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长孙无忌制造房遗爱谋反案,打击目标其实是吴王李恪
...比较,对李治皇位威胁更大的还有两个人: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关于李元景,前文已经说过;他与众位驸马、公主一样,都是陪葬者。李治、长孙无忌制造房遗爱谋反案,真正的打击目标,是吴王李恪。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更多
吴王李恪被冤杀时,发狠留下毒咒,为何结果字字应验
...,让所有人都知道她被冤枉了。唐代还出现了“窦娥”。吴王李恪被人陷害,被迫自杀时,立下了毒誓。当时没有人关心这件事,但后来却成真了。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子。她的母亲是杨贵妃,是前皇帝隋炀帝的女儿。史料记载...……更多
吴王李恪:权力的牺牲品与历史的棋子
...显得那样凄清萧索。在洛阳城西郊外的一座小山上,34岁的吴王李恪正在以他异常年轻的生命,撰写着人生的最后一页。他是隋朝公主的孙子,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一个因母亲身份无法继承大统,却又才华横溢、深受父亲宠爱...……更多
李恪的诅咒:长孙家族的覆灭预言
...留下了许多有一首的故事,比如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吴王李恪,在临死之前他就曾怒下诅咒,最后字字应验了。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吴王李恪因为母亲的身份,难以继承大统吴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更多
唐太宗最得宠的三子,为何最后只被封为吴王
...,是唐太宗第三个儿子,也是最得宠的儿子,最后被封为吴王。喜爱读书的李恪文武双全,是唐太宗最有才华的儿子。唐太宗曾有意让其继承王位,最终抗不过群臣的劝诫,不再这么想了。嫡长子李承乾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更多
吴王李恪因血统未能继位,为何被国舅陷害而死
...的出身,未尝不是一个枷锁。演员聂远饰演的李恪唐朝的吴王李恪对此事的感受就不是一般的深,他的父亲是极富盛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外祖父是虽然雄才大略但又亡国被杀的隋明帝杨广,也就是说,他身上流淌着隋唐两朝的血...……更多
他身具隋唐两朝皇室血统,却也因此招来杀身之祸
...杨妃之间的感情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李恪,很早就被封为吴王,李世民非常喜欢他,在当了皇帝后更是对他不停的封赏。后来,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黜,同时导致了魏王李泰被废,让长孙皇后的嫡子只剩下了一个晋王李治。可是...……更多
李世民的继承人危机:吴王李恪的悲剧命运
...所以很多人都开始关注到在编制外的另一个儿子,那就是吴王李恪。根据史书记载,吴王李恪从小就非常的聪明,而且因为长得又可爱,所以李世民对他非常喜欢。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吴王李恪的老妈杨飞乃是著名的大美人,李...……更多
...徽四年(653年),长孙无忌利用“高阳公主谋反案”将包括吴王李恪在内的潜在政敌一网打尽。“高阳公主谋反案”后,唐朝的高级大臣几乎都是长孙无忌的哥们弟兄,唐高宗基本被架空。但当时大部分中下级官员和有些被边缘化...……更多
都说李治懦弱,为何能当太子
...事情败露被废;其次,魏王李泰夺嫡不成,最终遭贬;而吴王李恪因遭长孙无忌记恨而无缘皇位……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选拔,晋王李治成了一匹绝无仅有的黑马。李治不仅为长孙皇后所出,也随其母,怀着一颗仁孝之心,为群...……更多
李世民胆子是不是太小了,为什么不赌一把,废李治立李恪为太子?
...差地别。要说李世民那么多儿子里面,谁最有能力,当属吴王李恪,李世民对李恪这个儿子也是喜爱有加,经常在大臣面前夸奖他。(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李恪)在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生后,李承乾被废,魏王李泰因为牵涉其中...……更多
...来到中年人身边,面无表情,说道,声音也无喜怒之色,吴王,你大喜的时候到了,天恩浩荡,赐你自缢。这位中年人正是李世民的次子,吴王李恪。李恪听了,面如死灰,忽然间仰天长啸,声振屋瓦,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更多
李世民第3子李恪,10岁就被封为蜀王
...一个叛逆谋反的罪名被处死了,真是成也聪慧败也聪慧。吴王李恪之死,最是引得后人同情,他也确实没有参与房遗爱夫妇愚蠢的密谋,但长孙无忌这样处置,也是事出有因。吴王恪并非没有野心的人,并不见得心甘情愿地奉异...……更多
长孙无忌作为李泰和李治的舅舅,他为何选李治做太子?
...都继承了李世民本人的优点,比如在军事打仗这个方面,吴王李恪就被李世民称为“英武类我”,可惜的是吴王身上有隋炀帝的血脉,注定了是不可能的,而魏王李泰则是在文学和治国理政方面几乎是和李世民从一个模子刻出来...……更多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为什么被李世民称赞为类我?
...帝王,自然没有人可以阻止。在这种大形势下,李恪改封吴王,当然,没有实际到任,但是王爵的晋升可以看出李世民对李恪的喜爱,这样皇子也是弓马娴熟,文采斐然,甚至被李世民称赞为“类我”,一般这个类我都要出事儿...……更多
揭秘李恪未能继位的三大原因
...,担心他保不住李唐江山,于是想立他和他表妹的孩子,吴王李恪为太子,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却没有这么做。李恪的母亲,也就是李世民的表妹,是前隋的公主。隋炀帝的女儿。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不多,甚至她什么时候进的...……更多
长孙无忌为什么要拥立李治为太子?
...。最让长孙无忌意外的是,房遗爱为了自救,主动举报了吴王李恪,长孙无忌自然就顺手把他也带上,一起除去了。长孙无忌趁机将房遗爱、薛万彻和柴令武三位驸马处斩,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以及高阳公主和巴陵公主被赐自...……更多
唐朝储君之争:李承乾、李泰与李治的权力博弈
...李治为太子的。后来唐太宗起了反复,又想立并非嫡出的吴王李恪为太子,又是长孙无忌极力阻止。李治能够上位,完全是这位舅舅一手扶持的。那为何长孙无忌要极力地推李治上台呢?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手下最重要的大臣,也...……更多
历史上李恪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来,也同样抓进牢中。李恪最终含冤死在牢狱之中,堂堂吴王就这么死于非命,令后世诸多的人惋惜。可这个吴王李恪何德何能,哪怕到千百年后的今天都依然有人怀念他呢?李恪作为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本身出生就极为不凡...……更多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被重臣陷害,临死前说出23字诅咒
...老四李泰。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楚王李宽:早薨;吴王李恪:妃杨氏,母隋炀帝女杨妃;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齐王李佑:母阴妃;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蒋王李恽:母王氏;越王李贞:母燕德妃;唐高宗李治:...……更多
这个皇子连李世民都高度称赞,却因血统无缘帝位,实在可惜
...,只可惜因血统问题无缘帝位,他就是李世民的第三子,吴王李恪。一、想不开的太子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的能力无可挑剔,细数李世民的一生,虽然他曾遇到许多困难,但是都被他最后一一完美地解决,仿佛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更多
李恪:唐太宗心中的理想继承人与政治牺牲品
...有文武才”。官方史书也给予了高度称赞,“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然而,当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魏王李泰因涉嫌夺嫡被贬。按照古代立长立嫡的规则,应该立李治为太子,可观察一段时间后,唐太宗发现李治...……更多
历史上唯一一个与老婆分享江山的皇帝
...呢,就算李泰不行,还有一个太宗老说最像自己的儿子,吴王李恪在前面排着队呢。但李治能插队成功,还恰恰是因为李泰和李承乾用力过猛了。李泰为了得到太子之位,甚至说,如果他当了皇帝,就把自己的儿子都杀了,立弟...……更多
李世民坑杀最优秀儿子,玄武门之变引发的连锁反应
...与高阳公主谋反事件爆发,长孙无忌便故意制造冤案,将吴王李恪扯了进来。当时,无数百姓都为他叫屈,然而最终,李恪还是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如果李世民泉下有知,当他知道长孙无忌残害李恪时,不知他又会作何感...……更多
长孙无忌与武则天的权力对决:权臣败落的必然与偶然
...臣。而李治登基做皇帝,也引起了很多势力的不满,比如吴王李恪等人。此外,高阳公主等人还打算拥立荆王做皇帝,直接推翻李治。这种行为就是谋反。于是长孙无忌借题发挥,以查处谋反的罪名,诛杀了荆王、高阳公主等人...……更多
唐太宗时期的五子夺嫡,十四个儿子只有二人得以善终
...,母不详,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三子吴王李恪,母为隋炀帝女杨妃;四子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五子齐王李佑,母阴妃;六子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七子蒋王李恽,母王妃;八子越王李贞,母燕德妃...……更多
...莫赎。于是定了李治。过了几天,李世民后悔了,又想立吴王李恪。李恪是李世民次子,母亲杨妃是隋炀帝女儿,地高望重,中外所向,却并非嫡子。自古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先嫡后长,所以这事难度很大。因此长孙无忌说,凡...……更多
长孙无忌、褚遂良被害,主谋是李治还是武则天
...道一代权臣长孙无忌在被逼上吊前,是否还记得几年前的吴王李恪在临死前的咒语:“长孙无忌玩弄权术,陷害忠良,若祖宗有灵,他不久后就会被灭族!” ……更多
武媚娘能走出感业寺,和李治、王皇后、长孙无忌等人密不可分
...兴盛,长孙无忌断不会让其他皇子有问鼎皇位的机会。像吴王李恪,文韬武略皆是首选,而太宗也有意将其册立为太子,但是,却遭到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太宗晚年时,曾经的开国功臣大多都已经故去,而长孙无忌却在开国功...……更多
他是大唐第一功臣,却被武则天冤死
...仁善,不忍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杀,因为靖王是他的叔父,吴王李恪则是他的异母兄长。所以李治对长孙无忌说:“他们都是我的亲人,能饶他们不死吗?”结果长孙无忌一点面子也不给,直接拒绝。 而且长孙无忌还借助房遗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官员杨鹤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0:00
建文帝坐拥天下,兵强马壮,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
提起靖难之役,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
2024-06-26 10:50:00
简介明末政治家丁此吕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1:00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
2024-06-26 10:52:00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代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滥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
2024-06-26 10:52:00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亲子关系有多差
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3年(纪年,1402~1424),被后世称“永乐大帝”,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屈指可数被称“大帝”的皇帝之一(秦始皇
2024-06-26 10:53:00
张居正终生不重用海瑞,是什么原因
只要了解了张居正和海瑞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为什么张居正“不敢”重用海瑞的原因了在明朝的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作为政治家,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2024-06-26 10:53:00
明朝时期的那场大鼠疫发生于何时
我国先民们在秦汉以前,对于疫的记载是不多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大明王朝的覆灭原因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
2024-06-26 10:54:00
明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6 10:55:00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为何无法严厉
可能是被无道的王朝迫害怕了吧,他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他十分多疑,害怕有人会骗了自己。想到自己也有驾崩的一天
2024-06-26 10:58:00
朱元璋经历了哪些?为何变得越发狠毒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少年时期众所周知
2024-06-26 10:59:00
历史上曹端妃为何会死于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
2024-06-26 10:59:00
揭秘这位沈康王朱佶焞的一生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封国山西潞州(今长治市)的沈王朱佶焞向当朝皇帝朱祁钰上奏,称自己已经是亲王,但王妃韩氏只有郡王妃的冠服
2024-06-26 11:00:00
戚继光的结局为什么如此凄凉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实行改革,得罪了万历皇帝。戚继光原来给张居正当过秘书。张居正死后7个月,戚继光由蓟镇总兵调任广东总兵
2024-06-26 11:01:00
为何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说起明代的皇帝,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很多人都认为明代十六帝,无一是英主。其中又以明武宗朱厚照被黑得最惨,昏庸
2024-06-2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