千年石窟“青春永驻”
...唐的路。1500多年前,北魏皇室主持营造的这座大型佛教石窟寺,不仅代表了公元5世纪世界美术雕刻的最高水平,还展现了吞吐万汇、兼纳远近的气魄。游客举起手机记录石窟之美 “可以
2024-10-13 16:25:00
教育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山西大学牵头组织的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成立大会隆重举行
...石窟研究领域复合型创新人才。二要坚持需求牵引,聚焦石窟寺文物价值认知、保护修复、展示传播的迫切需求,持续推动石窟寺考古、文物病害机理和保护材料等基础研究、保护利用关键技术与装
2023-09-18 10:32:00
东西问·中国石窟丨程耀东:须弥山石窟如何见证丝路古道上的多民族融合?
...。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固原市政府等层面出台了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的工作方案、须弥山石窟保护条例等文件,须弥山文管所等相关部门先后实施了须弥山石窟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项
2024-08-25 21:54:00
...次活动由山西省文物局、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指导,太原市文物局、太原日报社、太原广播电视台、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晋源区人民政府主办,山西省摄影家协会、
2024-10-19 07:29:00
为佛祖打工18年,他成了“当代玄奘”
...骑绝尘。根据2020年国家文物局调查:“全国一共有5986处石窟寺和摩崖造像的文物,川渝地区有2850处,占据了一半。”● 四川省巴中市西龛寺,在隋唐摩崖石窟边种地。摄影/袁
2023-09-15 22:00:00
第二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数字化研讨会暨数字云冈20周年座谈会,10月10日在大同市举办。同时,“大河明珠”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保护成果展,在云冈研究院展出。第二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
2023-10-10 17: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