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良种配套良法 释放增产潜力
...高高的“楼子”装满了玉米,泛着金黄。今年,黑龙江、吉林、辽宁虽然局部遭受洪涝灾害,但粮食作物总体长势好于常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其中,辽宁实现丰收,黑龙江省迎来二十连丰,吉林省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全...……更多
提升技能水平 拓展增收渠道
...,沃野田畴尽是繁忙景象。途经平川镇一工城村的片片黄土地时,记者看到拖拉机、旋耕机等各式农机往返穿梭,时不时还有无人机从头顶低空掠过……了解一番才知道,操作这些农机的“司机”,大多是来自当地的脱贫群众。...……更多
香菊丰收助振兴
...色产业种植,打造经济作物‘万元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辛庄乡党委书记杜志强说。 ……更多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全国人大代表朱亚波:大棚里种出“幸福花”本报记者 李娜 通讯员 姜新走进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黑土地上一排排温室大棚颇为壮观。在十三号村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大棚里,一片片绿油油的小白菜,一垄...……更多
...打击纵深开展。在此基础上,公安部部署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公安机关去年11月以来,开展为期5个月的打击破坏黑土资源犯罪区域会战,形成了上下协同、聚焦发力的强劲态势。附:8起破坏黑土资源犯罪典型案例1、吉...……更多
群科瓜果种植效益日益显现
...”产业带动土特产及特色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目前,群科镇种植西瓜26.66公顷,杏子、软梨和苹果等153.33公顷,盛果期亩产量可达940公斤,群众增收达450万元,全面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更多
...部书记王有新说。“2018年,围绕创森工作,肖庙村流转土地60亩,栽植梨树5700棵。但过去几年,单纯依靠果树种植并没有取得预期收益。”王有新说。2022年堂邑镇创新做法,走“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之路,积极推进党组织领办...……更多
吉林:多举措打造高层次人才的“预备团”和“生力军”
本文转自:人民网-吉林频道10月28日,在全国第二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闭幕式上,吉林代表团所在的区域不断响起热烈掌声。吉林省参赛选手怀揣奋发争先的使命担当,共夺得金奖4个、银奖8个、铜奖10个、优胜奖5个,金银铜...……更多
我在现场|新品种 给糯米添“香”
...自黑土地的糯米将成为未来糯稻产品的主流,也为桦川县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全新赛道。 ……更多
香梨丰收甜了舌尖富了农民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看我们家的梨子,个大饱满,又脆又甜,今年又是大丰收!”前几天,刘大姐家的玉露香梨刚刚采摘完毕,她手捧着两个拳头大的梨子向壶关农商行的客户经理闫立军“炫耀”,满眼都是喜悦。刘大姐所...……更多
机械收割唱主角 农民丰收笑开颜——松原市宁江区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秋收进行时
本文转自:人民网-吉林频道金秋十月,在松原市宁江区各村田间地头里,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缀着肥硕饱满的果实,大型收割机正在作业,呈现出一片繁忙的秋收景象。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以来,宁江区大力实施...……更多
传承、创新!中国戏曲学会二人转研究分会落户吉林艺术学院
...”——中国戏曲学会二人转研究分会成立仪式系列活动在吉林艺术学院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戏曲学会、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吉林艺术学院共同主办,分为三个部分:“根植黑土地,唱响关东情”——东北二人转精品剧目展演...……更多
花生变“金豆” 托起“致富梦”
...致富路。农安县三盛玉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持续深化农业产业种植结构,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在保持主粮生产稳定的基础上,鼓励群众发展花生种植产业,搞活...……更多
惠农助农春风行动送课下乡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吉林省舒兰市惠农助农春风行动送课下乡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崔建玲“单产如何提升?”“玉米保护性耕作应该注意哪些关键技术?”“农业托管社会化服务有哪些具体政策?”虽然处于农闲时期,但吉...……更多
人民建议|乡村振兴如何“振”?内蒙古积极采纳网友建议 加强农村牧区工作
...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基础。”网友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加大对村庄整治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更多
合作经营 共享收益
...融,到了农民备耕时节。在松嫩平原腹地的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长岭县,一场场合作社分红大会在各村召开,社员们分享增收的喜悦。长岭县是脱贫县。近两年来,当地探索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走上农业合作化道路,农...……更多
以能动履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要着眼“粮头食尾”“农头工尾”,通过执行和解、破产重整、破产和解程序支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运用诉前调解、风险提...……更多
感受乡村脉动  探寻振兴“密码”
...拍照“打卡”。“前不久,这里举办了宿州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仪式暨萧县庆丰收活动,期间,游客们成群结队走进不同的葡萄种植区,在欢庆的‘丰收歌’音乐陪伴中亲自体验采摘游玩乐趣。”张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更多
多措并举保护黑土地
...转自:农民日报黑龙江双鸭山市四方台区多措并举保护黑土地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岳海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四方台区把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作为根本任务,探索构建“分级管土、科学用土、分类治土、防污...……更多
黑土地的深切情怀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全国政协委员李和跃:黑土地的深切情怀本报记者 粘青那一望无垠的阔野,陶醉了代代东北人的温情;那滚滚奔流的松江水,激荡了几千年的风霜与豪情;那片充满希望与梦想的黑土地,则一直承载着全国...……更多
率先实现新突破,吉林何以能?以何能?
...端汪志球 孟海鹰 刘以晴 郑智文 门杰伟东北全面振兴,吉林想率先新突破。吉林,何以能?以何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为近年来最好位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6.3%,增速居全国前列;粮食产量达到837.3亿斤,亩产958.2斤...……更多
小土豆们一起穿越南北,品尔滨们YonSuite的魅力烟火
...”背刺了整个东北后,这片土地却展现出了别样的魅力。吉林的雾凇、辽宁的凤凰纷纷出借哈尔滨,满足了远道而来游客的期待。就是这样的大东北,究竟还有哪些人们知之甚少,却又值得称道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YonSuite...……更多
...文转自:农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阎红玉近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下发了《2024年吉林省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示范推广(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实施方案(指南)》,提出在现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基础上,紧紧围绕制...……更多
农资储备足 春耕有保障(田间地头看春耕)
...记录多地扎实有序推进春耕备耕的热闹场景。——编 者 吉林农安县——力保化肥供应稳定走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的田间地头,皑皑白雪虽仍是土地上的主色调,但春耕生产的活力已在悄然萌动。“我们的联合社已经订购了近3...……更多
...工程,促进“十大产业集群”提质增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孙民代表:和乡亲们一起实现农民富裕、乡村振兴的梦想“吉林省是全国的重要粮食基地,我...……更多
“小树枝”助泊头农民 年增收百万余元
...电厂用于火力发电,废弃树枝得到循环利用的同时,也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据统计,泊头市共有8个树枝粉碎加工点,2个规模化加工厂,全年可助农民增收100多万元。 ……更多
驻村更“助村” “振心”促振兴 吉林省纪委监委多举措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村里环境好了,村集体收入多了,我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双辽市茂林镇农林村的老百姓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自包保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吉林省纪委监委始终把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更多
“软硬兼施”让黑土地焕发活力
...石”。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将继续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四省区将通过免耕少耕播种等多种模式,开展保护性耕作1亿亩,加快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侵蚀防治。筑牢黑土...……更多
厅局长通道|李德明: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向900亿斤冲刺
...产基地,力争稻渔综合种养扩大到200万亩。五是着力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实现“两个高于”。 ……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看出自己湿气重了后,该怎么办呢?很多人忽视了一个小细节
一些鼓鼓的部位,早就被人看出来了!眼睛是身体的一扇窗,很能反映出机体的内在状况,体内湿气增多后,身体内的毒素难以排泄出去
2024-06-25 06:30:00
肺若是受损,身体会发出哪些“求救信号”?
肺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不仅能帮助人体正常的呼吸,也参与其他各种工作。但是现代社会发展较快,空气中的废气、汽车的尾气等都使空气受到了很大的污染
2024-06-25 06:26:00
不管是哪种主食,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都要定时定量
很多高血糖患者都在为饮食发愁,毕竟一旦患了高血糖或者糖尿病,在饮食上是一定要加以严格控制的。很多自己原来喜欢吃的水果不能随便吃了
2024-06-25 06:36:00
胖子运动也许只能变成一个健壮的胖子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一直以来,不少人将“减肥”大计列在日程里,或是夜跑,或是走进健身房开始锻炼,但一番努力后,很多人在看到体重秤上面的数字时依然会发出尖叫声
2024-06-25 10:19:00
“暴力梅”来袭,建议中老年:1要除,2不吃,3要躲,顺利度夏
随着南方,各地进入了梅雨季节,雨水也是越来越多,相比较往年,今年的降雨量特别大,从最近的热搜当中,大家也可以看出来,比如南方即将迎来4轮强降雨
2024-06-25 10:22:00
7月15日入伏,建议中老年:1不去,2不做,3要吃,顺利迎伏天
夏至的第一个庚日已经到了,再过2个庚日,也就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会迎来入伏的一个时间,正如民谚当中提到的“夏至三庚数头伏”
2024-06-25 10:23:00
夏天,这菜使劲吃,一清热解毒,二促进消化,三祛湿,鲜嫩别忘吃
夏天,这菜使劲吃,一清热解毒,二促进消化,三祛湿,鲜嫩别忘吃。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来到了农历的五月下旬,家里种的蔬菜,基本上也已经开始可以采收了
2024-06-25 10:24:00
引导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
本文转自:云南政协报勐腊县政协召开“加强乡村‘两污’治理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专题议政性协商会议提出引导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本报讯(通讯员马虹伯)日前
2024-06-25 10:36:00
一发现就晚期,5年生存率极低,肝癌患者希望之路在何方?
肝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位居第二名肝脏被称为人体的“化工厂”,每天24小时无休,要处理500多种化学物质
2024-06-25 10:39:00
岁月悠悠,漫煮生活
本文转自:荆州日报□ 康兆雪家中被冻得病恹恹的君子兰,我以为它再也没有焕发生机的可能了。上周天气转暖,我赫然发现它短粗的根茎之上冒出了两片绿芽
2024-06-25 08:05:00
不断健全粮食生产支持保护体系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张锦华 徐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至2023年,粮食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06-25 08:28:00
警惕甲状旁腺病变 女士蹲下站不起来病根竟在脖子里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一蹲下就站不起来,是腿有问题,或是腰有问题?林女士3年来饱受这怪病折磨,一直找不到病因
2024-06-25 08:50:00
叶黄素护眼是不是智商税? 医生:可适量服用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叶黄素要不要吃?”“叶黄素是不是智商税?”近日,不少网友就叶黄素有没有必要吃展开讨论,博主@北京眼科医生陶勇表示
2024-06-25 08:50:00
怀孕越来越难?这几个影响女性生育力的因素,来看看你中了几个?
生育力简单理解就是生孩子的能力,全面理解包含3层次内容:顺利怀孕的能力、健康度过孕期的能力、保证子代健康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
2024-06-25 08:54:00
@备孕家庭,一起get夏季备孕注意事项!
夏季备孕注意事项01天气热,也莫要贪凉夏季气温高,冰冰凉凉的东西是最好的降温利器,比如,空调、风扇、生冷的食物、冰水等
2024-06-25 0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