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妇好对华夏文明的贡献,可与明太祖相媲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30 09:3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为何说妇好对华夏文明的贡献,可与明太祖相媲美

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妇好墓,使这位湮灭三千多年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事迹重见天日,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认为,应该给予这位古代的杰出妇女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公元前十二世纪时,正是中国殷商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乱,商王朝留给今人的痕迹已经非常稀少,但是,就在这些为数不多的远古遗物中,却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一位特殊的女人。

商王武丁见于史料的“诸妇”多达六十多位,其中,只有三人拥有王后的地位,妇好是第一位。而且,也是商朝中兴之主,武丁一生中唯一真正爱过的女人。

在现存于世的甲骨文献中,“妇好”的名字频频出现,仅在安阳殷墟某甲骨窖穴中出土的一万余片甲骨中,她就出现过两百多次。而且,武丁在这些占卜中,向上天祈告的内容,包括妇好的各个生活侧面:征战、生育、疾病,甚至包括她去世后的状况如何。足见武丁对妇好用心之深。

妇好并不姓妇,她的父姓是一个亚形中画兕形的标志,当她嫁给武丁成为王妻之后,武丁给了她相当丰厚的封土和士民,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尊称为“妇好”,或者“后妇好”。妇好的谥号为“辛”,商王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在大约三千三百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小冰期,全球气温下降,高纬度地区的生活条件急剧恶化。生活在亚欧草原上的古印欧人,不得不向南迁徙,进而引发了史称“印欧大迁移”的事件。

其中,讲小亚细亚-亚美尼亚印欧语的部落,从小亚细亚东部分几批,横穿安纳托利亚高原进入欧洲。希腊此时已经有前期从小亚东部而来,与当地土著米诺亚文明混合而成的希腊语迈锡尼文明。但是后期来到的印欧人比较野蛮,对当地文明形成很大的冲击,使希腊进入了一个西方学者所谓的黑暗时期,直到大约四百年后的公元前八九世纪,文化才开始逐渐恢复。

另外一支向东迁徙的印欧人在中亚附近分开,一支继续向东最终到达中国的新疆,与当地文化混合形成小河文化。另一支向南进入印度,并将创造出灿烂文明的印度原住民征服后,制定了种姓制度:入侵者在剽窃了原住民的文化后,被列为最高的种姓,二者文化的真正创造者,印度的原住民却被列为低等种姓,最终,比中国起源更早的印度文明,就在这种野蛮的种族隔离制度下逐步衰亡。因为,被禁止学习,就意味着政治人才的匮乏,所以,印度历史上基本没有统一的局面,也没有国家和民族认同感。

这次迁徙对文明的破坏,影响到了整个欧亚大陆。但进入中国的这支印欧人未能继续前进,可能是因为巨大的人口规模优势,华夏文明在这场急风暴雨中屹立不倒,成为整个东亚的文明的灯塔。

有学者把武丁时期有关“西北战争”的甲骨文梳理后,说:“这些最为可靠的原始资料,透露了中华民族在形成时代,艰苦奋斗的真相,尤其是在内蒙古、河套一带发生的争夺战,实为奠定中国文明的一连串决战的序幕,其重要性不亚于传说中,史学家歌颂的黄帝的阪泉、涿鹿之战。”

他还用一些间接资料,说明这场战争的伟大意义:武丁时代征伐的外族,“与蹂躏印度文化的雅利安民族以及征服两河流域的迦塞族有极其相近的文化关联,并且有些血缘关系;他们虽没有文字,却拥有很进步的战争武器”,但“在这一时代,中华民族在西北边疆打了一次勇敢的、胜利的自卫战,这一战奠定了殷商时代二百年的文化生活,为东亚及太平洋区域建立了一个伟大文明的新基础"。

老祖宗有句名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国家的大事,除了祭祀与占卜之外,就是保卫边防、开拓疆土和掳掠奴隶的征战了。武丁是商朝历史上有名的一代雄主,他在位五十九年中,频繁出征作战,先后征服了西北、东南的周边部族,极大地扩充了王朝的版图,史称为“武丁中兴”。在这个过程中,妇好当然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当时的文献里,对她参与的军事活动都有颇为详尽的记载。

印欧语族人根本不把其他民族的人当人看,他们不是设法和他们打败的民族融合,而是制定出种族隔离或种族灭绝制度:远的说,有入侵印度的印欧人(即雅利安人)的种姓制度;近的说,有欧美人在非洲贩卖黑奴和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屠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妇好对于华夏文明的贡献,足可与明太祖朱元璋相媲美,甚至更大,因为,那时萌芽阶段的华夏文明架构还很脆弱,如同一棵小树苗,一场暴风雨就能将其摧毁;不像十三、十四世纪时期,华夏文明已经有了深厚的底蕴和基础,如同参天古木,雷霆风暴过后,挺拔依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15: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古代第一位女将军,征服20多个国家保护华夏文明
...因此而获得了独立的封地。另外妇好还非常有力地保护了华夏文明的传承。三千三百多年前,全球气候条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古印欧人开始向低纬度地区迁徙,他们向西方灭掉
2023-06-25 10:55:00
华夏文明的守护者:妇好与她的时代
...将军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打败20多个国家,延续数千年华夏文明。1976年,妇好墓于河南省安阳市被发生,且考古专家挖掘了这座墓主人身份清楚、没有失盗的古墓,妇好墓出土了随葬物品
2024-02-27 17:42:00
拯救华夏文明的真正传奇女子是谁
...雅利安人的话,那么,妇好的这一次远征的胜利,无疑是华夏的幸事,倘若这些古雅利安人成功的入侵了华夏大地,那么,今天的中国也将被种姓制度所困扰。所以,有学者认为,妇好的这一次远征
2024-05-04 11:12:00
她才是真正的“第一女战神”,延续了中华文明
...还有很多女性同样为我们的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华夏文明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文明,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就是说女性在许多事情上,其实都不会比男性差。
2023-03-09 12:15:00
族拯救者妇好打了华夏自卫反击第一战,捍卫了华夏文明
...和古印度文明。与此同时,他们也将目光盯上位于东方的华夏文明,企图摧毁当时还是比较脆弱的华夏文明,就在这生死攸关之际,一位伟大女子挺身而出,率领军队打了华夏自卫反击第一战,捍卫
2023-05-06 11:01:00
商朝的女战神妇好:看古代女性的力量与贡献
...一战也让雅利安人不得不逃离中原,停止向东的步伐,使华夏文明得以保留,让我国的历史得以完整。妇好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文字记载的女战士。 是战神也是爱神妇好和武丁的爱情也
2023-10-27 07:33:00
妇好能征善战的,商王能不爱吗
...人,却被妇好率领的商朝军队彻底地打败了。初具规模的华夏文明在这场急风暴雨中屹立不倒,成为整个人类接下来近三千年文明的灯塔。从这个意义上说,妇好是我们种族和文明的拯救者,也是中
2024-05-06 19:16:00
夏朝被灭后后裔都去哪儿了
...汉末年追随曹操打天下,也在全国开枝散叶了。后来由于明太祖一声令下,将复姓改为单姓,夏侯家族很多人都改成了夏,所以现在很多夏姓都是夏朝后代,除此之外还有姒姓、杞、娄、楼等姓氏,
2023-07-08 16:30:00
商、周两朝的国都朝歌和西岐,古代这两大名地如今位于什么地方?
华夏文明悠久,古都遗迹铭记先辈创业艰辛。朝歌、西岐,昔日文明之巅,今虽遗迹稀疏,仍透历史韵味。何不踏足古都,追寻那些激荡人心的过往,体会华夏儿女坚韧不拔的创业之魂?【一、盘庚定都
2024-12-05 10: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