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和他救出来的小孩
...个故事的起因呢?今天再来回顾下吧。故事起源于宋朝,司马迁七岁那年,与伙伴们在假山上玩耍,那个年纪的孩子们,无忧无虑,肆意玩耍,并不知危险所谓何物,所以在没有大人的情况下,几个孩子爬上了假山,假山本身就...……更多
东汉末年王允杀蔡邕的真正原因
...史的事后,更是坚定了杀他的决心。他说当年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致使“谤书流传”,现在可不能容忍这种奸佞之徒写我们的历史。这才是王允要杀蔡邕的真正原因!如果不杀蔡邕,他就会像司马迁写史记一样,把我们的历史都...……更多
李广难封是因为本事太大,还是因为水平太菜
...,对于李广来说,注定了是一场悲剧。 四但是,在史家司马迁笔下,飞将军李广却是一位名气满满的将军,他百发百中,百步穿杨;他爱兵如子,桃李不言自成蹊;他才气无双,又怀才不遇。其实,司马迁对于他的夸奖,是不...……更多
杜预不会骑马、不会射箭,却能入文武庙的奇人
...求益也。”意思是不求他们帮忙,只求别帮倒忙而已!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杜预也是凡人,他也知道自己终有一死,那么留给世间点什么呢?留块碑吧!别人留碑一般只留一块,而他却一下留俩...……更多
万石君石奋:一个被忽视的历史人物
...没有注意的人物,他就是万石君石奋。很多朋友都知道,司马迁具有好“奇”的审美倾向,也就是说他喜欢描写一些有特点的人物,即使是走卒贩夫,他也照写不误。通过太史公的妙笔,一个个英雄豪杰栩栩如生地跃然于纸上,...……更多
商周两个中兴之君,因不符合司马迁三观而无公正记载
...必然有所倾向,或者在行文中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虽然司马迁在史学界地位崇高,史记被鲁迅盛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综合各种文献来看,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根据他的思想观念,对历史人物也有倾向性的非...……更多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何把刘邦写的出神入化,连去世都写的高大上?
...把这位医生给赶走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奇怪的。在司马迁写的史记中,曾经记录过这件事情,当时刘邦已经年纪非常大了,他的思想也有些混乱。书中是这样说的,刘邦当时认为自己的命,是上天赋予的,什么时候结束,...……更多
...愈对《史记》推崇备至,他本人“雄深雅健”的风格也和司马迁一脉相承。钱钟书《管锥编》讲:刘勰尚不特重《庄子》和《史记》,是韩愈卓越的鉴赏力改变了这一点:盖刘勰不解于诸子中拔《庄子》,正如其不解于史传中拔...……更多
《史记》中的晋文侯之谜,及其背后的历史真相
...记中的一些“错误”,绝大部分并非主观原因造成,而是司马迁没能见到一些史料的缘故。本文所谈的史记中的错误,可谓是最离奇的错误,司马迁竟搞错了两个相隔100多年的“晋文侯”历史,那么司马迁为何出现如此重大错误...……更多
历史这几个人得了同一种病,这种病被古人视为吉人天相
...无道,成为西楚霸王,他的一生荡气回肠而又充满悲情。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赞》中写道“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不知太史公猜对了没有。李煜中国有很多不幸的皇帝,他们本来在某一领域...……更多
项羽坑杀秦军降卒20万是真的吗
...就是项羽坑杀秦军降卒20万的历史记载。然而这件事只有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记载,除此之外,再无前朝其他人证物证可以佐证,虽然两千多年来,史学家对此事多有怀疑,但是苦于没有证据推翻,所以只得信了。可是河南义...……更多
史书为何会将刘邦写成流氓呢
...为什么要留一个流氓般的形象呢?很多人都说这就要问问司马迁了,因为是他将“流氓”刘邦和英雄项羽带给了我们,很多人也在怀疑当时编写《史记》时,会不会掺杂了一些自己的私人感情,毕竟,他不是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吗?...……更多
西周中期巨变:周孝王继位与司马迁的记述之谜
...在于,如此有作为的君王,按理说史书上应浓墨重彩,但司马迁在《史记》中却一笔带过,仅有“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一句,基本可以提炼为“孝王立、孝王崩”六个...……更多
...靡书。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一个人,他就是史官的第一人司马迁,司马迁最为人知的事有两件,一是他被汉武帝给判了宫刑,且执行了,第二,他在汉武帝活着的时候,就写出了那本大名鼎鼎的《史记》。真正熟悉这本史书的人...……更多
他堪称是相声鼻祖,用风趣幽默征服汉武帝
...的图像,单单那副让人“一见你就笑”的尊容,就怪不得司马迁写《史记》时把他归入“滑稽列传”当中,怪不得汉武帝欣赏他的插科打诨、取乐逗趣。的确,他是段子手,“善为笑言”,通过隐语、反语、夸张语的妙用,构成...……更多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私生子
...“秦庄襄王子也”,这不是前后矛盾了吗?现如今看来,司马迁这样记载,肯定是有目的的。司马迁的记载错误,直接让后人对秦始皇的身世产生了怀疑。根据现如今的医学进行推断来看,秦始皇肯定不是吕不韦的孩子。古代的...……更多
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这个可靠性自然是有的地方经不起推敲了,其实我们再看司马迁的大作的时候,就能够发现很多的问题,今天就来说说这个司马迁笔下的破釜沉舟的故事是真的吗?首先我们必须得承认这是一个非常规的操作,毕竟如果我们按照...……更多
聊聊战国四公子那些不为人知的“黑”历史
...怕而再次逃到魏国。“好客”孟尝君有个小本本。这里有司马迁的潜台词,其一,田文的专权已经让齐湣王无法容忍了。“欲去孟尝君”,不应该仅仅夺权,还可能加害。其二,田文在齐湣王身边耳目众多,不然这么隐秘的事怎...……更多
...为过。飞将军李广吹手一:“不虚美,不隐恶”的太史令司马迁在《史记》为没封侯的李广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更多
司马篡位后,贾充成了排头兵
...祸首。另外,贾氏的这对父女更“牛掰”,不仅把曹魏和司马迁惹祸祸了,还将这个华夏汉族推入了刀山火海之中,遗臭万年也是“实至名归”。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更多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背后,有什么政治斗争?
...杂的政治斗争纠结在一起,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局面。依据司马迁的记述,构成当时思想领域斗争的内因,可细述为如下两点:一是统治集团内部不同势力,趁汉武帝年纪尚轻、羽翼还不时尚时,打着“尊儒”的幌子以争夺最高权...……更多
史记中所记载的内容都是真的吗
...史记》中记载的内容都是真正的历史吗?答案是否定的。司马迁也没办法活3000多年,不然他就能把自己看到的一切都给记录下来。实际上《史记》中也有很多杜撰的内容,在历史上并没有真实的发生过。但就算这样,《史记》依...……更多
“萧规曹随”只是曹参忽悠惠帝的借口,残酷真相被掩盖
...是秦始皇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本纪的传奇女性,和之后唐朝的武则天皇帝,并称吕、武的人物。吕后的手段狠厉非常,先是帮助刘邦除了功臣淮阴侯韩信和梁王彭越;刘邦去世...……更多
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被写《史记》的司马迁指责为得不偿失,班固撰写《汉书》的时候,也采纳了司马迁的说法:“卫霍两军出征,去的时候有十四万匹战马,却只回来了不到三万,这买卖亏大了!”这就是史记的自相矛盾之...……更多
纣王被世人误解三千年,郭沫若先生写了一首什么诗
...炮烙之刑”等说法,更是缺乏原始史料记载,很可能出于司马迁的道听途说或者脑补。用现代人眼光来看,纣王虽然有很多缺陷,但也有很多不容否认的历史功绩,比如他简省祭祀礼节,可以大幅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打破门第观...……更多
历史上五大功臣榜,谁最名不副实?
...书令(皇帝秘书,后世一般由宦官担任),成为历史上继司马迁之后的第二任中书令。汉昭帝时,得霍光器重,迁为右将军、光禄勋,辅佐刘弗陵13年,为官清正廉明,忠厚谨慎,官至富平侯。霍光死后,出任大司马、大将军,...……更多
盘点历史课本里的四大骗局
...舒。关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记载很少,连司马迁的《史记》只是记载了汉武帝尊儒的想法,并没有其他的相关记录。司马迁可是董仲舒的弟子,没道理这种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做一番浓墨重彩的描述。司马迁不说,...……更多
王翦后代子孙建立了2个千年豪门士族
...使得王翦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中唯一得以善终的将领。不过司马迁却认为,王翦身为皇帝之师却急流勇退,未能辅佐秦国固其根本,只知道明哲保身,苟且地存活下去不是忠君之举。暂且不谈太史公的评价是否合理,以当时王翦的...……更多
秦汉最富悲剧色彩的家族,祖孙八代出名将,满门忠烈下场悲惨
...心的文学表现形式。作为一部文学著作,《史记》更像是司马迁对其一生悲剧命运的宣泄物,全书130篇,其中以写人物命运悲剧的就占了70余篇,涉及悲剧人物累计有120余人。这些悲剧人物中最集中的体现便是李氏家族,即李信...……更多
孙膑:一位被误解的战国名将的真相
...年,研究历史的说没有这个人,古物出土证明了一切。在司马迁写史记之前,历史书的记载,都是以每一年为线索,来穿插整部书。比如当年写的左左传,就是按年来编写的史书,这样的记录方式非常繁琐。还有些是史书以国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而明朝在第二代就江山易主,朱元璋死后,朱棣就发动了著名的政变,原因如下:第一是因为蓝玉和太子沾亲带故,所以又怎么会为了朱棣一个外人来抢夺自己家的江山呢
2024-06-23 19:55:00
可是因为他的骁勇善战造成了他不拘小节好大喜功,飞扬跋扈的性格,这使得他极其容易得罪皇帝,更何况这位皇帝正好是一个小心谨慎疑心十足的人
2024-06-23 19:55:00
那是因为他的“军神”之名可是名副其实,是实打实地用每一场战功换来的。那时的中原大地无人不知道他的威力,即使当时的人才数不胜数
2024-06-23 19:54:00
站队雍正的两个光头阿哥,为何获封的爵位有多高
康熙末年,众皇子夺嫡之战中,不是所有的阿哥都选择了亲自下场争锋相对,有的则以独到的眼光和圆滑的处世哲学,选择了正确的队伍
2024-06-23 19:56:00
天启七年,在一次掉落水的熹宗朱由校受到惊吓后,身体开始出现不佳并服用所谓的“仙药”一命呜呼,时年23岁,在闭眼前将信王朱由检拉到其跟前,遗诏驾崩后传位于他。天启驾崩后,朱由检继位
2024-06-23 19:58:00
嘉靖帝朱厚熜一生有八个儿子,八个儿子当中只有三子裕王和四子景王长大成人。本来裕王是与皇位无缘的,奈何三位长兄早夭,其中被立为太子的朱载壡也不幸病逝
2024-06-23 19:58:00
他比和珅贪的更甚,为何官运亨通权倾朝野
说到贪官,大家脑袋里第一个冒出来的不用说,肯定是和珅,因为他太出名了,就说电视剧里的和珅吧,真是让人印象太深了,大家都知道他很得乾隆帝宠信
2024-06-23 19:58:00
其实是决定性的原因,那就是糜芳投降,致使关羽兵败后失去退路,最终被东吴围攻而死。故而糜芳害死关羽,是历史的定论。《三国志》中便是这么写的
2024-06-23 19:56:00
分析糜芳,无论怎么说,都绕不开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皇亲国戚一枚。可惜三国历史中,对这一点很含糊,根本找不出啥关键原因
2024-06-23 19:56:00
其一:事分轻重缓急对于诸葛亮来言,刘备死后留下了一个近乎于崩溃的局面。以至于当时,曹魏方都认定了,蜀汉唯有归降一条路。故而曹魏的王朗
2024-06-23 19:57:00
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
2024-06-23 19:59:00
公元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发起了襄樊之战。彼时,关羽率领大军包围了曹魏的襄樊之地,而在襄樊之后,就是南阳等中原之地。因此
2024-06-23 20:00:00
朱祁镇虽然在后宫中,但他仍对皇位抱有幻想,石亨的到来显然给他的复辟之路点燃了火把,两个人经常凑到一起去谋划复辟之路。石亨也明白
2024-06-23 20:02:00
姜维经常往甘肃跑,显然是在践行避实击虚这一兵法理念。避实击虚,意思是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2024-06-23 20:01:00
封建王朝皇位的继承一般是皇帝传给自己的嫡子,但有的时候也会发生一些例外,比如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被俘,当时的孙太后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
2024-06-23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