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避讳制度的发展:从《周礼》到唐宋明清的演变
关于“避讳”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一书上面,简单来说,就是要避开他人的名讳。长而久之,就逐渐在中国古代发展成为了一种特有的制度,与当时的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史料《周礼·春宫》一书中记...……更多
南京博物院庆祝建院90周年玉器文化大展
...为“中华第一龙”。嵌宝石乌纱翼善冠诸侯能佩几块玉,周礼有严格规定夏商周三代,中华文明从“满天星斗”的古国林立走向“月明星稀”的广域王权国家。此时,玉礼器成为了维持国家礼仪、制度运转的重要载体。本次展览...……更多
秦始皇的恐惧:对周公制度的反思与大一统的决策
...之后,春秋战国又截然不同。春秋时代:因为周朝制度“周礼”的存在,无数国家施行的都是分封制度,公侯伯子男等而化之之,渐渐下沉的政治体系,维系了周朝制度的稳定与国家政治结构的稳定。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更多
周公:从辅政到周礼,开创周朝辉煌的幕后推手
...的政治地位,也为后面辅政打下了基础,令人信服。二、周礼的出现在如今用科学的态度看来,当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周公却也利用这种手段提升了自己的形象。同样也更加注重突显领导者的光彩,这样就不会让周公的...……更多
白居易、李贺、张岱笔下的苏小小:美丽与才华的象征
...名妓,常坐油壁车。历代文人多有传颂,唐朝的白居易、李贺,明朝的张岱,近现代的曹聚仁、余秋雨,都写过关于苏小小的诗文。有文学家认为苏小小是\"中国版的茶花女\"。苏小小墓苏小小墓,位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苏小...……更多
...官德”就是社会对古代领导干部各方面的素质要求。如《周礼》有小宰一职,提出了六条对官员的要求:“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这六条以廉洁为本...……更多
唐朝文人风采:从李贺的仕途看唐代文人的命运与情怀
...能人。其家族更是早期的世家大族,但随着历史的更迭,制度的演化。李贺家族没落只能漂泊度日。到了李贺这一代,尽管有些许的好转,李贺仍旧得为填饱肚子而外出谋生。这期间,李贺写诗作对依旧不断,更受时局动荡的影...……更多
揭秘商纣王与微子启的真实故事
...正形成和确立是在西周时期。后世之人欲恢复之,则须遵周礼。孔子讲克己复礼。这种礼制也就是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以后各朝代所遵循的礼法或许有所不同,但基础都是以周礼为依据!这不是商代的礼仪。战国时期的人们批...……更多
一柄手杖背后的尊老史
...断出以鸠杖为老者祝寿的习俗源远流长。关于鸠,早在《周礼·夏官·罗氏》中便有记载:“中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行羽物。”东汉郑玄在注中更进一步解释了鸠与养老之间的关系:“是时鹰化为鸠,鸠与春鸟,变旧为...……更多
东汉时期,音乐平民化的影响与意义
...治经济,文化同样也是一方面。有鉴于此,刘邦从以前的周礼和秦礼为基础,着手制定了一套汉朝独有的礼乐制度,“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虽然汉朝在礼乐制度上面也有着自己的创造,决不能说是完全照搬的周礼,但在具...……更多
先秦至西汉:宗庙祭祀的演变与四时祭制度的形成
...“礿”二字相通,因此,东汉皇帝宗庙夏、冬二祭名与《周礼》“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的记载基本一致,则春、秋祭祀之名大概也应与《周礼》记载相同。在有关史籍中的记载中,曹魏...……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使得社会阶层更加固化。为此从隋朝开始,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一直到清末结束,科举制度一直延续了近1300多年。据统计,在这段时期内,中国一共产生了800多名状元,其中第一位状元便是唐高祖时期的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说的礼崩乐坏是指什么?
...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恢复周礼,孔子于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开始周游列国,这一年他55岁,等他再次回到鲁国时已经68岁了,期间走过了约12个国家,却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更多
春秋战国时代,何以涌现出如此繁荣的“百家争鸣”文化盛景
...,孔子也可视为百家争鸣的引子。正是他坚定不移地维护周礼,才激发了后来那些反对旧制度、否定周礼的学说的产生与发展。 ……更多
为何说隋朝一个短命的朝代,历史贡献超越千年引领时代
...阶级的含义,莫不是以血统延伸,或是以宗亲为纽带,以周礼分封制为基础进而形成的权贵阶级政治体制。比如夏商周三代,号称中国历史上的奴隶社会时期。可是其实质不过是正儿八经的封建制时代,夏商两代君王可称呼为名...……更多
...欣向荣、国富民安的景象。并且姜子牙还带头在齐国推行周礼教化民众。由此可见,姜子牙是一位全职全能的人物。无论是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和卓越贡献。 特别是在军事方面,姜子牙被后世尊...……更多
乾隆帝轻视继后的嫡子吗
...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总称为“六瑞”,《周礼》中记载是祭祀用的礼器。以玄璜礼北方。——《周礼·大宗伯》璜 璜是祭祀北方的礼器,北方对于清王朝可是有着不同的含义,清朝龙兴东北,而且古代中国有尊...……更多
揭秘乾隆年间贪腐盛行:皇帝纵容、官场文化与民众心态的交织
...贪官横行的原因,以及乾隆帝在其中的无奈与困境。一、制度漏洞与监管缺失乾隆年间,清朝的官僚制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漏洞和弊端。官员选拔上,虽然科举制度为朝廷选拔了大量的人才,但同时也滋生了买官卖官等腐败现象...……更多
从乾隆的后宫看古代女性命运
...与颖贵妃一起居住在寿康宫中。然而,更为残酷的是殉葬制度。在古代,后妃殉葬是一个古老的陋习,虽然在汉代时逐渐废止,但到了元朝又被恢复。明朝时期,朱元璋驾崩后的遗诏要求未生育过的后妃必须殉葬,导致46名后妃...……更多
清朝的“公爵”是什么地位,什么人可以封公爵?
...差距,自然有许多人想要得到公爵身份。可是在清朝爵位制度中,想要成为公爵,需要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才有机会获得。清朝异姓功臣爵位制度起源于努尔哈赤时期,中间糅杂了八旗制度、明朝武将称谓制度,甚至有隋朝五...……更多
刘凤浩:以才智胜出的探花郎
隋唐时期,创立了科举制度,成为了寒门子弟突破阶级固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总之,科举制度在一个非常公平的制度,但也绝非是完全公平的,有科场舞弊,也有皇帝个人的嗜好,都在一...……更多
...此地为止,总计180年。综观高昌国的税役制度,延续了《周礼》等国学经典所记载的华夏传统。首先是按人丁征发税役。吐鲁番出土的高昌国时期的文书中有“丁正钱”一词,即按人丁征收的定额赋税(类似于汉代的算赋),检73TA...……更多
\\\
...状的人不仅不会求得公道,甚至可能遭受皮肉之苦。一、制度虽好,却难实施“告御状”是一个经常出现在影视作品的经典元素,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通过阻拦皇帝的车驾,让皇帝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随后由皇帝亲自出面拨乱...……更多
...天子是月,这种制度保障着八百年周人政治的稳固,并在周礼中成为规则与法律,被一代代的传承下来。而秦国人的扩张史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集权史,就是把那种基于血缘关系的分封制度转变成以皇帝为独尊的政治管理体制...……更多
名垂青史:中国历史上十位传奇丞相盘点
...式进入文明的礼乐社会。周公旦制定的一系列制度统称为周礼,是周朝统治的根基,这些制度影响了后世数千年的华夏社会,直到春秋晚期礼乐崩坏,周礼才开始走向衰弱,周朝也就逐渐走向灭亡,而作为周礼的总设计师,周公...……更多
乾隆帝的勤政与晚年贪腐原因
...段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和珅提出的“议罪银”制度,这项制度从明面上看,就是官员花钱消灾,而这条制度明显是违背乾隆前期执政理念的。但是如果我们再细想一下,乾隆之所以愿意推翻自己之前的制度,恐怕还另...……更多
揭秘清朝顶戴花翎制度:严格规定下的尊贵荣耀
导读:每个朝代都对自己的服饰做出过详细的规定,尤其是官员的品级都有严格的规定。清朝官员的官服一般是朝珠马褂、顶戴花翎。但是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所以对官员的顶戴花翎有严格和详细的规定。尤其是在三眼花翎非...……更多
周礼六军制度与晋景公的军事改革
...国家。 而‘六军制度’,是周天子才能拥有的军制,《周礼.夏官》记载——凡军制,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更多
决定清朝命运的八旗制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呢
...旗,现在都快成贬义词了,然而八旗是中国古代史中军事制度的巅峰。八旗制度的设计与施行让十几万人的一个民族一跃成为雄踞亚洲的大清帝国。并且从努尔哈赤的后金建立到清末溥仪退位拥有296年的寿命。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更多
乾隆与刘凤浩:相貌与实力的对决
...秀才,古代秀才的唯一出路是走上仕途,这也是实行科举制度后的结果。然而,世界对帝国主义考试制度的主张不同。从小规模编纂的角度看,帝国主义考试制度仍然是一个很好的制度。最终,贫穷家庭的孩子有办法做官,以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静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六百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
2024-06-30 05:55:00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