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兵力国力都占优的唐朝,为何对吐蕃屡战屡败,还被迫和亲?
...但两军实际上胜败决在乌海。而乌海(托索湖)自古便是青藏高原的交通要道,文成公主入藏就经过这里,海拔在4000米左右。而薛仁贵部自河湟谷地的鄯州(今青海省乐都县)出发,要到达乌海或大非川,实在是经历了一个由...……更多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的结局凄惨无比
...来年的时间,禄东赞逐渐向外扩张,吞并周边小国,力将青藏高原都纳入吐蕃版图之中。他最后发兵消灭的国家是吐谷浑,彼时吐谷浑已是大唐的附属国,此举无疑是对大唐赤裸裸的挑衅。一山不容二虎,大唐与吐蕃的战争很快...……更多
...王族为都护,实行羁縻统治。唐朝虽然在北方得志,却在青藏高原停止了脚步。663年,吐蕃兼并了唐朝的附属国——吐谷浑。此后,唐朝和吐蕃就基本处于战争状态。由于吐蕃的牵制,唐朝开始顾头不顾尾。二,唐高宗后期到唐...……更多
聊聊薛家战神的壮举与最后一战的辉煌
...岁的老将军,一生征战沙场,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然而,青藏高原对人体的压力还是太大了,所以高原反应对人体高原反应的影响尤为严重。照此推理,苏定方死于高原反应并非不可能。如果是这样,唐朝不能顺应潮流,彻底消...……更多
吐蕃王朝为何在唐代时,出现一个短暂的兴盛时期
在唐朝之前,青藏高原上各部落闲散为局,各自为政,这些游牧民族依靠着草原的滋养而生存,但强大而兴盛的部落只是零星几个;对遥远的中原王朝而言,连小国都算不上,但这些稀少的强大部落因为族人的众多,所需要的...……更多
唐朝兵强马壮,却为何对吐蕃屡战屡败?
...间内迅速响应,保证军政指令的贯彻落实。而且吐蕃地处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和用刑严苛的统治阶级,塑造出了彪悍的民风,民众几乎个个能骑马、能搏杀,战斗素养非常之优秀,可谓是全民皆兵。图/吐蕃将士加上吐蕃从唐...……更多
朱元璋称帝之后,为何选择定都在南京
...的变化,让西安不再是国家首都的最佳选择。其次,则是青藏高原地区,吐蕃政权的崛起。在隋唐以前,青藏高原上并没有任何强大的政权,无法对中原王朝造成任何威胁。但是到了唐朝的时候,吐蕃开始逐渐崛起。吐蕃一旦从...……更多
王忠嗣为什么要去打石堡城
...正所谓独角戏是没看头的,就在大唐威震四方的时候,以青藏高原为基本盘的吐蕃骤然崛起,开始了向东扩张生存空间的脚步,于是乎当时亚洲最强大的两大强权迎头碰撞,开始了惊心动魄的争霸拉锯战。其实吐蕃在大唐立国初...……更多
唐朝将军被俘,吐蕃王只因多看了他一眼,就伏地大哭是为何?
...朝抗衡,依赖的便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吐蕃王朝,位于青藏高原之上,地势险峻,通往唐王朝的通道寥寥无几,属于易守难攻之地。 唐王朝和吐蕃的关系一直都处于和与战的交替之中,唐王朝并非不想去攻打吐蕃,主要...……更多
黄河从青藏高原向东流淌的时候,半路调皮了一下,它突然向北溜到蒙古高原逛了一圈,又向南回到“正道”,再向东一路奔腾,形成一个“套子形”的轨迹。“套子”的中央部分被称为“河中”,也叫“河套地区”(陕北高...……更多
历史上薛仁贵西征的大非川之战,最终是以惨败收场
...领主力部队“长途奔袭”后带来的恶果。我们都知道,在青藏高原地区,有一种特有的病症叫做“高原反应”,具体的症状,就是头晕、无力,甚至是呕吐不止。而根据现代医学研究,之所以会出现高原反应,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更多
薛仁贵大非川之战:唐朝不败神话的终结
...析出,大非川之战的失败原因有三点。1.地理原因都知道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地形复杂多变,一般人到了那里之后就会出现高原反应,会感觉头晕,心慌,恶心,而1000多年前唐军的感觉也是一样的,要知道,薛仁贵率军是要从...……更多
为唐朝和吐蕃的和平做出重大贡献的文成公主为何成牺牲品
...朝和吐蕃的和平做出重大贡献。谈到吐蕃,起源于7世纪青藏高原,也就是贞观七年开始统一西藏,但这个时候的吐蕃王国国家实力并不强悍,根本没办法和东边的巨无霸唐朝比较,直到后来因为唐朝与蒙古十八部的僵持战争中...……更多
石堡城是是首都长安的屏障,唐与吐蕃展开激烈争夺
...劫掠,在掠夺了大量物资之后,悉诺逻遂率军撤退,返回青藏高原。但吐蕃军队在返回青藏高原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盯上了他们,他就是当时的凉州都督王军瑱。当吐蕃军队在撤退途中时,突然天降大雪,人马冻死众多,王君瑱...……更多
著名的吐蕃大相论钦陵屡屡杀败前来的唐军,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公元7世纪,在青藏高原上新兴的吐蕃王朝正在向四周扩张,甚至在唐朝兵威达到鼎盛的时期,夺取了唐朝大片土地,屡屡杀败前来的唐军。而实现这么凶悍的成就的,就是著名的吐蕃大相(宰相)论钦陵。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更多
2022-12-20 16:23吐蕃,唐军
张义潮:驱逐吐蕃,收复河西的民族英雄
...,从此日渐衰微,步入暮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偏居青藏高原一隅的吐蕃乘机攻击河西诸州。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至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廓州、凉州、兰州、瓜州等地相继陷落。沙州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丝...……更多
...慑力和制度而归顺明朝。于是乎,缅甸的土司继续存在,青藏高原的僧俗得以继续册封,东北女真也继续得以朝贡,就连明朝的奴儿干都司的选址也直接继承于元朝的征东元帅府。可见,明初版图是继承于元朝,而不是继承于宋...……更多
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以后,这个高原政权就拉开了与大唐二百年的争斗史。鼎盛时期的吐蕃一度占领西域和河西走廊,甚至隔三差五跑到关中劫掠,还曾经把唐代宗打成了流浪汉。那时候的大唐国力衰微,为了抗击吐蕃的入侵...……更多
中国历史上四大帝王的疆域扩张传奇
...朝逐渐把河西和西域纳入版图;窝阔台次子阔端第一次把青藏高原和东北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而清朝乾隆皇帝时再次把西域纳入版图,奠定了现代版图的雏形。虽然说几乎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有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但是毕竟在...……更多
...太复杂,不适宜小说杜撰。除了五燕以外,鲜卑慕容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另一个政权,国号独特,以人名为国号。政权长达350年,古代没有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可与之比肩,它就是吐谷浑。当代史学家许倬云对此有一个很准...……更多
西夏王朝经历两百年风雨,如何在大国夹缝中生存?
...、辽、金三个超级大国,同时南面还有一个和他差不多的吐蕃。那西夏究竟是怎么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地理位置优越,崇尚武力1、西夏优异的地理位置西夏虽然从建国到灭国经历了两百年左右,但是...……更多
...交往之广,和谐共生的亲情之深。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青藏高原地区不同民族成分的部落乃至中原汉族人先祖等水乳交融,逐步走向统一,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 正是地缘纽带的作用,自古以来,西藏始终与中华大地连...……更多
历史上的薛仁贵征西:全军覆没,最后被削职为民
...了!这场战争与众不同,因为作战的地点是在海拔极高的青藏高原,这里的气候条件与众不同,地形也极为复杂。另外此地人迹罕见,对唐朝进军路线、后勤保障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吐蕃方面对此地则非常了解,而且以逸待...……更多
宋朝两次亡于异族政权是为何?
...聚之地。在唐朝时,吐蕃、党项、吐谷浑三族都是生活在青藏高原,随着唐朝崛起,各族百姓跟随天可汗征战四方,这三族就是在唐太宗以及唐高宗两位大帝征讨高丽之时,迁入燕云十六州的。 二:在古代中国,其民族定义与...……更多
云南大理国有三百多年的历,是怎么被忽必烈灭掉的?
...没有进入四川境内。而是选择绕过四川的重兵防守,翻越青藏高原边境,直接穿插到四川西南的大理。这一路要穿越雪山、激流和峡谷,在高海拔的地区行军。五:忽必烈远征大理的进军路线在忽必烈的部署下,蒙古军兵分三路...……更多
...彻底扭转对大唐的战略被动。河西像一把锋利的刀,刺进青藏高原与西域之间的缝隙,斩断了吐蕃人的梦想。限于自身实力,吐蕃的基本策略就是以骚扰不断试探,一旦大唐帝国打盹就下手,如果吃亏就赶紧求和。自武则天当政...……更多
为什么唐朝在西域的统治从此彻底瓦解并再也恢复不了了呢
...吐蕃形成战略合围压制,吐蕃人几乎绝望地认为自己要在青藏高原上翻不了身了。没想到过了两年的时间,唐朝内部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河北叛军势如破竹,攻下唐朝两京,皇帝仓皇西狩。为了平定叛乱,...……更多
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是如何瓦解,并且再也无法恢复
...吐蕃形成战略合围压制,吐蕃人几乎绝望地认为自己要在青藏高原上翻不了身了。没想到过了两年的时间,唐朝内部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河北叛军势如破竹,攻下唐朝两京,皇帝仓皇西狩。为了平定叛乱,...……更多
...丢掉四千里广袤的沃土,还有盘踞西域的回,鹘、游荡在青藏高原的吐谷浑,甚至北面处于崛起状态的党项,都对张议潮虎视眈眈。张议潮废除了吐蕃的部落管理制度,恢复了唐朝的农耕组织架构,分派各级官吏,加强行政管理...……更多
被忽略的英雄张议潮,率军收复河西诸州,立下不世之功
...北边军入中原平叛,以边军对边军。一向和唐朝不对付的吐蕃赶紧趁着唐朝无暇他顾之时,出兵侵占河西等地区,自唐肃宗继位之初起,河西诸州相继沦陷,时人有诗云,“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吐蕃作为一个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宋仁宗赵祯命翰林院学士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这一年的科举太过璀璨,被称作“千年科举龙虎榜”
2024-05-31 06:09:00
昭圣太后马氏,四川人,明末桂端王朱常瀛妃,永历帝朱由榔生母。她信奉天主教,洗礼名为玛利亚四川有过一个昭圣太后,就在明朝末期
2024-05-31 06:10:00
在明朝,秦王可以称得上是最尊贵的亲王封爵。哪怕到了明末,当永历政权和大西军余部联合抗清之时,大西军将领孙可望坚持要求被封为秦王
2024-05-31 06:13:00
慈禧太后晚年谈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却认为珍妃本来可以好好活着,但她犯了一个女人最容易犯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话太多,而且口无遮拦
2024-05-31 06:14:00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为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起源于东胡族
2024-05-31 06:15:00
许多人都看过金庸老先生的作品《鹿鼎记》,同时也对那个白胡子老头鳌拜记忆深刻,韦小宝和康熙为了杀了鳌拜,不惜动用了全部的力量
2024-05-31 06:15:00
走进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天龙屯堡景区,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置身于600年前的“大明遗风”之中,感受着那份古朴与宁静。“街头巷尾
2024-05-31 06:15:00
左宗棠骂曾国藩,路人皆知,给人的感觉,这二人关系相当糟糕。以左宗棠的才,有几人会入他的眼?他动辄就开骂曾国藩,只有一个原因
2024-05-31 06:30:00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2024-05-31 06:31:00
都知道,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的朝代,在晚清之际,根据相应的史料记载,1861年的时候,咸丰皇帝去世
2024-05-31 06:31:00
刘皇后垂帘听政11年,为什么不称帝,是不想呢,还是不敢?直接回答问题,不敢。刘皇后和武则天完全不是一回事。武则天之所以后来能够真的当皇帝
2024-05-31 06:35:00
公元219年,受封前将军的关羽命南郡太守糜芳坐镇江陵,将军傅士仁镇守公安,以与江陵形成掎角之势,如此一来,关羽认为后方无忧
2024-05-31 06:37:00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后宫词》里曾这么说过:“最是无情帝王家”,世人也皆说皇家无父子,身处帝位,考虑最多的便是天下百姓的生计
2024-05-31 06:37:00
对于杨修之死说法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是杨修仗着聪明擅自揣测,惹怒曹操。如果是这样的话,杨修到底有多聪明,曹操为何还下令动手
2024-05-31 06:38:00
“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这是宋神宗的一首诗,从中不难看出宋神宗的大志向。确实,宋神宗跟他父亲英宗一样
2024-05-31 06: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