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司马光的文学成就:不仅有《资治通鉴》还有奇书 《温公家范》
...。司马光除了幼年砸缸救人的故事千年不衰外,其著作《资治通鉴》更被后世标榜为“不可不看的千古奇书”,可与司马迁及其《史记》齐名。其实司马迁作为大宋朝当朝尚书其笔下遗作众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潜虚》...……更多
东周为何衰落为战国
...的历史舞台。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著名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正是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作为写作起点的。司马光为何从这一年写起呢?这是富含深意的。自言将《资治通鉴》通读过“一十七遍”的毛主席,晚...……更多
虞姬是怎么死的?真的是项羽所杀吗
...虚构虞姬“和”的内容。1000多年之后,宋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并未提及“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显然,司马光不认可这一凄美的结局。如果虞姬并未自刎,那么在当时情况之下,虞姬命运无非三种:一是死里逃...……更多
北宋“嘉佑四友”中有三人拜相,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司马光的,此时的司马光正在洛阳深居简出,潜心编撰《资治通鉴》,全书已近收尾,一部历史巨著即将问世。“回首叹劳生”,老翁回首的不仅是自己操劳的一生,还有早年在开封与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等人相聚禅寺、坐...……更多
...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更多
司马光有多招人恨?一起来看看
司马光的成就毋庸置疑,一本《资治通鉴》足以让他光耀史册,为后世所崇敬。可是,司马光在宋神宗死后,立刻撕掉了伪善的面具,不仅全面否定新法,否定新法的一切成就,还将好不容易打下的西北地盘,轻易割让给了西...……更多
越南进贡一只“麒麟”,宋仁宗大喜,司马光为何面色凝重
...后世对司马光的评价褒贬不一。司马光晚年时开始编撰《资治通鉴》,这是我国最长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司马光作为本书唯一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文辞优美,叙事生动,使《资治通鉴》得以和《史记》并称。小结:司...……更多
...,真可谓成就非凡。史学界劳模——司马光。为了编写《资治通鉴》,他参考了宋神宗私藏的2400余卷书,还参阅了222种资料、3000多万字,前后花了19年时间。这19年,司马光秉烛至深夜,警枕破黎明,到66岁时才编写完成了和《...……更多
司马光的智慧与勇气:从砸缸救人到著书立说
...过从历史层面来看司马光,他是一位很正直的人,而且《资治通鉴》便是出自他之手,而且用的是楷书编写,当时苏轼称他为“司马牛”,可见小时候救人的事也不会假。如果咱们遇到这样的事,我想很多人也会被吓楞,不知道...……更多
司马光、朱熹认为荆轲是一个愚蠢的刺客,这是什原因?
...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资治通鉴·司马光》“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楚辞后语·朱熹》侠义精神太强烈荆轲是战国时期典型的游侠(类似于黑社会组织,刘邦当年也是游侠),他并没有...……更多
司马光7岁砸缸救人,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却变得不懂得变通
...可让人忽视的政治家,他在文坛上也有所成就,他主撰《资治通鉴》。那时与他一样属于文坛泰斗的有很多人,比如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这些人物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上,其实他们都是宋神宗期间的人,而苏轼可...……更多
司马光为什么要耗费19年时间,编写一本《资治通鉴》
...,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而在数千年来的浩瀚史册中,《资治通鉴》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并得到许多名家推崇。为了编写好《资治通鉴》,司马光耗费了整整十九年的时间。《资治通鉴》的内容里,很长程度上讲究一个“通”。...……更多
介绍《资治通鉴》的三种传统读法
三种传统读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资治通鉴》是一部重要著作,在几万册的史学典籍中,如果要挑几部最具代表性的,必有《资治通鉴》。但一般读者想把握其中的精义,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它篇幅巨大,从战国三家分...……更多
司马光七岁能背《左传》,编著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的政治家,史学家及文学家,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就是出自他之手,是他52岁写下,影响至今。 ……更多
千古名相王安石位高权重,居然也有撒泼打滚的时候
...的利益,朝野上下没几个赞成的。反对声音最高的除了《资治通鉴》编纂者司马光,还有著名文学家苏轼。很快,连宋神宗的奶奶,老妈和老婆也开始哭诉变法的危害。宋神宗烦的不得了,去哪里睡觉都能听到反对声。这枕头风...……更多
项羽形象是怎么改变的
...此以外,班固撰写的《汉书》和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中也有对项羽生平事迹的记载,但是它们中的文字书写与《史记》中相差不大,有些甚至是原文直接照搬。因此,本章对于历史叙事中项羽形象的探究主要基于...……更多
“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孩子究竟是谁?他在历史上出名吗?
...马光竟然是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都赫赫大名的人物。《资治通鉴》和“司马光变法”如果司马光仅仅只是在历史上“砸缸”了,那么他必定也不会如同现在这般被后世人众口相传,果不其然,司马光在中国历史上不仅“砸缸救...……更多
...朝君臣没有抓住机会,反而多加破坏,而其中之一便是《资治通鉴》的编纂者,司马光。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而我们大多数人第一次接触这个历史人物应该都源自他的一个十分著名的典故“司...……更多
王安石与司马光:北宋的两位贤相与他们的改革之争
...垂青史的史学家,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涑水先生司马光。这两位在北宋时期分别担任丞相,成为神宗心中的贤臣,既是挚友又是政敌。王安石,公元1021年十一月十二日,江西临川出生。他从小聪...……更多
司马光评蔺相如完璧归赵
...赞同,尤其是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行事之上。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直言完璧归赵是一场失败的外交,更是有“人臣爱君如是哉!”的点评。那么“完璧归赵”的故事到底是“智勇双全”的良策,还是一如司马光所言...……更多
死诸葛走生仲达:一段历史的真实与误解
...是官修历史,连司马家族后人北宋时期的司马光所写的《资治通鉴》也没有记载这个事件,所以“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不存在。但是小编却要提出不同意见,西晋灭亡,东晋延续了司马家的国运,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撰写的《汉晋...……更多
司马光与恩师庞籍
...作,神宗觉得这套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司马光因此与司马迁并称为“史学两司马”。多年伏案编书的生活已经让司马光的身体衰朽不堪,但他的生命并未终于学术。在完成《资治通鉴》的第二年,神...……更多
历史揭秘:司马光砸缸救出的竟是此人
...朝,最后官至宰相,还编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步编年体《资治通鉴》。 ……更多
...公无私。最后,司马光在65岁时,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资治通鉴》,也因此与司马迁并称为“史学两司马”,受到后人尊敬。 ……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出处】(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原典】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更多
历史上的司马光是什么人
...的名誉差使。他在洛阳闲居15年,努力編纂完名垂千古的《资治通鉴》。后来,宋神宗逝世,宋哲宗继位,又让司马光出山作宰相。他尽管已是67岁的人了,身体又不好,但仍以惊人的毅力,日理万机,不辞劳苦。同时,克勤克俭一如昔。由...……更多
李广难封是因为本事太大,还是因为水平太菜
...业,报答领导的高看,那就正中领导的下怀了。为什么《资治通鉴》对于李广的评价也非常高?那是因为《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写的,而司马光是司马迁的后代。在司马一族的笔下,李广名将的光彩就这样流传给了后世。虽然本...……更多
一代贤后长孙皇后为何总带一包毒药在身边
长孙皇后身边带毒药?这事儿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到的:因取衣中毒药以示上曰:“妾于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从乘舆,不能当吕后之地耳。---《资治通鉴》这是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长孙皇后在临终前,从衣服...……更多
...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歼灭蜀军七十多万——这一点在《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纪一》中有明确的记载。《资治通鉴》中的原文是这样的:“汉主(司马光以曹魏为正统,称曹丕为帝,称刘备为汉主)进军秭归,兵四万余人。权以...……更多
聊聊历史上君子之交的典范:王安石与司马光
...帝的信任,却得以安然全身而退,远离庙堂全身心投入《资治通鉴》的编撰。然而,王安石的新政改革推行并不顺利,还因此触动了皇亲贵胄的利益,招致朝野强烈不满,群起弹劾,致使神宗最终对他失去耐心,惨遭免职。送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本报讯(记者 陈莉莉) 6月24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兰斯琦以“以铁的纪律护航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更好践行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为题
2024-06-25 09:06: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开罗6月24日电(记者姚兵)埃及旅游和文物部24日发表声明说,一支埃及和意大利联合考古队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的一处墓地发现33座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家族墓葬
2024-06-25 10:47:00
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裕国1926年5月北新书局出版的鲁迅著《呐喊》,由鲁迅设计封面并题写书名。1929年5月15日鲁迅致许广平信
2024-06-25 09:10:00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游建水文庙张依乐建水文庙位于建水古城中心,是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扩建和修缮
2024-06-25 09:35: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文学让我们站在差距的源头同悲共喜——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邢 洁很多人认识余华,是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小说开始的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董说的叛逆精神——读《西游补》■庞惊涛明人董说的《西游补》是一部被低估了的小说——大约自《西游记》诞生后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沙特阿拉伯现当代小说管窥(详见5、6版)沙特阿拉伯文学是阿拉伯半岛文学传统的自然延续,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2024-06-25 10:15: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韩敬群在全社会培养尊重呵护原创的社会风气,作家创作的独创性是著作权保护的最重要的内容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 辛广伟概括《创作之伞》的特点:案例全面、可读性高、警示性强。书中通过真实案例展现普法教育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