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软硬兼施”让黑土地焕发活力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19 02: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软硬兼施”让黑土地焕发活力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东北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和“压舱石”。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将继续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四省区将通过免耕少耕播种等多种模式,开展保护性耕作1亿亩,加快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侵蚀防治。

筑牢黑土地保护的“硬支撑”

在黑土地保护工程中,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被视为一项关键任务。“这不仅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还是防止土壤侵蚀、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为此,各地正在加快推进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逄焕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灌溉设施的完善是重中之重。“各地在黑土地保护工程中,新建和改造了一批灌溉设施,包括水库、泵站、渠道等,以确保农田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同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灌溉效率。”逄焕成说。

田间道路和排水系统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铺设田间道路可方便农业机械进出田间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排水系统的建设则有助于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土壤盐碱化和渍害的发生。”逄焕成介绍。

此外,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也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抚育防护林,风蚀、水蚀等自然因素对农田的侵害可有效降低,黑土地的生态环境将得到保护。”逄焕成说。

为土壤侵蚀防治注入“软内涵”

黑土地保护工程广泛应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为有效防治土壤侵蚀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使土壤侵蚀情况得以实时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技术,可提供区域土壤侵蚀实时影像与大数据,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逄焕成说。

逄焕成介绍,土壤侵蚀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为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模型可以根据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预测土壤侵蚀的发展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指导。

此外,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也为土壤侵蚀防治开辟了新途径。秸秆颗粒化还田、种植绿肥作物、接种微生物菌剂等技术的应用,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秸秆颗粒化高量还田技术有望成为遏制黑土地退化、在较短时间内使黑土地‘由黄返黑’的人为干预培肥有效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卫告诉记者,该技术农机农艺融合度好,田间作业效率高,是一条“用中有养,以养促用,用养结合,用中强养”的培肥增产新路子。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科技手段防治土壤侵蚀,正让黑土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随着黑土地保护工程的推进和相关科技成果的涌现,黑土地将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逄焕成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民企长镜头天有为,黑土地“长出”的汽车仪表领军企业□本报记者 孙思琪走进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有为),生产车间里一尘不染,工人们正在有序组装
2023-10-28 05:46:00
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从田间“密码”到博物馆里的“土色史诗”
当车轮碾过吉林平原的乡间小路,目光所及的黑土地正翻涌着生机——这里是四平市梨树县,一片孕育了“梨树模式”的神奇土地。7月17日,我们跟随媒体行的脚步,从田间地头到博物馆展厅,解锁
2025-07-17 23:45:00
...,离不开对耕地的保护和建设。近年来,内蒙古凝聚保护黑土地合力,让“累瘦”的黑土地“加油”“增肥”,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政
2023-01-04 08:56:00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张凤云见习记者桑妍)近日,黑土地保护与粮食产能可持续提升研讨会在黑龙江省桦川县召开。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2023-10-01 05:50:00
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长在黑土地、喝长白山水、呼吸干净氧,一碗好米里透着乡村振兴的味儿!
...在北纬42°的黄金水稻种植带上,土地好,是35公分以上的黑土地。这里种的大米,呼吸到的空气是清新的,“半径30公里以内没有污染源。”金君说。而且灌溉的水,源头是长白山没有污染
2025-07-18 21:27:00
浙江日报杭州2月27日讯 (记者 何冬健) 记者从27日召开的2025年全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部署推进会上获悉,浙江将从深入推进人才有序流动改革、着力推动高能级科创平
2025-02-28 09:53:00
...“肥沃的黑土是稀有的土壤资源,我们要保护好、开发好黑土地,用科技力量守护好‘黑土粮仓’。”回顾近年来参加的调研活动,姜明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围绕农村污水治理等问题赴四川、重庆
2025-04-17 06:41:00
龙江大米甲天下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长在火山岩上的石板大米。黑土地上稻花香。本报资料片 黑龙江大米展位。富锦市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本报资料片 黑土优品展区。本报记者 张春雷摄□文/摄 本报记
2024-05-19 05:41:00
王浩主持召开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座谈会:创新机制 激活人才 让浙江成为创新创业最具活力的“黑土地”
...调创新机制 激活人才让浙江成为创新创业最具活力的“黑土地”13日下午,省委书记王浩主持召开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
2025-02-14 12:0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假期不宅家丨莫负好“食”光!这个假期,我和河北美食有个“约会”→
8月13日,沧州市民在0317火锅鸡正达店就餐。河北日报记者董昌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个假期一定要专门留一天给美食走出家门
2025-10-08 08:30:00
今日寒露,健康养生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浓,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燥、保暖”,以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
2025-10-08 21:07:00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