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吉林:多举措打造高层次人才的“预备团”和“生力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28 20:0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吉林频道

10月28日,在全国第二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闭幕式上,吉林代表团所在的区域不断响起热烈掌声。吉林省参赛选手怀揣奋发争先的使命担当,共夺得金奖4个、银奖8个、铜奖10个、优胜奖5个,金银铜奖牌获得数量占参赛项目总数的55%。

和两年前的第一届大赛相比,本届大赛中,吉林代表团实现了飞一般的突破。参赛选手凝聚智慧亮剑赛场,在比赛中释放创新潜力与创业活力,展示了吉林博士后的技术水平和风采。

吉林:多举措打造高层次人才的“预备团”和“生力军”

金奖颁奖现场。人民网记者 王海跃摄

吉林省是全国首批博士后设站省份,也是1991年博士后管理体制改革最早的试点省份。在33年博士后事业发展进程中,吉林省不断提升博士后管理服务水平,着力发挥博士后制度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中的独特作用,全力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共融共生发展模式,将一大批有成长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造就为省内各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预备团”和“生力军”,为吉林省乃至国家培养了大量青年科技人才,谱写了人才强国新篇章。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振兴发展新活力

2019年,在全省机构改革、全厅处级机构缩减的情况下,吉林省人社厅增设了专家和博士后工作处,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人,履行专责,专心做好博士后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博士后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国家博士后改革意见,结合全省改革工作实际,吉林省人社厅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吉林省博士后科研项目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博士后等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的认定及职称评聘工作实施细则》等十几个涉及博士后工作的激励性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博士后工作政策体系,进一步激发了博士后人才服务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

多年来,吉林省人社厅党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博士后工作精神,建立了一套适合吉林省发展、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了学科专业齐全、部门地区分布均匀的博士后工作体系。2022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3.0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博士后人才培养的激励政策,加大了对博士后人才认定、科研项目资助、职称评聘、留吉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为促进吉林省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高层次青年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择优资助计划助力省内博士后人才勇攀科学高峰

为支持鼓励更多博士后人才发挥科研智力优势,在充分学习借鉴人社部实施博士后人才支持计划经验的基础上,吉林省研究制定了博士后人才科研项目择优资助计划。

2010年至今,吉林省每年设立专项经费,集中对科研能力水平高、研究成果转化前景好的博士后人才进行科研项目择优资助,进一步激发博士后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该计划实施以来,吉林省在博士后人才资助方面已累计投入资金5800余万元,500余项博士后科研项目得到省级资助。

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省博士后获得国家和省级资助人数逐年增加,由最初的每年资助20余人到今年的近200人。博士后人才择优资助工作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博士后科研人员,取得了卫星测试遥感技术等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吸引留住省内优秀博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形成了品牌效应。

近两年,吉林省将考核优秀的博士后人才直接纳入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选支持范围,助力优秀博士后人才进入成长“快车道”。

“产学研用”相结合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多年来,吉林省人社厅立足科教大省资源优势,结合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发展布局,围绕“中东西”三大版块,坚持博士后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导向,谋划出高效、科学、精准的博士后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吉林省在一汽集团、长光卫星、省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梨树试验站、敖东药业等单位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延揽了一大批“高、精、尖、缺”青年人才,构建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的博士后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出了“中国制造”动车、吉林一号卫星、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等一大批创新成果,培养造就了一批国防科技领域解决“卡脖子”技术的高层次人才。

2019年以来,吉林省博士后科研人员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在论文、著作、科研项目、授权专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全省博士后研究人员共撰写各类论文4300余篇;主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700多项;申请授权专利806项。

快速成长机制为人才搭建“立交桥”和“快车道”

博士后人才是最具创新活力、最具成长潜力的青年人才。吉林省人社厅科学研判博士后人才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积极回应博士后人才的成长诉求,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推动一批博士后人才脱颖而出和快速成长。

对在科研转化工作中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博士后人员,吉林省人社厅为其搭建博士后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和“高速路”,给予博士后人才职称破格评定、职务特殊聘任、专项培养资助等倾斜政策。

近年来,吉林省人社厅先后为127名博士后人才单独认定高级职称。对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后劲足的博士后人才,在享受省政府津贴、省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推荐中,单独开辟绿色通道,为广大博士后人才搭建“直升梯”和“快车道”。先后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空间激光通信领域专家佟首峰等260余名博士后人员快速成长为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2019年至今,吉林省人社厅累计为77名博士后人才开辟了直推直报绿色通道,涵盖9个学科门类、32个一级学科。

汇青年之志,筑强国之基。截至目前,吉林省共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4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65家。全省累计招收博士后6723人,期满出站博士后3579人,近2500人留在省内工作,绝大多数成长为单位的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激发吉林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8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众网记者 张学瑞 滨州报道近年来,滨州市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平台建设,积极链接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优化博士后科研平台布局。目前全市共建有15家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家省级博士
2023-09-06 10:06:00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奋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博士后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的源头活水,我们诚挚地邀请博士后人才们来安徽创新创业。”3月18
2023-04-22 11:19:00
...备人才,吉林通过精准培养,助力其成为重点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从吉林大学红旗学院“人才培养定制班”毕业后,朱可夫进入中国一汽研发总院,成为一名青年开发员。谈起红旗学院的学习经历,
2024-01-04 04:04:00
...焦青年后备人才精准培养,助力其成长为重点产业发展的生力军。2022年起,吉林省先后立项培育汽车、新能源、智能制造、碳纤维等45个重点产业领域的“人才定制班”,为产业发展储备了
2024-02-05 06:14:00
宜兴新材料产业迎来“生力军”
...无锡日报一批科创平台、项目落户宜兴新材料产业迎来“生力军”本报讯 瞄准最前沿,抢占制高点。近日召开的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宜兴新材料产业园分会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
2023-09-17 06:29:00
...贴支持民营企业稳岗扩岗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近日,广东省人社厅制定出台了《强化人社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
2024-04-27 08:47:00
“海归”何以促发展?杭州凝聚统一战线高层次人才之智
...战部部长朱建明表示,广大留学人员要当好技术攻关的“生力军”、建言献策的“智囊团”、凝心聚力的“带路人”。
2023-08-10 19:37:00
人社部: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本报讯 (记者 顾雨霏)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为促进民营经济做
2023-12-13 09:03:00
...站是余姚推出的高端智力项目,也是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余姚加快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对接国内外院士和博士后资源,推动用人单位与院士团队开展深度合作,今年又新增
2023-12-03 10:0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