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项羽形象是怎么改变的
...此以外,班固撰写的《汉书》和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中也有对项羽生平事迹的记载,但是它们中的文字书写与《史记》中相差不大,有些甚至是原文直接照搬。因此,本章对于历史叙事中项羽形象的探究主要基于...……更多
秦始皇陵考古重大发现——中国“羊车”
...似乎已有定论,就是矮马驱动之车。宋朝时期,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司马炎时“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帝车”。马喜咸但更偏甜,嫔妃要吸引羊车驻足,不应单纯“盐汁洒地”,还应“糖汁洒地”才对。与马不...……更多
李广难封是因为本事太大,还是因为水平太菜
...业,报答领导的高看,那就正中领导的下怀了。为什么《资治通鉴》对于李广的评价也非常高?那是因为《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写的,而司马光是司马迁的后代。在司马一族的笔下,李广名将的光彩就这样流传给了后世。虽然本...……更多
他是古往今来第一太监,后世太监将他的工作总结奉为圭臬
...一生工作做了番总结,希望对众太监有所启迪。司马光《资治通鉴》对此事如实记载,仇士良语重心长道:天子不可令闲,常宜以奢靡娱其耳目,使日新月盛,无暇顾及它事,然后吾辈可以得志。慎勿使之读书,亲近儒生,彼见...……更多
历史上最被夸大的六位人物,谁最名不副实?
...学”、“文学”成就而言,司马光也是实至名归,一部《资治通鉴》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但是,以“政治家”而论,这位常被后人冠以“一代名相”的风云人物,却是严重的不合格。因为这位“名相”,有个致命的毛病,就是“...……更多
武则天女儿去世的原因,为何不被史书记录
...皇后废位。但是这些事情并没有出现在历史之上,只在《资治通鉴》中,有过相关的记录。于是后人便觉得,武则天杀掉自己的女儿是假的。但是其中有一本史书是由司马光和欧阳修编撰的,是一本可信的史书,其中也记载了,...……更多
揭秘唐朝太子李弘的真正死因,真的是被武则天毒死的吗?
...并无关联。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呢?首先,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太子之死提出了质疑。记载显示,太子李弘是个孝顺谦和、深得唐高宗宠爱的皇子。然而,武则天却在太子屡次上奏请求关心萧淑妃的两个女儿时产生了嫌...……更多
...以其徒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肥义先入,杀之。——《资治通鉴·第四卷》读通鉴,有些朋友可能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某些有作为的君王或将相身上,从而忽略了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人物。但我认为,那些看似无足轻重的人物,...……更多
北宋被黑得最惨的宰相章惇,征服西夏攻灭吐蕃,却被骂奸臣
...天威远畅,丑氐震叠,未有如陛下今日之盛者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引)反对立宋徽宗继位,被宋朝写进奸臣传章惇是一位非常那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很有作为。这样一位治世的能臣本应该像商鞅、王安石一样名扬天下。但他...……更多
盘点历史上的神童,他十二岁就当上了秦国丞相
...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也是个神童。他六...……更多
...元年的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所编《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而《涑水记闻》则是当年司马光为了编写《资治通鉴后纪》(未成书)准备的资料,其中记载了仁宗一朝颇多事件。小编正是在翻阅《...……更多
...主要描写唐朝历史的主要是《旧唐书》、《新唐书》跟《资治通鉴》了。李世民于公元626年即皇帝位,驾崩于公元649年。旧唐书成书于公元945年,是五代中后晋时期,新唐书成书于公元1060年,是北宋欧阳修一干人奉召编撰的,...……更多
诸葛亮为何能被千古传颂?
...光、程颐、朱熹这些人就挺欣赏诸葛亮的。司马光在编《资治通鉴》的时候用了《三国志》、《晋书》里的东西,和别人都夸奖诸葛亮。程颐则称赞他是明哲君子,如果活得久一点就能打败魏国。朱熹更是把他跟禹、汤、颜回、...……更多
为何说三家分晋事件深刻影响了整个天下的形势
...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更多
...的认为蜀国是正统,其中认为魏国是正统的有司马光(《资治通鉴》)、李世民,认为蜀国是正统的有刘渊、刘裕、朱熹、罗贯中,从没一个史学界认为吴国是正统。关于三国时期的正史很多,但是最权威的《三国志》以魏国为...……更多
三家分晋事件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更多
诸葛亮死前偷偷留下哪人,诛杀两大栋梁
...读历史,多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智慧。在所有史书中,《资治通鉴》几乎是一本,能够让人各方面素质都全面提升的书,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在权谋方面,精通申、韩之术的诸葛亮可谓是行家。正如王夫之所说:“无其心而...……更多
...认识自己,并自觉把握人生的现在和将来。《史记》和《资治通鉴》被称为我国的“史学双壁”,《史记》又被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资治通鉴》也被评价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芜湖共读之前已经带...……更多
三国正史上能够以一敌百的猛将有哪些?
...道:趁敌军立足未稳,攻击敌军,一定可以大败对方。《资治通鉴》: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更多
揭开杨贵妃安禄山绯闻之谜,杨贵妃惨死后,安禄山的举动令人震惊
...呢?关于杨贵妃和安禄山的绯闻,主要是由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引起的。《资治通鉴》其中有一段描写是这样:“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大家都知道司马光是一个...……更多
...骚扰,不能打到京城附近了,这难道不是汉武帝的功劳? 资治通鉴对秦皇汉武,隋炀帝,唐太宗,都是差评。对于开疆拓土,司马君重点说经济损失,绝口不提政治意义。对于对外战争,把其描述成花费巨大,没有价值的鸡肋,...……更多
三国时期的魏蜀正统之争,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曹魏为三国正统,而非蜀汉。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编纂了《资治通鉴》。在涉及三国时期历史的时候,司马光选择了曹魏的年号来记录年份,正是当时北宋尊曹魏为三国正统的一个体现。四、南宋两宋之交的历史,与先前提到的两...……更多
北宋名臣司马光的故事
北宋时期,司马光和王安石可谓是“冤家”,他们俩之间有很多故事。然而,司马光和王安石之间,却一直都是相互尊重的。司马光曾评价王安石:“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意思是说,我和王安石(字介甫)二人...……更多
...预为迎合晋武帝的意图,故意曲解经义,是狡辩。好比《资治通鉴》里讲到杜预这段历史时,司马光点评说,杜预巧舌如簧,却搞错了概念,而西晋的学者陈逵讲得对,但他的话没分量。司马光的点评比较温和。后来,明末清初...……更多
信陵君两次击败秦军,战绩有水分吗?
...请再拜辞罪!”这段内容,《史记》无记载,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载了,胡三省也对此添加了批注。胡三省认为,信陵君不该检讨自己的过错,因为缩高就是个小人。可是按我的理解,司马光记录这段内容,恐怕不完全是...……更多
西汉中兴名臣霍光威震四海,让汉宣帝不得不提防
...迄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读《汉书》,再读《资治通鉴》,我们会知道,汉昭帝时期的政治,就是霍光的政治。霍光的政治,就是汉武帝的政治。霍光为刘氏江山社稷鞠躬尽瘁,他在历史上留有浓墨重彩一笔。元平元...……更多
“钓鱼宴”:宋朝公务员的晋升捷径
...,岂暇详论治道!故欲与卿等从容耳。”(清代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二》)要稳固皇权,必须把官员们牢牢捆绑在自己的周围,形成稳定的上下级关系,钓鱼宴恰好提供了这个平台。 钓鱼宴年年举行,一批人才从这个“...……更多
巨鹿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涉间自杀,是楚军和诸侯军的共同战果。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综合了《史记》中《项羽本纪》和《张耳陈余列传》的说法,表述为:“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更多
这些历史人物被误解千年,还原历史真相
...政治大咖,他真正转动的是历史的车轮。司马光编纂了《资治通鉴》,在朝堂上权倾朝野,然后千百年后,人们一提起他首先想起的是砸缸事件。其实关于他的典故也有不少,比如诚信卖马等,反正人们眼中的他就是一个求学奋...……更多
...深入思考和长期坚持的态度。司马光花费19年心血主编《资治通鉴》,李时珍用了27年时间写就《本草纲目》,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出《红楼梦》……他们不急功近利,板凳甘坐十年冷,脚踏实地、一步步用心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关羽威震华夏,为何孙权夺取荆州后毫无作为
熟悉三国的人一定对关羽并不陌生,他创造了许多经典战绩,斩颜良、诛文丑(仅谈演义)让人们所津津乐道。可是要说关羽最辉煌的战绩
2024-06-11 15:40:00
周仓到底有多厉害,赵云三枪都刺不死他
东汉末年,风起云涌,群雄四起,各方好汉都书写自己的传奇。而三国中,后世最为推崇传颂的,非关二爷莫属,关羽,被尊称为武圣
2024-06-11 15:41:00
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分别是哪几位
《三国演义》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
2024-06-11 15:42:00
商人卖给胡人铁器,汉武帝为何杀商人、重赏胡人
战争在古时候是很常见的,政权之间的交替,战争成为了主要途径。当时我国深处内陆地区,对外知之甚少,周边的一些小国对我们蠢蠢欲动
2024-06-11 15:45:00
汉高祖刘邦临死之前为何要对救命恩人樊哙下手呢
樊哙的官方身份是西汉开国功臣,被封为舞阳侯,其实背景也不小。他还是汉太祖刘邦的连襟,也就是吕后的妹夫,还曾在鸿门宴中挺身而出救下了刘邦
2024-06-11 15:53:00
刘备全盛时期实力究竟有多强
刘备全盛时期的兵力很多人都估算得略微少了一点。从攻占汉中到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之前,此为刘备全盛时期,拥有汉中一个大郡和附属于汉中的东三郡(西城
2024-06-11 15:56:00
汉宣帝为什么能够彻底解决边境问题
汉宣帝的时候,匈奴人不断挑起羌人和汉朝的争端,宣帝派了义渠安国去解决这些事情。这个义渠安国是个强硬派,马上召集了部落首领前来
2024-06-11 15:57:00
为何说吕布比窦娥还冤?黑锅都让他背了
如果把吕布和刘备放在一起来品评,想都不用想,几乎所有人都会站在刘备这边。这也难怪,几百年来,人们对于刘备的认识,基本上已经被《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给完全洗脑了
2024-06-11 16:01:00
曹魏实力如此强却没能完成统一,仅因赤壁之战惨败
东汉末年时期,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此时天下非常之乱,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出现,才能够呈现后来的三足鼎立的局面。魏国蜀国和吴国是三大强国
2024-06-11 16:10:00
曹操都知道汉中是鸡肋,为何刘备还拼了老命去打
赫赫汉中郡,南郑古凉州。汉中之战,是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展开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决战,双方都投入了数十万兵力,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至建安二十四年
2024-06-11 16:12:00
吕布手下第一战将高顺,实力究竟如何
在东汉末年,三国战乱纷飞的年代,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是在乱世中争霸天下的根本。而在各个争霸天下的各大势力中,基本都有一支无论是在两军阵前定胜负
2024-06-11 16:13:00
司马懿被曹爽算计,为自救控制曹芳权倾朝野
导读:司马懿深受曹叡器重,后来更是坐拥强兵于雍凉二州,与皇帝形成分陕而治的局面。但奇怪的是,曹叡却没有害怕,反而还增加他的兵权
2024-06-11 16:14:00
秦始皇为啥可以兼并6国
要说起中国历史,始终都无法绕开秦朝,作为我国首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秦朝为后世的政治、地方管理制度、民族发展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4-06-11 16:15:00
谁年幼丧父,20岁当上将军,在三国时期被世人误解最深
在三国时期曹操曾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这句话我不敢苟同。刘备、曹操两人白手起家,固然厉害,可在他们之前,还有一位从“负”开始的少年
2024-06-11 16:17:00
曹操能力不如刘邦,为何我们却更爱曹操
刘邦,开创大汉王朝407年的建立者;曹操,三国时期开创曹魏政权45年且与吴、蜀并存,并未实现大一统的建立者;就军事领域和诗赋创作领域而言
2024-06-11 17: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