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南京博物院庆祝建院90周年玉器文化大展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03 22:55:00 来源:科普社会

今年是南京博物院建院90周年。11月7日起,南京博物院将同步推出院庆90周年两大重磅展览《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九十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的珍藏》。

南京博物院庆祝建院90周年玉器文化大展

小南山遗址出土玉玦11月2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探访《玉润中华》布展现场。该展联合国内44家考古、文博单位,汇集来自全国各地考古出土、传世馆藏顶级玉器艺术品640余件(组)。展厅内国宝级文物不胜枚举,为您绘就这幅中华万年玉文明的诗史长卷。

南京博物院庆祝建院90周年玉器文化大展

红山文化C形玉龙“玉耳环”映照万年玉文化曙光悠悠玉文明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是中华大地上史前社会向“中华文明共同体”迈进的纽带与“精神共识”。中国玉文化有万年历史,已经通过考古发掘找到了实证。本次展览第一章“玉生华夏”中,展出了一件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2020年黑龙江省饶河县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玦。根据出土遗迹判断,这种呈环形、有缺口的玉器是用于耳部的装饰物,类似于今日的“耳环”。而小南山遗址出土的这块玉玦距今有约9000多年历史,是迄今发现最古老的成熟用玉,被誉为成为中华民族万年用玉的文明曙光。

南京博物院庆祝建院90周年玉器文化大展

虢季夫人墓出土的五璜联佩弯成C形的“中华第一龙”亮相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文明。玉器经过四千年的发展,在黄淮流域实现了伟大的汇聚融合,史前玉器在45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龙山时代抵达了辉煌的顶峰。一种造型类似字母C的“玉龙”是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本次展览,就有一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红山文化玉龙亮相。据介绍,这件玉龙用一整块黄绿色的闪石玉雕琢而成,整体呈长圆柱形,有着优美的虹形曲线。玉龙头部雕琢,梭形长眼凸出,边缘有单阴线勾出轮廓。吻部长而前凸,鼻上翘,嘴及下颚以几道简练的阴线纹刻划。脑后长鬣飘逸,龙身光素,无肢无爪,无角无鳞,躯体似蛇,遒劲有力。据悉,这件玉龙高25.5厘米、最宽21.8厘米、曲长60厘米,是目前所见最大的一件C形玉龙,因此也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南京博物院庆祝建院90周年玉器文化大展

嵌宝石乌纱翼善冠诸侯能佩几块玉,周礼有严格规定夏商周三代,中华文明从“满天星斗”的古国林立走向“月明星稀”的广域王权国家。此时,玉礼器成为了维持国家礼仪、制度运转的重要载体。本次展览,展现夏代文明的有二里头遗址的各类牙璋,展现商代文明的有迄今发现最大、长90多厘米的玉戈和用整玉圆雕而成的活链玉羽人。而到了周代,在分封制的体系下,玉器配饰也成为标示等级的象征。展览中,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周晚期虢季夫人墓出土的五璜联佩。由一件人龙合纹佩、5件形态各异的璜、368颗红色或橘红色玛瑙珠和16颗菱形料珠相间串系而成,十分华丽。从考古实物上看,虢国是诸侯中等级最高的公国,国君虢公佩七璜联佩。与之相邻的晋国是次一级的侯国,国君晋侯如果严格遵守周礼,只能佩五璜联佩。有趣的是,虽然后来晋国灭亡了虢国,但晋侯佩玉的数量只能等同于虢公夫人。

南京博物院庆祝建院90周年玉器文化大展

乾隆皇帝青玉交龙钮御玺“太上皇帝之宝”万历冠、乾隆玺……还有一大批国宝等您来同时,本次展览中的玉器文物还涵盖了春秋战国、秦、汉直至明、清,全面展示了玉器演变历程,从玉料、工艺、人文内涵等多个方面,呈现出中华玉文明的发展巅峰。特别是在玉器制作的高峰——明、清两代,展现文人与帝王品位对于玉器发展的重要贡献。例如,明十三陵博物馆藏、明定陵万历皇帝棺内出土的嵌宝石乌纱翼善冠,是万历皇帝下葬时所戴。故宫博物院藏的清乾隆皇帝青玉交龙钮御玺“太上皇帝之宝”,则代表了清乾隆嘉庆年间玉雕集历代玉雕成就之大成,达到最鼎盛时期,在中国古代玉器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后人更以“乾隆工”来盛赞乾隆朝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等的琢玉工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国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云集南博
南京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推出重磅大展全国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云集南博□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故宫博物院藏C形玉龙、辽宁考古博物馆藏玉凤、洛阳博物馆藏牙璋、巢湖市博物馆藏西汉朱雀
2023-11-03 07:46:00
绘就文化传承发展新画卷
在南京博物院迎来建院90周年之际,“九十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的珍藏”特展揭开面纱。本次展览以南京博物院90年院史为主线,以40余万件文物收藏史为纲,数百件罕见的“国宝天团”集
2023-11-14 06:47:00
探访南京博物院:江南文化与荆楚文化同属于一个维度
...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的南京博物院,跨越历史的长河,感受千年文明的坚韧与辉煌。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
2023-12-04 09:34:00
南京博物院“玉润中华”特展布展 600余件(组)玉器集中亮相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11月2日,由南京博物院推出的“玉润中华——中华玉文明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正在布展。此次特展联合了国内40多家考古、文博单位,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出土、
2023-11-03 09:28:00
“只此中国色·青”特展在南京六朝博物馆火爆展出
...也被认为是代表东方的颜色。展览中一件青玉玦来自湖南博物院。这件文物出土于湖南宁乡黄材镇一件商代青铜提梁卣中,卣中共贮藏玉玦、玉璜、玉环和玉珠管等各类玉器330件,玉器多为青色
2024-06-05 16:55:00
2023年度文博行业100个热门展览发布 江苏7个入围
...色主题类也有自然科技类。江苏入围的七个展览分别为:南京博物院举办的“玉润中华一一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办的“大都:元代北京城”、苏州博物馆举办的“出
2024-01-02 21:48:00
...文转自:光明日报文化空间有温度 百姓生活更美好——南京博物院建院90周年系列活动侧记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李健 本报记者 苏雁《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3日 09版)11月初
2023-11-23 05:06:00
“渭陵六珍”映射下的汉代玉文化学术座谈会在咸阳开幕
...重点探讨商代到汉代玉熊眼睛由臣字眼到重圈眼的演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左骏讲述两汉大型圆雕玉器的分类和功能;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岐黄介绍渭陵出土玉器的功能和汉代玉器纹样图像
2024-07-31 13:20:00
博物致知|博物馆的神奇动物里,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
...一龙”。2023年底至今年初,故宫博物院藏的这件玉龙在南京博物院推出的《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中占“C”位,备受年轻人的追捧。玉龙头部雕琢,梭形长眼微微凸出,单
2024-05-18 19:1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东南网9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通讯员陈西)据福州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福建省共出口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36.1亿元
2025-09-12 07:01:00
东南网9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昨日,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与菲律宾华教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丝路书香•四海传福”图书巡回展启动仪式在第46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书展二楼福建展馆举行
2025-09-12 07:30:00
9月11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
2025-09-12 07:38:00
9月11日,王先生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前几天,60多岁的母亲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说是给移动老用户免费送手机,后来在附近一家商店门口见面
2025-09-12 07:38: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 许晶晶)日前,由市发改委指导,市节能评审中心、市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中心、市青少年宫联合主办的“‘碳’寻未来校园
2025-09-12 07:46:00
中国网9月12日讯(记者李智)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本届服贸会吸引了全球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2025-09-12 07:47:00
吴艳:探寻传统音乐的传承密码
吴艳。受访者供图□芮天舒祁绩随着秋季学期正式开学,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教授吴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她主要从事中国传统音乐
2025-09-12 07:45:00
江西援疆人员参与打造的节目在克州音乐大赛上获一等奖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的喜庆氛围中,2025年“四季欢歌?星耀克州”群众才艺大赛音乐类决赛落幕。当融合汉、塔吉克
2025-09-12 07:10:00
用竹笛为山村孩子奏响梦想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周雪莉)9月10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公布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名单,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水槎乡中心小学音乐教师肖惠文上榜
2025-09-12 07:10:00
青滨附院肝胆外科成功完成院内首例保留脾脏胰体尾部切除术
大众网记者 胡方圆 通讯员 吴文召 青岛报道“没问题了,准备收尾吧,术后注意随时观察……”近日,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里
2025-09-11 17:46:00
众点关注 | 秋意渐浓 错峰游热度攀升 记者实地走访东营多家旅行社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结束,9月旅游市场迎来了一年中的“错峰游”黄金期。近日,大众网记者走访东营多家旅行社发现
2025-09-11 17:46:00
E起正能量(53) | 于均强:晨练路上的“生命守护者”
大众网记者 薛成琳 东营报道9月8日清晨七点,东营市供应公园如往常一样聚集了许多晨练的居民。突然,一阵骚动打破了宁静,一位60岁左右的男士昏倒在地
2025-09-11 17:48:00
千里奔赴寻存单,农行威海羊亭支行5小时精准查证赢信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蔡秀丽 鞠玲玲“你们本可随便解释糊弄我,却花5小时帮我查得明明白白,这样的银行值得信任
2025-09-11 17:49: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程星素材来源 毕节消防一审 何永利二审 田洋三审 孙晓蓉
2025-09-11 18:02:0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刘益春获评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制图 赵一妍
2025-09-11 18: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