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勇立潮头 | 赓续文脉传承文化 大运河成为流动的文化史诗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12 20:32:00 来源:杭州网

中国蓝新闻消息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东运河文化园考察时强调,要好好挖掘大运河文化,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牢记总书记嘱托,眼下,各地正深挖运河文化特色,提升运河两岸风貌,更好阐述运河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勇立潮头 | 赓续文脉传承文化 大运河成为流动的文化史诗

这段时间,位于绍兴的浙东运河博物馆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来参观,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

展览观众 胡先生:我是从北京(来的),直接的原因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刚刚来过,所以现在这个博物馆是全国知名了。

展览观众 许诺:感觉还是挺震撼的,我们也是通过这个博物馆才了解了先人是怎么过来的。

博物馆人气爆棚,楼上办公室里同样热火朝天。博物馆工作人员王羽婕和团队正一起查阅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古籍史料,谋划推出新的展陈。浙东运河是中国大运河中唯一一条直接跟海上丝绸之路相连的黄金水道,博物馆正打算进一步挖掘浙东运河“通江达海”的特性,给观众带来新的文化体验。

浙东运河博物馆工作人员 王羽婕:再去挖掘一些比较精美的海捞瓷、外销瓷的这种瓷器,只有更多的展品才能够来突出当时通过我们浙东运河面向海外的这种文化。

眼下,博物馆已经发布了开馆以来的首张藏品征集令。从民间征集而来越窑青瓷、早期外国贸易银元等藏品正陆续入库。它们将作为浙东运河“货通海外”的实证,持续上新。

浙东运河博物馆工作人员 边玉靖:习总书记叮嘱我们说要好好挖掘大运河文化,我们会更多地去把这个展陈进行一个更新,让更多来的游客去感受大运河的文化之美。

浙东运河贯穿古今,滋养两岸。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时强调,要在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眼下,绍兴正在对运河沿岸的老台门进行“微改造”。建于明清时期的樊家台门,搭起仿古花坛、洗漱台,屋檐的檐沟前后对比了三十多种材质,力求修旧如旧。

绍兴市越城区西小路社区樊家台门居民 盛素英:本来我们是自己做做,白色的塑料很难看。做好以后,你看多美观、多漂亮。

通过活化利用,多态改造,建于清朝的“状元台门”进行雨污分流、路面修整,改出了“口袋公园”;仓桥直街上的多处老台门,经过腾空、修缮,变身艺术展览馆或民宿。以古运河为主轴,老台门建筑群、八字桥、书圣故里、阳明故里等各类遗址遗存和古城名建,串珠成链、聚链成群。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 胡华良: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将进一步把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与沿线的古镇古村连线成片,活化利用。

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绍兴刚刚发布《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细则》,为打造树立国际标杆的文化遗产展示带建章立制。运河沿线,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建设持续加码,让文旅发展和运河保护相得益彰。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俞 莹:紧紧围绕习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的讲话精神,强调活态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把传统的运河文化和一些现代的文化元素有机融合,让千年的文脉能够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佳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月22日,“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扬州启动。“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
2024-06-25 10:43:00
...载连古今。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今已十年。流淌数千年,绵延几千里,大运河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文化的繁荣,十年蝶
2024-06-20 11:34:00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大运河,一部流淌在华夏大地的史诗。她在地理意义上联通南北,从精神层面贯穿古今,绵延成数千年的中国文脉,生动诠释和有力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连
2024-06-24 15:46:00
...名片千年运河文化“流”进校园10月28日下午,由淮安市大运河办联合《人民文学》杂志社举办的全国文学名家“运河之都·淮安行”直播教学活动走进江苏省清江中学,给广大师生带来了阅读
2023-10-31 01:34:00
济宁两案例入选山东国家文化公园主题活动典型案例
...24日,记者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济宁市“打卡大运河・骑行微山湖”济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主题活动和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场城市活动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庆祝
2025-06-24 10:18:00
...哩,开船喽!”舞台上,一艘贯通古今的大船缓缓升起,大运河滚滚流向更遥远、更广阔的未来。历史的尘埃与现实的喧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千年画卷。11月22日—24日,大
2024-11-25 07:21:00
...斯,其名号“西河”正源于故居旁那条蜿蜒流淌、受惠于大运河的支流西河。这条曾被运河滋养千年的支流,今日正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悄然汇入大运河文化复兴的浩荡潮流,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
2025-07-25 07:37:00
探寻运河文脉 行走书香河南“大运河文化河南行”系列活动启动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为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力度,进一步充分阐释大运河文化,6月22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南省图书馆联合省内大运河
2024-06-22 18:10:00
文化“两创”·政协在线|“两河牵手”在德州,千年文脉“活起来”
黄河、大运河交汇之地的德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如何高质量做好黄河、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延续黄河、大运河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魅力?9月4日至5日,“文化‘两创’·政协在
2024-09-08 10:0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报道:8月1日,记者从江西省交通运输部门获悉,因S69樟吉高速吉安北枢纽改扩建施工,8月8日8时至8月20日8时
2025-08-05 06:52:00
本报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报道:7月31日,省医保局发布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成绩单,最新数据显示,去年6月至今年6月
2025-08-05 06:52:00
遂川县戴家埔乡卫生院装修,施工方随意堆放建筑垃圾
近日,有网友在大江网《问政江西》发帖反映,吉安市遂川县戴家埔乡卫生院正在装修,施工方却把建筑垃圾倒在老农贸市场附近的主干道上
2025-08-05 06:52:00
昼伏夜出 江西避暑经济火热
今夏高温持续炙烤江西,多地白天气温频频突破38℃。传统“日游夜息”模式遭遇挑战,却意外催生了“昼伏夜出”的文旅新生态。南昌万寿宫
2025-08-05 06:52:00
8月1日起,中国海关与泰国海关、中国海关与贝宁海关 “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正式落地,至此我国AEO互认国家(地区)增至52个
2025-08-05 06:59:00
从免费参观到文创爆款 暑期游客打卡博物馆
上周日晚上8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仍然灯火通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参观者夜间错峰逛馆,特别是放暑假的学生群体,他们更喜欢沉浸式
2025-08-05 07:29:00
无人机施肥提质增效
8月4日,桠溪村水稻田内,植保无人机精准均匀施肥,既减轻农民劳作负担,又大幅提升效率,为水稻丰收注入科技动力。通讯员高晓平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段仁虎摄
2025-08-05 07:44:00
巡线员守护 供水生命线
8月4日,南京远古水业六合供水分公司供水管网巡线员顶着烈日,在六合区雄州街道白果北路巡检消防栓,细查阀井密封性、管线周边环境,发现异常即刻处置,守护供水“生命线”,保障千家万户清
2025-08-05 07:44:00
本报讯(通讯员张飞廷方子韬陶炎记者徐宁)记者昨天从扬子石化获悉,该公司联合化工销售华东分公司,抢抓市场机遇,加大公路乙烯外销力度
2025-08-05 07:44:00
上半年,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7.3%文旅“融”出“宁”引力 宾朋随“票”聚金陵【今日关注数字7.3%上半年
2025-08-05 07:44:00
用“柴米油盐”编写“金陵文化教材”
南京农贸市场“顶流”科巷新市集迎来微更新用“柴米油盐”编写“金陵文化教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8月4日中午12时
2025-08-05 07:4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冯浩何钢今年以来,我市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全力构建起一个多维互促、充满活力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在供应端
2025-08-05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孙敬清)近日,当台风“竹节草”带来连续降雨时,六合马鞍街道鹭岛片区没有像往年一样为雨所困,路面看不到明显积水点
2025-08-05 07:45:00
南报网讯(通讯员宁交宣记者吴春霞)记者从交通部门了解到,近日南京南站集疏运系统南环线快速化改造工程首桩顺利开钻,标志着南环线建设项目从规划蓝图正式迈入建设实施新阶段
2025-08-05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黄荣)平整硬化的场地、规划整齐的车位、智能感应的道闸系统……昨天上午,记者走进栖霞区迈皋桥街道十字街70号12幢
2025-08-05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