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武帝对匈奴的分化瓦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2 06:59: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武帝在位54年,有44年的时间在打匈奴。虽说汉武帝给予了匈奴重创,尤其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遭到了汉朝致命的打击。但是在整个汉武帝期间,匈奴一直没有臣服。而在汉武帝晚年,由于他喜怒无常,猜忌太多,杀戮太多,因此也造成了汉朝对外战争的能力减弱,无论是赵破奴受降城之战、李广利天山之战、李陵浚稽山之战,以及后来李广利的燕然山之战,汉朝都是打了败仗。而且李陵和李广利在全军覆灭后,还投降了匈奴。

可以说,在汉武帝晚年,汉朝和匈奴的战争,汉朝打得相当难看。匈奴虽然每次都是惨胜,但他们好歹胜了,这让他们更加不服汉朝。

不过,汉宣帝上台以后,很快就把匈奴的问题比较彻底的地解决了,匈奴对汉朝表示臣服,从此匈奴和汉朝再也没有打过大仗。

汉武帝对匈奴的分化瓦解

(攻打匈奴的汉朝军队)

那么,为什么汉武帝打了匈奴44年,都无法让匈奴臣服;而汉宣帝上位12年(从公元前72年到公元前60年),就比较彻底地解决了匈奴的问题了呢?

我认为,汉宣帝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致命打击。

汉武帝早年和中年的时候,对匈奴的打击力度还是相当大的。但是晚年打起来就很糟糕。糟糕的原因,主要是汉武帝的时候,国力耗损得太多,因此再也无法组织大型战役。同时,由于汉武帝朝中各种矛盾堆积,汉武帝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反而成为矛盾制造者,因此,为他打仗的大将,既没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能力,同时也没有他们受到的支持,因而才会多次打败。以至于发生李陵、李广利投降匈奴这样可笑的事情。

既然连汉朝的大将都投降了,匈奴怎么可能服汉朝呢。

而汉宣帝不是这样。汉宣帝上台以后,先是韬光养晦,这样做,实际上也让汉朝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等到汉朝国力恢复,霍光也去世,汉宣帝自己能做主的时候,他便发动了16万铁骑,分五路向匈奴发动进攻,这也是汉匈战争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汉宣帝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实现“首战即终战”“一击就成功”的目的。因为只有这样打,才能彻底解决匈奴的问题,不把匈奴问题变成“久拖不愈的慢性病”。

同时,汉宣帝在打这场大战之前,还联络了乌孙国,两边夹击匈奴,免得出现汉武帝时期那样,一打就跑,打完又回来的不利局面。

应该说,汉宣帝这样做,是很成功的。这一场大战,基本上打垮了匈奴,造成了匈奴的分裂。

汉武帝对匈奴的分化瓦解

(昭君出塞)

二、分化瓦解。

汉宣帝除了对匈奴采用致命打击外,他还有着非常丰富而有效的手段,其中有个手段就是分化瓦解。

汉宣帝的分化瓦解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匈奴外围,也就是对匈奴藩属国西域诸国的分化瓦解,另一方面是对匈奴内部的分化瓦解。

对匈奴外围西域诸国的分化瓦解,实际上就是恩威并施。对于北边那些亲近匈奴的国家,比如车师、龟兹等等,就给予打击,把他们打服。而对于南道的乌孙、康居、莎车等国,则采用拉拢的办法,并且着力解决他们内部的问题。比如莎车王的弟弟杀掉莎车王,投奔匈奴。汉朝就帮莎车王出气,扶持亲近汉朝的势力复国。

除了对西域诸国的分化瓦解外,还有就是对匈奴的分化瓦解。

经过汉宣帝神爵二年的大战以后,匈奴在衰败的同时,内部也产生了分裂。于是,汉宣帝不再采用无差别打击的做法,而是拉拢南道的匈奴日逐王,帮助他复国,因而把匈奴分成了南北两部分。这是匈奴的一个重大的分化,这一分化在汉宣帝的操作下,一直延续了下来。后来的“昭君出塞”时,汉朝和南匈奴的交流,达到了鼎盛时期。

汉武帝对匈奴的分化瓦解

(西域现存的都护府建筑)

三、建府定疆。

汉宣帝比较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他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这个机构的设置,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虽然汉武帝、汉昭帝也在西域设置了一些机构,但是西域都护的设置,才算是在西域落下了一根定海神针。

有了这个机构,再加上分化了匈奴,控制了西域南道,打通了西域北道。相当于西域的这些地方,正式成为汉朝的地盘。而且这块地盘,还不是之前的藩属国那种意义,而是真正属于了汉朝的领土。

当汉朝拥有这一块领土,并且能够在这里长久驻军的时候,匈奴实际上就已经不可能再对汉朝构成威胁了,匈奴的问题,也算是彻底解决了。

(参考资料:《汉书》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武帝错就错在一个“独尊”!好好地一个思想大解放,百家争鸣的儒墨道法,被一个独尊剿灭了!而且断章取义,只用了一部分对统治有利的部分,贻害千年!于右任评价汉武帝刘彻:绝大经纶绝大才
2024-05-31 06:42:00
西汉最鼎盛时期,是汉武帝还是汉宣帝?
提到西汉,我们最常想到的就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纵观汉武帝的一生,扫匈奴、削藩王,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正是因为汉武帝的种种功绩,让人产生了西汉最强盛的时期就在武帝时期。然而事实往
2023-07-02 09:21:00
汉宣帝也曾痛贬匈奴,相比汉武帝却十分低调
汉武帝是汉朝最光芒耀眼的帝王,在他的功勋簿上一定有与匈奴作战这一功绩。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多次出兵匈奴,将这个欺负了大汉王朝多年的敌人给揍趴下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匈奴不再敢侵扰汉朝,汉
2023-06-22 16:28:00
真正灭匈奴把西域并入华夏版图的不是汉武帝,而是汉宣帝
...都安定了。汉宣帝开始彻底解决西域问题,打垮匈奴。在汉武帝时间虽然汉武帝一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但是并没有真正的灭绝匈奴,到汉宣帝的时间,匈奴已经恢复了元气,屡次侵犯汉朝疆土。正
2023-02-16 22:45:00
汉武帝对匈奴的持久战与国家命运
汉武帝这个人的性格就是喜欢打仗,从他亲征到老死几乎没有一年不打仗。每次打仗他都要面对一大堆征兵,征粮,准备后勤物资,运输的事情,这么忙碌一两年,再每天等战报提心吊胆一两年,然后复
2023-10-01 19:55:00
汉匈百年之间的是非恩怨,为何让汉宣帝给彻底解决掉了
...是忍了60多年?可见咱们的大汉朝到底是有多无奈,好在汉武帝上位后扭转了局势。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因为汉武帝之前经历了文景两帝的养精蓄锐,相对来说汉武帝时期的大汉朝国力要强一些
2024-06-21 17:33:00
汉武帝点兵20万,灭了伊稚斜,但汉军没了远征能力
前118年,匈奴扣押汉使任敞,汉武帝大怒:“点兵20万,灭了伊稚斜”,却虚张声势而已。匈奴不服输,汉朝也没能力远征,双方转入相持。前119年,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两路同时获胜,
2024-07-11 20:43:00
汉宣帝刘病已有什么功绩,和汉武帝对比谁更出色?
汉宣帝的确是有一番功绩的,不说他和他的曾祖父汉武帝平行,但最起码也只是稍逊一筹。汉武帝的伟大是在于政治、军事上的,在政治上,汉武帝用文景之治积累下来的资源实行“大一统”,这个大一
2023-07-03 15:25:00
为何汉武帝杀了10万匈奴后,从此一蹶不振
...亲,并且这一和亲就是六十余年,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汉武帝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匈奴人是汉人的噩梦。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实力发展到了顶峰,对匈奴的打击也是最为猛烈的,根据统计,汉武
2024-06-07 16: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