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缴获了上百万战马只有三万入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8 06:52:00 来源:戏说三国

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被写《史记》的司马迁指责为得不偿失,班固撰写《汉书》的时候,也采纳了司马迁的说法:“卫霍两军出征,去的时候有十四万匹战马,却只回来了不到三万,这买卖亏大了!”

这就是史记的自相矛盾之处,汉武帝看了也会很纳闷:卫青霍去病缴获了上百万战马,为何只有三万入塞?其他的莫非都被吃掉了?汉军出征,最大的规模,也不过是卫青霍去病各领五万,总计才十万人,损失了十一万匹战马,他们还能击溃匈奴吗?

不管文人史官如何唱衰,收到战报的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却只会喜笑颜开:卫青霍去病这两位名将,果然没有辜负我的厚望,卫青打仗只赚不赔,霍去病虽然有点败家,但也没赔本儿,他抢回来的东西更有价值。

“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复入塞者不满三万匹。”《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和《汉书·卫青霍去病传》的记载一字不差,看来这两位纯粹的文人史官,是打定主意要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如果《汉书》由班固的弟弟、投笔从戎的班超来写,那么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某些文人喜欢睁着眼睛说瞎话抹杀名将开疆拓土之功,顾颉刚、史念海两位大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强邻虎视,欲得我地而甘心,乃谓满蒙非我旧土,不知汉之辽东、玄菟,实今辽宁诸地,右北平属县大半皆在热河境内;唐代之安东都护府治所实在今鸭绿江以南,其所辖州郡,亦散布于朝鲜半岛,原强邻侵略之野心,故当抹煞事实,而国人亦多数典忘祖,随声附和,岂不谬哉!

司马迁跟汉武帝有仇,恨屋及乌,连卫青霍去病也恨上了,但是他对常败将军李广和叛国者李陵,却是大加赞扬,这种行为跟两千年以后的某些人差不多。

之所以说司马迁睁着眼睛说瞎话抹杀卫青霍去病战功,是因为他自己的记载自行矛盾露了大马脚——没错,就是马脚。同样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还有这样的记载:“(元朔元年)卫青西定河南地,按榆谿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余万,全甲兵而还。(汉武帝封赏卫青诏书)”

元朔五年,卫青再次奏凯而还:“汉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千百万,于是引兵而还。”

“百有余万”“数千百万”,这其中有十分之一是马,那也有百十万匹吧?莫非边关负责考核的官员怎么对这千百万战利品视而不见?

这就叫选择性失明,而这种选择性失明,居然还有汉军报告为依据。

提到汉军报告,我们就要说一说汉朝的军队征召制度了:汉承秦制,军功制度相当公平,以至于有很多人都想“边关万里觅封侯”。汉军中有一种特殊的存在,叫做“良家子”,他们不在征召的范围之内,但却自备弓马随军出征,他们的战马,就叫“私马”。

《史记》和《汉书》中那句“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翻译过来是这样的:汉军出塞时候统计,有官家配发和私人自备的战马十四万匹。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出塞的时候,很多人骑的都是中原地区的汉马,回来的时候,骑的却是来自北方的剽悍烈马,那些汉马是战死还是被丢弃,都算战损。而司马迁往史书里写的时候,却只算战损而不算缴获。

卫青作战的特点,就是稳准狠,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他最擅长的,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而歼灭战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获得大量战利品。这在兵法上叫做“因粮于敌”,在史书上叫做拿不动的就烧掉:“得匈奴积粟食军,悉烧其城余粟以归。”

卫青抢了匈奴数以千百万计的牛马,也不能把匈奴的粮食全都运走,可见这把铁扫帚划拉了多少东西。

卫青善战,但绝不死打硬拼,他有一种对抗匈奴的特殊装备,叫做“武刚车”,有武刚车在手,卫青可以先以逸待劳挫折匈奴锐气,比如元狩四年之战,卫青就是“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

匈奴骑兵冲不动正面汉军武刚车组成的铜墙铁壁,也打不赢侧翼包抄的汉军骑兵,就只好跑路:“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疆(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暮),单于遂乘六,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

卫青与匈奴单于斗智斗勇每战必胜,如果他的战马被匈奴击杀了百分之六七十,汉军岂不早就溃散了?按照军事常识,只要战损超过百分之三十,就会军心动摇失去战斗力。

读者诸君都知道,汉朝最缺的就是战马,以至于有“一马抵十牛,良马值千金”之说。而一匹良种战马,是可以换取同等重量甚至体积黄金的——这样的事情,汉武帝就干过。“千里马值千金”,是中原王朝的无奈,这种无奈从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开始了,而且好像一直到宋朝也没有完全改观,东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刚起兵的时候,也只能骑着耕牛打仗。

这样算一算就知道了:大将军卫青北征匈奴,除了开疆拓土之外,还缴获了数以千万计的牛马等汉朝稀缺资源,那是稳稳的只赚不赔。

霍去病不如卫青稳健,但是他年轻气盛,表现出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亮剑精神,他虽然有点小小的铺张浪费,但是缴获的东西一点也不比舅舅卫青少。

霍去病带的兵不是很多,所以可能分不出太多兵力来押运牛羊,他“弃粱肉”也是无奈之举,而士兵挨饿也纯属瞎掰——饿着肚子的汉军又怎么能打胜仗?匈奴遍地牛羊,汉军又岂是吃素的?

前面咱们说过,只要打胜仗就不愁没粮吃,这一点在汉武帝封赏霍去病的诏书中有体现:“取食于敌,逴行殊远而粮不绝,以五千八百户益封骠骑将军。”

霍去病丢弃一部分战利品,是因为他要运输更重要的东西:“收休屠祭天金人……执卤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

休屠祭天金人的价值,可不是黄金何以衡量的,金日磾那样的重量级战俘,也是不能杀掉或放走的。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如果霍去病的士兵在挨饿,那好几万俘虏,是怎么被押送入塞的?他们岂不是早就被饿死了?

所以我们可以说,在有色眼镜下,卫青霍去病的战果被无限缩小甚至无视了,而他们的战损,则在司马迁的显微镜下被无限放大甚至就是虚构出来的。

其实卫青霍去病之功,并不在于缴获多少战马牛羊,而是免除边患开疆拓土。而且即使仅计算战争消耗与战场缴获,卫青霍去病也是只赚不赔:刘彻是一位英察之主,如果他做了赔本买卖,又怎么会拿出数十万斤黄金(是黄金不是黄铜,这一点笔者前期文章有过论证)大加赏赐?

司马迁对卫青霍去病是比较藐视的,不但在二人本传里说他们战损过多,而且还很刻薄地进行最终评价:“青本奴虏,忽升戎行。姊配皇极,身尚平阳。宠荣斯僭,取乱彝章。”

《史记·佞幸列传》中还不忘似褒实贬地夹带私货:“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能看到司马迁那没长胡子的嘴,已经撇到耳根了。

班固写《汉书》,也在《佞幸列传》中照搬了司马迁的说法,这让我们不禁感到奇怪:你们骂佞幸男宠邓通韩嫣,把卫青霍去病牵扯进来干啥?

提起班固和《汉书》,我们不能不感到十分遗憾:原本这本书是由班超执笔的,但是写来写去,班超被卫青霍去病的精神鼓舞,投笔从戎万里觅封侯,并且如愿以偿获封定远侯。

班超扬威西域,他哥哥班固一面担心弟弟的安危,一面续写《汉书》,所以其心情也是极其复杂的:一方面厌战,一方面艳羡。所以班固后来也走了弟弟班超的封侯之路,只可惜他虽然打了胜仗,却跟错了人,不但没有封侯,还丢了性命:“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洛阳令种兢,曾受班固家奴之辱)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

司马迁身受宫刑,班固瘐死狱中,《史记》和《汉书》的两位文人,结局都不太妙。但是历史的真相不会因为一两个文人的个人私怨而被掩盖抹杀,卫青霍去病被后世尊为大汉帝国最耀眼的名将双星,而司马迁终其一生,也没有再长出胡子来。

至于被司马迁吹上天的李陵,也早已跌落尘埃:吃着大汉的饭,练着匈奴的兵,反过来却骂汉武帝刻薄寡恩——汉武帝诛杀李陵全家,完全是按照汉朝法律行事,李陵放下兵器向匈奴单于磕头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的全家依律当斩。贪功冒进在前,兵败不以身殉国在后,为保住自己一条小命,而把全家送上绝路。杀李陵全家者,非汉武帝刘彻,乃不孝子孙李陵也。

卫青霍去病的历史功绩,顾颉刚在《中国疆域沿革史》中有过积极的评价:汉武帝雄才大略,任用卫青霍去病诸人当折冲之任,数次出塞,绝域远征。元朔二年收秦故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元狩三年,昆(浑)邪王杀休屠王,乃复以其地为武威酒泉二郡;元鼎末,又复分武威酒泉置张掖敦煌郡,徙内地之民以实之。四郡之建置,非独挟制匈奴,且为同西域之要道,其重要殊不能与常郡等……

看《中国疆域沿革史》我们就会知道,如果没有卫青霍去病征战之功,就没有后来的三国第一悍将吕布(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甚至可能也没有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其先祖李暠为敦煌太守),我们要炼钢造坦克或发射卫星,也得另找地方了。

关于卫青霍去病的战功,是不需要讨论的,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澄清: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除了消除边患开疆拓土之外,他们以战养战获得全胜,实际上是只赚不赔。真正把汉朝打出财政危机的,不是卫青霍去病,而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和原汉军骑都尉、匈奴右校王李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8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匈奴在漠北之战中损失了九万余人,汉朝大军损失多少?
...漠北之战。元狩四年,汉武帝派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分两路深入漠北。 这一战的目的就是寻找匈奴的主力军,为的就是将匈奴一举歼灭。在卫青和霍去病的带领下,
2023-05-14 09:16:00
霍去病为何要杀李广之子
漠北之战,卫青与霍去病两军,斩首和掳获匈奴九万,汉军死伤亦有数万,战马十四万匹出征,入塞不满三万匹,数年内汉朝也难再有大规模北伐之举。李广一生大小上百战,最后因迷路误期,自刭绝域
2023-07-19 21:21:00
古代打匈奴,李广为什么没有立功?
...明显是这种看法。司马记在《史记》里表达了他对卫青、霍去病这些人的不满,以及对李广的无限同情。他觉得卫青、霍去病之所以能够拜将封侯,得到那么多好处,无非就是因为他们仗着是卫子夫
2023-08-08 15:41:00
霍去病之死或许与卫氏家族权力斗争有关
...派卫青和匈奴多番多次交战,卫青多次将多番击溃。随后霍去病也随之出征,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当时的霍去病只有17岁,年仅17岁的他就跟着卫青出征。十七岁的霍去病,出征后,战绩斐然
2023-10-04 16:51:00
司马迁为什么不待见卫青
...六年,卫青率军出击匈奴,歼敌过万;元狩四年,卫青和霍去病又率兵进攻漠北,重创匈奴,此次一战重创匈奴,使匈奴再也没有实力南下。卫青一生功勋卓著,是汉武帝建立千世之功,开疆扩土,
2022-12-25 21:07:00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为什么要这样评价霍去病?
司马迁说霍去病“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这个评价,看起来似乎很很高的。不过,司马迁又在很多地方,不断地用“春秋笔法”,表述着他对霍去病的不肯定。司马迁专门为卫青
2023-08-19 06:54:00
张骞出使西域,为后来汉武帝巩固胜利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开始开辟第二战场,从河西走廊入手,主将是霍去病,春天首战,大捷,夏天二战,又捷,到了秋天,匈奴单于对河西匈奴首领浑邪王不满,导致浑邪王联合休屠王等人归汉,霍去病又主
2023-02-16 22:44:00
司马迁是怎样在《史记》中记录霍去病的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霍去病在打击匈奴时,立下的功劳到底有多大,可以说正因为有此人的存在,汉武帝才减少了很多忧虑。可是司马迁作为当时的史学家,对于霍去病的功绩却不那么认可。他在记录霍
2023-08-02 21:40:00
汉武帝一仗损失11万战马,他从哪里得到了这么多战马的呢
...,能穿着轻柔的马衣。据史书记载,某次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虽然战功颇大,但损失也很吓人。因为战线拉扯过远,在清点战损时发现公家和私家的马一共损失了12万匹。就有一个问
2024-03-18 17: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