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东汉时期,音乐平民化的影响与意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6 05:22:00 来源:戏说三国

东汉时期,音乐平民化的影响与意义

音乐,作为一种能够使人感到身心愉悦的事物,从早期的原始社会诞生开始就已经出现。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音乐的内容得到不断发展,音乐的形式还蒙上了一层政治元素,成了古代时期区别社会不同等级的重要工具。

尤其是随着周朝时期礼乐制度的制定后,这一变化更加明显。而到了汉朝时期,我国社会经历重大变革,礼乐制度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不同时期的礼乐充分反映出了不同时代的特点。

西汉时期的礼乐整体呈现出庄严肃穆的特征

1、在种类和形制上都较为大气

当终于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后,刘邦接下来所需要做的工作便是制定一套专为自己服务、并且能够使整个国家正常运转的制度。这种制度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同样也是一方面。有鉴于此,刘邦从以前的周礼和秦礼为基础,着手制定了一套汉朝独有的礼乐制度,“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虽然汉朝在礼乐制度上面也有着自己的创造,决不能说是完全照搬的周礼,但在具体的内容上面,还是不可避免地遗留下来了周朝时期的许多特点。而周朝作为礼乐制度的发源时期,对于宫廷和规则秩序的遵守则更为明显,这就使西汉礼乐整体呈现出了庄严肃穆的特征。

东汉时期,音乐平民化的影响与意义

从乐器的种类上来看,西汉时期的乐器种类已经较为丰富,既有着丝竹管弦类,如琴、瑟、筝,也有着礼制乐器,如铜编钟、编磬。但从总体上来看,当时代表封建等级制度的大型礼制乐器占多数。它们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出土于许多现如今发掘的贵族墓葬当中,有力体现出了这一点。

正因如此,西汉时期在进行礼乐表演之时,也是以钟磬这种大型礼制乐器为主,丝竹管弦类则起辅助作用。另外,据《汉书》记载,西汉宫廷内部的乐器沿袭了周朝时期的基本制式,这也是其封建等级制度浓厚的体现。因此,这时期的礼乐尚且还没有更多普及到民间,政治意味大于享乐意味。

最后,在乐器的使用上面,西汉时期包括钟磬在内的礼制乐器也可以证明这点。通过对现如今发掘的一些大型礼制乐器的测试,我们发现这些音律与史书上记载的音律系统完全一致,呈现出特色的规律性,“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但是,也正因为它太有规律,导致其在整体音阶的变化上就显得比较单一,旋律也并不丰富,从而大大降低了音乐的耐听度,甚至与先秦时期相比都有所不及。

其中固然有着时代变化、礼制乐器发展不再辉煌的原因,但更多却还是因为西汉统治者更将礼制乐器看成了一种身份等级的象征,而非单纯的作音乐演奏用途。

东汉时期,音乐平民化的影响与意义

2、在出土地区和摆放上面也同样体现出身份

受到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响,人们在墓葬的安排上面也会有着不同。在先秦时期,人们对自己的等级身份持着更为重视的态度。

虽然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当时的礼乐等级制度呈现出混乱的模样,但各自有权势的人却仍然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彰显出自己的非凡地位,墓葬便是这种彰显的方式之一。在现如今发掘的许多座西汉贵族墓葬当中,主墓外面会有着许许多多的陪葬坑,用以放置丰富的陪葬品,乐器便是陪葬品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在当时,只有等级尊贵之人才能够用上如此高规格的墓葬。另外,这些乐器与前文所提到的也有相同特点,都是以大型礼制乐器为主,编钟、编磬、甬钟等相当常见。

在地域文化上面,当时的墓葬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体现。作为皇族所在地,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中心,相对应的,这里礼制乐器的使用风气也最为浓厚。

东汉时期,音乐平民化的影响与意义

即便是被分封到不同地区的诸侯王,同样会使用高规格的乐器来彰显出自己的身份,表示自己是正统汉文化之人。但是对于那些不同民族以及偏远地区的人来说,他们的礼制乐器就充满了民族和地区特色了,与中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当然,随着民族融合以及汉朝对这些地区管控力度的加强,这一现象也逐渐淡化,最终还是变得殊途同归。

东汉时期的礼乐逐渐往平民化发展

1、乐器本身发生较大的变化

东汉时期,社会再度发生重大变革,无论是社会阶级还是文化等方面,与西汉相比都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因此,当时的礼乐也同样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从乐器的种类来看,东汉时期的礼制乐器大量减少,即便是在身份尊贵的王侯墓葬当中也不例外。

相反,丝竹管弦类乐器和乐舞画像则大量增加,建鼓、盘鼓、笙、竽等都十分寻常。而在乐器本身的组合上面,同样是以丝竹管弦类乐器作为主导,礼制乐器已经退化成辅助作用。

但是,这并不代表礼制乐器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是更多地运用到专门的宫廷礼仪场合当中,用以彰显出隆重性和正式性,丝竹管弦类乐器则更为广泛和普及,并且更受人们的喜爱。

东汉时期,音乐平民化的影响与意义

2、墓葬内的乐器摆放也发生变化

在音韵的表现上,丝竹管弦类乐器的表现力更强,所能呈现出来的旋律和节奏感也更为丰富,它由此获得了东汉社会大部分人的喜爱。正是因为这一变化,使得在当时陪葬品的选择上面,这些乐器也成了主流。

不同于西汉时期一个主墓加上多个陪葬坑来放置陪葬品的设计,东汉陪葬品的放置是以内藏为主。从这个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西汉时期人们即便到死也要凸显出自己生前的地位,将墓葬当作自己死后的房屋来大肆修建。东汉时期的人们则更加提倡社会化和生活化,陪葬品的放置已经不再是以凸显身份等级为主,盛行的丝竹管弦类乐器才是他们的最爱。

时代的变化造成了两汉时期的不同礼乐制度

1、社会发展当中自然而然地融合

前文已经说到,西汉初期的礼乐制度是在参考借鉴了周礼和秦礼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也因此沾染上了周礼的贵族化元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先的贵族体系已经土崩瓦解,官僚才是社会的真正主宰者。

东汉时期,音乐平民化的影响与意义

官僚职务虽然也可以传承下去,但大体上来说,社会阶级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主流审美必然也跟随着社会阶级的变化而变化,它必须是绝大多数人喜欢才能够流行下去。

虽然西汉初期的礼乐同样可以起到一定的振奋人心作用,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既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和内涵,也认为其略显僵化和呆板,很难使他们产生喜欢之意。因此,他们必然会推崇更为人所喜欢的俗乐。雅俗交融之下,一种新的社会审美便诞生了。

2、以乐府为代表的音乐机构的大力推广

汉武帝继位后,设立了乐府机构,专门收集不同地区的民间歌谣。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民间的俗乐得以进入宫廷当中得到演奏,这就与上面所提到的雅俗相融相对应。虽然它们在进入宫廷之后会得到相应的改变以适应不同的场合,但从整体上来说,它们覆盖到了更广的人群。

此外,汉武帝还使乐府取代了太乐作为郊祀之礼配乐的作用,再度提升了乐府的地位。此后随着乐府的不断发展,其内容在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受到了更多人的追捧和喜爱,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值得一提的是,乐府诗歌的音律虽然在后世失传,它的诗歌体裁却沿袭了下来。

东汉时期,音乐平民化的影响与意义

3、东汉贵族豪强势力的增强是一大原因

西汉末年,随着王莽改制所造成的天下大乱,各路起义军纷纷发起对新朝的进攻。在经过多年厮杀后,刘秀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成功建立了东汉王朝,但是,不同于每一次朝代更迭所伴随的社会阶级重组,东汉时期的上层统治阶级基本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事实上,刘秀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联合了诸多不同地区的豪族势力。他们在东汉王朝的建立过程当中立下了大功,在东汉建立后自然也在社会内拥有了非凡的地位,即便是皇帝也无法忽视他们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豪强地主们的势力便不断增强,养成了骄奢淫欲、贪图享乐的行为习惯,同时带动了全社会的享乐风气,丝竹管弦类乐器也就变得愈发流行起来。

总结

总的来说,汉代礼乐制度的演变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当时人主动推动所造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人们必然要求更多的精神享受。而在娱乐手段缺乏的古代,音乐便是这种享受的重要手段。

东汉时期,音乐平民化的影响与意义

可以说,当时礼乐制度的变化不仅仅是乐器本身的变化,更代表了一个时代和社会审美的变化。也正是因为这种变化,才使得我国乐器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6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了解中国乐器的发展,远古时代乐器以实用性为主
...的音乐大多流行在上层社会,到了宋代之后,音乐也逐渐平民化,经常出现在地方戏曲之中,同时诞生不同流派,笙被不断改进,从一开始的17变为36,同时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拉弦乐器胡琴,宋
2023-07-06 05:41:00
为何唐朝音乐如此繁荣?音乐风格多样,唐人偏向精神享受
...一个高潮,也被后世称为“大唐盛世”,尤其是在长安,平民百姓过上了稳定富足的生活,诗人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杜牧也曾写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2024-03-01 18:41:00
唐代汉传佛教音乐的兴盛为何兴盛
...思想、助人修身的作用之外,佛教音乐还在贵族的飨宴和平民的娱乐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一、唐代汉传佛教音乐兴盛的历史因素1、适宜佛教休养生息的和平盛世在佛教前一个发展阶段,即
2024-05-13 17:13:00
聊聊乾隆时代的乐器
...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乾隆盛世则是清朝的一个重要时期,乾隆皇帝在位时期长达60年,给中国带来了健康繁荣的文化氛围。乾隆还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鼓励民间的手工艺和商业活动。清朝
2023-07-05 21:43:00
“要将中国民乐推向世界”
...—阎惠昌与香港中乐团”音乐会,重现中华文明先秦至唐时期的民乐风采,给泉城观众带来一场传统文化的洗礼。演出结束之后,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兼终身指挥阎惠昌做客海右文艺沙龙。在采访中
2023-12-05 11:46:00
大家眼中的废物 在他手里“唱”出美妙的歌
...但在音乐这条路上,我不愿受限。”他透露,在事业巅峰时期,出场费高达六位数,但内心却缺乏安全感,并不快乐。仿佛和小学时腰鼓队演出时的那次情不自禁一样,这一次,他又“叛逆”了,持
2024-06-02 09:35:00
...其中,小调和劳动号子数量最多,约有700首。诞生于抗战时期的《沂蒙山小调》,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首小调。这首经历了战火洗礼的优美小调,凝聚着沂蒙人民对祖国、对家乡无限的热爱,
2023-08-10 00:09:00
...资料分析,作者构建了鼓乐器发展的完整时间线。从远古时期的宗教仪式到封建社会的宫廷礼乐,再到现代社会的多样化鼓乐,书中的论述展现了鼓在不同时代的独特价值。原始社会的鼓主要用于宗
2024-07-12 23:12:00
有声文化——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颗明珠
...以稻为主要农作物的农耕文明,这时的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期。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部落逐渐结成部落联盟,形成了不同的新石器时期文化,如上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
2024-06-25 15: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
重识孔子丨自称无人理解的孔子,到底有多少“粉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曲阜尼山举行
2025-09-28 10:56:00
【舌尖上的魏集】“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
“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中秋夜,一家人吃团圆饭才是人间至味,这个中秋,跟着这份食单,让每一口美味都盛满吉祥,每一次举杯都映着圆满
2025-09-28 15:01:00
李育善:《童年与故乡》序
百善兄长我十多岁,祖居棣花街 道。我的祖母也是棣花贾塬人,加之我的叔伯姑父李成群又是百善兄的叔父。说起来 ,我和百善兄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2025-09-28 17:14:00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