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周武王灭商用了什么“下三滥”手段
...载,却折射出直到都城失陷后,商军依然在抵抗的事实。商人的不服,也体现在考古发现当中。出土的安阳殷墟王陵墓证实,这里在西周早期遭遇了大规模人为毁墓,而陕西韩城芮国墓葬中则找到了殷墟晚期宗彝玉器,佐证了周...……更多
“在这里,真正感受到我们是炎黄子孙”
...炎帝历史遗存丰厚,祭祀活动源远流长,拥有完整的炎帝文化体系。在“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的活动现场,民众们通过盛世钟鼓、恭启圣门、敬献花篮、净手上香、恭读拜文、行施拜礼、敬十献礼、敬献佾舞、祈福中华九项仪...……更多
中国的夏朝是否存在?夏朝的国都究竟在哪里
...华夏“华人”成为全球中国人的自称,取代夏朝的商朝“商人”也成为后世人们嬉笑怒骂的对象。在史料中对“商汤伐夏”这一朝代更迭的革命事件,进行了如下记载:《尚书·汤誓》“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更多
华夏和三苗的战争,加速了夏朝的建立
...了长江中游,他们就是苗蛮部族。苗蛮部族创造了辉煌的文化。1962年,江西文物管理委员会在上饶县万年仙人洞发现了距今1.2万年前的野生稻植硅石以及1万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这个证据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育和种植水...……更多
颛顼到底做了什么,为何夏朝秦朝都奉他为祖
...基本是学界共识。不仅如此,濮阳的地理位置既靠近东夷文化区域,也距共工氏所在的河南辉县不远,同文献记载的颛顼受少昊恩泽、与共工争帝位的记载吻合。但这些记载,仍未能解开上文中的疑问:即颛顼到底做了什么地位...……更多
华夏子孙中的“夏朝”,为何却一直找不到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夏朝开始到现在一共经历了23个朝代。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在神州大地上徜徉了五千个年头了。可是你知道吗?事实上世界考古学家对中国夏朝存在与否一直是存在争议...……更多
...职位,那就是主持祭祀的占卜官。殷代的神权是很盛的,商人几乎是事事都要向神鬼问卜吉凶,祭祀的种类、名目异常繁多。因此,祭祀是最重要的国事活动之一,而掌握这项最高神职权力的祭司,要具有广博的学识、崇高的地...……更多
“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展出
...商代文明。商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部族,文献记载商人的始祖契助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商。2005年度入选的鹤壁刘庄遗址发现了下七垣文化墓地等先商族的物质遗存,对研究先商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偃师商城小城的发现入...……更多
探索构成华夏主体民族的上古三大地域集团
...团、黄帝集团以及虞夏集团。1、神农氏华族集团(仰韶文化,中原粟作农业区)神农氏是三皇之一,也是神农部落的首领,也被称为炎帝,神农氏是第一任炎帝,相传神农氏为了给人治病,亲自尝试百种草药,并写成人类历史...……更多
...狄作为一个民族却在历史上消失了。狄人基本接收了华夏文化,融入到了华夏文明之中了。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一,鬼方和北狄的来源:和黄帝关系密切狄,全名为狄历,商朝时期被称为“鬼方”,西周被称为“猃...……更多
商人:华夏文明的缔造者与传承者
商人,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族群,不仅建立了辉煌的商朝,更在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其起源、发展以及与东夷、华夏之间的密切联系,构成了华夏文明演进历程中的重要篇章。本文将深入探...……更多
商与周两个仇敌忽然变成了亲兄弟
...唐尧和挚(少皞)共祖,但就实际而言帝喾之后,也只有商人与其渊源可考,比如王国维、郭沫若曾指出殷墟卜辞中的高祖夔就是帝喾,可以说帝喾这一历史角色的出现,完全是商人创造的,与周人毫不相干。但是到了《帝系》...……更多
夏朝之前的三皇五帝时发生了什么?三皇五帝究竟是历史,还是神话
...战争的盛世,人口开始急剧增加,经济、生产力、科技、文化开始发展。3、大禹治水到了五帝中后期,华夏大地发生了一场超大的洪水,从尧在位期间,大洪水就开始泛滥了,主要存在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与济水...……更多
一次东征三位亲信大臣给出三种解决方案,周武王该听谁的
一第一次东征之后,商纣王的统治虽已被推翻,可商人却未能真心归顺周人。局势如此,周武王也深感无奈。没攻入朝歌之前,总想着能攻破商都就万事大吉;如今商都就在自己脚下,但这天下却依旧像个烫手的山芋,虽然近...……更多
崇侯虎与姬昌作:真实历史上的西伯侯之争
...国是关中地区的传统强国。在商代晚期,崇国已经成为了商人压制西羌的重要封国,帮助殷商坐镇西部,所以此时如果有西伯侯这个位置,那也是崇国的。【岐周崛起】周人是在古公亶父迁移到周原才发展起来的,这个时候已经...……更多
...”、“政治斗争说”等,我比较倾向于“游牧行国说”。商人最初并非是一个农耕民族,而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则需要不断进行迁徙,在华北平原尚未大规模开发之前,这里生活的游牧民族还是很多的。根据《山海经》《竹书...……更多
从宗法分封制看周代的\
...良性互动的特殊政治形态,它的存在和周代政治、社会和文化多重因素都有关系。周礼是维系周代社会秩序的重要准则一、要理解“同姓不婚”,先要理解周代的宗法分封制西周是三代的巅峰时期,被孔子盛赞为“郁郁乎文哉”...……更多
商朝灭亡揭秘:东夷、姬周与鬼方的三重夹击
...,发现鬼方势力非常强大,比如以下三点:首先,李家崖文化至少有300处以上的小型聚落,以粗放农业为主,定居程度很高,而不是过去以为的游牧民族。同时可见,鬼方在生计方式、礼仪方式、社会习俗诸方面,都与晚商文化...……更多
“春秋战国”最大的反派是谁,存活了八百多年
...巳其、卢戎等国;4、大禹的后代:杞、缯、越三国;5、商人后裔:权、桐、潜、宋、萧等国;6、嬴姓诸侯:江、黄、谷、郯、弦、白、寘、复、淮夷等国;7、偃姓诸侯:有舒、舒庸、舒鸠、舒龙、舒鲍、舒龚、舒蓼、宗、州...……更多
商朝为何没记录夏朝?甲骨文中的“羌”,解释一切
...光的代名词,我看到有人踱步于河岸,河水清澈,透露出文化的痕迹,展现文明的历史,朵朵含苞待放的文明在时间长河中露出尖尖角。▲夏时期全图一、被质疑的夏朝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史书通过文字把我们带回曾经的过往,...……更多
秦始皇为中国取的哪个名字沿用至今
...身礼仪,故谓之中华。”意思是指凡是政治制度或者礼仪文化自属于中国的都称之为中华。而如今中华已经深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无论是成为中华还是华夏都是对自己的认可,都深刻的寄托了繁荣昌盛的希望。都代表着统一与...……更多
...,反而是商业纠纷、血亲复仇而发生战争的比较多。例如商人原本居住在东北,后来迁徙到华北平原,用塞外的牛羊来和中原各部落进行交易。后来有易氏抢夺了商人的牛羊,杀了商人领袖王亥,于是商人就对有易氏发动战争。...……更多
特写:桥山之上松柏翠 两岸同胞血脉连
...民族复兴与和谐进步的良好祝愿。“拜谒轩辕黄帝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让我们的后代都知道我们来自哪里,我们的祖先是谁。”韩萤焕说道。韩萤焕祖籍广东梅州,来到大陆的三十三年里,饮水思源是他心底最深的一抹情愫。“...……更多
涿鹿之战:一场史诗级的部落对决
...,分别代表着炎黄二族。炎帝部落以农业为主,崇尚农耕文化;而黄帝部落则以游牧和狩猎为主,重视军事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部落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炎帝部落在经济上逐渐强盛,但在军事力量上却相对薄弱。黄帝...……更多
玩游戏还要会甲骨文?网友:逆水寒玩家都是高材生
...甲骨文的演变历史以及具体含义,进而让大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文字的发展与衍变。能够有如此大阵仗自然是因为后续将会上线的新资料片,在新资料片中,大家将会通过甲骨文的线索探秘一段陈锋的历史,不仅有着左右江湖命...……更多
黄帝在河南、蚩尤在山东,为何绕道1600里在河北开战
...争。战争的结果决定了中华民族命运走向,也奠定了华夏文化基础。蚩尤在如今被称为战神,是华夏大地上第一个使用金属武器的部族领袖,凭借着一人的领导能力与炎黄二人领导的部族抗衡。但最终他还是失败了,炎黄二帝胜...……更多
召公燕国从何而来
...,而是奔向靠近燕山的北京一带。武庚溃败后为何不奔向商人旧势力盘根错节的西部、东部和南部,而要向北逃窜呢?这说明当时商人在幽燕一带尚有牢固的基础,这里因此成了商人最后的避难地。早在夏代后期,先商势力就已...……更多
炎黄子孙莫乱认,若是这4个姓氏,很可能是战神蚩尤的后代
...左右,因此被称为“蚩尤村”,可以说是学者们研究蚩尤文化的“活化石”。其实,在如今的中国,无论姓什么都没那么重要,是炎黄子孙也好,是蚩尤后人也罢,五十六个民族能够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血脉的传承...……更多
为何说妇好对华夏文明的贡献,可与明太祖相媲美
...所谓的黑暗时期,直到大约四百年后的公元前八九世纪,文化才开始逐渐恢复。另外一支向东迁徙的印欧人在中亚附近分开,一支继续向东最终到达中国的新疆,与当地文化混合形成小河文化。另一支向南进入印度,并将创造出...……更多
华夏文明之源:探寻汉族创世神话的消失之谜
...是谁,毁了我们的创世神话?《史记》认为,先秦之前的文化之所以难寻踪迹,是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和项羽的火烧阿房宫。是的,这两件事是华夏族文化史上的大灾难。两场大火,烧掉了汉族许许多多的“童年记忆”,所以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开国大校魏文建之子魏建民捐赠一批珍贵资料
大皖新闻讯 近日,裕安籍开国大校魏文建之子魏建民老先生向六安市裕安区委史志室捐赠了一批珍贵资料,这份捐赠内含21张珍贵的照片以及1本回忆录
2025-07-17 19:03:00
抗战中的太原:许牛儿机智送军粮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人民群众给军队送粮食。(资料图片) 八路军游击队员王四锁奉命下山催粮,惨遭日本鬼子杀害,鬼子还将他的人头割下来挂在王郭村真武庙门口示众了3天(见《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一文)
2025-07-17 07:10:00
惊艳法国!折纸《五马渡》,“奔腾”凡尔赛
黄晓娴。折纸作品《五马渡》。 折纸作品《拿破仑》。以鼓楼绿雕孔雀为原型的一对吉祥孔雀。 折纸作品《龙踏沧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日前
2025-07-16 08:22:00
抗战中的太原:宁死不屈的游击战士王四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条。(资料图片) 侵华日寇真残狂,“三光”政策祸民殃。游击战士王四锁,拋头洒血庙门旁
2025-07-16 08:2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魏拯民:为救人民于水火而斗争
在松花江畔、在白山黑水间,魏拯民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魏拯民是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原名关有维
2025-07-16 13:57:00
义务守陵二十二载,临沂九旬老人践诺言
22年,7000多个日夜,足以让青丝染尽霜雪,从壮年步入耄耋。在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陡沟庄村,90岁的村民李振江,却将这漫长的岁月
2025-07-16 16:27: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大皖新闻讯 巍巍大别山,滔滔江淮水。80年前,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曾走出一位令日寇胆寒、让百姓传颂的抗日英雄——储蓄谋
2025-07-16 17:38:00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留书:王阳明对贵州旧友和弟子的深情告别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其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中国四大儒家”
2025-07-16 17:58:00
“鏖兵齐鲁 功昭山河——许世友战山东”讲座将在烟台图书馆开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7月16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为深入挖掘展示烟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18:09:00
合肥83岁退休教师历时8年研究解读《增广贤文》 希望为传统智慧注入时代新解
大皖新闻讯 “一生爱学习,永远有追求,这是我的初心。”因从小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合肥83岁退休教师张宗贵潜心研究蕴含前人智慧的《增广贤文》一书
2025-07-16 18:1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