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探访南京博物院:江南文化与荆楚文化同属于一个维度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04 09:34:00 来源:杭州网

长江网讯 滚滚长江在江苏蜿蜒432.5公里,滋养出富饶的江南水乡,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江南文脉,也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11月28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的南京博物院,跨越历史的长河,感受千年文明的坚韧与辉煌。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其珍贵文物数量居中国第二,仅次于故宫博物院。

探访南京博物院:江南文化与荆楚文化同属于一个维度

南京博物院。王筝 摄

在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发现猪形器物

“快来看,这里有猪!”游客们围绕在一个展柜前兴奋地讨论着。吸引大家注意的是一只出土于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遗址(简称花厅遗址)的“陶猪罐”,距今已有5300年的历史。南京博物院讲解员介绍:“陶猪罐为立体中空,体态浑圆,憨态可掬,短短的猪嘴,小小的眼睛,猪背上有一个矮圆柱形的出廓注水口。”

探访南京博物院:江南文化与荆楚文化同属于一个维度

出土于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遗址的陶猪罐。王筝 摄

数千年来,猪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日常生活的物质基础、财富的象征,是祭祀祖灵的见证。因此人们常将猪的形象刻绘于器物之上或融汇于器物之中,还在去世后将猪头或下颌骨放在自己的墓葬中。长江流域的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发现猪形器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过双面绘有猪纹图像的陶钵和“四足交替呈奔走状”的陶猪;湖北天门石家河邓家湾遗址中和随州金鸡岭遗址也出土有陶猪,器形圆润,吻部前突,形象逼真。在南京博物院中还珍藏一只4500年前“江猪”。这是一件出土于江苏吴江梅堰良渚文化遗址的江豚形陶壶。讲解员介绍,生活在江边的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江豚在水中嬉戏,于是古人抓住了江豚在水中游动摆尾的瞬间姿态,塑造出这样一只形态可爱的陶壶。

只见它俯首翘尾,尖嘴睁眼,生动逼真,悠然自得的神态让人忍俊不禁。壶的腹部下面有三个扁足支撑点,注水口设在江豚微微上扬的尾部。“这件器物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其独特的造型还流露出先人细致的观察力、高超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审美趣味。”探访团成员田俊威说。

4000多年前苏鄂两地先民已具备高超的制玉技术与审美

自古以来,玉被视为天地之圣物,是精灵的化身,包含着古人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向往。《周礼》记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先民们就将玉从石中分化出来,加工成温润生辉的玉器,用于统治管理、巫神信仰、祭祀仪轨、玉殓葬俗等社会活动之中。

“我们眼前这件玉琮的刻纹中,最细的线条比我们的头发丝还要细,可见千年前的先民们已经能徒手在1毫米的宽度内精刻出四五条细线。”讲解员介绍,这件在常州武进寺墩遗址出土的“神人兽面纹琮”是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其造型为典型的矮方柱体筒形,外方内圆,上下两节装饰各有不同,上节是人面纹,下节是兽面纹,是一组表示神人骑在神兽上的象征性图案,为良渚文化时期宗教信仰的体现。

探访团成员了解到,玉琮外壁的神人兽面纹图案的线条采用的是琢、刻两种方法,都是由玉工们直接刻画而成的。“如果在放大镜下观察,这些细如发丝的阴线往往由若干条刻痕连接而成,可以看出当时江苏的先民已经掌握非常高超的制玉工艺。”讲解员说。

探访南京博物院:江南文化与荆楚文化同属于一个维度

随团专家、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辉接受采访。王筝 摄

随团专家、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辉讲解,如果说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玉器是将平面线刻水平体现到极致,那长江中游的后石家河文化玉器在继承前期玉器工艺的基础上,还运用了一些新的工艺,将线切、片切、减地阳刻、浅浮雕、管钻等工艺发挥到极致,且造型别致奇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代表了史前玉器的最高水平。湖北天门谭家岭遗址中出土的一件圆雕玉鹰就充分展现了融合创新型的玉雕特征。这件器物不仅结合了圆雕、浮雕、线刻等治玉手法,还史无前例地在喙部应用了活套工艺。这种创新和妙想,不仅体现了治玉者的别出心裁,还反映了彼时玉雕创作氛围的活跃,并且可以说明当时治玉水平的发展程度极高,足以满足各类设计理念的实现。

水稻种植造就吴楚物资的丰饶和自由浪漫的文化气质

“长江下游的江南文化与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同属于一个维度之上,两者之间有很多的共同性。首先,《舆地纪胜》中提到的‘吴头楚尾’一词就从地理位置上阐释了两地之间的深厚联系。其次,长江流域悠久的稻作文化让原始先民们的生产生活具备了相对的稳定性,逐步实现了文明的进步,从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会秘书处主任田名利介绍,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苏州草鞋山遗址中曾发现了一个非常完整而系统的水稻种植遗址,其中不仅有当时人们打造的水稻田,以及水坑、水井等等,还发现了人工栽培的稻米碳化物。随团专家、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辉表示,距今5900-4300年的湖北屈家岭遗址作为长江中游史前稻作遗存的首次发现地,出土了541粒炭化稻粒和33粒炭化粟粒。

探访南京博物院:江南文化与荆楚文化同属于一个维度

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会秘书处主任田名利接受探访团采访。王筝 摄

“司马迁曾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基于丰饶的物产基础,两地都讲求精致典雅的生活方式,追求自由主义的精神理念,楚文化中的浪漫主义思想在屈原的《楚辞》《离骚》中都有所体现。实际上这正是根植于我们长江中下游依水而居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产资源所造就的自由、浪漫、典雅的文化特色和气质。”田名利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4 12: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间的交流与学习。在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南京博物院社教专员带着南博特色课程分别走进南京市聋校、南京市中医院和南京西善桥街道教育中心,将博物馆教育资源、传统文化、
2024-05-09 10:16:00
...“博物馆之城”魅力“家人们谁懂啊,在最后一刻刷到了南京博物院的门票,南京之行圆满了!”5月3日中午,辽宁游客王珂在朋友圈晒出了九宫格照片,南博镇院之宝金兽占了“C位”。随着“
2024-05-04 08:38:00
看!非遗云锦和商都文明“嗨”聊千年
...岁丹宸——云锦故宫百年纪念特展”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开幕。本次展览由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市文物局指导,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与南京云锦博物馆联合主办,南京宏今美术馆协办。此
2025-07-23 09:25:00
江苏南京:汲古润今盛芳华 ——写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
南京博物院。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蓝天白云下的南京市博物馆。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仲平(一)知所从来,方明所往。何以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
2024-05-18 11:23:00
新春走基层|春节,到锦绣江南一寻中国织绣工艺的巅峰
...》张馨予的衣服吧。”春节期间,不少观众兴致勃勃地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寻宝”。“锦绣江南——中国传统织绣工艺的巅峰创造”特展目前正在南京博物院展出。展览通过“织·神机妙算”“绣
2025-01-30 12:05:00
关注“国际博物馆日” 山西博物院鸟尊“舞起来”
...验,带领观众探索古建筑的奇妙魅力。步入文创区,来自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5所博物馆的200余款文创产品组团亮相,现场观众在市集中感受
2025-05-19 06:51:00
...4日门票已售罄,后续日期有少量余票;广东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参观预约系统均显示,5日—6日参观预约已满;四川博物院实行“预约、限流”措施,每日散客限10000人
2023-10-08 00:04:00
“一半烟火一半诗——长沙窑的生活美学”年度特展在西安博物院开幕
...话非遗……5月15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西安博物院年度特展“一半烟火一半诗——长沙窑的生活美学”正式开幕。该展览由西安市文物局主办,西安博物院与长沙博物馆联合举
2025-05-15 12:30:00
江苏南京:共赴文博盛宴 领略“博物馆之城”非凡魅力
...苏轼传世真迹《潇湘竹石图》《治平帖》亮相!5月18日,南京博物院酝酿3年的年度重磅大展“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特展正式对公众开放。除了苏轼的真迹,展品中还包括宋代陈容
2024-05-19 10: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