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名将高仙芝:智勇双全却遭奸宦陷害,大唐帝国的命运因此改写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尤其是隋唐两朝前期,更加是被国外学者都公认的强盛。唐帝国的强盛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太清楚,但是应该有读者知道,阿拉伯帝国曾经还想攻灭大唐,最后的结果是阿拉伯帝国看到大唐...……更多
高仙芝:唐朝中期名将的传奇人生
...使,率军万人,征讨小勃律。在此次战役中,高仙芝智勇双全,不仅让吐蕃援军无法救援,还迫降了小勃律王,自平定了小勃律国之后,唐军声威大震,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都震惊投降归附了。 此役过后,高仙芝出任安西...……更多
唐朝死于宦官之手的名将,他们是西域双壁大唐番将
...始提拔人才,一时间,将星云集。夫察灵蒙,安思顺,高仙芝,封常清坐镇西域,北疆;南方四川是章仇兼琼作为节度使,号称帝国巨鳄,更有玄宗假子,太子少保王忠嗣;至于民族众多,战事纷繁的幽州,有张守珪这位一代名...……更多
东西方两大帝国巅峰之战,西方帝国惨胜,后两大帝国都衰败
...,对于阿拉伯帝国也没放在心上,于是派遣当时的明将高仙芝副将李嗣业,别将段秀实,兵力为安西都护府二万汉军,外加盟军拔汗那以及葛逻禄部一万人。对于阿拉伯帝国方面,阿拉伯帝国所处疆域在后期饱受殖民及战乱,史...……更多
潼关之战:十万唐军覆灭后帝国的哀恸
...生七日后才恍然大悟似的召集精锐边军回师、任命名将高仙芝、常清等人于洛阳募兵抵御叛军然而,久经战阵的安禄山麾下终究是精锐边军和凶悍族兵。哪怕高仙芝、常清等人均为当世名将,以洛阳、长安市井之人组成、未经训...……更多
...席说:“苏定方,名将亦大将,年七十六。”第五位是高仙芝。高仙芝,大唐朝中期名将,高句丽人。据说此人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高仙芝一生为大唐开拓4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地,功不可没。不过正当此人达到人生巅...……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武力值最高的六位武将
...代表人物。他们是谁呢?第六名、岳飞:常胜将军,智勇双全岳飞,字鹏举,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在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他如一柄利剑,直指北方的金国。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王朝灭亡...……更多
盛唐帝国双壁纵横西域,如何代表大唐对决阿拉伯文明?
...拉伯帝国。不过,唐军虽然是打了败仗,但还是在主帅高仙芝的带领下,给阿拉伯帝国方面,造成了超过七万的伤亡。而这场战争,也被后世视作是东亚和中亚两大文明之间,第一次全力交战。那么,作为唐军主帅的高仙芝,到...……更多
突厥可汗成为大唐名将,还发誓永不背叛大唐
...那社尔,平定安史之乱的仆固怀恩,决战阿拉伯帝国的高仙芝等等,哪一个对大唐都是忠心耿耿、功勋卓著!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将领的信任真正体现了天可汗的胸襟和气度,相比后世明清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唯我独尊的民族态度...……更多
他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成为唐朝大将,生下的儿子更是家喻户晓
...叫做高舍鸡,然而儿子名气更大,正是家喻户晓的名将高仙芝。朝鲜和中国在古代的关系历史十分悠久,两个国家之间,则是保持着时分时合的关系,到了唐朝时期,高句丽成为了亚洲东部最为强大的政权之一,而这也成为了隋...……更多
阿拉伯帝国以20万惨胜2万唐军,缘何止步
...王朝怎么能纵容吐蕃呢,而且断了财路,于是就派猛将高仙芝率军解决这个麻烦。高仙芝可是中唐时期一等一猛将,没人敢和他争。小勃律国怎么是高仙芝的对手,很快被高仙芝给灭了,西域小国又顺风倒向唐朝。 但丝绸之路...……更多
...,当时的西域石国意图投靠阿拉伯,安西都护府的将领高仙芝知道后,直接灭掉了石国,将其国王押送到长安。石国王子逃到阿拉伯求救,高仙芝知道后,决定先发制人,于是,高仙芝挑选了2万唐军,外加7万西域部落的士兵,...……更多
安史之乱唐军折损哥舒翰等三员名将,完全是唐玄宗瞎指挥
...抵挡安禄山西进;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率兵东征;与此同时,他任命毕思琛前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由于当时唐朝的精锐部队还未赶到,城防空虚,高仙芝、封常清只能临时招募将士,但是招到...……更多
小勃律之战,高仙芝是如何加冕“山地之王”的?
...代最专业的登山队也做不到,除非唐军长了翅膀,所以高仙芝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也有人说,拿破仑后来复制了高仙芝。但反对者又说,阿尔卑斯山的海拔远远比不上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他的装备也远好于高...……更多
此王朝强盛时威震西域,打一仗输给大食,后人评价:还是很强!
天宝十年,唐将高仙芝率领的安西都护府部队翻越葱岭,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跋涉,远征阿拉伯帝国控制的怛罗斯城。这场战争起因是高仙芝的骄横跋扈。天宝九年,身为安西四镇节度使的高仙芝,无故征讨石国。石国请求投降...……更多
大唐帝国为何敢同时向三大强国开战
...开战的估计也只有大唐了。公元750年,大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以石国“无番臣礼”为由,征讨石国。石国向阿拉伯帝国求救。公元751年,高仙芝为阻止阿拉伯人东进,决定先发制人,率领六万大唐联军长途奔袭,深入七百余里,...……更多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对外反击战,如果继续唐朝可能扩大领土
...国,一只铁甲铮铮的军队。天宝十年,唐朝西域节度使高仙芝率兵2万,深入大漠腹地,攻打怛逻斯城,守军为黑衣大食。黑衣大食就是拜占庭王朝,如今的阿拉伯帝国。这是两大帝国之间的对抗,基本上算的上中国历史上最大...……更多
李隆基战前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是自毁长城的愚蠢行为吗?
李隆基临阵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自毁长城的无脑举动。然而,如果把我们换成当时的李隆基,我估计我们也会杀掉高、封二人。▲唐玄宗李隆基大家顺着我的笔尖往下看一下,让我们还原一下当时安...……更多
忠诚与猜疑:大唐安史之乱的致命矛盾
...02.将军此时挺戈出,西北名将潼关喋血唐玄宗立即启用高仙芝、安思顺和哥舒翰等西北精英集团,并尽调西北边军赴中原平叛。西北边军,是大唐唯一能够拿出手的可战力量。于是,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入河东、略山西高地,西域...……更多
唐玄宗时期的八大名将,要么惨死要么晚景苍凉
...。小评:若不是玄宗逼迫出征,哥舒翰或可保住关中。高仙芝 简介:高句丽人,唐朝名将,击败吐蕃;取小勃律,降服撒马尔罕和塔什干,灭石国,创中原王朝西征之最。官至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密云郡公。结局:安史之乱后...……更多
潼关:古代中国的战略要地
...多血性边军,战力强悍,玄宗急用帝国双壁:封常清、高仙芝,这两位可都是玄宗朝难得的少有的名将,安禄山和他们比起来,远远不够看,可是,这两位帝国名将发现由于是仓猝应付,承平日久的大唐帝国临时凑出来的军队质...……更多
唐朝的辉煌与外族人的贡献:高舍鸡与高仙芝的故事
...人就是高舍鸡,他的儿子呢,相信大家都挺说过,名曰高仙芝。高舍鸡是高句丽人,高句丽是一个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7世纪存在的一个王朝。高句丽也是一直与隋朝和唐朝有着来往的。但是高句丽一直便有着想要打劫隋朝的想...……更多
平阳公主:智勇双全的女将军,何以比肩李世民?
前言平阳公主,她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以白手起家之力组建七万大军,成就非凡。这个故事突显了她的坚韧不拔、智谋出众的一面。然而,人们纷纷提出疑问:她的能力真的比得上李世民吗?这是一个引人瞩目的比较,一...……更多
聊聊1300年前大唐和阿拉伯在中亚的一场大战
...扩大而产生交错,冲突不可避免。天宝九年(750年),高仙芝以石国“无番臣礼”为由,剿灭石国,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遂向黑衣大食(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求救。高仙芝决定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大食。天宝十年(751年)四月,...……更多
安西三任节度使攻打小勃律国相继失败,只有高仙芝成功了
...。为首一人仪容俊美,身骑骏马正是大唐安西副都护使高仙芝。这队唐军的目的地就是前往攻克不久前反叛大唐的小勃律国。自从唐太宗灭高昌建立安西四镇以来,无数的汉家儿郎奔赴西域征战沙场以建功立业,而大唐的精兵强...……更多
唐朝灭亡时有多惨烈?皇帝被杀,九名皇子被勒死,大臣被投尸黄河
...呢?朱温成事,掌握唐朝实权其实这朱温才是真正的智勇双全之人。在当初劝诫黄巢不成之后,他便知道黄巢此人的本质,觉得他必然失败,因此这才与唐朝交战的时候,干脆的投降于唐朝。作为曾经在黄巢麾下任职的将领,朱...……更多
...精兵与长安守军镇守潼关。不久,负责镇守潼关的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因宦官边令诚的诬告被杀,老将哥舒翰带病前往潼关。而后又在唐玄宗的一再逼迫之下,主动出关迎敌,最后导致了十八万大军全军覆没,潼关失守,哥舒翰...……更多
...内部的农民起义,唐朝政府也是有心无力。比如著名的王仙芝起义和黄巢起义,起义规模在最初都不大,然而这些起义军却能沿途屡次击败唐军,横行数省所向披靡,曾经战无不胜的大唐中央军在这些农民军面前几乎不堪一击。...……更多
安禄山顺利拿下长安,为何被儿子所杀
...一道防线2、唐朝守将封常青为第二道防线3、唐朝守将高仙芝为第三道防线可是让让唐玄宗出人意料的是,这三道防线几乎都被安禄山打的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无奈之下的封常青和高仙芝退守潼关,准备将安禄山死死地挡...……更多
陌刀为什么会彻底消失
...,攻打边城、袭击边民、抢夺财物。于是,唐玄宗命令高仙芝带兵征讨小勃律国,双方在帕米尔高原上展开了生死决战。小勃律王城守卫牢固、将士勇猛顽强,唐军久攻不下,很是头疼。如此僵持下去,对长途跋涉出兵作战的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7月12日,“这是英雄的祖国”诗歌诵读会在石家庄举行
2025-07-14 08:39:00
【有理有句】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托举中国梦
主创:王舒娴 詹蔷 李砚青统筹:程华东 陈俊旺 伍佳佳【责任编辑:王舒娴】
2025-07-14 10:29:00
悬崖上的史诗——遵义海龙屯
在遵义高坪镇的龙岩山巅,屹立着一座见证了历史风云变幻的古老城堡——海龙屯。海龙屯作为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
2025-07-14 10:47:00
大众网记者 侯畅 济宁报道7月13日,济宁市兖州区举行篮球运动与发展顾问聘任仪式。顾问团首先来到豫州路小学,参观指导学校篮球运动教学开展情况并观摩学生训练课程
2025-07-13 15:19:00