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史记》中记载,一个五十多岁重伤的将军还能一个打十个
千古英名在,何必意封侯——飞将军李广(11)公元前133年,汉朝与匈奴关系恶化,自文景以来的和亲全面断绝,匈奴大军进占路塞,屡次袭扰汉边,不可胜数。至此,汉匈以后百年之攻战以起;但奇怪的是,汉朝竟没有关闭边...……更多
...军李广吹手一:“不虚美,不隐恶”的太史令司马迁在《史记》为没封侯的李广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个成语也...……更多
司马迁给李广立专传,为何卫青反而成了小人
...广也不能封侯,所以有“李广难封”的说法。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武帝朝文臣武将封侯者众多,其中因对匈奴作战而封侯者,如校尉出身封侯的,以卫青为代表,有9人;以校吏出身而封侯的,以霍去病为代表,有6人,但他...……更多
还原李广难封的真相
...文人还将李广当成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灵寄托。然而从《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来看,李广难封的背后并不是汉朝朝廷的不公正,而是李广的功劳和身份没有达到封侯的标准。汉朝封侯制度的发展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更多
李广:一位英勇却命运多舛的将军,有卓越武艺却难封侯
...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史记·李将军列传》当时与他同为长乐卫尉,后又同为戍边太守的程不识就言:“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更多
名将卫青:生前饱受皇帝猜忌,死后得不到公正评价
...?实际上,这是人们的误解,误解的源头来自司马迁的《史记》。因为后世的史书无不以《史记》为蓝本,而司马迁却与李家交厚。即使他再公.也难免有个人的感情因素。《史记》中司马迁破例给李广单独列传,而且写得惊天...……更多
...攒够了人头数,封侯了:“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史记》和《汉书》中反复出现的“中率”,就是符合军功封赏条例。李蔡“中率”而李广没有“中率”,说明不是汉武帝赏罚不明,而是李广手里的匈奴首级数量不够。李...……更多
卫青面朝强敌背对名利(图)
...个骑奴逆袭成为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呢?《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道出了其中的原因。淮南王意图谋反,但对卫青颇为忌惮,问手下中郎伍被:“大将军带兵打仗水平如何呢?”伍被回答说:“...……更多
龙城之战:卫青崛起与李广的遗憾
...李广在匈奴人眼中就如同\"飞将军\"一般,令人敬畏。《史记》就有\"匈奴语谓李广曰飞将军\"的记载。当年,李广镇守边疆,屡次击退匈奴的进攻,令他们心生恐惧。即便是在汉朝军力孱弱的年代,匈奴人也不敢轻易对李广的防...……更多
汉朝的真汉子们都愿意跟谁去打仗
...出对李广的正面态度。反观卫霍,甚至被太史公写进了《史记·佞幸列传》,真可谓天差地别。可是,将时间拉回到汉武帝年间,汉朝百姓又愿意跟着谁一起去打仗呢?一、骑射高超,战略不足李广的在中国武将中的地位可谓超...……更多
李广与卫青霍去病:同样是将军,为何李广难以封侯?
...霍去病同样也是汉武帝时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司马迁在《史记》中由于个人原因贬低了二人,抬高了李广。然而,世人的目光是雪亮的,明朝的评论家黄淳耀就曾说,“太史公以孤愤之故,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更多
《史记》中汉朝时期的三大冤案
...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后世的历史态度与《史记》的描述是相同的。可是时至今日,我们应当明白天地并不能左右人的命运,所谓的运气不好,不可能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断的重复。如果这件事发生了,一定是这个...……更多
飞将军李广名气那么大,为何总是打败仗
...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史记》这回李广可把老脸给丢尽了,卫青打算如实上报这件事,结果60多岁的李广不堪受辱,随即拔刀自刎了。总结:名气大,和成就高,似乎不能划等号。李广的名气是...……更多
西汉名将李广未被封侯,真的是怀才不遇
...原因还是在李广自身上。而这些,都被司马迁记录在了《史记》中。我们先来看看汉朝的封侯制度,大致可分为两类。首先是斩杀或捕获敌军主帅可被封侯,比如马贤因斩杀当煎部族首领,被封为安亭侯。其次是杀敌过当者可被...……更多
功高盖主的西汉名将卫青,为何能够善终
...儿,就连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都没能幸免于难。 从《史记》和《汉书》中对卫青的描述来看,卫青能够不被汉武帝的猜忌,主要是因为卫青为人谨慎忠诚,从来不让人抓住任何把柄,汉武帝没有理由猜忌他,也没有必要猜忌...……更多
名将李广一生都没有受封,历经三朝最后含恨而终
...赞赏老师工作勤恳,付出一定有回报,可它的出处却是《史记》,是司马迁用来评价飞将军李广的。千年流传的《滕王阁序》中这样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以此来抒发感慨命运多舛的心绪,寥寥几语就引得无数人...……更多
简介西汉时期军事家卫青
...长子(卫长君)即卫长子,长女卫孺(《汉书》作卫君孺,《史记》作卫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后卫媪与来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因生活艰苦,卫青被送到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但郑季却让卫青放羊...……更多
飞将军李广一生抗击匈奴,却郁郁不得志
...、内蒙等地,以力战著称,赢得了各族人民的尊敬。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曾率百骑追击三个匈奴人,在杀死两人、生擒一人后,遭遇了数千匈奴兵的围攻。面对险境,李广却临危不乱,他深知只要表现出足够的勇...……更多
李广被活捉、迷路是运气不好,还是自身能力差
...李广将军名气很大,司马迁对李广将军尤其偏爱。他在《史记》中赞扬李广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历代文人墨客也对李广赞不绝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更多
李广威震匈奴为何难以封侯
...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李广虽然没有封侯,却得以在史记中单独立传、青史留名。唐代诗人更是为李广留下了千古美名!这可比什么封侯牛多了! ……更多
有“飞将军”威名的他却终身未封侯,是生不逢时吗?
...因迷路延误军机后,挥刀自刎。那篇栩栩如生的传记是《史记·李将军列传》,那位命运悲剧的武将是李广,前无古人的史官,自然是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朽著作的司马迁。《李将军列传》一开头就交代了李广的...……更多
李敢殴打卫青事件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真相?
...多有暴露,因而废黜陈皇后,将卫子夫立为皇后。——《史记·外戚世家》汉武帝借助卫氏为其效力,卫青与霍去病乃世所罕见的军事英才,使汉武帝实力大增,既能凭借他们打压异己,又在对匈奴之战中斩获辉煌战果。然而,...……更多
李广利:汉武帝的宠将与大宛之战的传奇人物
...把出征大宛的任务教给李广利,并且封他为贰师将军。《史记》里这么记载的:“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与汉使。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贰师城是大宛养马的地方,汉...……更多
西汉名将李广利为何饱受争议?
...功劳,按汉王朝的惯例,他应该得到一个爵位,但根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是怜悯李广利,才将他封为侯爵,但是怜悯能成为侯爵么?答案是否定的,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李广利之所以被封海西侯,显然是在进攻大宛国的时候...……更多
卫青霍去病北征匈奴,被写《史记》的司马迁指责为得不偿失,班固撰写《汉书》的时候,也采纳了司马迁的说法:“卫霍两军出征,去的时候有十四万匹战马,却只回来了不到三万,这买卖亏大了!”这就是史记的自相矛盾之...……更多
为何说霍去病射杀李敢,是不得不杀
...霍去病之所以会动手,跟他的性格是有很大的原因的。《史记》记载霍去病,“有气敢任”,班固曾评价霍去病,“飚勇纷纭”,可见霍去病是一个桀骜不驯、骁勇善战、自信不疑的人,这一点从他的打仗风格也可以看出。初次...……更多
一代名将霍去病为何24岁早逝
...轻轻的霍去病,突然得病死了……最诡异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对霍去病之死记载,只有这么一句话:“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司马迁是一个头很铁的人,也是一个很有专业精神的史官。他连汉高祖...……更多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仇人”。虽然太史公司马迁同情李陵的遭遇,所以在写《史记》的时候对他进行了一定的美化。但李陵的遭遇无疑是可悲且无辜的。大家也要仔细地思考。 ……更多
霍去病之死,汉武帝要负多大责任
...决战,偏师则由霍去病带领奔袭匈奴老巢。这段历史,《史记》有载:骠骑将军亦将五万骑,车重与大将军军等,而无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裨将。当时,李家父子同时在卫青和霍去病手下担任副手,但是战后父子两人的...……更多
霍去病与漠北之战:汉朝的胜利与匈奴的溃败
...位登万庾积,功立百行成。”南朝诗人虞羲的诗歌《咏霍将军北伐》,就是咏叹霍去病元狩四年的军事行动。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秋,匈奴单于愤于右部之惨败,各遣数万骑大侵右北平及定襄,杀略数千人而还。为此,转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小古文一直是中小学生头疼的地方。开学季,现代出版社最新出炉了一套“行吟小古文”。“行吟小古文”系列以国学大师唐文治选评的《高等小学国文读本》为基础
2025-02-23 08:24:00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居天下之中。夏朝在此建都,开启了王朝统治的序幕;殷商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让这片土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2025-02-23 08:25:00
2月26日,是中国“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逝世48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翻译家,译林出版社最近特地推出了《穆旦传
2025-02-23 08:25:00
共工新闻社中国近代文史顾问钮则坚讲述先父传奇过往
共工新闻香港2月23日专题电题:《还俗记》完成重编上共工新闻社中国近代文史顾问钮则坚讲述先父传奇过往共工新闻记者程晓兰发自香港今(21)日
2025-02-23 10:26:00
宿迁泗阳:盲人丁士云如何用琴书奏响时代之声
在泗阳县这片古老而深沉的土地上,曾有一位盲人艺术家,用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卓越的艺术才华,编织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琴书传奇
2025-02-23 11:35:00
庆余年结尾,范闲到底死没死?费介终于给出答案!
二皇子是剧中隐藏的很深的大BOSS,如果不是因为范闲到上京,可能从内库在上京的商号中发现账目有问题,二皇子可能还不会暴露出来
2025-02-23 11:42:00
中国有8圣,其中7圣世人皆知,唯独剑圣少有人知,他是何方神圣?
《说文解字》曰:“圣者,通也。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的先贤,他们往往在某一条道路上有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品德高尚受到人们的尊重
2025-02-23 11:49:00
原创1977年高考试题“蹿红”,看完题目,网友:我穿越过去也能上北大
有段时间撒贝宁说的一句话在网上非常红火,这句话只有4个字:北大还行。众所周知北大与清华是我国的两座顶尖名校,但对于学霸来说可以轻松考上的北大
2025-02-22 22:12:00
霍光一生忠诚,为什么后世却认为他的权臣,和诸葛亮截然不同?
霍光作为霍去病的弟弟,在西汉中期辅政常与“伊尹”相提并论。在汉昭帝和汉宣帝在位期间,霍光也可谓忠心不二,一心为汉室服务鞠躬尽瘁
2025-02-22 22:14:00
都知道他是著名的词人,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大多数人不知道
辛弃疾,众人对他的印象几乎都留在:他是著名的词人,一生写了很多首词。其中写的有关战争的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他是如何能作出这么写实的词
2025-02-22 22:33:00
他白手起家,年入百万后却执意出家,妻子劝阻无果:愿再无来世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新中国的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再也不用为温饱而担忧。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也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息
2025-02-22 22:47:00
哪些明星年轻时候特别漂亮,是你从未想到的?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看过《唐伯虎点秋香》,其中有一位扮演者给小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是石榴的扮演者苑琼丹,虽然在戏中,石榴的长相不是太过好看
2025-02-22 22:59:00
结婚不到十载丈夫爱上她人,她默默承受,多年后重逢彼此相依41年
“闻君有两意,特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两句表达截然不同的诗句都出自古代才女卓文君。面对丈夫的背叛时
2025-02-22 23:17:00
南怀瑾:年轻人不要去钻研佛学与易经
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可辜负。但君子取之,须有道。不是所有精神财富尽占后,就能成为有福之人的。诚然,佛学与《易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2025-02-22 23:23:00
东窗事发,十字坡孙二娘宰的那个和尚瞒不住了,武松被生擒
三年前,头陀和尚广惠辞别了方丈师兄,离开平凤岭少林寺,下山募化十方,普渡众生,一去不复返。广惠头戴月芽金箍,脖项挂着一百单八颗人骨的念珠
2025-02-22 15: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