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中国现代遗传学之父”谈家桢:一些代表性论文是在湄潭写成的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8-22 23:31: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中国现代遗传学之父”谈家桢:一些代表性论文是在湄潭写成的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中国现代遗传学之父”谈家桢:一些代表性论文是在湄潭写成的

谈家桢在贵州湄潭期间取得重大学术成就

1940年秋,生物学家谈家桢带着浙江大学理学院的师生在辗转两年有余后,来到距贵州遵义75公里的湄潭县城。抗日战争的烽火已蔓延至大半个中国,这位“中国现代遗传学之父”将和西迁的浙大一起,在此度过7年。

在后来的回忆里,谈家桢这样说:我一生在科学研究上有一些重要代表性论文,就是在湄潭写成的;我引以为自豪的是,在日后的科学和教学中成绩斐然、独树一帜的第一代学生,也是在湄潭培养的。我们吃了湄潭米、喝了湄潭水,是勤劳淳朴的湄潭人哺育了我们。深情厚意,终生难忘。

谈家桢在贵州湄潭期间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科研的步伐从未因生活的清贫和条件的艰苦而停歇。他带领团队专注于中国特有动植物的遗传学研究,在湄潭发现的稀有蝾螈成了绝佳的实验材料。没有电镜,他就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反复观察细胞分裂;没有摄影设备,他就手绘染色体图谱,一张图往往要修改数十遍。在昏暗的实验室里,他完成了《中国蝾螈染色体的研究》等重要论文,首次揭示了两栖类动物染色体的遗传规律,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1944年,谈家桢在湄潭的唐家祠堂通过对异色瓢虫的研究,发现了遗传学上著名的“嵌镶显性现象”。他根据研究成果整理完成的论文《异色瓢虫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理论》,发表在美国《遗传学》杂志上,丰富发展了摩尔根遗传学说,被认为是经典遗传学发展的重要补充和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关键论据。

教学中,谈家桢始终保持着严谨与创新。没有教材,他就亲手编写讲义,在油灯下将遗传学最新进展一笔一划抄录下来;课堂上,他常把当地的生物现象融入教学,带着学生在湄潭的田埂上观察水稻杂交,在湄江岸边讲解鱼类的遗传变异。他首创“野外课堂”,让学生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理解遗传规律:看到同一片山坡上的映山红有红、粉、白三种颜色,他便顺势讲解基因的显隐性;发现农家饲养的鸡鸭羽毛颜色各异,就以此为例阐释伴性遗传原理,让抽象的遗传学变得生动可触。

面对战乱中的民生困境,谈家桢总愿伸出援手。他发现当地老乡因缺乏卫生知识,常受寄生虫病困扰,便组织师生开展卫生宣传,教大家如何消毒饮用水、处理伤口。他带领学生采集草药标本,编写《贵州常见药用植物图鉴》,标注哪些植物可治疗疟疾、痢疾,免费发放给老乡。有一次,附近村子爆发鸡瘟,农户损失惨重,他连夜解剖病鸡,找出病因并配制防疫药剂,帮老乡控制了疫情。老乡们亲切地称他为“谈先生”,说他的显微镜不仅能看学问,还能救命。

在贵州的7年,谈家桢不仅延续了浙大生物系的教学与科研,更培养了一批遗传学人才,使这里成为抗战时期中国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据点。他在湄潭招收了两批研究生,培养出了生物学“四大金刚”——盛祖嘉、刘祖洞、施履吉、徐道觉,另又有复旦的项维、上海寄生虫病研究所张本华、中科院植生所雷宏淑和留美的陈瑞棠等人。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为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的领军人物。1946年东迁时,他带走的不仅是实验器材,还有一箱箱浸在酒精里的标本和厚厚的研究手稿,那是他在烽火中为祖国保存的科学火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舒畅

编辑/明雪 实习生 王文佩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西迁湄潭,苏步青和他的射影微分几何研究不停步
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炮火撕裂了平静的夜空,也打乱了数学家苏步青的生活轨迹。彼时,他正担任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在杭州过着潜心治学的日子。随着日军步步紧逼,浙江大学开启了西迁之路
2025-08-19 23:01:00
...报道 2月14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在去年底召开的“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十五周年庆典暨十五届颁奖大会上,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遗传资源
2023-02-15 05:56:00
...人民政协报本报讯(记者 刘喜梅)12月10日,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教授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据了解,谈家
2022-12-14 01:02: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湄潭浙江大学旧址:见证那段高校西迁的岁月
...了7载春秋。在湄潭的7年间,苏步青、王淦昌、贝时璋、谈家桢等教师坚持科研,取得重要科学成果,为黔北大地播下现代科学文化的种子。其中,农学院与1939年落户的中央实验茶场合作,
2025-07-29 02:37:00
寥寥几笔下拳拳报国心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陈建功,新中国遗传学的主要奠基人谈家桢,著名政治经济学家蒋学模,《英汉大词典》主编陆谷孙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正式落成,苏
2023-10-01 09: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经独山,过都匀,到贵阳。《义勇军进
2025-07-14 21:43:00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赵家军教授荣获谈家桢临床医学奖
鲁网10月14日讯10月9日,第十七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沈阳举行,15位两院院士及相关领导参加颁奖典礼,并为18位获奖者颁发证书与奖章。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2024-10-14 11:57:00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山东大学陈子江院士与秦莹莹教授入选
...家科技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等。秦莹莹,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党委书记、教授。主持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
2023-10-31 17:32:00
...国创新争先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一大校长陆林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山一大教授赵家军、史伟云分别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该校坚持大团队思路,聚焦打造院士领衔、
2024-04-24 04:00: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诚邀参赛!“我在好运角等你”短视频话题挑战赛即将启动
鲁网11月7日讯荣成市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依托“山、海、情、味”一站式旅游体验,连续位居国庆中秋假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游客量TOP20
2025-11-07 18:25:00
合肥工业大学四只黑天鹅“搬家”南艳湖 校方:对“自家孩子”的新家环境很满意
大皖新闻讯 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了解到,四只黑天鹅已于7日下午“搬家”至合肥南艳湖公园。“这四只黑天鹅都是在我们学校生态谷孵化的
2025-11-07 18:46:00
晋祠秋意浓(图)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孙宇佳)深秋时节,太原晋祠博物馆内的银杏林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银杏褪去翠绿换上“金甲”,金黄枝叶与红墙灰瓦的古建相映成趣
2025-11-07 19:07:00
安徽淮河流域首次发现“鸟中稀客” 铁爪鹀凭借伪装色在田间不动,很难被找到
大皖新闻讯 11月6日,“2025年明光市首届生态观鸟赛”拉开帷幕。来自明光、南京、合肥等地的13支观鸟队伍的41名参赛队员参加了此次观鸟赛
2025-11-07 19:22:00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11月7日迎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
2025-11-07 19:37:00
视频·见闻|一郎来了!邂逅福州秋日“顶流”……
福州新闻网客户端记者滕一郎向各位发来周末邀约:“宝,想看菊花吗?”11月7日,第62届福州金秋菊花展在福州西湖公园开幕
2025-11-07 22:53:00
贵州,层峦叠嶂之间,一座钢铁巨龙横跨花江大峡谷,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近日,新西兰资深焊接工程师帕特里克·丹尼斯(Patrick Dennis)站在刚通车不久的花江峡谷大桥前
2025-11-08 00:12:00
白鹤翩翩抵鄱湖 万鸟云集盛景启
本报讯(李菁 全媒体记者杜宇蔚)鹤鸣清唳破寒烟,鄱湖如期赴岁约。11月以来,全球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的“先头部队”陆续翩跹飞抵江西鄱阳湖区
2025-11-07 06:50:00
太行山褶皱里,捧出一片唐朝种下的“金黄”丨绿美河南有古树④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 金秋时节,黄河北岸、太行山下的辉县市白云寺,再度变得耀眼起来。六棵唐代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栽下的银杏树
2025-11-07 07:02:00
市民耕耘“空中菜园”带动南京化肥产业上新园艺肥走俏 上楼“肥”到家□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通讯员博轩郑瑞当前正值秋播秋种的关键时期
2025-11-07 07:50:00
位于秦皇岛经开区的栖云山曾因采矿伤痕累累,如今在生态修复中重获新生。秋意漫山,红叶如诗,曾经的矿坑岩壁旁早已铺陈上各色油彩
2025-11-06 17:45:00
数据会说话|长春新雪季图鉴背后的“冬日快乐”来了
长春是个好地方。春有繁花秋有月,夏有清凉冬有雪。随着新雪季的到来,长春将再次成为美轮美奂的冰雪世界。今天,就用数据带你扒透
2025-11-06 17:47:00
走,到郑州航空港“捡秋”去!丨港视角
大河网讯 落叶如信,秋色如诗,所有美好都在俯身之间。“捡秋”的风,正轻轻拂过郑州航空港的每个角落。就在这个秋天,郑州航空港的街巷转角
2025-11-06 18:15:00
80万尾鱼苗跃入长江 引江济淮工程助力江豚保护
大皖新闻讯 11月6日上午,桐城市鲟鱼镇杨棚渡口,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苗顺着滑道欢快地涌入长江,它们将在这里安家。11月6日
2025-11-06 18:25:00
桃花潭公园有丹顶鹤?工作人员确认照片上的大鸟为苍鹭、白鹭
“昨天下午,我在逛桃花潭公园的时候,看见水里有几只黑翅膀、腿约两尺长的大鸟,很像丹顶鹤!”11月6日,西安市民刘先生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称
2025-11-06 18: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