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宣帝能力远高于汉武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31 06:42: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武帝错就错在一个“独尊”!好好地一个思想大解放,百家争鸣的儒墨道法,被一个独尊剿灭了!而且断章取义,只用了一部分对统治有利的部分,贻害千年!于右任评价汉武帝刘彻:绝大经纶绝大才,罪功非在悔轮台,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神州种祸胎。

我认为武帝不如宣帝牛逼。论仁义:武帝刻薄寡恩,宣帝知恩图报;论情,武帝见异思迁,宣帝故剑情深;论政治作风,武帝霸道,宣帝坚韧内敛;论政绩,武帝穷兵黩武搞得国家千疮百孔,宣帝实现了中兴;论武功,武帝打了那么多年匈奴最终还是没有解决匈奴问题,宣帝彻底解决了。我不知道武帝强在哪里?可能是强在霸道,难道国人就喜欢被征服的感觉?武帝除了前期任卫霍二将,与匈奴作战有全胜,后期李广利等都是负多胜少,宣帝时,匈奴完全归化了汉廷。

汉宣帝、光武帝,都表现太过于完美,甚至没有什么值得后人争议的举动,也就缺少谈资,两位明君手下也没有什么比较牛叉的闪闪发亮的人物,这点太可惜了,特别是汉宣帝,两汉的名将都完美地绕开了他。

为什么不说汉宣帝的英明成就了汉武帝的伟大。如果没有汉宣帝,汉朝可能传承不了那么多年。武帝重创了匈奴,但是宣帝解决了匈奴问题。如果没有宣帝,匈奴经过几十年会缓过气。重新成为大汉的心头之患甚至会像大清一样灭掉汉朝统治汉族人。所以因为宣帝,武帝才更伟大,因为武帝,宣帝才能显得如此英明。

汉武帝有故事,自带传奇。文治武功两相比较,武功最刺激,细节会被一代一代人传诵,就如美国总统,在位仅10年,地发动一下战争,否则治理得再好也没多少谈资,很容易被普通人遗忘。人们为什么喜欢战争呢?与人们,尤其是中国人渴望建功立业,渴望青史留名,以改变自己平庸的一生有关。

宣帝比武帝难做多了,武帝是顺势而为,汉到那个时间点必然爆发,而武帝在位内政处理的并不好,给后代留个烂摊子,只是对外加分,宣帝有权臣长期掣肘,亲政接手的局面是暗流涌动千疮百孔,民生凋敝,而外部环境呢,匈奴又缓过来了。

中华民族的精神在谁身上体现出来?汉武帝最能代表!举两个例子,一是汉武帝说过,寇可往,吾亦可往!第二个例子是汉武帝对当年吕后受辱一直耿耿于怀!最后励精图治,成功复仇!这些都融入中国人骨髓里!你看看印度,人家英国殖民了它,他还感恩戴德!

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拓进取对外大规模扩张的时代,涌现出了太多英雄事迹: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苏武牧羊,主父偃推恩令,飞将军李广……再加上汉武帝本人也会搞事情,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官营等,都对后世影响深远,与其说中国人记住了汉武帝,不如说是中国人无比怀念写个意气风发的时代。

汉武帝更加坚决。功绩的创造还有天命的因素,汉宣帝时天命不错。而汉武帝可是将大汉威名彻底创出去的一代帝王,更加坚决果敢。刘邦以来,直到汉武帝,对于匈奴是怕的,但是敢于打出去,需要莫大的勇气。而汉宣帝正是在汉武帝建立起来的这种自信上才能更加从容的处理对外关系。因为大汉已经有了底蕴,有了对匈奴的心理优势,已经不害怕了。这种情况想要理解可以参考晚清,甲午战争之前,大清对于日本是有心理优势的,不会去想打不过日本。而马关条约一签,举国震惊,对于日本的心理优势没了,换句话说,民族自豪感没了,信心没了,国家底蕴废了,国民精气神崩了。所以汉武帝的功绩不能简单看文治武功,他给国家、民族、人民带来的底气、自信、自豪、底蕴是无法衡量的。

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同样的问题,有人就说东汉窦宪功勋可追迈卫青、霍去病,可汉武帝、卫青、霍去病就做一件事也必然超迈古今――在匈奴人越来越强盛时,主动出击,彻底打断了匈奴人的发展进程,这是自战国时期匈奴人崛起强势崛起塞上草原,中原王朝第一次深入草原,掘了匈奴人的根!后来两汉王朝的功业都是建立在北方威胁消除的基础上的。

武功不可能高于武帝刘彻,是武帝对匈奴的持续打击才奠定了汉对匈奴的优势地位,即使宣帝时对匈奴的战争有更多战绩,但权重是要低于武帝时的战争。开创者/奠基者肯定重于后来者!

无论文治还是武功,汉宣都不能与汉武比,汉宣历史定位是明君,汉武帝是一代雄主,不在一个等级上。以文治来讲,汉武改正朔,易服色,办太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中国人的思想,道德,礼仪和行为规范,太史公称其虽史书何以加焉,战功就更不用说了,汉武识人,善用人,出了一大批历史名臣,数量之多,纵观古今,无人能及,汉宣差得远了。

汉武帝直接打出了汉人的自信和自豪感,以现代为例,当年朝鲜1战争国内多少人饿肚子,可这一战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包括后面的原子弹,那真是勒紧裤腰带搞出来,搞出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马上上了十个档次,才有了现在的安全稳定,经济发展,汉武帝对应的就是毛主席,宣帝对应小平同志,都是伟人。

武帝把对手从强于自己打到远逊于自己,扭转了局面,从害怕到主动出击,让整个民族恢复了自信。宣帝只是在他的基础上扩大战果,他面对的敌人早就不能构成直接威胁了,那时候的对手只能在边疆骚扰,不能打到京城附近了,这难道不是汉武帝的功劳?

资治通鉴对秦皇汉武,隋炀帝,唐太宗,都是差评。对于开疆拓土,司马君重点说经济损失,绝口不提政治意义。对于对外战争,把其描述成花费巨大,没有价值的鸡肋,这是资治通鉴。一旦把它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新旧唐书对比,精神居然迥异。那么资治通鉴的价值在哪?资治通鉴寄托了司马光他的一套历史观政治观。五代以来,流传兵强马壮者得天下。自秦始皇以来,皇帝与天子,代表两种不同意义,一般人以为一个意思,实际上是不同意义的。

皇帝,是职业性,丞相治理百官,皇帝管理丞相。注重实用性,现实主义。天子,是中国人精神上的皇帝,与大一统文化向心力相辅相成,是道德观念精神价值,更具有理想主义,完美主义追求。司马光资治通鉴主抓天子道德观,不讲究皇帝现实观,追求精神意境。有着司马光精神寄托在里面。但是他老人家不对读者表达清楚,他只写了王道天子道德那一半,霸道皇帝现实那一半他没管。他没有对读者说清楚这一点,后果就是把后人带偏了,以为只要道德足够,精神胜利法就行了。资治通鉴是帝王书,是希望帝王修身养性,符合天子道德意境!

汉武帝最重要的一个历史作用是证明农耕民族是可以战胜游牧民族的,而这之前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都没有这个想法,之后两个民族都有了这个历史经验,将一种不确定状态或者不敢想的事情真实呈现,造就以后农耕民族的守土卫国的必胜信念。

秦皇汉武,是任何其他皇帝都比拟不了的,一个是开天辟地,统一了全中国,形成了我华夏一个国家的整体意识,为2000年的来,不管朝代更替,国家都要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意识。另一个是给受压迫,侵略的民族带来了自尊,自信,更是带来了强者心态的奠基者,都是打江山的开辟者,可以说是后世的庇佑者。

汉宣帝文治武功都不错,特别是国库银两前付后有最充足。汉武帝间由于特别是匈奴崛起对汉朝边疆抢夺骚扰侵略长太化已成为汉朝心腹大患,为了解决这个心腹大患汉武帝恒下一条心打,找着匈奴打不管输赢匈奴未灭会重卷而来,改变了前朝防御战术变成进攻战术,这样有被动变主动为彻底挖解匈奴奠定基础。同时垫定汉朝疆土,是前朝所没有那么辽阔疆土贡顾汉朝的政权。同时把国库银两耗一干二净真是穷兵黩武,只到武帝的兵所到之处匈奴兵人们逃跑倒处成了荒凉之地,百姓说伍佰年出了个汉武帝。

所谓劳苦功高,文治主要是苦劳,难以短时间看出大功效,难以让人平步青云,武功才是可以夸张特写的功绩,是最快封侯的路径。汉宣帝的武功更多建立在自己文治基础上的影响力,武帝的武功更多是倾全国之力打出来的,对国家影响较大,给了很多人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人们影响深刻,毕竟死人多,升官的多。他所处的历史时期,匈奴早已经被汉武帝打残,如果不是汉武帝后期国家经济邻近崩溃,无法再支撑战争,恐怕匈奴早就被消灭了。

汉宣帝所面临的主要敌人除了仅剩半条命匈奴,以及乌孙、康居等,从军事力量上来看,这些国家对西汉本土根本没有任何威胁。”匈奴半残了,汉朝也半残了,以半残对半残,难度等同全胜对全胜,何况周边还有些没有半残的国家,汉宣帝面临的形式一点不比汉武帝好。能够迅速从半残到复兴,这就是汉宣帝的能力,汉武帝肯定做不到。个人感觉就是汉武帝把更大的精力理想都放在彻底铲除匈奴的威胁上面。而汉宣帝则更注重整个国家军事和民生的平衡,而且特别懂得底层平民的生活状况和需要,这跟他小时候的底层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2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汉皇权传承:汉武帝的无奈与选择
...霍光产生冲突而被霍光废黜,而后霍光改而册立刘病已(汉宣帝)为新的皇帝。汉宣帝吸取了刘贺的经验,选择隐忍,一直将霍光熬死以后,才从霍光那里夺回权力。如果汉宣帝能力不济,那么夺权
2024-04-30 16:56:00
汉武帝对匈奴的分化瓦解
...惨胜,但他们好歹胜了,这让他们更加不服汉朝。不过,汉宣帝上台以后,很快就把匈奴的问题比较彻底的地解决了,匈奴对汉朝表示臣服,从此匈奴和汉朝再也没有打过大仗。(攻打匈奴的汉朝军
2023-08-12 06:59:00
...改而拥立了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也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汉宣帝。02从霍光能废立大汉天子上看,霍光当时的权势应该已经到达了一个人臣的巅峰,因此汉宣帝被拥立之后,对于霍光的态度一直都
2023-07-12 20:53:00
汉武帝点兵20万,灭了伊稚斜,但汉军没了远征能力
...霍去病时代辉煌,但匈奴损失也很大,且恢复速度更慢。汉宣帝继位后,励精图治,汉朝迎来“昭宣盛世”,重现荣光。前72年,汉宣帝出动16万骑兵,分五路进击匈奴,这是两汉400年里最
2024-07-11 20:43:00
卫子夫侍奉汉武帝49年,为汉朝做啥贡献?现在看来:简直是个福
...已活了下来,成功延续了汉武帝刘彻的血脉。刘病已成为汉宣帝之后,改名刘询,继承了汉武帝开疆扩土的精神,两次与匈奴作战。公元前71年,宣帝统治下的西汉军队抓获了几千个匈奴人,恢复
2024-02-23 21:57:00
有人认为汉宣帝比汉武帝强,有没有言过其实?
很多人一直觉得汉宣帝比汉武帝强!但汉武帝的功业,在整个汉朝历史上都是无可比拟的,是仅次于刘邦的开国之功的!汉宣帝凭什么跟汉武帝相比?现在的一些所谓的学者专家,总喜欢搞出一些标新立
2023-06-16 09:36:00
刘据不自杀的话有可能继位吗
...于尚在襁褓中,后改名刘询,才得以幸存。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田千秋所言:”子弄父兵“,不过是给汉武帝一个台阶,淡化这场皇室丑闻。汉武帝后来的一系列行为也是为了证明太子被诬陷。后
2024-04-10 19:19:00
...孙、前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后改名刘询)为帝,是为汉宣帝。霍光辅佐汉昭帝汉宣帝继位之初,对霍光非常尊重,同时也非常忌惮,汉宣帝与霍光同坐一辆车,汉宣帝心里很害怕,好像有芒刺在
2024-07-18 22:21:00
汉匈百年之间的是非恩怨,为何让汉宣帝给彻底解决掉了
...终都会有个头”,汉匈之间长达百年的是非恩怨,最终在汉宣帝时期的时候彻底的解决掉了。公元前71年的时候,汉宣帝下令出兵16万骑兵联合乌孙一起攻打匈奴,汉宣帝这次打匈奴,其实就是
2024-06-21 17: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