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安史之乱使大唐帝国深受打击,从此日渐衰微,步入暮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偏居青藏高原一隅的吐蕃乘机攻击河西诸州。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至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廓州、凉州、兰州、瓜州等地相继陷落。
沙州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站口,也是进入西域的东大门,可谓中西交通的“咽喉锁钥”,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这么一块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位置重要的战略要地吐蕃自然志在必得。
虽然只剩孤城一座,与唐朝的联系中断,但沙州城中军民却顽强抗击。沙州刺史周鼎见外无救兵,就想焚毁城郭,率领众人向东返回唐朝。但是部众都不同意,都知兵马使阎朝为了聚拢人心,缢杀了周鼎,自领州事,继续抗击吐蕃军。虽然众志成城,一心抗击,但奈何沙州四面被围,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处境十分困难。坚持了几年之后,在吐蕃许诺不将沙州人民外迁的前提下,遂于建中二年(781年)投降。陷落后的河西人民惨遭吐蕃的蹂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他们日夜思归唐皇朝,即使过去了几十年,但他们仍然不忘唐朝,以唐朝的子民自居。
张义潮公元799年出生于沙州,此时,沙州已经被吐蕃占领将近20年。尽管张氏世代是沙州豪门首富,还是与普通老百姓一样要忍受吐蕃贵族的欺诈和蹂躏。张义潮自幼便听老人们叙说大唐的各种荣光往事,再加上对吐蕃的残暴统治的切身感受,便立志要驱逐吐蕃侵略者,回归大唐。为实现志向,他刻苦学习兵法和武艺;以自己的家产为军资,秘密招募、训练义军,同时不断收纳反抗吐蕃起义被镇压后的流亡者,暗中蓄积力量,等待时机。
会昌年间(公元841年—846年),吐蕃灾荒连年,内部两大豪强为了争权夺利,相互厮杀,一时大乱,势力衰落。大中(公元847年—859年)初年,唐皇朝乘机收复了陷于吐蕃的部分陇右故地,极大地鼓舞了河西各族人民反抗吐蕃统治的斗争。不久,吐蕃五千骑兵来到瓜州,大肆在河西劫掠,激起了极大民愤。
张义潮等待已久的机会来了!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张义潮发动起义。由于老百姓深受吐蕃残酷暴虐之害,早就不想忍受。所以义旗一举,四方云集,纷纷响应。沙州城中吐蕃军抵挡不住,从城中逃走。败退后的他们心有不甘,又从周边调集兵力将沙洲团团围住。面对敌众我寡的态势,张义潮表现出过人的谋略和指挥才能。他“启武侯之八阵,纵烧牛之策”,于是“破吐蕃之围”。率城中兵马杀出重围与吐蕃军决一死战,短兵相接之际,“白刃交锋,横尸遍野,残烬星散,雾卷南奔”。起义军终于在沙洲艰难地站稳了脚跟。接着,张义潮又“缮甲兵,耕且战”,很快就收复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肃州、兰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等十州。大中五年(公元849年)八月,派其兄张议潭等二十九人入朝告捷,并献瓜、沙等十一州图籍。至此,除凉州而外,陷于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区复归唐朝。咸通二年(公元861)三月,张义潮命其侄张淮深率蕃、汉兵七千人攻克吐蕃占领的最后一州凉州,并表奏朝廷。至此,陷没百余年之久的河、湟故地已全部收复。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张义潮在长安留为人质的兄长张义潭去世,已经69岁高龄的张义潮离开沙洲,前往长安为质。这是张义潮兄弟为了表示自己对大唐的忠诚而做出的决定,“先身入质,表为国之输忠;葵心向阳,俾上帝之诚信”。张义潮入朝后,被唐朝授为右神武统军,晋官司徒,职列金吾,并赐给田地宅第,给了他很高的礼遇。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八月,散尽家财,率领沙州各族人民起义,驱逐了盘踞河西地区的吐蕃,以归义军之名克复瓜、沙、凉等州钧,开拓疆土四千余里的民族英雄张义潮卒于长安,享年74岁,结束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3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