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武媚娘能走出感业寺,和李治、王皇后、长孙无忌等人密不可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21:09: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太子李治登基继位,是为唐高宗。与此同时,那些没有为太宗生育过子女的妃嫔,不得不遵循惯例、穿着黑色丧服前往感业寺出家为尼。一入感业寺,和尘世的联系就彻底隔断,任她们妙龄如花、任她们风情万种,等待她们的只有青灯和佛经。在当时很多人看来,这等于给这些女人们判了“终身监禁”。

她们,被命运抛弃了

武媚娘能走出感业寺,和李治、王皇后、长孙无忌等人密不可分

在长长的队伍之中,每个人的眼神里都是凄凉和落魄,却唯独有一人,从披上丧服的那一刻起就在盘算着如何离开感业寺这座“囚牢”,这个人就是武媚娘,后来的则天皇后

在一些野史和影视作品的渲染下,很多人都认为,武媚娘之所以能离开感业寺完全就是李治的“好色心”在作祟,其实不然,武媚娘能顺利离开,和李治、王皇后、长孙无忌等任都是密不可分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复杂的政治环境给了武媚娘脱身的机会!

武媚娘能走出感业寺,和李治、王皇后、长孙无忌等人密不可分

武媚娘在李世民时期并不受宠,《新唐书》中记载,李世民也仅仅临幸过武媚娘一次,而且还完全属于偶然。当时太宗有一匹烈马,无人能够驾驭。武媚娘向李世民进言,只需要三件物品即可:皮鞭、铁锤、匕首。皮鞭无法驯服就用铁锤击打马首,铁锤击打如果还不管用,就用匕首断其喉管。按照《新唐书》中武媚娘的话说:马供人骑,再好的良驹若是无法驯服,要它何用?

这番话引起了太宗的兴趣,于是就临幸了武媚娘,并将其封为才人。才人在宫中的地位很低,是三夫人、九嫔以下二十七世妇中品级最低的一类。由于武媚娘性格刚烈,而太宗又喜欢楚楚动人的美女,因此,太宗再也没有过问过武媚娘,任其自生自灭。但武媚娘“三物降烈马”一事却引起另外一个男人的注意,他就是李治,在当时是太子。李治生性柔弱,从未见过如此有胆识的女子,故而,一有机会就喜欢和武媚娘相处

武媚娘能走出感业寺,和李治、王皇后、长孙无忌等人密不可分

有人说是武媚娘故意色诱李治,借她个胆!当时李世民为了保证李治的皇位,连魏王李泰都差点杀,若是让他知道武媚娘和李治之事,那武媚娘就不用去感业寺了,直接三尺白绫就完事。李世民绝对办得出来。再说了,武媚娘虽是“才貌俱佳”,但并非“倾国倾城”,宫里最不缺的好像就是貌美的女子,从“色”入手,是很难俘获李治的。因此,“色诱”一说根本就站不住脚

武媚娘能走出感业寺,和李治、王皇后、长孙无忌等人密不可分

既然李治不好色,为何还会从感业寺救出武媚娘呢?这是诸多矛盾交汇的结果

李治之所以能继承王位,完全都是长孙无忌的功劳。在李承乾谋反被平息之后,只有四皇子李泰和九皇子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为了保证长孙家族的兴盛,长孙无忌断不会让其他皇子有问鼎皇位的机会。像吴王李恪,文韬武略皆是首选,而太宗也有意将其册立为太子,但是,却遭到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太宗晚年时,曾经的开国功臣大多都已经故去,而长孙无忌却在开国功臣和皇亲国戚双重身份的掩护下扶植了大批党羽,更何况他还拿出“非长孙皇后所生”这个理由,李世民也得有所忌惮,最终才遵循长孙无忌的意思立了九皇子李治

武媚娘能走出感业寺,和李治、王皇后、长孙无忌等人密不可分

当然,有些史料中记载,声称四皇子李泰输在放荡不羁上,其实,哪有那么多小九九,李泰为人很谨慎,而且心机颇深,长孙无忌是怕控制不了他,故而才选择了性格柔弱的李治,为的是自己能够大权独揽。

李治登基后,朝廷事务上,处处受制于长孙无忌,犹如傀儡皇帝,久而久之,就移情于后宫。当时李治专宠萧淑妃和她的儿子素节,但是,此举不仅受到王皇后的干涉,还遭到舅舅长孙无忌的指责。万念俱灰的李治不得不另找精神寄托,忽然就想到那个性格刚烈、被打入感业寺的武媚娘

武媚娘能走出感业寺,和李治、王皇后、长孙无忌等人密不可分

再说武媚娘,太宗时期她始终坚持自己刚烈的性格,但是,真正进入感业寺之后她才明白自己的失败。可现在为时已晚,想要出去,只能寄希望于刚登基的李治,如果李治这丝希望也灭了,那她的一生就完了。

李治和武媚娘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于是,在太宗周年祭奠时,李治顺道驾临感业寺,而武媚娘也一反常态,做出一副楚楚动人的模样,二人相拥而泣。

武媚娘能走出感业寺,和李治、王皇后、长孙无忌等人密不可分

没有不透风的墙。李治和先皇遗孀在感业寺的一幕很快就传到王皇后的耳朵里。起初,王皇后很是愤怒,但她在冷静之后又有了新的打算,那就是利用武媚娘来制衡萧淑妃,因为萧淑妃不但受宠,他还为李治生下了儿子,这一点,让王皇后感到一丝威胁。王皇后秘密将武媚娘接回宫中之后才告诉了李治,这让李治分外感激。武媚娘“才人”的身份没有变,只不过,以前是太宗的才人,现在成了高宗的才人。

此时的李治想立萧淑妃的儿子素节为太子,此举遭到长孙无忌和王皇后的联合反对,二人的出发点一样,都是害怕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最后,李治只得立宫女刘氏之子李忠为太子,因为刘氏出身卑微,根本构不成威胁,这才得到长孙无忌和王皇后的赞同。

身为一国之君,连立太子还不得不遵从重臣的意见,这种挫败感将李治打击的颓废不堪,李治开始彻底投向善解人意的武媚娘,武媚娘也就此开始正式崛起。

武媚娘能走出感业寺,和李治、王皇后、长孙无忌等人密不可分

武媚娘之所以能成功离开感业寺,和长孙无忌的咄咄逼人、王皇后的专权独断、李治的柔弱性格、萧淑妃的后宫独宠都紧密相连,当然,这也离不开武媚娘的运筹帷幄。当王皇后出于“报复萧淑妃”的私心,将武媚娘接出感业寺时,也许,谁也想不到,大唐的历史将由这个女人改写,而武媚娘的名字也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0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治为何把亲妹妹以皇后礼下葬,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十分的冷淡。因为她清楚,她之所以会这样与李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尽管李治对她十分愧疚,但也无可奈何,只能通过不断赏赐,想要用物质来弥补对妹妹的亏欠。但是,经历了如此大的挫
2023-01-31 17:20:00
贞观遗风:唐高宗李治的历史功绩
...治成为了最终的赢家。不过选择李治,也与他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李治这个人宽厚待人,李世民认为选择魏王李泰,那么凭借李泰的性格,李承乾和李治绝对不会善终,相反如果选择宽
2024-05-06 19:55:00
李治登基后差点被架空,他如何摆脱老臣的控制的?
李治之所以能摆脱长孙无忌的控制,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他提拔了大量的寒门官员,和长孙无忌为首的老臣派打擂台。更准确一点来说,其实就是通过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件事,提拔了大量寒门官员,分去
2023-06-10 17:16:00
李治为什么执意要立武则天为皇后
唐高宗李治是位好皇帝,千百年来,历史将他的英明淡化了。他有一位伟大的父亲,李世民千古贤君,帝王楷模;他有一位强悍的妻子,武则天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手腕高超,能力过人。与这两大亲人
2023-05-02 14:07:00
唐高宗李治:被低估的英明君主,疆域扩张与内政稳定
...在那个年代全是关于武则天的传说,所以导致当时的皇帝李治很容易被人们遗忘,毕竟武则天的光芒太过强大。身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丈夫,李治夹在两人之中,似乎他只是靠
2024-02-29 02:34:00
李治为何如此放纵武则天
...天的上位之路能如此顺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几乎已经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武则天即位前后曾大肆残害李唐宗亲,还有朝中大臣,李治身为皇帝却只是袖手旁观,并没有制
2023-08-08 21:30:00
长孙无忌之死背后有何缘由
长孙无忌是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之死其实跟武则天本人关系不大,他是被李治赐死的。今天我们来回顾唐朝的这段历史,一探究竟。唐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在655年9月的一天,李治
2023-06-25 17:08:00
新城公主死后为何以皇后礼下葬
...会想到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而不一定会想到李治。尽管如此,唐高宗李治在唐朝历史上还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细数封建各个王朝,唐朝的幸福指数还是非常高的,可能是我们心目中最
2023-06-15 16:46:00
他扶太宗高宗上位,阻止武则天被外甥赐自尽
长孙无忌01盯上皇后的位子唐高宗永徽五年(654),皇帝李治带着昭仪武氏,光临太尉又是舅舅长孙无忌的府第。长孙府大摆宴席,君臣喝得酣畅,李治非常高兴,当场封长孙无忌三个姬妾生的儿
2023-02-19 16: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