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从田间“密码”到博物馆里的“土色史诗”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7-17 23:45: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当车轮碾过吉林平原的乡间小路,目光所及的黑土地正翻涌着生机——这里是四平市梨树县,一片孕育了“梨树模式”的神奇土地。7月17日,我们跟随媒体行的脚步,从田间地头到博物馆展厅,解锁黑土地的守护密码。

田间课堂:看“梨树模式”如何让土地“喘口气”

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从田间“密码”到博物馆里的“土色史诗”

“脚下这片黑土,是耕地中的‘大熊猫’,但多年连作曾让它‘疲惫不堪’。”站在一望无际的苞米地前,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的话引人深思。他身后,采用“梨树模式”耕作的玉米田长势正盛,与记忆中传统农田的景象大不相同。

镜头拉近,最直观的差异藏在耕作方式里。“传统垄作翻土深,黑土裸露易流失;我们改平作后,减少人为扰动,就像给土地盖了层‘棉被’。”王贵满俯身拨开地表,秸秆碎屑与黑土交织的“保护层”清晰可见。这正是“梨树模式”的核心:机械收获后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免耕播种减少土壤翻动,让土地在耕种中自然休养。

行走田间,脚下的土壤松软得像海绵,“下雨后能挖出来蚯蚓。这就是土壤健康的信号!”王贵满笑着说,自2007年团队开始摸索这套技术,从秸秆覆盖厚度到播种深度反复试验,如今终于实现“土壤肥力回升、亩产稳增”的双赢——数据显示,采用该模式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提升0.05%,玉米亩产较传统种植提高10%以上。

博物馆里的“土味珍藏”:读懂黑土地的千年史诗

离开田野,我们走进中国黑土地博物馆,一场关于“泥土”的展览让人惊叹。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文物陈列,这里的“主角”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土壤样本。

“您现在看到的是吉林省13类土壤的‘全家福’,从黑土到草甸土一应俱全。”讲解员指着展柜介绍,玻璃盒中装着的不仅是土壤,更是不同地域的生态密码。旁边的互动屏上,轻轻一点就能看到梨树黑土的剖面结构:深厚的腐殖质层呈暗黑色,像一块巨大的“天然营养蛋糕”。

最令人震撼的是展厅中央的“全国土壤样本墙”,玻璃展柜里整齐排列着来自全国1000多个县级行政区的土壤样本,从东北的黑土到南方的红壤,从西北的荒漠土到沿海的盐渍土,每一盒土壤都贴着标签,标注着采集地点、土壤类型和有机质含量。轻触互动屏,立刻能看到不同地域土壤的形成故事:从26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开始,寒温带森林草原的枯枝落叶在微生物作用下不断堆积,经过千万年的滋养,才孕育出梨树这样深厚肥沃的黑土——展板上的文字清晰标注:每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需要200—400年。

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从田间“密码”到博物馆里的“土色史诗”

梨树模式的推广与应用,使这片古老且珍贵的黑土得到喘息,展厅中玻璃盒里的土壤颜色变化,与墙上1000多个县市的土壤样本形成无声对话,让“梨树模式”的意义愈发清晰——这不仅是耕作技术的创新,更是用实践守护千万年自然馈赠的生动注脚。

从田间的实践创新到博物馆的历史回望,这次梨树之行让我们深刻理解:每一粒种子的生长,都离不开脚下土地的滋养;每一项农业技术的突破,都承载着“守护黑土、保障粮食安全”的使命。而“梨树模式”的故事,正是黑土地上最动人的绿色篇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振昂

摄像 明鑫睿

视频制作 孙上修

部分图片来源于梨树县委宣传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8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可以看、可以对话、可以跟着一起转 全国首部二人转主题沉浸式文旅演艺《戏韵关东》长春首演
...的二人转表演你看过吗?12月20日晚,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内,全国首部二人转主题沉浸式文旅演艺《戏韵关东》首演亮相。这是一场采用沉浸式话剧表演形式的二人转演出,观众跟着演员
2024-12-20 18:27:00
...足球世界杯印迹—历届足球世界杯藏品展”在杭州亚运会博物馆第三展馆开展。这场展览以近百件跨越世纪的珍贵藏品,带领大家穿梭于1930年乌拉圭的烽火初燃至2022年卡塔尔的巅峰对决
2025-03-23 08:49:00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勇立潮头 | 赓续文脉传承文化 大运河成为流动的文化史诗
...河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这段时间,位于绍兴的浙东运河博物馆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来参观,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展览观众 胡先生:我是从北京(来的),直接的
2023-10-12 20:32:00
“5·18国际博物馆日”成绩亮眼,江苏的博物馆不止有文物,更有这些……
5月18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的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开幕式上,江苏的博物馆“代表队”交出亮眼答卷。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荣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
2025-05-20 13:34:00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叙述黄河史诗,展示黄河文化底蕴
...几道湾哎?”《黄河船夫曲》蓦然响起,在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序厅墙面上,对应着黄河公里总数的5464块彩色方块如浪潮般翻动,变幻出震撼人心的“九曲黄河”图。8月13日上午,“千秋
2024-08-15 10:43:00
2023年度文博行业100个热门展览发布 江苏7个入围
...入围。据了解,本次发布的100个年度热门展览,是根据各博物馆自行申报材料,结合“文博圈”推出的月度100个精品展览,综合展览主题内容、媒体网络热度和观众、专家、媒体的推荐意见
2024-01-02 21:48:00
“石上史诗——山东汉代画像石拓片展”在浙银(山东)美术馆开展
2023年8月20日,山东博物馆举办的“石上史诗——山东汉代画像石拓片展”在浙银(山东)美术馆开幕展出。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延常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在浙商银行(济南分
2023-08-23 17:28:00
山东政协委员孟鸿声:“活化”工业遗产 创新打造工业博物馆
...者宋翠)“建议充分利用现有工业遗产创新打造山东工业博物馆。”在山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山东省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孟鸿声表示,在选址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孟鸿
2025-01-22 16:58:00
...分析导论”等主题的学术讲座,并择期组织学员赴湖北省博物馆、湖北考古博物馆、木兰湖考古基地等周边重要文博机构和考古遗址参观学习。在多学科融合、国际交流的大背景下,盘龙城国际田野
2024-06-27 09:40: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8月23日,持续强降雨,玉园南街由于地势较低,很快出现了积水情况。由于此前曾出现过雨中车辆被淹的情况,玉园南社区启动防汛应急响应
2025-08-24 07:43:00
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
鲁网8月23日讯为提升居民对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防范意识,近日,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爱卫办利用大集人多集中的特点,积极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2025-08-23 18:5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小涵今天,迎来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含有躲藏
2025-08-23 07:18:00
特别海报丨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处暑,这位秋的使者,悄然而至,为炽热的夏日画上渐淡的句点,徐徐拉开秋意的帷幕。在这暑气渐消、凉风初起的时节,吉林宛如一块被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美玉
2025-08-23 07:25:00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陕西省气象局获悉,2025年三伏从7月20日持续至8月18日,为期30天,期间我省大部遭遇持续性高温酷热天气
2025-08-23 07:26:00
你知道吗?我们刚刚经历了“史上最热”的三伏天。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陕西省气象局获悉,2025年三伏从7月20日持续至8月18日
2025-08-22 20:44:00
“终于看到了什么是局部降雨!”前几天,网友在南五台景区拍到了西安局部降雨的景象,犹如天空和局部地区之间形成水柱,煞是壮观
2025-08-22 22:22:00
潍坊临朐西黄埠店村蜜桃种植十年,从零散试种到年产值660万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佳潼 通讯员 王文玲近日,记者走进临朐县东城街道西黄埠店村的桃园里,沉甸甸的蜜桃压弯了枝头——红似霞
2025-08-22 23:17: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中国现代遗传学之父”谈家桢:一些代表性论文是在湄潭写成的
谈家桢在贵州湄潭期间取得重大学术成就 1940年秋,生物学家谈家桢带着浙江大学理学院的师生在辗转两年有余后,来到距贵州遵义75公里的湄潭县城
2025-08-22 23:31:00
近期,黔南州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致全州离退休老同志参与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一封信》和《保护鸟类资源 共建生态家园倡议书》
2025-08-23 00:34:00
中国网8月23日讯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7月份,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891.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失踪295人
2025-08-23 00:36:00
夜问丨“美人鱼”现身南沙群岛,长什么样?
7月中旬以来,南沙群岛永暑礁驻岛环保部门与中国科学院岛礁综合研究中心驻站科研人员在永暑礁近岸海域持续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儒艮活动
2025-08-23 03:41:00
直播预告|一起逛农博!寻找农博会上可爱的小动物们!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陈振昂 张宁设计 赵一妍
2025-08-21 18:47:00
赏景正当时!茅箭区浪溪村油葵花开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喻波)近日,茅箭区大川镇浪溪村100亩的向日葵花开正盛,将田野装扮成了金色的海洋,田园美景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游玩
2025-08-21 20:0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周宣刚受副热带高压影响,8月20日起,刚刚出伏的烟台市便迎来了一轮高温天气。今天是高温天气的第二天
2025-08-21 2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