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的薛仁贵征西:全军覆没,最后被削职为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7 15:34:00 来源:戏说三国

薛仁贵是唐朝初期的名将,他活跃在唐高宗时期,东征西讨,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薛仁贵在征西的过程中却尝到了战败的苦果,他几乎全军覆没,回到朝廷后被皇帝削职为民!那么问题来了,薛仁贵能征惯战、善于用兵,为何却被吐蕃打得这么惨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呢?

历史上的薛仁贵征西:全军覆没,最后被削职为民

一、唐高宗点将

唐高宗统治初期,吐蕃不断向唐朝发起挑战,他们先是驱逐了吐谷浑人,占领了吐谷浑的故地,接着还对西域地区用兵。此时,唐朝正集中力量进行东征,所以暂时没有对吐蕃用兵。到了670年,唐朝的安西四镇完全落入吐蕃之手,这时候,唐高宗才决定教训一下狂傲的吐蕃人。此时朝中有不少名将,唐高宗为何偏偏派薛仁贵呢?

薛仁贵,名礼,以字著称,是山西河津人。薛仁贵虽然出身河东薛氏,但家道中落,以种田为生。贞观年间,唐太宗征募将士东征高句丽,薛仁贵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毅然从军。在辽东战场上,薛仁贵身穿白袍作战,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并且得到了提升。唐高宗时期,薛仁贵征服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可以说是当时的顶级名将。

历史上的薛仁贵征西:全军覆没,最后被削职为民

二、薛仁贵出征

670年,薛仁贵被任命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人为副将,奉命率领数万精兵西征。唐朝在任命出征军队的将领时,经常使用地名。所谓的逻娑,指的就是吐蕃的都城逻些,看来唐高宗当时有让薛仁贵“犁庭扫穴”之意。但是,唐高宗万万没有想到,他寄予厚望的薛仁贵却打败仗了!

这场战争与众不同,因为作战的地点是在海拔极高的青藏高原,这里的气候条件与众不同,地形也极为复杂。另外此地人迹罕见,对唐朝进军路线、后勤保障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吐蕃方面对此地则非常了解,而且以逸待劳,可以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与此同时吐蕃集结了数十万大军,他们严阵以待。

历史上的薛仁贵征西:全军覆没,最后被削职为民

三、兵败大非川

此时,唐朝军队的内部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矛盾。原来,副将郭待封不服薛仁贵。郭待封是个“将二代”,他的父亲郭孝恪原是瓦岗军的将领,后归降唐朝,官至安西都护。郭待封靠着父亲的恩荫,很早就从军了,曾经官至鄯城镇守,他不甘心屈居于薛仁贵之下,所以经常违抗薛仁贵的军令,这就为唐军的惨败埋下了伏笔。

薛仁贵率军抵达大非川后,将郭待封留在此地,并对他说:“大非岭上足堪置栅,可留二万人作两栅,辎重等并留栅内,吾等轻锐倍道,掩其未整,即扑灭之矣。”然而,郭待封却没听薛仁贵的,“领辎重继进”,结果被吐蕃大军击败。薛仁贵退到大非川后,又遭到吐蕃大军的围攻,几乎全军覆没。纵然薛仁贵善战,也无法扭转大非川之战的失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7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薛仁贵是冲锋陷阵的猛将,却并非帅才
...击将军。班师回朝,薛仁贵被授予中郎将,镇守玄武门。唐高宗继位后,薛仁贵继续从军远征,都是以勇猛著称,每一次都率先冲杀,令对手闻风丧胆。例如,远征十部铁勒,薛仁贵单骑出战,连续
2023-07-07 12:35:00
初唐名将开疆拓土37郡,却被抹黑成害死罗成的罪魁祸首
...派。历史上真正的苏定方又是什么样的呢?其实苏定方是唐高宗年间一位非常有才能的将领,曾多次为大唐帝国出生入死,立下了很多战功。苏定方本名叫苏烈,字定方,只是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字行
2023-04-29 10:49:00
唐朝十大名将为何没有苏定方?十大名将都有谁?
...厥、高句丽,功勋卓著。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公元731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武庙,它以周朝开国
2023-07-02 11:12:00
著名的吐蕃大相论钦陵屡屡杀败前来的唐军,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一点的呢?上图_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趁唐朝不备夺取西域公元668年,历经隋唐四代帝王的努力,东北亚小强权高句丽终于倒在唐朝的铁蹄下。消息
2022-12-20 16:23:00
聊一聊大唐名将——薛仁贵
...贵就这样在玄武门沉寂了近十年。薛仁贵真正的巅峰是在唐高宗时代虽然薛仁贵从大头兵升职到了镇守玄武门的将军,但这个差事其实天花板很低,一眼就能望到头。说白了,玄武门守将,类似于皇
2023-01-09 14:27:00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唐高宗李治,为何却被称为“懦夫皇帝”
李治是很强,但也只是守成之君,现在已经有人把它吹得比李世民都强了,他在位30年也是基本延续太宗的制度律法,自己并没有什么改革,包括消灭已经衰弱的西突厥,而且他在位时期也出现了很多
2024-06-22 21:08:00
兵力国力都占优的唐朝,为何对吐蕃屡战屡败,还被迫和亲?
...求援助,这使得唐朝掌握了主动权。上图_大非川之战,唐高宗总章三年,唐与吐蕃为争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今新疆库车、喀什、和田、焉耆)四镇 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吐蕃军
2023-03-03 21:23:00
薛仁贵薛丁山和薛刚,他们是真的历史人物吗
...声呼喊,把洪水的信息传递了过去,帮助当时已经继位的唐高宗李治及时从寝宫逃离。不久之后,寝宫就被淹没,等于薛仁贵间接救了李治一命,因此也更加受到了信任。此后数年中,薛仁贵曾多次
2024-06-15 11:36:00
薛仁贵被流放是因为什么
...任薛仁贵为右领军郎将。三,勇救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在万年宫休息。突然山洪暴发,冲至玄武门,守卫的将士纷纷逃散。薛仁贵说:“哪有天子危急却没人拼死相救的?”于是登上
2023-05-29 15: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